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新品种普薯32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6,22(13)
49
甘薯新品种普薯 32 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敖影蓉 司徒仕相 朱宗庆 姜先芽* 陈茂妥 卢希旭
(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阳江 529500)
摘 要:普薯 32 号是普宁市农科所选育出来的甘薯新品种。阳江市农科所自 2010 年起对该品种进行试验示
普薯 32 号品种生长旺盛,株形匍匐,长蔓,分枝多。 42.60t 和 12.87t,比对照品种广薯 111 分别增产 39.44%和
顶பைடு நூலகம்浅紫色,叶心形,叶脉浅绿色,茎绿色。结薯分散,单 47.24%,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 年区试,鲜、干薯每 hm2产
株结薯较多,薯块大小均匀,薯形下膨美观,薯身光滑,薯 分别为 36.15t 和 11.24t,比对照品种广薯 111 分别增产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5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6,22(13)
年份
品种名称
湛薯 763 广薯 111(CK)
t/hm2 26.35 28.70
鲜薯 比 CK±%及显著性*;**
鲜薯 比 CK±%及显著性*;**
-19.80 -36.09**
-15.47 39.44** 28.97**
-14.72** -52.06** -44.96** 26.73**
名次 5 6 4 1 2 3 4 6 5 1
t/hm2 7.45 5.21 8.03 12.87 10.68 8.74 7.59 3.72 4.98 11.24
年份 2010 年 2011 年
品种名称
广紫薯 6 号 广紫薯 7 号 普紫薯 1 号
普薯 32 湛薯 763 广薯 111(CK) 广紫薯 6 号 广紫薯 7 号 普紫薯 1 号 普薯 32
t/hm2 24.50 19.53 25.83 42.60 39.40 30.55 24.33 13.68 15.70 36.15
1 特征特性
2 产量表现
2.1 广东省区域试验表现 该品种在 2010-2011 年参加 广 东 省 甘 薯 区 试 中 表 现 突 出 ,产 量 和 品 质 均 优 于 对 照 种。其中 2010 年秋季参加省区试,鲜薯每 hm2 产 34.91t, 比对照种广薯 111 增产 32.5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薯 每 hm2 产 10.11t,比 对 照 增 产 34.54% ,增 产 达 极 显 著 水 平。2011 年秋季复试,鲜薯每 hm2 产 34.19t,比对照种广 薯 111 增产 25.8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薯每 hm2 产 10.11t,比对照种增产 34.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2 阳江区域试验点表现 从表 1 可以看出,普薯 32 在 2010—2011 年广东省甘薯新品种区试中,阳江试点(阳江 市农科所白沙试验场)2a 的试验鲜薯、干薯产量均列特用 组的首位。其中 2010 年区试,鲜、干薯每 hm2 产分别为
干薯 比 CK±%及显著性*;**
-14.76 -40.33**
-8.08 47.24** 22.20*
-7.94* -54.88** -39.63** 36.38**
名次 5 6 4 1 2 3 3 6 5 1
作者简介:敖影蓉(1975-),女,广东江城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6-06-27
-7.62*
名次 3 2
t/hm2 7.27 8.30
干薯 比 CK±%及显著性*;**
-11.78**
名次 4 2
2.3 阳江地区生产示范点表现 阳江市农科所于 2012 出,该品种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耕地类型 年在市粮产区江城区双捷镇、阳东县合山镇、阳西县溪头 和不同的地力均能表现出高产、稳产、商品率高的优良性 镇和高新区平冈镇示范种植新品种普薯 32 号,示范面积 状,且比对照品种广薯 111 增产显著,因此,该品种适合在 分别为 6.67hm2,以广薯 111 为对照品种。从表 2 可以看 该市各县(区)大力推广种植。
块表皮鲜红,薯肉桔红色。薯块干物率平均 29.33%,食味 26.73%和 36.38%,均达极显著水平。因此,该品种在阳
80.45 分,淀粉率 18.89%,胡萝卜素含量 17.30mg/100g 鲜 江试点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性。
表 1 2010—2011 年广东省甘薯新品种区试产量结果(阳江试点)
们对甘薯的食味和品质要求明显提高,同时也要求外观 美丽,颜色(如薯皮色、薯肉色)的多样性。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气候宜人,物产丰饶, 是一个农业大市,常年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 2.2 万 hm2左 右。长期以来,甘薯大部分产品作为农民的口粮和饲料, 少量作为加工番薯干和提取淀粉用,用量很大。由于当 地的当家薯种经多年种植,种性退化严重,呈现出产量 低、品质差、抗逆性弱、经济效益不高等缺点,因此引进推 广种植优新甘薯品种很有必要。2010—2012 年阳江市农 科所对普宁市农科所选育的“普薯 32 号”进行了试验及生 产 示 范 ,2012 年 通 过 了 广 东 省 品 种 审 定(粤 审 薯 2012002),适合在阳江地区繁育及推广。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49-02
甘薯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蛋白、脂肪、粗纤维等营 薯。该品种较耐贮藏,薯块贮藏后易“回糖”,“回糖”后食
养成分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被视为保健食品 味清甜、可口。大田薯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抗,室内薯瘟病
受到人们的青睐。甘薯逐步也从主粮转变为辅助粮,人 抗性鉴定为中感。
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商品率高和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适合在阳江市各县区推广种
植。通过总结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以推广与应用,对提高种植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
境,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甘薯;普薯 32 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
文献标识码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