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发布时间:2021-04-21T09:54:10.77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作者:何艳莉
[导读] 高职院校是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理所应当成为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在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有新的作为。
何艳莉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理所应当成为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在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有新的作为。
本文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出弘扬和培育的策略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技能型人才,而培育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正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职业教育是“工匠精神”的载体,“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高职院校要立足新时代,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一词的词源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代指从事木工工作的木匠群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匠”一词已经涵盖了所有制造业、手工业的一线从业者。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要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
二、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一)时代发展呼唤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尤其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经济快车道中,工匠精神一次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社会需要工匠精神,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离不开工匠精神。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融入工匠精神,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职业技能水平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职业道德方面仍有待提升。
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正是学生就业及个人发展的精神需要,能促进学生爱国爱校、爱岗敬业、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能积极就业、精益求精并乐于奉献。
(三)构建美好和谐校园需要融入工匠精神
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和谐美好校园氛围的塑造。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认真做科研、提升教学能力;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对学习的知识有了钻研的兴趣,乐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创新性发展。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效建立良性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水平高质量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三、高职院校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体系
“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职业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高度融合的综合体,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化的过程。
要提升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必须形成完整的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的内容融入教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近距离感触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
在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工匠精神相关内容,尤其是关于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教育方面,从而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职业认同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增强其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
(二)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学生走进企业认知实习体验,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高职院校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与企业开展更加深入、多渠道的合作方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岗学结合,工学交替,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工作技能,在岗位的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增加储备人才,也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的操作流程,近距离接触企业的优秀匠人,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务实创新的精神,真正成长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
高职院校要凝聚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营造学习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
要让工匠精神真正扎根校园,打造充满人文关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校园环境、文化活动中充分融入工匠精神要素。
通过新媒体、校园网、课堂、QQ 群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工匠精神,积极举办劳模进校园、最美工匠进校园宣讲等活动,让学生能与优秀的技能人才、大国工匠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故事,感受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职业精神,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带头作用,让学生感受大国工匠的人格魅力。
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在注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工匠精神的教育引导,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时代使命,不断深化教学体系改革,积极引导学生发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新时代中国产业升级、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
[2]肖波,肖霞.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14).[3]张素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