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律训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电荷及其守恒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
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量很小的点电荷称为元电荷
B .电荷量=1.6×10-19 C称为元电荷
C .元电荷也可作为电荷量的单位
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关于物体带的电荷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值
C.物体带电荷+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3.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
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9.6×10-16 C的正电荷.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B.乙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C .乙物体带9.6×10-16 C的负电荷
D.乙物体带9.6×10-16 C的正电荷4.把一个带电棒移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
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
A .正电荷
B.负电荷
C.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D .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
5.有一质量较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吊着,当用
毛皮摩擦过的硬橡棒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先相互
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接触前,A、B一带异种电荷
B.接触前,A、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A球一不带任何净电荷
D.接触后,A球一带负电荷
6.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
斥,则两球原来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A .其中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B.两个小球原来带量异种电荷
C.两个小球原来带同种电荷
D.两个小球原来带不量异种电荷
7.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
B .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图3
C .通过摩擦起电,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带有量异种电荷
D .通过摩擦起电,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 8.如图1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 电器,当一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 的小球B (不接触)时,验电器的 金箔张角减小,则( )
A .金属球一不带电
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 .金属球一带负电 图1
9.A 、B 两个点电荷间距离恒,当其他电荷移到A 、
B 附近时,A 、B 之间的库仑力将
A .可能变大
B .可能变小
C .一不变
D .不能确 10.如图2所示,当带正电
的球C 移
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
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
A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
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
D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
11.把自来水调成一股细流,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棒 接近此细流,会发现细流被橡棒___________(填 “不动”“排斥”或“吸引”),细流靠近橡棒 一侧带_________电. 12.如图3所示,在
带电
体C 的右侧有两个相互接触 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在绝
缘支座上.若先将C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
A________电,B________电.若先将A 、B 分开,再
移走 C ,则A ________电,B _______电.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解答时写 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 中必
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4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
,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电子
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14.(15分)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 2.0×10-5
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带的电荷量分别是少?
图2
15.(15分)有A、B、C三个用绝缘柱支持的相同导体球,A带正电,B和C
不带电,讨论用什么办法能使:
(1)B、C都带正电;(2)B、C都带负电;(3)B、C带量异种电荷.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律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 12.
三、计算题
13.
14.
15.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D 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单位,即没有比=1.6×10-19C再小的电荷量了.不能说电荷量很小的点电荷称为元电荷,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电荷量的单位只能是,因此选项C错误.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D正确.
2.A解析: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最小值是=1.6×10-19 C而且只能是它的倍数,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D正确。

物体带上多少正电荷就会失去相同数量的电子,选项C 正确。

3.AC 解析:摩擦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在摩擦过程中甲带了9.6×10-16C电荷,说明甲失去了9.6×10-16C电子,乙则获得了9.6×10-16C电子,所以乙带上了9.6×10-16 C负电荷.所以选项AC正确.
4.B 解析:带正电荷的金属棒靠近验电器,金箔先闭合再张开,说明验电器原先带的是负电荷.
5.B 解析:根据题设的描述,小球A 不带电荷或带电荷,根据带电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小球先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棒吸引,说明小球不带电或带正电,接触后橡棒带上了相同的电荷.根据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又被排斥开.根据以上推断可判选项B正确.
6.B解析:只要满足两小球接触后,还有剩余同种电荷,两小球就会分开.因此只有B不满足,选项ACD均正确.
7.BC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子发生了转移,转移后两物体带电荷量相的正负电荷,所带电荷的性质,由物体束缚电子的能力决,束缚电子强的物体带负电,因此,选项BC正确.
8.B 解析: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和静电感原理只要能使验电器上的电荷量减少,金箔张角就减小.因此选项B满足,所以,选项B正确.
9.C 解析:库仑力的大小由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距离决,与其他因素无关.因为这两个量没变,所以库仑力的大小没变.选项C正确.
10.B解析:由于受C 处正点电荷的影响根据静电感原理可知,枕形导体上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 选项B正确.
二、填空题
11.吸引正解析: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细流被橡棒吸引.因为与毛皮摩擦过的橡棒带负电,由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得接近橡棒的一侧带正电.
12.不带不带带负带正解析:如果先移走C,A、B中感出的正负电荷立马,因此A、B不带电.
如果先分开A、B未移走C,由静电感得接近C的A端带负电,远离C的B端带正电.
三、计算题
13.电子由B球转移到A 球,转移了个电子解析:因为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所以两个小球电荷
量后,电荷量再平分.的过程是电子由带负电荷的B球向带正电荷的A球转移.由此可知B球
向A 球移了电子.移动电子的个数为个.
14.=5×10-6C= 7.5×10-6C=7.5×10-6C解析:因为是完全相同的三个小
球,因此A和C平分后,电荷量平分,此时,.小球A和小球接触后再分开,.小球B和C接触后
,.
15、(1)要使B和C都带正电,只需三个小球接触一下就可以.(2)要使B 和C都带负电,先让B和C接触,再把A放到B和C的B一端,先分开B和C 再移走A.由静电感得B带负电荷,C带量的正电荷.让C接地后,再让B和C 接触,则B和C都带上负电荷.(3)要使B和C带量的正负电荷,先让B和C 接触,再把A放到B和C的B一端,先分开B和C再移走A.由静电感得B和C 带量的正负电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