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战略中的国家政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兴东北战略中的国家政策支持
振兴东北如同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它表明中央区域经济政策的重心开始移向东北。一个经验性的判断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东北将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一、政策调整的背景因素
新世纪之初提出振兴东北,有缩小东北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距离,实行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因素;有补偿东北对改革开放支付的巨大成本,平衡社会心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有鉴于东北国有经济比重大,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最为彻底,东北的振兴对体制转型是否成功更具象征意义的考虑。正如人们所说,国企改革“全国看东北,东北看辽宁。”但是,这些因素还不足以构成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振兴东北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背景。
实现翻两番目标的需要。十六大提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每年7.2%的增长速度。7.2%在全球范围称得上绝对高速度。依据对国内经济形势的把握和判断,依托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的支撑,本世纪前十年即2010年前,保持这个速度不难。但在2010年以后即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并非易事。必
须寻找和培育新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东北。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中58项在东北。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人口占全国的8.3%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33%。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较为重要。2007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辽宁第8位,黑龙江第15位,吉林第21位。第三,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的14.9%。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 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 商品粮占全国的1/3。东北地区拥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和众多的技术人才。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11.3% 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12.4% 专业技术人才210万人占全国10%。
由此可见,东北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它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产业基础、科技教育、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和潜能,很多都为其他地区难以匹敌,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即便是现在,辽宁的现代化指数仍紧随京、津、
沪之后,位居全国第四位。辽宁人均矿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铁路、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先全国,有占全国12%的海岸线,密集的港口群及其港口吞吐总量居沿海省份前列。辽宁的人均受教育程度、科教人员占人口比例、城市化水平等多项人文指标也都领先全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点,东北尤其是辽宁,既有条件也有可能。按照东北三省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站在崭新起点上的东北,将象现在的东部发达地区一样,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引擎。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经济总量指标是国家实力的反映,但不是惟一的指标。在很多时候,看一个国家的强大,人们更倚重于这个国家是否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和企业。我国成功发射航天载人飞船引起举世关注,说明了这个道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消费品工业完成了从主要依赖进口到进口替代和大量出口的飞跃,但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快,大量装备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如不改变,经济总量再大,国家实力也难以增强。已被证明的规律是,制造业兴则国力兴,制造业衰则国力衰。从国际经验看,由发展轻工业为主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工业,临界点是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我国现在发展装备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的进口替代正逢其时。东北历史上是我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中心,飞机、舰船、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许多可以体现国家实力,代表国家形象的产业、产品和企业出自东北。当重大装备制造等重工业水平成为国家强盛的一种标
志,东北的振兴自然成为优先选择的目标,这由东北的产业基础所决定。东北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装备制造业,东北三省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的1/3;石油化工业,东北三省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7 东北三省乙烯产量占全国的1/4;冶金工业,钢产量占全国的1/8;船舶制造业,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汽车制造业,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仅以辽宁为例,资料显示,辽宁的造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内燃机、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第三位,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分别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的30%和10%,歼击机、大型鼓风机、变压器及列车轨道梁数控加工线等重大装备则为世界先进水平。按利税总额计算投资效果,在辽宁投资装备制造业,效益为西部地区的2.25倍。
争取在亚洲特别是东北亚的国际地位,确保国际分工优势的需要。东北地区特别是辽东半岛居东北亚中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北重振雄风,对巩固我国在东北亚的国际地位和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最近,韩日两国自由贸易区正酝酿出台,我国政府也做出响应。一个可行方案是,辽东半岛外加胶东半岛与韩日两国先行实施低关税的自由贸易区。我省的大连则建成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与此同时纵贯东北东部的铁路线即将上马,形成直达丹东的新的出海大通道。东北地区与韩日两国的历史渊源众所周知,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直接的益处是,促进东北形成新的“资金洼地”,吸引韩日两国的资金和技术,包括承接韩日两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深层意义在于,通过日益
壮大的东北经济实力,掌握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主动。
二、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
振兴东北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依据东北的实际而设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两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性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这些问题也可以概括为“四大压力”,即国企压力、就业压力、财政压力、资源和环境压力。两大矛盾、五个问题或是“四大压力”,勾勒出东北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窘境。为此,振兴东北战略的政策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如何融合东北的这些实际,看一看哪些问题是东北最需要解决的,哪些思想是东北应当强调的,哪些支持是东北需要得到的,由此构成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体现为六个坚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这些原则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直以来,舆论对振兴东北倾向于一种看法,振兴东北重在“转型”,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既涉及制度层面,也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