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历史基础过关 拓展训练题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训练题组
一、选择题
1.一位学者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这位学者说法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3.战争进入到第四个年头,各国都已疲惫不堪,但俄国的变局使得德军在战略上的局势大为改观,同时给了德国孤注一掷的勇气,把全部的赌注压向了西线,决战快速到来了。

“俄国的变局”是指()
A.萨拉热窝事件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斯大林格勒战役
4.观察下侧漫画,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能够“获取这一利益”的关键因素是()
A.日本对打败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
B.日本取得了美、英、法等国的支持
C.中国五四运动激怒了西方列强
D.德国主动请求和会把山东交给日本
5.以下为《九国公约》的几项条款,其中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本质意图的是()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D.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6.1922年2月,法国共产党党员丹尼尔·勒努等人在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全会时在会议上像小孩一样号啕大哭,对苏俄实行的政策感到非常伤感。

他们认为,这一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苏俄的复辟,削弱国际革命运动。

丹尼尔·勒努等人的表现说明()
A.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丧失信心
B.对新经济政策的不理解
C.新经济政策不符合当时苏俄国情
D.资本主义在苏俄的复辟
7.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而发明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
A.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B.充分地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比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严重后果
8.“他有宗教家宽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

”这里的“他”应是()
A.列宁
B.甘地
C.扎格鲁尔
D.卡德纳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时期。

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在英国)打通世界边边角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削弱。

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材料二2018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

让我们通过图片重温这段历史。

材料三据报道:沙特阿拉伯于2015年3月26日率领十国联军对也门发动代号为“决战风暴”的军事行动。

沙特声称,此举是为了捍卫也门总统哈迪领导的合法政府。

这场军事行动在几周以来已经造成540余人死亡,另有大约1700人受伤。

随着中东炮声响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油价暴涨,金价飙升,亚洲股市普跌。

国际社会对也门局势反应不一,白宫表示沙特的干预是合理的,俄罗斯则呼吁冲突各方停止军事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请你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提示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130字左右)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也门局势恶化给当今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认为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10.探究问题。

材料一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
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摘编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而采取的措施。

该措施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演说的主要意图。

为此,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观察苏美两国对经济的调整与完善过程,其手段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精解精析
一、选择题
1.A通过阅读材料可判断出恩格斯所说的是一场世界性战争。

抓住关键词“最先”,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2.B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即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正在丧失。

一战后欧洲各国遭到削弱,美国和日本实力增强。

3.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爆发后,俄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临时政府违背
人民意愿,继续参加一战,引起人民和士兵强烈不满。

在此背景下,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退出了一战。

俄国退出一战,使德军结束了东线作战,把赌注压向西线,故本题选C。

4.B注意漫画的含义是帝国主义列强主动分给日本“蛋糕”。

日本对打败德国虽有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A项错误。

C项说法错误,五四运动并无此影响。

D项不符合史实,德国虽是战败国,但没有主动把山东交给日本。

日本能够“获取这一利益”是因为取得了主宰巴黎和会的是美、英、法三国的支持,故本题选B项。

5.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九国公约》主要协调列强在华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在中国问题上列强达成了妥协,形成一致思想,故使得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列强实现了“利益均沾”的目的,C 项符合题意。

6.B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1922年2月”“对苏俄实行的政策感到非常伤感”等信息,可判断丹尼尔·勒努等人对新经济政策感到不理解。

故选B。

7.C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

依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开创了在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国家,通过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济模式,可见材料比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所以应选C。

8.B题干材料中的“革命家”“ 一把盐”“几部纺织机”“圣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卖法,损害了印度人民的利益,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发起“向食盐进军”的运动。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9.答案(1)原因: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英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削弱,世界秩序逐渐混乱。

(2)示例:《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在德国人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这是二战爆发的历史原因;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促使反法
西斯国家联合起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3)影响:造成人员伤亡,难民增多;阻碍经济发展;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有效途径: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解析第(1)问,要从“新兴国家”的崛起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削弱等方面总结原因。

第(2)问,属于小论文写作,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写作时应根据要求完成。

第(3)问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三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第二小问,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话和协商,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0.答案(1)措施:新经济政策。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苏联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意图:鼓舞信心。

措施: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4)共同之处: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或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以判断出是(苏俄)在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后作出的改革,因此答案是新经济政策。

第二小问,需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

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五年计划”“西方经济的崩溃”等关键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注意从苏联与西方两个角度回答。

第(3)问,需准确提炼概括材料三所表述的观点,然后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第(4)问,综合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提炼出二者的共同之处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