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主题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且预期效果较为
理想。

其不仅切实克服了传统教育活动的诸多不足与缺憾,且可以使孩子们在自
主参与、体验、实践中获得个性特性的张扬与认知夙愿的释放,势必更为贴近幼
儿的身心特性,也更利于预设教育目标的达成。

而在幼儿参与主题区域活动的过
程中,教师的指导、帮扶、带动、评价等,则居于重要地位,且必不可少。

可以说,若教师对指导的时机、方式、途径等掌控不足、把握不当、落实不力,则势
必会直接影响主题区域活动的高效开展,且必然对幼儿发展需要的满足,也会产
生不利束缚。

基于此,本文应以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开展中教师指导行为所存在
的诸多问题以切入点,通过对其现状、诱因、不良影响等的剖析,提出了辅助性
改进对策。

以期通过对教师指导行为的改进与优化,来提升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
实效性与针对性,以确保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指导行为;问题;对策
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强调: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地方,区域活动是教师依据儿童自身喜好及特征而创建的活动空间,也是促进儿童快乐
学习的活动空间。

其通过对主题区域活动价值、作用、功能的全新界定,为其落
实效能强化指明了方向。

而就现阶段很多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的落实情况,以及
教师指导行为的作用发挥开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缺憾。

诸如材料投放不够
恰当、指导行为过于主观、区域活动流于形式、指导时机把握不准等问题比比皆是。

其不仅严重影响了主题区域活动的作用发挥与功能彰显,而且对幼儿的兴趣、意识、习惯、素养等培育,也有着不良制约。

对此,教师应以具体指导行为问题
为突破口,来开展研究分析。

并结合不同主题、定位、导向的区域活动开展需要,做好对指导时机、方式、手段等的优化与改进。

以通过对教师指导行为的进一步
规范、高质量落实,来确保主题区域活动有效开展,为幼儿认知需要满足而助力
铺路。

一、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有效、合理、针对指导,使确保主题区域活动得以更好开展的关键。

然而,由于不同幼儿的身心特性、认知实际不同,加之教师对指导的方式方法、
手段途径等把控不当,以致其很多指导行为的落实,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

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主题区域活动的效能强化,而且也制约着幼儿的认知
夙愿释放。

1.指导行为过于主观
很多教师在设计、构建、确立主题区域活动时,往往以自己的预设目标,或
已有经验为出发点,很少将活动的开展定位与导向,与幼儿的身心特性、认知实
际有机关联起来,导致其在活动指导中,关注更多的是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而对
于不同幼儿的参与、表现等情况的了解与关注,则微乎其微。

而且,即时在开展
一些辅助性指导中,也往往以教师的主观干预为主,并未考虑其介入对幼儿情感、自尊、认知等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教师的指导行为过于主观,便使得很多指导的
落实,则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良好效果。

2.指导方式不够合理
不同的指导方式选择,对幼儿各方面素养、能力、意识等的发展与提升,也
有着不同影响。

而受到自身思想观念、专业素养等因素的制约,以致很多教师在
幼儿主题区域活动指导中,对材料的投放、时机的掌控、措施的落实等,普遍存
在着诸多不合理、不恰当、不深入之处。

其不仅制约着很多教师指导的开展,而
且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实现。

同时,一些指导缺乏个性化、自由性、间接性等问题,也必然会直接影响获得的高效开展,甚至会严重挫伤幼儿的参与热情,主题区域
活动的开展自然也会严重丧失其原有魅力与已有价值。

二、解决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所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根据对教师指导行为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只有始终以幼儿发
展为导向,来构建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科学合理引导,方可为教师指导的针对性、精准度提升提供参考,其对于不同幼儿行为表现、技能发展、意识培养等的指导
必然更具针对性,幼儿的认知发展需要也会得到进一步满足。

因此,教师应切实
加强对不同幼儿认知实际的深度剖析,以据此来设计主题区域活动,并根据不同
幼儿的参与情况、实际表现等,在最为恰当的时机,对其提供最为有效的指导。

在确保教师指导行为得以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将幼儿园的主题区域活动推向全新
高度。

1.注重材料投放的多样性,培养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在主题区域活动开展前的设计、组织、引导,以及其在活动开展中对材料、资源、道具等的利用,均对主题区域活动作用发挥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教
师应从全新视觉出发,来审视做好主题区域活动构建的价值与意义,并将自己的
指导与活动的主题、要求、定位等有机衔接起来,来确保指导的高效落实与深度
践行。

在切实凸显每一个幼儿主体地位的导向下,做好对活动方案的构建、活动
材料的开发、活动环节的确立,并在活动推进的不同过程中,即时投放辅助材料,借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材料投放切实尊重幼儿个性差异,并可更好作用于
幼儿认知发展。

例如,在以“甜蜜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可设置“制作蛋糕
卡片”任务,在活动开启之际,向全体幼儿投放泡沫、纸壳、彩笔等基本工具,
而随着活动的深入,则应继续投放剪刀、胶水等工具,以借此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实践,来促进其自主参与意识提升。

2.注重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培养幼儿的合作互助意识
在指导行为上,教师应力求其贴近幼儿身心实际,并能被其以最简单、最形
象的方式所接受、所理解,来确保指导行为的有效性。

而且,在指导方式选择上,应结合不同幼儿的各方面表现与实情,将诸如设计问题法、经验迁移法、情感体
验法、情境创设法等指导方法自然、顺势融入幼儿视域。

让其在发现自身不足与
缺憾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指导,着力于对问题的改进。

以通过教师在指导中的启
发与帮扶,为其在活动中合作、交流、分享提供铺垫,来确保主题区域活动作用
的切实发挥。

例如,在开展“运动会”这一区域活动中,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
原则,结合活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幼儿的实际表现,和其研讨解决对策,
以通过师幼交流,为其合作互动提供指引,来确保教师指导行为的针对性。

3.注重活动评价的延展性,培养幼儿的反思提升意识
高质量活动评价的落实,势必对主题区域活动的高效推进,以及幼儿的综合
素养提升,均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教师应以做好各方面评价为依托,对每一个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实际表现等开展综合评估。

根据预设活动主题,以及
基本活动导向,就幼儿在活动参与中是否严格遵守游戏规则、活动中幼儿的优秀
行为(包括自主学习行为、互帮互助行为)、活动过程中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行为、活动结束后的收尾工作等开展评价。

并借助幼儿互相评价、幼儿自主评价、教师
延展评价等途径,组织孩子们在反思中回查自己活动表现,为其改进措施落实而
提供参考。

例如,在“小吃店”主题区域活动评价中,可为幼儿展示辅助性“评
价表”,将自评、互评、他评等项目囊括其中,对不同幼儿在不同环节、不同领
域的各方面情况予以记载,并开展多元化评价。

以借助评价,来培养幼儿的反思
提升意识,使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更加科学高效。

三、结论
总之,通过对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只有
始终坚持以幼儿为导向,来设计主题区域活动、构建区域活动项目,方可为孩子
们认知夙愿的释放、发展需要的满足而提供坚实保证。

而且,教师在主题区域活
动指导中对时机、方法、手段等的把握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其作用的发挥。

同时,教师的思想观念、设计导向、主题确立等,也对于自己指导行为的开展,有着很
大影响。

因此,教师应以不同主题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为参考,来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导向等,并随时随处观察、留意不同孩子在其中的参与情况、实际表现,
以据此对其开展针对性、合理性、多元化引导与帮扶。

在切实遵从幼儿认知发展
需要的基础上,来提升自身指导行为的精准度、科学性、延展性,以确保主题区
域活动的高效开展,来引领幼儿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小芳.浅谈教师应如何在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介入指导[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33-34.
[2]郭明霞.关于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J].教
师,2020(16):115-116.
[3]张爱荣.基于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J].教
师,2020(08):94-95.
[4]秦霞.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J].作文成功之路
(上),2014(1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