18两化融合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两化融合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青岛红领两化融合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编号:HL/GX/B/18-2014 版本:第1版,第0次修改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内部审核的职责、审核内容和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负责领导公司内部审核,审批公司内部审核计划,任命审核组组长、审核人员,批准内部审核报告。

4.2.企管部
——负责牵头制订公司内部审核年度工作计划,协助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和协调内部审核的实施。

4.3.公司各部门
——公司各部门参与内部审核,原则上每个部门应有一名内审员。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内部审核,旨在评价公司两化
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同时用于识别改进的方法。

5.1.2相关要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每年2月份开展一次,如遇特殊情况适当增加审核次数。

审核的准则包括:
——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规范要求;
——本公司法律法规及其他管理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
审核原则如下: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能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
——审核员严格遵守审核纪律,客观、公正履行职责,对提出的审核意见负责;
——审核工作由公司内部人员或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来进行。

5.2.业务描述
5.2.1制定审核计划
5.2.1.1年度计划编制
企管部于每年1月底前编制“内部审核年度计划”(见附录A),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给各有关部门并报送相关领导。

“内部审核年度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频次和方法。

“内部审核年度计划”的制定应考虑:所涉及对象和区域的重要性和以往审核的结果;各管理体系的具体情况,可按需合并或分别实施审核。

5.2.1.2临时性审核计划
当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较大变更或其他需要时,可安排临时性审核。

由企管部提出增加临时性审核,制订临时性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给受审的部门,并报送最高管理者。

5.2.2内部审核准备
5.2.2.1审核组的组成
每次审核前2周,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组长,审核组组长选择审核组成员。

审核人员必须是接受过内审知识培训和取得资格的内审员。

5.2.2.2制定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编制和批准。

由审核组组长根据“内部审核年度计划”组织编制“内部审核计划”(见附录B),并进行任务分工,审核员不能审自己的工作。

“内部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组成员;审核准则;审核日程安排(包括首、末次会议时间及参加对象);受审核部门及审核内容;发放范围。

“内部审核计划”由企管部编制并会签,管理者代表批准。

计划发放和调整。

“内部审核计划”应在审核实施前一周送达管理者代表和受审部门。

受审核部门接到计划后应安排配合人员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对审核项目和日期有异议,需在收到“内部审核计划”后三天内通知审核组,经协商后另行安排。

5.2.2.3审核资料准备
审核组组长根据“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审核员按分工编制各自的“内部审核检查表”(见附录C),并准备不符合项报告等表格。

5.2.3审核实施
5.2.3.1首次会议
由审核组组长主持首次会议,各部门相关人员和内审员参加会议,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可参加。

审核组组长简要介绍本次审核的目的、安排、要求和审核结果的报告方法并确认日程安排。

如此前已与被审核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可不召开首次会议。

5.2.3.2现场审核
审核员依据审核准则的规定并参考“内部审核检查表”对各自所负责的审核项目进行审核。

审核主要采取查看有关文件及记录、听取有关人员介绍、提问并听取回答、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并在“内部审核检查表”上填写审核证据。

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应与现场人员进行核实;必要时,对审核中得到的信息,可通过重审、追踪、核对等方式加以证实。

审核组对所发现的不符合问题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不符合项并提出“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

5.2.3.3末次会议
现场审核结束前召开末次会议,出席范围与首次会议相同。

由审核组组长主持,报告审核结论,并汇报审核中发现的主要不符合项。

企管部将“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见附录D)登记发放给相关部室。

5.2.4审核报告
审核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由审核组组长组织编写“内部审核报告”,交企管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内部审核报告”(见附录E)的内容包括:审核日期;审核目的和范围;审核准则;审核组成员;审核情况综述;审核结论;主要建议;发放范围。

企管部负责将经批准的“内部审核报告”,按发放范围发放。

5.2.5纠正措施和后续管理
企管部建立和保存“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状态控制表”(见附录F)。

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受审核方在末次会议结束后的十个工作日内提出纠正措施计划及预计的合理的完成时间,并填写在“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中,报送信通分公司。

受审核方实施不合格(符合)项纠正措施,确保在纠正时限内完成整改。

若在期限内无法完成整改,需及时向审核组组长解释,由审核组组长判断是否延长整改期限。

企管部组织原审核组人员对纠正措施实施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遇特殊情况由企管部指定其他审核员实施验证。

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结果由验证人员填写“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状态控制表”。

企管部对每次内部审核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保存。

审核报告和所
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实施效果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3.检查与考核
对本控制程序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考核内容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对象考核部门
1 审核计划完成率100% 企管部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2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完成率100% 不符合发生部门企管部
6.相关文件
表相关文件
序号制度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制度标号或发文号)1 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7.记录
下表给出了执行本控制程序的记录文件。

表记录文件
序号编号名称填写部门保存地点保存期限
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年度审核工作
计划
3年
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计划3年
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3年
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报告

3年
5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报告3年
6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符合项纠正
和预防措施状态控制表
3年
附录 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年度审核工作计划
一、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简要说明实施审核的目的、范围。

二、审核依据
简要说明实施审核的依据,包括以往审核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记录。

三、审核内容
简要说明实施审核的具体内容,受审核方。

四、审核时间
包括:
1.首次会议日期
2.和受审核方每一审核活动的预定日期
3.审核结束日期
4.末次会议日期
5.提交审核报告的日期
五、审核人员安排及分工
(注:确保审核员不审核自己的工作)
六、审核形式、方式
介绍实施审核的方法、程序和工作纪律。

附录 B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一、审核的目的、范围
详细说明实施审核的目的、范围。

二、审核组成员
详细说明审核组成员及分工,需要分小组进行的,明确小组长。

三、审核准则
详细说明审核准则,包括相关文件、要求、承诺等。

四、审核日程安排(包括首、末次会议时间及参加对象)
详细介绍审核日程安排。

五、受审核部门及审核内容
明确受审核部门及审核内容。

六、发放范围
确定工作方案的发放范围和保密要求。

附录 C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审核组长
审核员
序号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合格(Y/N) 1
2
3

附录 D
两化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报告表受审核部门部门负责人不符合项事实描述:
审核员:审核组长:
日期:日期:
纠正措施的验证:
审核员:日期:
附录E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一、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详细说明实施审核的目的、范围。

二、审核的准则
详细说明审核准则,包括相关文件、要求、承诺等。

三、审核组成员
详细说明审核组成员及分工,需要分小组进行的,明确小组长。

四、审核情况综述
1.审核计划完成情况
2. 前期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
3. 不符合项情况分析
五、审核结论
六、主要建议
详细说明体系执行情况、体系改进方面的有关建议。

七、发放范围
确定报告的发放范围和保密要求。

附录 F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状态控制表
责任部门或单位计划实施日期:年月日类型□纠正□预防要求完成日期:年月日不符合项描述:
不符合项原因分析:
采取实施方法: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
部门责任人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