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_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燕歌行》_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兵 思妇 我军 当代将军
艺术特色 作品采用了同一主题下的双线结构方式。
前十六句
中间六句 最后六句
主线 上阵杀敌,情绪高昂。中间六句是 副线,征人思妇,情绪感伤。
副线 征人思妇,情绪感伤。 补充作用
主线 情绪再高昂
情感波澜起伏,有抑有扬,避免了作品的单调和枯燥。
情感小结
对士兵
赞美士兵奋勇杀敌,不 图名利同情士兵离家远 戍,内心悲苦
【译】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铁衣:士兵护身的盔甲。
谴责将军纵情声色,腐败无能,贪功轻敌,不恤士兵,对军中苦乐不均极为愤慨。
第三层八句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
铁衣:士兵护身的盔甲。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高
岂顾勋:岂是为了个人的功勋?
中间六句是副线,征人思妇,情绪感伤。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望故乡。 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君不见:这三个字在唐诗歌行体中经常见到。 为人廉洁,待人宽厚,毫不苛求,故得到战士的爱戴,愿为他效命疆场。
谴责将军纵情声色,腐败无能,贪功轻敌,不恤士兵,对军中苦乐不均极为愤慨。 这是诗人对战争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
3. 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
对比探究
元陈绎:
高 适
尚质主理
岑 参
尚巧主景
不同点
高适悲壮而深刻苍凉,岑参悲壮而昂 扬豪迈;高诗叙事、写实、议论,思 想深刻,现实主义气息浓厚;岑诗写 景、描写、抒情,富有艺术个性,浪 漫主义色彩突出;高适直抒胸臆,语 言朴质;岑参寓情于景,语言瑰丽, 想象奇特。
对比探究
高 适
选材立意的不同。两人虽同为边塞诗人,同以“边塞”为 题,他们在选材立意上却有质的差异。
高适诗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而岑参的诗则显得比
较单一。高适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抑或是描写底层士
兵和人民的生活,均是为了表达沉重的忧国忧民之情。如
岑 参
《燕歌行》
而岑参只是以其诗人式的敏感、敏锐的心灵去感受战斗的生
高适悲壮而深刻苍凉,岑参悲壮而昂扬豪迈;
【译】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等边疆战场特殊的景象……
尚质主理
尚巧主景
相同点
1. 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 和执著追求,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的精神风貌。
2. 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 英雄气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 神和民族自豪感。
缤纷的生活画面,以奇异之思引人入胜,当然作者也有情,
但情浑含在景的描写中。
对比探究
高 适
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高、岑风格都写“边塞”题材,塞外地域广阔,风景壮丽, 战争军旅生活的悲壮,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岑
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放,洒脱。高适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
这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
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
玉箸:玉做的筷子,形容女人流泪,泪如玉著。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望故乡。
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尚巧,立意巧(如雪中送别),构思巧(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主景,重在写景。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大量采用对比、对偶、和借代等修辞手法。
文本探究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杀气:战争气氛。 三时:早晨、中午、晚上。 作阵云:战争的气氛化作战云,弥漫在战地。 刁斗:军用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以敲更。
【译】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 听了胆寒。
思考
第三层八句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 写争些他士的为们兵 酷 国 戍的 烈 戍 边痛 。 边 的苦 作 的 艰; 者 战 苦边 是 士 ,疆 在 , 战的 正 歌 争荒 面 颂 的凉 肯 和 酷; 定 肯 烈战 这 定 , 作死得李岂得是“【”谴为岑”抒 本“岂 夜岂岂【岑抒岂作《高得两高“高这城铁““少大少少阵节到颀顾到为译责什参发诗顾里顾顾译参发顾阵诗适到人适诗样南衣妇漠妇妇云 : 奖 的 勋 奖 了 】 将 么 诗 为虽 勋频 勋 勋 】 则 为 勋 云 ·常 奖 虽 的 叙 写 :远 城秦”城城“穷:为赏《:赏讽你军要雄国 是: 传::君好国::用赏同诗事更唐戍 南风南南秋战国,古岂,刺我纵提浑守 边岂 的岂岂不比守岂战对,为重、能代辛 欲·欲 欲无”争捐都从是都和相情历悲边 塞是 刁是是见喻边是争比都边在写突长“勤 断塞断断衣的躯分军为分对看声史壮、 诗为 斗为为沙和、为的、分塞抒实出安久 肠草肠肠》气的给行了给比雪色上中报 ,了 声了了场夸报了气反给诗情、征城, ,”,,:“氛志部》个部当白,的显国 但个 叫个个上张国个氛衬部人,议人住孤玉 征征征“岂化节下中人下时的腐名得立 重人 人人人尝,立人化的下,他论思宅城箸 人人人曰作。,也的,领战败将雄功点的听的的尽语功的作手,同往,乡区”应 蓟“蓟蓟落无战饭说功饭军刀无李放的 不功 了功功征言的功战法饭以往思、都啼 北北北日衣云食勋食将上能将,理 在勋 胆勋勋战新理勋云,食直想思在““别 空年边空空”,,和?和领血,军洒想 于? 寒??苦奇想?,语和抒深妇城“离 回年塞斗回回与弥士士的迹贪呢脱抱 揭。的自抱弥言士胸刻断南后 首战”兵首首为子漫兵兵无斑功?。负 示士如负漫刚兵臆,肠。。 。骨”。。题等同在一一能斑轻和 民兵,和在健一,现的埋,边袍战样样和;敌执 族;呈执战质样或实分荒他疆。地,,不,著 矛现著地朴,者主离外们战。毫毫体不追 盾出追。、毫夹义之,在场不不恤恤求 ,强求精不叙气苦空选特特特士士, 而烈,炼特夹息。见材殊殊殊兵兵有 是的有准殊议浓蒲立的。。的,积 揭浪积确。,厚桃意景艰对极 示漫极;因;入上象苦军进 官主进此汉却…。中取 兵义取他家有…苦、 间色、的。质乐乐 的彩乐诗的不观 矛。观常差均向 盾向常异极上 。上带。为的 的有愤精 精浓慨神 神郁。风 风的貌 貌主。 。观情调。
城南:唐代长安城住宅区都在城南。 空:白白地。
【译】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 回首望故乡。
将思妇与征人对照。这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 的分离之苦。
文本探究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苍茫:形容荒凉。
【译】边疆朔风凛冽动荡不安无法 度日;遥远的边疆空旷迷茫是人世 间绝无仅有。
活和边塞的风光,有着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而缺乏一
个政治家的深刻性以及关怀底层黎民百姓的情怀。
对比探究
高 适
在抒情方面,高适、岑参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
高适的诗重在抒情,他往往直抒胸臆,或者夹叙夹议,因此 他的诗常常带有浓郁的主观情调。
岑
而岑参的诗歌却重在描写塞外的神奇风光以及种种的边塞军
参
旅生活。所以他的诗往往是客观的示现,展示出一幕幕五彩
艺术特色
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
“榆关”“碣石”“瀚海”“狼山”等特殊的边 疆地点;“金鼓”“羽书”“猎火”“刁斗”等 战场特殊用具;“大漠”“穷秋”“塞草”“孤 城”“落日”“斗兵”等边疆战场特殊的景 象……
艺术特色 大量采用对比、对偶、和借代等修辞手法。
将军 征人 敌军 古代将军
对比
李将军:指李广。 而岑参只是以其诗人式的敏感、敏锐的心灵去感受战斗的生活和边塞的风光,有着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而缺乏一个政治家的深刻性以及关怀底层黎民百姓的情怀。
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 【译】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城南:唐代长安城住宅区都在城南。 铁衣:士兵护身的盔甲。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边疆的荒凉,抒发对士兵的敬佩 之情。
文本探究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纷纷:表示多。 死节:为国捐躯的志节。 岂顾勋:岂是为了个人的功勋?
【译】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的人岂是 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反问,突出和强调表达的语气和力度。
文本探究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对将军
谴责将军纵情声色,腐败无 能,贪功轻敌,不恤士兵, 对军中苦乐不均极为愤慨。
诗人的思考:唐代边塞诗以表现民族间的征战内容居多。本诗虽是 边塞诗,但重点不在于揭示民族矛盾,而是揭示官兵间的矛盾。这 是诗人对战争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
对比探究
元陈绎:
高 适
尚质主理
岑 参
尚巧主景
尚质,叙事质实、语言质朴, 主理重在表达自己的看法; 尚巧,立意巧(如雪中送 别),构思巧(如千树万树 梨花开),主景,重在写景。
【译】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 岑诗写景、描写、抒情,富有艺术个性,浪漫主义色彩突出;
高适的诗重在抒情,他往往直抒胸臆,或者夹叙夹议,因此他的诗常常带有浓郁的主观情调。
士兵;至今仍然怀念历史上的名将 铁衣:士兵护身的盔甲。
赞美士兵奋勇杀敌,不图名利同情士兵离家远戍,内心悲苦 城南:唐代长安城住宅区都在城南。
“边庭飘飖那可度,适绝域苍茫更何有!
参
得到奖赏,都分给部下,饭食和士兵一样,毫不特殊。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望故乡。
反问,突出和强调表达的语气和力度。
尚巧,立意巧(如雪中送别),构思巧(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主景,重在写景。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译】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金鼓”“羽书”“猎火”“刁斗”等战场特殊用具;
李将军。
李广夺马(来自网络)
思考 为什么要提历史上的名将李将军呢?
是为了讽刺和对比当时领军将领的无能和不体恤士兵的艰苦。
李广(前186-前119),西汉陇西成纪人。为人口讷,不善言辞。他身体 高大,两臂如猿,灵活自如,这就是他善于骑射的优越条件。得到奖赏, 都分给部下,饭食和士兵一样,毫不特殊。为人廉洁,待人宽厚,毫不 苛求,故得到战士的爱戴,愿为他效命疆场。
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
适
文本探究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铁衣:士兵护身的盔甲。 辛勤:辛苦。 玉箸:玉做的筷子,形容女人流泪,泪如玉著。
【译】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 时时感伤。
借代。铁衣代士兵,玉著代家中的思妇。
文本探究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对比探究
元陈绎:
铁衣:士兵护身的盔甲。
至今仍然怀念历史上的名将李将军。
谴责将军纵情声色,腐败无能,贪功轻敌,不恤士兵,对军中苦乐不均极为愤慨。
谴责将军纵情声色,腐败无能,贪功轻敌,不恤士兵,对军中苦乐不均极为愤慨。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望故乡。
杜甫的《兵车行》高“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岑
朴、精炼准确;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
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同类拓展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太平天国》中也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杜甫的《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李颀的《古从军行》中也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 家。”“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杜甫的《新婚别》有这样两句“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