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4检测:模块综合评估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评估
(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50 分)
1.古时候,有个送信的人赶着一匹马奔跑。

有人问他:“这样急事,何不乘马?”他说:“六条腿比四条腿跑得快些!”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
A .赶马人的判断不合客观实质
B .缺乏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好
C.没有正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D .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妥,简单造成误会
分析:选 A。

送信人的判断“六条腿比四条腿跑得快些当选。

B 、 C、 D 三项没有正确指出送信人判断的错误原由”,不合客观实质,A
,应清除。

项切合题意,应
2.对感性资料进行加工制作,是感性认识上涨到理性认识的重点,思虑在认识事物的实质和
规律过程中发挥侧重要作用。

以下看法中表现思虑在认识事物的实质和规律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的是 ()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弘愿非才不就,大才非学难成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分析:选 D 。

本题考察学生对思想拥有间接性特点的理解。

思想属于理性认识,即对事物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由感性认识上涨到理性认识,只凭感觉器官是不可以直接感知

,一定透过现象,经过思虑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上涨到理性认识。

3.中华民族富裕勤奋英勇、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这是战胜各样困难的法宝。

在2017年夏抗洪抢险中,全国人民继承和弘扬了这种民族精神,因此获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成功。

这种
抽象思想形式属于 ()
A .看法
B .判断
C.推理 D .综合与剖析
分析:选 C。

本题考察学生对抽象思想基本形式中的推理的理解。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
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想过程,是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4.甲队胜乙队,乙队胜丙队,则甲队胜丙队。

对这一逻辑判断的认识是________,由于这是一种 ________。

()
A .正确的,非传达关系
B .错误的,非传达关系
C.正确的,传达关系
D .错误的,传达关系
分析:选 B 。

本题考察学生对关系判断的应用能力。

这是一个错误的逻辑判断,其错误在于把“ 胜” 这种非传达的关系当作了传达关系。

5.“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顶峰”之间拥有()
A .全同关系
C.属种关系
分析:选 A 。

“珠穆朗玛峰”和“ 世界上的最顶峰
B .交错关系
D .矛盾关系
”是指同一对象,所以是全同关系,B、C、
D 与题意不符。

6.“动物”与“植物”这两个看法之间的关系是()
A .属种关系
B .交错关系
C.反对关系 D .矛盾关系
分析:选 C。

“动物”和“植物”之间是全异关系,因此清除 A 和 B 项,但“生物”除了包
括“动物” 与“植物”外,还包含“微生物”,所以“ 动物”和“植物”之间是反对关系,故清除 D 项。

7.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是()
A .完好必定式
B .完好否认式
C.必定否认式 D .否认必定式
分析:选 D。

经过对选言推理正确式的掌握进一步加深对选言判断和选言推理的解说。

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只有一个,即否认必定式,而不可以有必定否认式,这是由于相容选言判断的
选言支能够同时是真的,所以不可以经过必定此中一个选言支就否认此外一个选言支,因此不
能组成必定否认式。

8.在同一思想过程中,若说“他的建议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那就()
A .违犯了排中律
B .违犯了矛盾律
C.违犯了同一律
D .不违犯逻辑规律
分析:选 B。

在同一思想过程中,若说“他的建议基本正确”,意为并不是他的建议完好正确;若说“ 一点错误也没有” 意为他的建议完好正确。

明显前后两句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违犯了矛盾律。

A 、C、 D 不切合题意。

9.“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奋的,我是新中国的青年,所以我是勤奋的”这段话犯了()
A.“转移论题”的错误
B.“偷换论题”的错误
D.“含糊其词”的错误
分析:选 C。

题干所给三段论中,两个前提都用到了同一语词“ 新中国的青年”。

但是大前提
中的“ 新中国的青年” 表达的是会合看法,而小前提中的“ 新中国的青年” 表达的是非会合
看法,明显这是违犯同一律的要求的,犯了“混杂看法”的错误。

A、B、D选项不符题意,不可以选。

10.既不一样意说“张三犯了贪污罪”,又不一样意说“张三没有犯贪污罪”,这样就会违犯()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排中律 D .不违犯逻辑规律
分析:选 C。

排中律要求,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可以同时加以否认,一定必定此中一个。


“ 张三犯了贪污罪” 和“ 张三没有犯贪污罪” 同时加以否认,明显违犯了排中律。

所以不可以
选 A、B、D。

11.“实践诚然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准,但马列主义也是查验真谛的标准”这句话所犯的逻辑
错误是 ()
A .混杂看法
B .自相矛盾
C.含糊其词 D .推不出
分析:选 B。

“马列主义也是查验真谛的标准”意味着并不是实践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
准,这与
“ 实践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准” 明显是自相矛盾的。

所以不可以选 A 、C、D。

12.假如以“所有的 A 是 B ,有的 B 不是 C”为前提,进行有效三段论推理,则()
A .不可以推出结论
B .得出“有的 A 不是 C”的结论
C.得出“有的 A 是 C”的结论
D .得出“有的 A 不是 C”或“有的 C 不是 A ”的结论
分析:选 A 。

三段论基本规则规定,中项在前提中起码要周延一次,而题干所给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中项两次不周延,所以不可以得出结
论, B 、C、 D 不合题意。

13.“只有年满 18 岁,才有选举权,某甲没有选举权,所以,某甲必定未满18 岁”。

这一推理是 ()
A.正确的。

切合“必定后件,就要否认前件”的规则
B.正确的。

切合“否认后件,就要必定前件”的规则
D.不正确的。

违犯了必需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分析:选 D。

A 、 B、 C 选项均不切合题意。

14.温度上涨,气温计的水银柱随之高升;天气越热,水银柱随之升得越高;气温降低,水
银柱也跟着降落;天气越冷,水银柱降落得越多。

所以得悉,气温的变化是寒暑表中水银柱
起落的原由。

这一探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共变法 D .节余法
分析:选 C。

当气温高升或降落时,气温计水银柱高度相应地也发生变化,而且其余条件都保
持不变,因此我们能够利用共变法确立气温的变化是寒暑表中水银柱起落的原由。

所以,C选项切合题意, A、 B、 D 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

15.以下推理属于概括推理的是()
①欧洲的天鹅是白的,非洲的天鹅是白的,所以,凡天鹅都是白的②欧洲的天鹅是白的,非
洲的天鹅是白的,所以,欧洲的天鹅和非洲的天鹅都是白的③就角的大小来讲,三角形共有
三种,直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π,锐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π,钝角三角形三内角
之和等于π,所以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π ④三角形按角度大小分,可分为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之和都等于π,所以,直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
π
A .①②
C.①③
分析:选C。

②项是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B .②③
D .②④,④项为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16.中医和西医的不一样在于:中医在剖析病人各部分器官相互作用的同时,从全局出发辨证施治,而西医讲究因材施教、详细剖析治疗。

这种剖析的详细内容和方法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由于()
A .实践的需要不一样
C.认识主体不一样
分析:选 A 。

剖析的方法之所以不一样
B .认识对象不一样
D .认识的方式、习惯不一

,归根究竟是由实践的需要不一样决定的,所以
A 项切合
题意。

17.“瞎子摸象”和“只见树木,不见丛林”的故事,反应了在认识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是() A.认识对象的复杂性
B.认识过分地限制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上掌握
C.认识的门路不合理
D .认识的能力不够
分析:选 B 。

本题考察对剖析方法限制性的认识。

剖析的方法之所以会造成“ 只见树木,不见丛林”,是由认识过分地限制在问题的“ 点”上造成的,所以应选 B 项。

18.中医学理论是中华民族的珍宝。

中医理论讲究望、闻、问、切,侧重从多角度认识病人
的状况和成因,这是侧重运用综合方法认识办理问题。

科学研究中运用综合方法的目的在于
()
A .把详细的“点”认识透辟、精准
B .为真实认识事物确立基础
C.掌握物质世界的实质和事物发展的广泛规律
D .从整体上掌握详细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分析:选D。

本题考察科学研究中运用综合方法的目的,旨在从整体上掌握详细研究对象的性
质和规律,所以 D 项切合要求。

A 、B项是剖析方法的长处和作用。

C 项是哲学中的综合方法
运用的目的。

19.有个农民死后留下一群牛。

他在遗书中写道:老婆,分给所有牛的多半再加半头;长子,
分给剩下的牛的多半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老婆得牛头数的一半;次子,分给还剩下的多半
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长子得牛头数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牛的多半再加半头,所
得的牛是次子得牛头数的一半。

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所有分完。

农民死时留下的牛
数是 ()
A .13B.15
C. 16D.14
分析:选B。

正向思想的解法是:设牛的总数是x,则其妻得牛数为(0.5x+ 0. 5)、长子得牛数为0. 5× (0 . 5x+ 0 . 5) 、次子得牛数为0 . 5x(0 . 5× (0 . 5x+ 0 . 5)) 、长女得牛数为0.5× 0.5× [0.5× (0.5x+ 0.5)] ,能够得悉x= 15。

逆向思想的解法是:长女:0.5+0.5x = 1;次子: 1. 5+ 0. 5= 2;长子: 3. 5+ 0. 5= 4;妻: 7. 5+ 0. 5= 8。

那位农民死时留
牛数 1+2+ 4+ 8= 15。

20.20 世纪 30 年月,英国作家雅各布写了一本介绍德国军队组织的书。

希特勒震怒要求追究,本来雅各布从德军的讣告、婚庆等报告中分类、整理找出了各部分的基本线索,而后运用综
合的方法归类,才勾勒出德军组织状况的整体图画。

雅各布在剖析与综合中注意了()
①在实践中查验剖析与综合能否正确
②要把注意力放在“点”上
③要正确理解剖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④剖析和综合要客观和全面
A .①②C.②④
B .②③D .③④
分析:选D。

正确运用剖析与综合相联合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是:一要正确理解剖析和综合的
辩证关系;二是剖析和综合一定是客观的和全面的,所以③④ 切合要求,应选 D 项。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想问题、作决议、做事情都要宽泛听取人民民众
建议,集中人民民众智慧。

据此回答21~ 22 题。

21.从科学思想角度看,“想问题、作决议、做事情宽泛听取人民民众建议,集中人民民众智
慧”是()
A.运用“脑筋风暴法”集思广益
B.利用检核表法对所假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尽检查
C.把不一样的信息进行交合,能够产生新的信息
D.对各样假想进行论证评判,在“多”中求得“好”
分析:选 A 。

宽泛听取人民民众建议,是运用“ 脑筋风暴法” 集思广益,故正确答案为 A 项。

B 、C、 D 三项不合题意,应清除。

22.党和政府拟订政策,既要宽泛听取人民民众建议,集中人民民众智慧,又要从中找寻联
系,揭露共同点,掌握规律性,科学决议。

这表示()
①剖析方法和综合方法拥有对峙一致的互补关系②剖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剖析的先导
③思想创新过程中,发散思想与聚合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增补的
④事物的性质、构造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等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我们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
反向思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分析:选A。

资料重申了集民智决议,是剖析综合的一致、发散思想与聚合思想的一致,①②③切合题意,故答案选 A 项。

④讲的是逆向思想,不合题意,应清除。

23.对真谛的相对性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真谛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②任何一个真谛所反应的对象是有限的
③任何真谛都不过对无穷物质世界某个层次的正确认识
④真谛跟着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实践的发展而向前推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分析:选 A 。

该题考察学生对真谛的相对性知识的理解。

①②③④都是对真谛相对性的正确理解,故答案应为 A 项。

24.人能够经过他人的描绘,想象出自己从没见过的远洋或大陆、月亮或火星上的形象,也
能够在脑中创建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表象,如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等形
象。

这说明 ()
A.想象是凭空假造的
B.想象的内容都是超脱现实的
D.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过程
分析:选 D。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过程,应选D项,A、B项错误,C 项片面。

25.人的灵感不是任意发生的。

俗话说:“灵感看重于那些有准备的脑筋。

”这句话说了然
()
①灵感不会光临毫无准备的脑筋②灵感或许会在沟通中发生③灵感的产生需要累积知识,培育能力
④灵感会在潜意识中发生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②④
分析:选C。

②不切合题目要求,④说法不正确。

应选C。

二、非选择题(共50 分)
26.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馆大楼对身边的爷爷说:“真高,真美丽!”接着,爷爷和孙子有下边一段对话:
“ 爷爷,我们为何不住到这里来?”
“ 等你长大了好好读书。

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


“ 爷爷,那么你必定没有好勤学习。


“ 哄”的一声,车上的人都笑了。

请问: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推理?这个推理能否正确?为何?(12 分)
分析:本题考察必需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形式及推理规则。

解答本题.需要对祖孙两人的对
话剖析整理,形成规范的必需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形式,而后依照推理规则,不难找出此中
错误之处。

答案: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必需条件的推理。

(2 分 )不正确。

(2 分 )能够把它整理以下:只有
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你此刻没有住这样的高楼,所以你必定没有好勤学习。

(4 分)之所以错误,是由于必需条件推理只好由否认前件而否认后件。

而这个推理则是由否认后件
而否认前件,违犯了必需条件的推理规则。

(4 分)
27. (齐国宰相 )邹忌入朝谏齐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齐威王点头称善,立刻广开言路。

(1) 邹忌劝谏齐威王运用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概括推理仍是类比推理?(1分 )
(2) 请从提升这种推理靠谱性的一个角度,剖析邹忌为何能够成功劝谏齐威王?(12 分)
答案: (1) 类比推理。

(1 分)
(2)①邹忌列举了自己与齐威王各自己边的三类不一样人物来推论,增添了类比的依据,提升
了推理的靠谱性。

(4 分)
②邹忌与齐威王都是权高位重,两人身边的三类人的行为相像,同样属性靠近实质属性,并
与推出属性之间的有关度较高,提升了推理的靠谱性。

(4 分)
③邹忌与齐威王的处境相像,由邹忌遇到蒙蔽推论出齐威王也遇到蒙蔽,前提中确认的属性
与推论属性比较一致,没有相互排挤,提升了推理的靠谱性。

(4 分)
28.依照败者裁减制进行乒乓球单打竞赛,有131 人参加。

请问:起码要赛多少场才能产生出冠军?(12 分)
分析:本题考察对逆向思想的理解和运用状况。

思虑怎样解答这个问题,除了列出算式计算
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余的能够很快就得出答案的思路。

对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是一轮竞赛
比一轮竞赛地思虑和计算。

第一轮赛多少场呢?单打竞赛,一对一, 131 个人第一轮赛65 场,有一个人要靠边歇息。

第二轮呢?裁减了65 人,获胜的 65 人,加上第一轮竞赛轮空的那个人,第二轮恰好赛33 场。

第三轮呢? 33 个获胜者竞赛,赛 16 场,又有一个人轮空。

第四轮
赛 8 场,一人轮空。

第五轮赛 4 场,一人轮空。

第六轮赛 2 场,一人轮空。

第七轮赛 1 场,一人轮空。

第七轮赛 1 场,一人轮空。

第七轮的获胜者,再与最后轮空的那个人赛1场。

可列算式为: 65+ 33+ 16+ 8+ 4+ 2+ 1+ 1= 130。

这样的题倒过来思虑和计算,则会变得十分简单,很快就能获取答案。

按上边那样的算法,思虑和计算的对象是竞赛的胜者。

即:计算
一轮竞赛有多少胜者,再依据这一轮竞赛的胜者数来计算下一轮竞赛的场数。

依此类推,而
倒过来想,则是以竞赛的败者作为思虑和计算的对象。

倒过来思虑和计算,问题的解答就能
变像得出下边的答案那样十分简单而快捷!
答案: 131 人参加单打竞赛,就有130 人要被裁减,一场一个人被裁减,所以要赛130 场。

(12分 )
29.跟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现象愈发严重。

某中学高二(2) 班以“怎样破解城市道路交通拥挤” 为题召开研究性学习议论会。

会上有一位同学提出:解决交通拥挤要先从地
面开始,另一位同学提出能够从空中想方法。

受此启迪,班上同学纷繁提出不一样的假想,如以下图示:
此次议论共搜集了30 多个方案。

该班级经过这一活动搜集方案属于思想发散的哪一种方法?思想发散对思想创新有何帮助?(13分 )
分析:要熟记课本基础知识,明确思想发散技法有哪些,再与资料进行比对。

发散思想的作
用,依据所掌握的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这一活动搜集方案属于思想发散技法中的“脑筋风暴法”。

(3 分)(2) 发散思想拥有思
维创新的功能,有助于人们进行思想发散,它不单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还可以对所要求
的问题供给众多新假想,产生难以料想的成效。

(1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