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论“雅而不高”课件 粤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此联借物喻人,生动形象且寓意深长。上联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之态活画出那些不学无术 者没有主见、顺风而倒之态;下联以“山间竹笋,嘴尖皮 厚腹中空”的形象讽喻那些肚内无学问而嘴上又夸夸其 谈、不知羞耻的人。对联对仗十分工整,讽刺辛辣幽默, 对于那些无知少学、缺乏自身修养的人,无异于当头棒喝。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李景阳,《人民日报》记者。主要作品有《勿为 贪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 美尔“辉煌”在哪里》等,其评论有较强的针对 性。
二、写作背景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 人们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 得到提高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 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的、不健康 的、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道德滑坡乃至堕落的现象,如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论“雅而不高”》 一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顺应时代变化,
很适合日常的家居用,透明的优质水晶更是________生活
的体现。
②这款改版后的音箱采用全木质箱体设计,棕色贴皮加上 网罩显得________复古,整体外观设计工艺精细,箱体纹 理细腻流畅。 答案:(1)①品味 ②品位 (2)①高雅 ②典雅
1.阅读课文,分析:“雅”“不高”为何意?题目为 何意?
2.全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
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选自《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做人,立志要高远,一切事情依 据于道德,依靠于仁的标准行事,生活的品位在于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这样才是合格的人才。” 【评说】 道、德、仁、艺都要懂些,才能叫作学问。 无道无德,人生无根,最后不能成熟。
蕴入手。二是将“物”(物质环境)与“习”(人的行为)搞 成一张皮。
1.“有了底蕴,不着意为雅而自雅;缺乏底蕴,虽 作态千般仍显得俗。”这两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内容梳理
二、课文主旨 本文对“高雅而低俗”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评,并 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倡 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①zuō zuò ②yīnɡ yìnɡ
五、写准字形
高yǎ( ) 1.幼zhì( )
3.y狭ìà(i(
)出 )
shì( )号
kān( )测 kān( )乱 5.zhēn( )酌 不kān( )
jiǎo( )健 2.jiāo( )气
4.破纱dzhìnàɡn((
提示:这句话强调了底蕴的作用,底蕴虽不彰显,却 是衡量一个人的关键所在。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 华。没有内涵和底蕴,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俗的境界。所 以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
厚腹中空”这副对联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③劲劲劲敌头((
) )
④稽稽稽查首((
) )
(2)语境辨析法
①很多小作.( 作.( )息。
)坊式工厂里,工人们不能按照国家规定
②应.( )届生在应.( )聘时,往往缺乏经验,不能很 好地向别人推介自己。 答案:(1)①xiù chòu ②qū qǔ ③jìnɡ jìn ④jī qǐ
及时概括地揭示出社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伪雅”现 象,鲜明地指出在物质富有的环境下,应怎样搞好精神软 件的建设,使之同步发展。
三、相关知识
对比论证的方法 第一:紧扣论题——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 无边际。 第二:明确“对比点”——(1)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3)紧扣论点表现出相反 或相对的性质,即有明确的“对比点”。 第三:重视分析——(1)分析对比产生的根源,即“挖根 源”;(2)阐述观点的正确性,即“深阐释”。
答案:“实证”——实际的证明。“两张皮”——把 本该统一的东西搞成对立的两方面。“一张皮”——把本 该统一的东西再统一起来。
4.课文反复提到的“雅”“高”“俗”是一种什么 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雅”与“高”应是相应的关系;“雅”与
课文选用这副对联来给这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 象大于思维”,对联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文章 中所指出的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缺少文 化底蕴却又自以为是的人。
3.思维争鸣。 学习了《论“雅而不高”》一文,谈谈你对这篇文 章现实意义的理解。 观点:高雅气质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 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都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 己,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高雅的 品质。
①在“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我”的高考作 文命题大的方针趋向不变的前提下,“________生活”仍
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
②这次来汉挑战经典,杭越丝毫不担心武汉戏迷不买账, 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说:“武汉的越剧迷很有 ________。”
(2)高雅·典雅 “高雅”多指人的言谈举止或作风高尚,不粗俗。 “典雅”指艺术作品或词句优美,不粗俗。 ①水晶灯是华丽的象征,这组水晶灯奢华中又有点朴素,
三、艺术特色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文章开头提出问题,中间从两方面分析问题,最后 两段解决问题。要解决“雅而不高”的问题,就得从增 强文化底蕴入手,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即“让 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这样,层层推进, 层次显得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2.对比析理,妍媸毕露。 在论证“硬与软‘两张皮’”“表与里‘两张皮’”时, 除观点明显对举外,每个论据都形成鲜明对照,让读者 一看就明晓孰美孰丑、孰是孰非。 3.语言寓庄于谐,幽默风趣。 本文谈论的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共同发 展。而作者论述时从“雅而不高”入手,列举了诸多物 质文明发达而精神文明滞后的现象,不时予以讽刺嘲笑。 语言寓庄于谐,幽默风趣,具有很强的讽刺性。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2 论“雅而不高”
学国学 1.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 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选自《围炉夜话》 【译文】 愁闷烦恼中,要有豁达而无拘束的胸怀, 心情才能如徐徐春风般温暖。在昏暗环境里,要持有 光明的心境,内心才能像青天白日般明亮无染。 【评说】 人许多的烦恼都是由于自己执着不放而戴 上精神枷锁。放开胸怀即是放亮眼睛,转变思维。人 生有苦闷更有幸福。辩证地看人生,看世界,才能精 彩。
3.如何理解文中的“实证”和“两张皮”“一张 皮”三个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选自《中庸》 【注解】 虽:即使。 【译文】 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
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
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即使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
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评说】 这句话再次说明笨鸟只要先飞一定能早入林。 我们每个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只要 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肯定会功到自然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雅”,高雅。“不高”,不高雅,不文明, 亦为低俗。题意为:论“高雅而低俗”的现象。
答案:(1)言谈举止不大方,装模作样。
(2)都有各自的用途。 (3)说话毫无顾忌。 (4)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 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5)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6)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2.易混辨析 (1)品味·品位 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 品位: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 )
沉diàn( )
kuì( )乏 崩kuì( ) 6.kuì( )赠 振聋发kuì( )
答案:1.雅 稚 2.矫 娇 3.溢 隘 谥 4.绽 锭 淀 5.勘 戡 斟 堪 6.匮 溃 馈 聩
六、用准词语
1.明确词义 (1)扭捏作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尽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无遮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捉襟见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矫揉造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应是对立的关系;“高”与“俗”也是对立的关 系。
5.课文是如何论述解决“高雅而低俗”的问题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课文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要从增强文化底
四、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时髦.( )
(2)扭.捏( )
(3)剔.牙( )
(4)底蕴.( )
(5)相形见绌.( ) (6)恺.撒( )
答案:(1)máo (2)niǔ (3)tī (4)yùn (5)chù (6)kǎi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①臭铜臭臭脚((
) )
②曲曲歌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