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特有疾病继发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特有疾病继发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
陈秀英;单志明;任凤杰;王伟;杨旭;侯雪晶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特有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妊娠期糖尿病(GDM)继发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PIH、GDM 239例,因眼部症状经眼科会诊,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PIH 126例,252只眼;GDM 113例,226只眼.全部病例均行双眼常规,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力0.01 ~0.8,平均0.5.彩色眼底照相、OCT发现不同程度眼底病变.PIH 126例,252只眼眼底病变中一级64例,128只眼,占50.79%.二、三级62例,124只眼,占49.21%.OCT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68只眼,占26.98%.神经上皮脱离172只眼,占68.25%.椭圆体层消失202只眼,占80.15%.视盘水肿82只眼,占32.54%;GDM 113例,226只眼眼底病变中Ⅰ期32例,64只眼,占28.32%.Ⅱ期61例,122只眼,占53.98%.Ⅲ、Ⅳ期20例,40只眼,占17.70%.OCT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202只眼,占89.38%.弥漫黄斑水肿、囊样水肿200只眼,占88.49%.结论 PIH与GDM同为妊娠特有疾病,均可导致孕妇眼底病变而影响视功能.PIH椭圆体层受损严重.GDM黄斑水肿普遍存在.PIH的三级,GDM的Ⅲ、Ⅳ期,对视功能损害较严重.因此,PIH与GDM眼底病变的筛查工作,应引起产科与眼科医师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视功能永久性损害.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6(038)011
【总页数】3页(P1655-1657)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
【作者】陈秀英;单志明;任凤杰;王伟;杨旭;侯雪晶
【作者单位】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产科;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产科;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特有疾病。
多发生在妊娠晚期。
临床表现为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水肿,严重者有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自觉症状。
多数孕妇会因视物不清就诊于眼科。
眼底的改变与高血压、高血糖密切相关。
因为全身唯一能直接观察到毛细血管的部位是眼底血管,直观反映体内器官小动脉情况的是视网膜小动脉。
所以眼底变化成为反映PIH与GDM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1]。
为进一步阐明妊娠特有疾病PIH与GDM眼底病变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产科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因眼部症状经眼科会诊,行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病例239例,其中PIH 126例,252只眼。
GDM 113例,226只眼的临床资料相关特点报告如下。
PIH与GDM均发生于特殊群体——孕妇及特殊时期——妊娠晚期。
两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4,5]。
且PIH与GDM却涉及产科、心血管科、糖尿病科、眼科等多学科。
因此从宣教、监测、检查、会诊、治疗、随访等都相对欠缺。
考虑母婴安全等因素,发病期间有些检查又受到限制。
因此,关于PIH与GDM的临床
相关资料少,这些疾病的相关报道也较少。
PIH与GDM眼底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与视网膜循环的自身调节特点相关。
在正常视网膜循环中,由于自身调节保持血流相对稳定,当血压、血糖控制不良时,血管自身舒缩调节失常而出现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狭窄,周细胞退行变性以及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渗漏、内皮细胞增殖、管壁增厚、闭塞、小动脉纤维样坏死等一系列改变[6]。
这些微血管病变既是造成孕妇视力下降的一种直接原因,也是反映孕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胎儿影响的一项重要指标。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视网膜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视网膜毛细血管的一些病变通过FFA可清晰显示[7]。
但临床上为考虑胎儿及孕妇的安全,FFA检查时静脉注射荧光素钠
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孕妇行FFA检查受到限制[8]。
利用彩色眼底照相与OCT
检查不但可以清晰地记录眼底病变的不同期、不同级表现,视网膜各层间的变化,测量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而且无创、无痛、可重复多次进行检查,同一检查部位对比观察。
并可作为临床诊断、观察病变程度及转归的重要指标[9]。
虽然PIH与GDM的发病机制不同,对眼科的影响亦不同,但二者常合并出现,
且均可继发眼底病变。
PIH与GDM彩色眼底照相也有诸多的相同表现:视网膜斑点状出血、絮状斑、脂样渗出、视网膜动脉硬化、黄斑水肿。
不同表现:PIH视盘水肿、后极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黄斑区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视网膜斑片状水肿发生于PIH眼底病变三级[10]。
GDM视网膜微动脉瘤与出血点相间、环形脂样渗出、视网膜静脉节段状改变、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积血。
PIH与GDM眼底OCT有诸多相同表现:最常见黄斑水肿增厚,视网膜内囊腔形成,硬性渗出表现为外丛状层、外核层。
不同表现:PIH视盘水肿,后极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黄斑水肿、椭圆体层消失。
GDM黄斑弥漫水肿、黄斑囊样水肿、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OCT显示视乳头前纤维血管增殖膜牵拉。
PIH眼底的后极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说明
色素上皮层受损,即外屏障被破坏,也就是说PIH眼底病变既有毛细血管通透性
改变的内屏障破坏又有外屏障破坏。
此说法经恢复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FFA证实[8,11]。
而GDM眼底全部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即内屏障被破坏,也就是说GDM眼底病变只有内屏障破坏没有外屏障破坏。
此点为PIH与GDM的本质区别。
OCT显示PIH椭圆体层消失,GDM眼底未见椭圆体层明显改变。
关于PIH与GDM眼底病变的检查应由眼科医生最好是眼底病专业医生检查并诊断。
眼科常规检查视力、眼压、眼前节,眼底检查应充分散瞳。
应用眼底照相机检查并拍片记录视网膜各个象限病变。
OCT检查视网膜各层次的变化保存数据,以备后期随访检查进行对照。
PIH与GDM均是产科临床常见病。
两者常继发眼底病变。
病变早期常无症状。
症状轻者视力下降,重者视功能损害严重预后较差。
以往认为PIH与GDM所致眼
底病变终止妊娠或产后可逐渐恢复。
已有研究证实PIH与GDM产后眼底病变均
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损害与进展[11,12]。
本组病例中有3例6只眼产前OCT检查发现神经上皮脱离。
产后2~3周复查,神经上皮脱离完全恢复。
但PIH眼底病变严重者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不可逆损害。
GDM合并DR
玻璃体积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会导致永久性视功能损害[13]。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年轻化,以及我国二胎政策放开、孕妇年龄相对增高,PIH与GDM患者将会逐年增加,由此所致的眼底病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本组GDM病例中DRⅢ、Ⅳ期20例,均发生于第二次妊娠。
因此,孕期除积极
控制血压、血糖外,PIH与GDM眼底病变的筛查工作也应引起产科、心血管科、
糖尿病科、眼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应认真做好PIH与GDM眼底病变的筛查工作,一旦发现,采取积极有力措施,以避免重度眼底病变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PIH
与GDM患者的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