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崇州三江听江冯敏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
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局部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儿歌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对这种朗朗上口的文字特别感兴趣,学起来肯定也会劲头十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仿照文章结构进行口头仿写。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相关图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2、老师:冬爷爷来了,冬爷爷吹口气,漫天飘起了大雪,树上、屋顶上都白了。
我们真要感谢冬爷爷给我们创造了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为下雪欢呼吧!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将孩子们带到雪地里感受快乐的心情。
有利于孩子们读出情感。
3、听到我们这么热烈的欢呼声,一群小动物也很兴奋,都从家里跑出来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理解“一群〞,能扩词。
一群〔〕一群〔〕〔设计意图〕:加强对“一群〞的理解,让学生能灵活运用。
〔二〕品读赏析
1、孩子们,我们平时画画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铅笔、水彩笔、图画本……〕可是我们今天认识的这群小画家有种特别的本领,看——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1〕、小画家们的本领怎么样?
〔2〕、如果你就是这么了不起的小画家,你会觉得自豪吗?
那我们带着骄傲、自豪的心情来读一读。
2、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些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读第三句话,并按要求注上符号。
〔1〕、学生按自学提示标注。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2〕、课件展示动物的脚印图片。
〔设计意图〕:课件形象生动,引导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训练说话“我看见从雪地上走过,它的脚印像。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示,练习完整地说话,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4〕、小游戏:老师问,你来答。
师:小马画生:月牙……
3、小鸡、小鸭、小狗、小马都争先恐后地画出了自己最拿手的画,你们看看这幅画〔课件出示图片〕,什么动物没来参加啊?
〔1〕、课件出示句子“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指导朗读,我们不要吵醒青蛙,我们轻轻地读。
〔2〕、教师引导孩子们了解“冬眠〞。
青蛙这时候要睡一个冬天,整个冬天青蛙不吃也不动,这个特点叫冬眠。
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冬眠?熊、蝙蝠、
刺猬、松鼠、青蛙、蛇、乌龟、蜗牛等都有冬眠习惯。
〔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答复,老师一旁点拨〕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保护益虫、了解冬眠的知识。
〔三〕、我来当当小诗人。
1、课件出示“我会说。
〞让学生说说小鸟、小羊等动物的爪子(蹄子)的形状。
2、仿照课文编儿歌。
〔1〕、自己先说一说。
〔2〕、抽生汇报。
〔3〕、全班根据提示,一起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了解了小动物爪子(蹄子) 不同的形状,为仿写儿歌作铺垫。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根据课件引导,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孩子根据提示填一填,降低了背诵的难度,学生更容易背诵。
板书设计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简笔画)
小狗 (简笔画)
小鸭 (简笔画)
小马 (简笔画)
青蛙冬眠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崇州三江听江冯敏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儿童诗,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课文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
根据大纲要求,我在教学第二可是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仿照文章结构进行口头仿写。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到北方下雪时的图片,把学生带进了白雪皑皑的童话世界。
启发学生这是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一起为下雪欢呼吧!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听到我们这么热烈的欢呼声,一群小动物也很兴奋,都从家里跑出来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而且这群小画家有种特别的本领孩子们,看——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再让学生自读自悟,用圆圈画出雪地里的小画家,用横线画出这些小画家画的什么画。
在讲授这段时利用图片,让学生认识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的形状,再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图作比较,直切入课文的重点句。
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难点。
认识了四位小画家之后,同时进一步引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让学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动物,所以它没有参加雪地里画画。
并向学生介绍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二、注重朗读,升华情感
针对儿童诗的几个关键句子训练学生的朗读:
1、第一句突出指导了"下雪啦,下雪啦!引导孩子们读出快乐、欣喜、冲动等心情。
2、“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瞧,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多么了不起的小画家呀!你为他们感到自豪吗?那就夸夸他们吧!"这个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泼了课堂学习气氛,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快乐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
3、“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小青蛙在洞里睡着了,我们要不要大声的把他吵醒?学生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声音放轻。
三、利用多种手段,突破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对四个小动物在雪地上如何画画,怎么画,画的什么一目了然。
课件展示其它的冬眠动物。
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知识。
总之,课堂上,我尽量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尽可能的从学生本位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孩子们更喜欢的开放性课堂,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