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艳学雷锋标兵材料2014112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助人撒爱心传承精神展风采
——城固县汉江路社区居委会支书孟凡艳学雷锋事迹
现年65岁的孟凡艳,原系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

雷锋的故事就诞生在离她故乡不远的地方,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首开学雷锋热潮的时期,还是花季少女的她刚上初中,雷锋感人的事迹让她激动不已,雷锋精神从此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1970年,正值青春年华的她来到了张骞故里、神奇桔乡的城固县。

因工作出色,她担任了原城关服装厂厂长。

1996年年初,汉江路社区居委会刚刚组建,组织上便遴选她为担任居委会支部书记和主任。

2008年“村居”合并时,她再次担任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

43年来,她立足岗位学雷锋,干一行爱一行,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传承精神不言悔,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第二故乡”;18年来,她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的阳光风采传遍了张骞故里,她和她的学雷锋志愿者团队受到桔乡群众的盛赞。

立足岗位讲奉献社区管理敢担当
汉江路社区居委会地处闹市区,遍布五街六片,住户6931户,常住人口8490人。

社区内单位多、商户多、流动人口多,社情民意较为复杂。

孟凡艳担任社区支书以来,肩负责任,敢于担当,坚持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始终把履行岗位职责、无私奉献社区群众作为她的首要追求。

为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她极力克服自身年龄因素,自觉加强学习,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特别是近年来,她不顾自己已过花甲之年的现实困扰,充分
利用空余时间,虚心请教年轻同志,主动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下班后回到家里,为熟练掌握电子表格的操作要领,她拒绝家人的一再劝阻,居然废寝忘食忙活到凌晨一两点。

现如今,她已基本掌握了社区办公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领。

随着社区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愈来愈高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愈来愈多,如何把社区建设成“平安社区、和谐社区”,让群众有安全感,舒心感,一直是孟支书的追求和工作着力点。

她结合社区布局,将社区分为六大块,落实了“一格三员”的网格化管理措施,积极动员党员、离退休干部和下岗职工组建了百余人的社区治安巡逻队,配备了红袖章和手电筒,分成三个小组定时进行社区安全巡逻。

多年来,社区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和不安全责任事故。

为方便群众办事,她在社区率先实行了以分散上门服务和以大厅集中办理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模式。

针对邻里纠纷、水电维修等家庭事务,创新推行了“八卡”便民服务机制(党群连心卡、党员服务卡和办事预约卡)。

涉及社区居民计生、低保、医保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9大类30个政务服务项目,统一纳入社区“一厅式”服务大厅5个便民工作台集中办理,并实行“生活110”,随叫随到,随到随办或预约办理,确保居民每天到社区都能办事。

在她的带动下,全社区9名干部,377名党员,人人肩头有责任。

社区干部由“管理员”变成了“服务员”;群众的事情由“没人管”变成了“人人管”;居委会由原来的“关门办事”变成了“开门服务”;党员干部的手机则变成了“服务热线”。

“八卡”便民服务制推行以来,已为群众分忧解难800余件,收集社情民意
400余条。

深圳打工的社区居民叶静,通过“预约卡”顺利地拿到了生育证,开心地给她打电话说:“我很感动,你为大家想的真周到啊,就像自己家人一样。

太感谢了!”。

激情引领正能量与时俱进做表率
把握雷锋精神内涵,动员和引领社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雷锋精神与时俱进,是孟凡艳支书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重头戏。

汉江路社区退休职工多、在职职工多、下岗职工多,为丰富群众精神家园,提升幸福指数,孟支书特别注重社区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建设。

她先后组建了汉江艺术团、威风锣鼓队、世纪靓丽健身队、陕北秧歌队和拉丁舞团等7支群众性文化娱乐团体,参加人数达600余人。

每次活动她都忙里忙外,超前谋划现场指挥,满心欢喜身临其中。

多年来,她亲自带领这些文化团体代表县上参加市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汇演和比赛,为县上捧回了奖杯,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县级科技、卫生、文化、法律“四下乡”和春晚、柑桔节、“魅力桔乡”大型广场文艺活动。

丰富的社区文化元素,营造了小社区的大幸福。

近年来,她不但自己积极投身“扶弱济困、爱心奉献”的社会慈善活动中,还动员社区党员和青年干部广泛参与学雷锋活动,组建了一支近二百人的学雷锋志愿者团队和慈善志愿者团队,经常性在社区、到学校、进敬老院、走访村组农户,持续开展“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为营造全社会道德新风尚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孟支书身为女性,虽已年过花甲,但为了社区,为了群众,在她身上总是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她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就到社
区,常常是夜晚8点多了才回家。

她的“坦率、真诚、善良、豪情”感动着周围的群众,“说话快、走路快、做事快”是她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

这些年来,她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繁琐的社区事务之外,她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办培训班,为社区老少举行健康知识讲座。

为流动人口孩子入托、租房、办理医保,为“三留守”人员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琐事,她废寝忘食,她忘记了休息,牺牲了节假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她的老伴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行政干部,老年性慢性病已缠身多年,医生多次诊断提醒要住院治疗,但孟凡艳总是因忙于日常工作、忙于为社区群众服务,而挤不出时间耽误了住院治疗,老伴也很理解他。

直到今年11月下旬,老伴的病日益严重再也无法拖下去,因年事已高当地医院已无法收治,需要到省城西安住院治疗。

这时正值市县要到社区调研检查民生重点工作,孟支书放不下手头一大堆工作,只好委托女儿紧急将老伴送往省城,自己随后仅请了2天假,安排妥当后又返回社区投入工作。

助人为乐解民忧“社区保姆”展风采
现年11岁的社区儿童林泽阳,是个单亲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2010年,因家庭变故,年幼的小泽阳失去了母亲,父亲被判刑,当时泽阳患有心脏病,外公外婆年事已高,泽阳顿时面临失学的困顿。

孟支书亲自登门安排照料,并及时为泽阳和他的外公外婆办理了城乡低保。

2012年,她又通过县慈善协会在西京医院为泽阳成功做了心脏手术,如今小泽阳已上小学四年级。

位于县城新世纪广场旁边地皇城肥牛火锅店,食客盈门,生意火爆,多少人艳羡不已。

殊不知,老板李某就是社区里的一名下岗职工。

2009年在孟支书的鼓励支持下,投资近300万元办起了它。

孟支书帮他跑贷款、联系租赁房屋,特别是磨破嘴皮几天几夜不合眼,帮助他成功调处了房屋装修时对周边门店发生的矛盾纠结。

火锅店生意日趋红火,李某一家迅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同时也使社区8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她心系社区商贸繁荣,招商引资700余万元,使“美声电器”、“汉中科晨新能源有限公司”落户社区。

2014年春季,城固县城区各社区隶属区域重新进行了调整布局,汉江路社区辖区范围和管理人口数量都比原来扩大了许多,同时也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大和麻烦事的增多。

面对困难和问题,孟凡艳支书没有叫苦叫累,总是迎难而上。

辖区文化路西18号楼污水管道因污水管破裂,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影响楼道居民正常生活,群众反响强烈。

孟支书得知后,亲自带着社区干部牺牲休息时间,夜晚逐户上门征求意见共同商讨管道改建事宜。

在她诚心诚意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感召下,全体业主均愿在社区居委会的协调下,共同出资解决这一问题。

改建工程结束后,住户都很满意。

但事前预算费用与改建工程实际花费存在680元的差额。

孟支书考虑到住户为工程改建已经平摊了一次费用,再不能给群众添麻烦。

为减轻住户经济负担,她亲自主持召开社区党员大会,号召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发扬风格捐资共同解决18号楼管道改建资金缺口问题。

并率先第一个捐款,在她的带动下,
社区居委会所有干部和党员志愿者踊跃捐款,及时、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遗留问题,受到社区群众交口称赞。

执著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让梦想成真。

社区的干部群众和社会上熟知孟凡艳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社区保姆”。

她先后荣获省级“三八红旗手”、“汉中市文明市民”、市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被社区群众推选为县人大代表,2次被选为汉中市党代表。

近年来,汉江路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和“充分就业社区”等国家、省、市、县30多项荣誉称号。

2013年,社区荣获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殊荣,2014年,社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省级“四星级示范社区党组织”。

诸多的荣誉,不但肯定了她和社区的工作,更为她多年来传承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加上了一个精彩的点赞。

“群众的事办好了,家庭和谐了,社区和谐了,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了,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城固是我的第二故乡,社区工作苦点累点没有啥,身在其中,梦想成真,我心满意足”。

孟支书爽朗的笑声和激情澎湃的话语诠释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胸襟和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