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战略中的国家政策支持

合集下载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一直以来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使命。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加快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我提出了以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首先,要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东北地区的资金投入,支持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东北地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东北地区投资兴业,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要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东北地区传统的重工业产业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政府应该加大对东北地区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东北地区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要加强东北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东北地区在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

同时,还应该制定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到东北地区工作和创业。

最后,要加强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接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政府应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推动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一定能够实现振兴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推出了“东北振兴”战略,旨在通过各种措施,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然而,东北经济的复苏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金融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也应当在东北振兴中扮演关键角色。

特点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困难和挑战。

相比于华南等发达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和制造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小,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鉴于这种情况,东北地区的金融支持战略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多元化金融体系 - 金融支持战略应聚焦于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以满足企业和居民的不同需求。

2.产业融合 - 支持战略应该促进产业的融合,建立科技金融平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3.制度创新 -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也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建立起一套适合东北地区的新型金融制度体系。

4.区域合作 - 各省区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同样是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之一,在金融支持方面也不例外。

措施为了实现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

2.推进金融服务向制造业转移。

建立科技金融平台,提供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

3.推动金融创新与试点。

通过政策扶持和制度创新,吸引资本和人才,鼓励金融创新和试点项目的涌现。

4.建立东北地区金融合作机制,建立跨地区合作平台,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和竞争,实现全面合作共赢。

结论东北振兴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而金融作为关键的引擎之一,更是助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共同支持,立足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金融支持战略,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东北振兴中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激励

东北振兴中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激励

东北振兴中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激励近年来,东北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作为重要支撑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激励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东北振兴中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激励,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财政政策在东北振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东北地区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负担、优化财政结构等一系列手段,推动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东北地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财政政策还通过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积极推动了私营经济的增长。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竞争力,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税收激励是东北振兴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激励政策通过减免税收、降低企业负担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创新和科技研发。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东北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并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升级。

例如,东北地区通过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税收激励政策还有效地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和创业团队,促进了创新创业。

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创新动力,推动了东北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

此外,财政政策和税收激励还在东北振兴中起到了稳定金融秩序和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面临着金融风险和社会不平等的挑战。

财政政策通过规范金融秩序、加强金融监管等举措,维护了经济金融稳定,稳定了市场预期。

同时,税收激励政策通过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公平性等措施,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为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还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财政政策和税收激励在东北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免税收等措施,财政政策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推动东北振兴实施方案

推动东北振兴实施方案

推动东北振兴实施方案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一直是国家振兴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

为了有效推动东北振兴实施方案,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实施。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东北振兴实施方案中,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进入东北地区,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对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需要更多高端人才的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对当地人才的培养和技能提升,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需要加大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和资金进入东北地区,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推动东北振兴实施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推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东北振兴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出更多的贡献。

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

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

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近年来,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方案,旨在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的出台,对于东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东北地区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力度。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可以促进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力度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向东北地区倾斜,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其次,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政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向东北地区转移,推动东北地区的发展。

此外,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东北地区的产业扶持。

在产业扶持方面,国家将通过加大对东北地区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对东北地区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东北地区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对东北地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力度,推动东北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的出台,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东北地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实施方案,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东北地区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衰落。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市场开放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政策支持:1. 制定鼓励政策,吸引投资。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出让优惠等,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东北老工业基地。

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包括发放低息贷款、提供担保等,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期,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3.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

政府可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4. 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提高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1.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强产学研合作。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3. 提供创业支持和培训。

政府可以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帮助创业者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人才培养: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和创业,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2. 加强技能培训。

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各类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 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为有创业意向的人才提供资源和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四、市场开放:1. 推动外贸发展。

政府可以加大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一直是国家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流入东北地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同时,建立健全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支持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其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发展的瓶颈。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的建设,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要加强科技创新支持。

科技创新是推动东北地区振兴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第一资源。

政府应当加大对东北地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东北地区工作和创业,为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宝贵的资源,也是推动地区振兴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当加大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才能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东北地区的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总报告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经济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矿业城市资源枯竭、大规模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大量农产品积压、地方财政包袱大、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和产业竞争力下降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本报告着重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思路;(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演变为了全面揭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演变趋势,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在全国的地位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9万多km2,约占全国的8.2%。

2004年,东北地区总人口107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RP)15133.9亿元,占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9.3%;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6789.5亿元,占全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9.6%。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新兴工业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

从1980年到2004年,东北地区GRP占全国GRP总额的比重由13.7%下降到9.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17.8%下降到9.6%。

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在2000年东北地区这两个比重略有提高,但近年来又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尤其是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已明显下降。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东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要比GRP所占比重高4.2个百分点,而2004年仅高0.3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概述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概述

一、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制定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等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活力。

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

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突破口,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着力点,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振兴目标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资源型城市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二、东北地区振兴战略重点与政策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进一步充实了东北振兴战略的内涵,明确了若干新的振兴政策措施。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1.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东北地区企监联合重组涉及“债转股”资产处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试行新的处置方式,合理处置“债转股”股权。

振兴东北主要政策措施

振兴东北主要政策措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政策措施对现行国家援助政策的基本评价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3年12月2日,国家决定成立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组长,黄菊、曾培炎两位副总理担任副组长,国务院25个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作为领导小组成员。

2004年4月,国务院正式成立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全面启动了振兴战略。

同时,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还制定实施了一些系列的相关政策。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投资为支持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国家发改委已经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

其中,2003年推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第一批100个项目,总投资61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17亿元,企业自筹293亿元。

这些项目的国债资金补贴将执行统一政策,即按照项目贷款额年息6%贴息3年。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但如果企业在3年内提前完工,提前时期段的国债贴息资金将返给企业。

2004年,国家又进一步实施了国债资金第二批197个项目,加上2003年改造的100个项目,总投资达1089亿元。

同时,2003年国家还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60个项目,总投资56亿元。

截止2004年底,国家共下达国债项目贴息资金8亿元,安排东北高新技术项目118项。

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又下达了2005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第一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

在下达的63个项目中,东北地区有40个项目,其中辽宁省19项,吉林省8项,黑龙江省9项,大连市3项,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1项。

63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68.97亿元,国债资金5.8亿元,其中东北地区投资规模44.07亿元,占总投资的63.9%;安排国债资金4.29亿元,占国债资金总额的73.8%。

2.财税政策从2004年7月1日起,国家对东北地区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生产为主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和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等所含进项税金,准予用当年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抵扣。

东北经济振兴的政策路径与前景展望

东北经济振兴的政策路径与前景展望

东北经济振兴的政策路径与前景展望一、东北经济振兴的背景与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东北经济发展逐渐失速,面临着严重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

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东北地区开始实施一系列振兴政策,以重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东北经济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外流的现象,劳动力资源也在逐渐减少。

因此,在东北经济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政策路径,以及展望未来的前景。

二、东北经济振兴的政策路径1. 产业转型升级东北地区应致力于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从传统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转型。

政府应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等方式,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2.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东北经济振兴的重要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创新基金、科技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3. 推动区域合作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加强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开展跨国项目,推动区域发展。

同时,东北地区内部也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4. 培育新动能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东北地区还需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注重发展新动能。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加大投融资力度等方式,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东北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三、东北经济振兴的前景展望东北经济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等到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实现。

然而,可以看出的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东北经济正在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东北经济振兴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东北经济振兴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东北经济振兴需要哪些政策支持东北,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如今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

要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离不开一系列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

首先,产业政策的优化至关重要。

东北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如钢铁、煤炭、机械等。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要有严格的环保和能耗标准,促使其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政策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东北,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对于新设立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于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给予税收抵扣。

此外,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减轻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金融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东北企业的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东北地区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设立专门的东北振兴产业基金,为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

同时,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金融业务,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人才政策上,东北面临着人才外流的困境。

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出台一系列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

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适应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对于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给予购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对于东北经济振兴意义重大。

加大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区域内的互联互通。

建设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提高物流效率。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企业的能源供应稳定。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区域内的通信水平和网络覆盖。

对外开放政策也是推动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4.08.08•【文号】国发[2014]28号•【施行日期】2014.08.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但目前也面临新的挑战,去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

为巩固扩大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现就近期支持东北振兴提出以下意见。

一、着力激发市场活力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竞相迸发发展活力。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

对已下放地方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按照“同级审批”原则,依法将用地预审等相关前置审批事项下放地方负责。

将列入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等相关项目核准及用地预审等前置审批委托省级政府负责。

鼓励辽宁省开展投资领域简政放权改革试点,对属于省级审批的投资项目,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前置审批事项。

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的境外并购外汇管理试点政策拓展至东北地区重点装备制造企业。

(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在东北地区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创新扶持模式与政策,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开展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探索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抓紧实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国家级重大投资示范项目,同时,要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地方重大项目。

在东北地区试点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

鼓励民间资本、外资以及各类新型社会资本,以出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全文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全文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全文一、背景介绍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产业。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的趋势,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二、总体目标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

4.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素质。

5.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重点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重点任务:1.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

同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和能源供应能力。

3.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5. 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四、政策措施为了支持东北地区的振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 财政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

2. 减税降费。

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

3. 金融支持。

加大对东北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

4. 人才引进和培养。

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5. 政府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便利化的政府服务。

振兴东北的区域性财税政策选择

振兴东北的区域性财税政策选择

振兴东北的区域性财税政策选择【摘要】本文探讨了振兴东北所需的区域性财税政策选择。

在分析了东北振兴背景及财税政策的作用。

接着在正文中,对地方财政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家财政对东北振兴的支持,阐述了区域性财税政策的必要性及选择方向,并提出了推动东北振兴的关键举措。

结论部分探讨了区域性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望了未来东北振兴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对区域性财税政策的建议。

本文旨在为东北振兴提供可行的财政政策建议,促进其经济发展和持续增长。

【关键词】东北振兴、区域性财税政策、地方财政、国家支持、必要性、选择方向、关键举措、经济发展、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东北振兴背景分析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和经济支柱,但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落后、经济体制不适应等原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振兴东北”战略,旨在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

东北振兴背景下,重点是加大对东北地区的资源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措施。

东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加之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调整,东北振兴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的重点是对东北地区目前的经济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为后续正文部分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1.2 财税政策在东北振兴中的作用在东北振兴过程中,财税政策的作用至关重要。

财税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东北振兴中,财税政策不仅能够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引导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财税政策可以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激励企业增加投资,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更多外部投资进入东北地区,推动跨区域合作和产业升级。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枢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步伐。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政策,为东北地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竞争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加大对东北地区新能源、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三、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行业壁垒,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来东北投资兴业,推动东北地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四、促进人才流动和技术交流。

加大对东北地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高层次人才来东北创业创新。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东北地区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六、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东北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加大对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渠道,鼓励创业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八、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

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创业创新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总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只有通过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人才引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以及政府监管和服务的全面推进,才能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章节一:引言中国的东北地区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东北地区的经济成长遭受了严重挫折。

面对此困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力图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战略。

因此,本篇文章将会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

章节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吉林、辽宁和黑龙江,这个地区的经济上升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自1990年代初期,该地区的经济成长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由于历经战争,天然气和其他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和金融危机等问题,东北地区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阻碍。

章节三: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支持中国中央政府针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持,一直是实施长期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着重支持了以下几个领域:首先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中国政府投资重大资金进行改革和重大项目的投资,政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此外,政府加强了对教育、文化和旅游业的投资,试图增加规模化的消费和改善生活质量;最后,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际推进了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基础设施上,政府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环境。

章节四:东北地区的战略性升级中国的东北地区正在逐步向新的未来迈进,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利益,正在吸引更多的资源并导致更多的投入。

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升级措施,包括更可持续的产业和经济模式,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更创新的科技和信息技术,这些方航对于东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

章节五:未来: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方向中国政府对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支持,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如:限制社会贫困和不平衡地区发展,为基础设施的启动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府在东北地区实施的振兴战略,在未来将会重点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新的发展方式,政府将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重点投资于新型产业的建设,并且鼓励企业加入创新的行列;其次,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极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高附加值产业,发掘地区经济潜力;最后,推进教育和科技创新,涵盖教育和科技组合,注重强化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和应用的比重。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措施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措施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措施一、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质量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我们需要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探讨如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二、人才培养1.1 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教育水平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1.2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我们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为企业输送高层次人才。

还要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二、产业结构调整2.1 优化产业布局我们要根据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过剩产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3.1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们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还要加大对失能老人的关爱和保障力度,让他们安享晚年。

3.2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我们要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报销比例,降低群众的医疗负担。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一、土地政策(一)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用地服务1、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在用地报批阶段,政府主管部门主要审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耕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安置是否落实。

报批资料可以根据审查的内容相应简化。

征地补偿安置要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对经国家批准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同意后,可以先行用地。

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转型改造项目,优先办理用地;对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可以作为单独批次报批用地。

属单独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涉及补充耕地的可以依据经审查批准的补充耕地方案边占边补。

(二)加大土地利用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1、国有企业依法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企业改革前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改革后的企业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仍保留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根据产业性质、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经批准,可采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合理处置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资产。

2、企业需要改变所使用的原划拨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改变后的用途符《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

(三)实行稳定的土地政策,促进生态建设将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促进"生态省"建设。

鼓励利用宜林宜草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实行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

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让给单位和个人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期为50年;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可以依法申请续期。

利用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以依法通过承包、拍卖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租)、抵押;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权,应当及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兴东北战略中的国家政策支持振兴东北如同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它表明中央区域经济政策的重心开始移向东北。

一个经验性的判断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东北将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一、政策调整的背景因素新世纪之初提出振兴东北,有缩小东北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距离,实行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因素;有补偿东北对改革开放支付的巨大成本,平衡社会心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有鉴于东北国有经济比重大,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最为彻底,东北的振兴对体制转型是否成功更具象征意义的考虑。

正如人们所说,国企改革“全国看东北,东北看辽宁。

”但是,这些因素还不足以构成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振兴东北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背景。

实现翻两番目标的需要。

十六大提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每年7.2%的增长速度。

7.2%在全球范围称得上绝对高速度。

依据对国内经济形势的把握和判断,依托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的支撑,本世纪前十年即2010年前,保持这个速度不难。

但在2010年以后即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并非易事。

必须寻找和培育新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东北。

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中58项在东北。

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一,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

人口占全国的8.3%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33%。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较为重要。

2007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辽宁第8位,黑龙江第15位,吉林第21位。

第三,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的14.9%。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 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 商品粮占全国的1/3。

东北地区拥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和众多的技术人才。

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11.3% 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12.4% 专业技术人才210万人占全国10%。

由此可见,东北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它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产业基础、科技教育、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和潜能,很多都为其他地区难以匹敌,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

即便是现在,辽宁的现代化指数仍紧随京、津、沪之后,位居全国第四位。

辽宁人均矿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铁路、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先全国,有占全国12%的海岸线,密集的港口群及其港口吞吐总量居沿海省份前列。

辽宁的人均受教育程度、科教人员占人口比例、城市化水平等多项人文指标也都领先全国。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点,东北尤其是辽宁,既有条件也有可能。

按照东北三省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站在崭新起点上的东北,将象现在的东部发达地区一样,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引擎。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经济总量指标是国家实力的反映,但不是惟一的指标。

在很多时候,看一个国家的强大,人们更倚重于这个国家是否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和企业。

我国成功发射航天载人飞船引起举世关注,说明了这个道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消费品工业完成了从主要依赖进口到进口替代和大量出口的飞跃,但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快,大量装备依赖进口。

这种状况如不改变,经济总量再大,国家实力也难以增强。

已被证明的规律是,制造业兴则国力兴,制造业衰则国力衰。

从国际经验看,由发展轻工业为主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工业,临界点是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我国现在发展装备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的进口替代正逢其时。

东北历史上是我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中心,飞机、舰船、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许多可以体现国家实力,代表国家形象的产业、产品和企业出自东北。

当重大装备制造等重工业水平成为国家强盛的一种标志,东北的振兴自然成为优先选择的目标,这由东北的产业基础所决定。

东北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

装备制造业,东北三省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的1/3;石油化工业,东北三省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7 东北三省乙烯产量占全国的1/4;冶金工业,钢产量占全国的1/8;船舶制造业,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汽车制造业,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

仅以辽宁为例,资料显示,辽宁的造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内燃机、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第三位,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分别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的30%和10%,歼击机、大型鼓风机、变压器及列车轨道梁数控加工线等重大装备则为世界先进水平。

按利税总额计算投资效果,在辽宁投资装备制造业,效益为西部地区的2.25倍。

争取在亚洲特别是东北亚的国际地位,确保国际分工优势的需要。

东北地区特别是辽东半岛居东北亚中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东北重振雄风,对巩固我国在东北亚的国际地位和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最近,韩日两国自由贸易区正酝酿出台,我国政府也做出响应。

一个可行方案是,辽东半岛外加胶东半岛与韩日两国先行实施低关税的自由贸易区。

我省的大连则建成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与此同时纵贯东北东部的铁路线即将上马,形成直达丹东的新的出海大通道。

东北地区与韩日两国的历史渊源众所周知,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直接的益处是,促进东北形成新的“资金洼地”,吸引韩日两国的资金和技术,包括承接韩日两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深层意义在于,通过日益壮大的东北经济实力,掌握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主动。

二、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振兴东北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依据东北的实际而设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两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性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

这些问题也可以概括为“四大压力”,即国企压力、就业压力、财政压力、资源和环境压力。

两大矛盾、五个问题或是“四大压力”,勾勒出东北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窘境。

为此,振兴东北战略的政策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如何融合东北的这些实际,看一看哪些问题是东北最需要解决的,哪些思想是东北应当强调的,哪些支持是东北需要得到的,由此构成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体现为六个坚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这些原则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直以来,舆论对振兴东北倾向于一种看法,振兴东北重在“转型”,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

既涉及制度层面,也涉及观念形态。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趋强化,重复“不找市场找市长”的思维惯势,企盼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既不合时宜也不大可能,现实的出路是坚持不懈地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

据测算,东北三省的市场化程度不及海南、河南和湖南,排在全国十三位以后。

振兴东北的政策设计,对舆论的反映做出了明确的呼应。

东北的振兴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整合、技术改造、企业改组,应主要由市场决定和选择。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上,体现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上。

鉴于东北国有经济比重大,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的实际,东北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显得更为迫切,重点和突破口也与市场化先行地区有所区别。

首先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在经济布局上,缩小国有经济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其余都应放开。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包括象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等重点行业,也都需要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实行战略性重组。

其次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国有企业与国际资本组建合资合作企业,对国有小企业则进一步放开搞活。

第三,与上述两点相联系,则是进一步降低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门槛,扩大其经营领域,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民营企业也要做大做强,对其面临的“资金瓶颈”等制约因素,要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予以解决,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方面,民营企业同其他所有制企业机会平等。

第四,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要坚决实行政企分开,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整和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减少审批项目,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管理,实现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

由于东北的市场化水平低,导致了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较少的开拓精神。

周总理很早以前就说过“关东地区自古文风不盛”。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滋生了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社会心理,延续到计划经济时期,又自然形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这种负面的文化传统以及“唯上是从”的行为惰性如不改变,人们就很难对振兴东北投上信任一票。

东北的振兴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的财力和掌控的资源有限,更重要的是单纯依赖等靠要,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规则。

靠改革开放,靠市场机制,靠自力更生,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原则基点,也是中央对东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要求与期盼。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各项工作中去。

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深刻认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

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牢牢把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和各方面具体利益的关系,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谋发展的广泛共识,积聚促振兴的强大力量。

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