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高效运营的“路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4-12 8:14:33 来源:新浪作者:佚名我们是否要沉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在同样的政策环境下,为什么企业发展速度快慢差距很大?同等发展速度下,为什么企业的盈利能力差距很大?
无论你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一般管理人员,都应该进而思考另一个问题:自己的企业怎么样?自己应以什么心态和状态面对未来——是继续陷于日常的纷繁事务中,还是在气定神闲中使企业超越对手?
要在逆市中“弯道超车”,实现企业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必须要胆大心细,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手段。
要“站立巨人肩上”,我们首先应知道,一线房地产房企在发展过程中,到底有哪些秘而不宣的经验,又有哪些难以言表的教训;那些亿万资金换来的经验教训,对后来者有何启示和帮助;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后来者又该如何找到距离最短的直线,避免走弯路;在寻求战略转型、“练内功”时,如何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找到战略与执行、业务与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正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一、未来房地产房市的5W1H
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大都已经历了至少两三轮项目开发实践和两三轮政策调整周期,因此已具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
验以及对行业的独到认识。
兰德咨询作为专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战略及管理咨询、产品线研究与咨询已历13年,客户超过550多家的专业咨询机构,我们认为,长期来看,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因为中国城市住宅总体供应趋紧的状况没有改变;中国高速城市化的方向没有改变;人口红利和人口迁徙的态势没有改变;国民财富积累和投资理财需求的升级没有改变;人民币和资本品升值的预期没有改变,因此,行业长期的繁荣前景仍可期待。
但是,在可预期的未来几年内,随着住房“双轨制”的推进,房地产市场必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1)房地产市场红利越来越少,消费者越来越挑剔,成本利润压力越来越大,房地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2)最可能的调控结果是,到2015年,或将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被洗牌出局(2008-2010三年内房企数量减少了24.75%)。
与此同时,出局的企业将为优秀企业腾挪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将进入品牌和模式竞争时期!这里所指的品牌,包括企业品牌、项目和产品线品牌、服务品牌;所指的模式,包括企业的商业模式、开发模式、产品模式、管理模式等。
简单说来,我们可以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生态圈”概括为5W1H:
◆ who——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专业户+发烧友+投资客”。
其中,“专业户”特指万科、龙湖等专业化企业,“发烧
◆ where——一线城市依然是未来市场的“制高点”,如果有资源和能力支持,还是应尽量“上攻”。
但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现在是,将来仍是“增长源”。
◆ how——怎么做。
一定要认清形势,沉思静想,理清思路。
面对新房地产市场、新形势,首先要忘记该忘的:要忘记房改、土地、人口等房地产市场红利,甚至要忘记过去的经验。
要有“归零”的心态和“从现在做起”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做好该做的:(1)以战略为导向,有针对性、前瞻性、实操性地研究确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模式、战略规划;(2)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出发点,找准切入点,采取战略与执行、业务与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建立起高绩效组织,在逆市中“弯道超车”,实现企业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
二、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练内功”一体化解决方案
何为一体化解决方案?
我们还是要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作为在实战中拼杀出了企业及其中高级专业人员,最缺乏什么?肯定不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其实最缺乏的是哲学、系统性思维,总是习惯于解决具体问题,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是否缺乏理论、理念?其实也不是。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泛滥、观点多元的时代。
看看候机楼或书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