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
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第5课苏轼词两首
你从北宋走来,带着风雨,挟着你的诗文;你从古代走来,携着沧桑,印着你的超然。
你让后人景仰,让后人敬慕,你的为人、你的诗文、你的品行,亦将永恒后世。
你用豁达
乐观的态度化解掉人生路途中的坎坷磨难,你用如椽大笔写出了千古第一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你用豪情抒发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
美字体诗画赏美文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方酒辞文赋章,,
赤峨壁眉矶山下前景高行山行仰止止。
;书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
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
而像苏东坡这样
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
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
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
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
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
意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
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
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
无论苏东坡
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
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
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
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
诗文, 1
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
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
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
情感的天性。
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
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
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v党人碑”,累及子女。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
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
家史”。
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
穿行而从不停滞。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
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
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
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
文化色彩。
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
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
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
(有删改)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
豪放旷达的苏轼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哪里的天空中,响
彻在哪里的人们的心坎上。
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
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
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
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
他历经风
2
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
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
梦的人生。
[运用角度]“乐观与悲观”“心态与人生”“微笑着生活”“逆境与成才”等。
⊙
运用示例
风飘飘,水�r�r,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
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开封亲
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之地,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他
问自己:难道我苏轼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治国平天下的翰墨,
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只有任它逝去而已。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逝去的英雄,
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
是啊!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
他在任上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勤政。
苏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这一知心的父
母官。
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选自高考优秀作文《苏轼的赤壁》)
【课外运用】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蒋醺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在长江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
受到皇帝赏识时,他
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
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
但是他从
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
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对他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
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那么笨、那么拙,歪歪扭扭,却成了中国书法
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
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他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来是一个翰林大学士,但因为政治,朋友都对他避得远远的。
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田地,由此苏轼就改名叫苏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
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
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
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点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醉了又醒;“归来仿佛三更”,则是说回来已经很晚。
“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
帮
3
他管理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
“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
我们看他之前的诗,如果敲门都不应,他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他走去听
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
他那时候跑到
黄州的夜市喝酒,碰到一个满身刺青的壮汉,那壮汉把他打倒在地说:“什么东西,你敢
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
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
然就笑了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
”我觉得这是了不起的生
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的人都要认识他,他常常不
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中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苏东坡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
所有的味道都品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看似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
你会发现他在做官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他
因为不做官,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会使他的诗更好一点。
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
么美的句子。
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夺利,最后都变成了一场虚空。
能够吟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
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就有美可言。
所以在经历过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淡的可贵。
所以苏轼写过一首很有
名的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路,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点评] 人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
这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
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要学会自我解脱
和心灵释放,“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
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去苦苦地
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
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
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
轼才真正地体会和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说这是“消极”,那么,人生需要这
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4
A.纶巾(lún) .樵悴(qiáo) .
B.华发(fà) .毫杰(háo) .
C.狼狈(bèi) .吟啸(xiào) .D.料峭(qiào) .泠然(lén��) .
“泠”应读lín�馈�
答案:C
酒酹(lèi) .卷起(juǎn) .故垒(lěi) .樯橹(lú) .雨具(jù) .蓑衣(suō) .箫瑟(sè) .贬谪(zhé) .
解析:A项,“纶”应读��uān,樵―憔;B项,毫―豪,“橹”应读lǔ;D项,箫―萧,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通“花”,花白。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解析: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答案:D
3.下列各项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B项为借代,其余为比喻。
答案:B 4.名句默写。
(1)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5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