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电解质课件.doc

合集下载

电解质测定ppt课件精选全文

电解质测定ppt课件精选全文
电解质测定
课堂目标
知识:电解质 阴离子隙 理解: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应用:了解电解质变化及防治疾病
血液电解质?
血液中无机离子的总和 阳离子:K+、Na+、Ga++、Mg++、 H+….. 阴离子:CL-、OH-……Fra bibliotek 血液电解质?
人体若缺乏电解质﹐许多生理机能都会停 止﹐人体水份与酸碱平衡也会被破坏。
电解质生理功能(3)
体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对维持肌肉和神经的 正常应激性
钾+钠+碱基 神经肌肉应激性∝——————
钙+镁+酸根 钾、钙浓度对于心肌的应激性与上式相反
电解质生理功(4)
有些电解质参与酶的催化,又称为酶的 激活剂:
钙是凝血因子之一 铜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镁能激活磷酸酶 H+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持渗透压 2、调节酸碱平衡 3、胞内物质合成代谢 4、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三)钠和钾的测定方法
冰冻保存 溶血 及时 尿液应收集24小时尿,并加入防腐剂
二、Cl-、HCO3-及阴离子隙测定
(一)氯化物 1、氯化物代谢 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与钠密切联系
主要以氯化钠形式摄入,经肾、汗及粪排出
预习内容
水中毒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水中毒﹐水怎么会造成 中毒?原因是电解质失去平衡的结果。
食物可以提供电解质?
食盐的成份就是氯化钠﹐人体大部份的氯 及钠都是从食盐中摄取到的。钾则广泛存 在于各种天然新鲜的食物中。
对于肾脏病人來说﹐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 降﹐影响钠钾的排泄﹐会造成过多的钠钾 在体内滯留﹐造成危险。因此对肾脏病人 而言控制钠钾的摄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 题。

电解质测定演稿PPT课件

电解质测定演稿PPT课件

拓展应用领域
02
积极探索电解质测定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工业、
航天等,提高其应用价值。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
动电解质测定技术的全球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电解质测定演稿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电解质测定简介 • 电解质测定的应用领域 • 电解质测定的实验操作 • 电解质测定的数据分析 • 电解质测定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电解质测定的未来展望
01 电解质测定简介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电解质测定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对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离子浓度进行定 量分析,以评估机体内电解质平衡状态的过程。
精度较低。
02 03
自动化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分析仪逐渐取代手工操作,提高了测定效率和 准确性。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型号的自动化电解质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各 级医疗机构。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解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有望 进一步提高。同时,新型检测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也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多选择和依据。
微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
利用微纳技术对电解质进行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检测,结合生物 技术对特定离子进行选择性识别。
远程监测与实时反馈
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电解质状态,为医疗 保健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应用前景展望
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疗诊断
电解质测定在医疗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将 更加广泛应用于临床,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 据。
重要性

电解质紊乱及相关知识PPT课件

电解质紊乱及相关知识PPT课件
(1)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缓解高钾导致的肌肉疼痛,密切观
察患者疼痛的性质、强度、时间及使用止痛药后的效果,以作为 调整剂量的依据。
(2)采取物理治疗法,按摩、热疗等,以促进患者的舒适。
-
6
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系统:肌肉的兴奋性降低, 肌无力为最早表现,先是四肢软弱无 力,以后延及躯干和呼吸肌(主要为 膈肌)。呼吸肌麻痹可出现呼吸困难 和窒息,时低钾血症患者的主要死亡 原因之一。
-
2
钾代谢紊乱
血清钾的范围
正常血清钾浓度为3.5—5.5mmol/L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5.5mmol/L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3.5mmol/L 血清钾的危急值为2.8—6.0mmol/L
-
3
钾代谢紊乱
一、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系统表现:细胞的兴 奋性增高,在严重高钾血症时临 床上可出现意识改变,四肢肌力、 腱反射消失,手足感觉异常,疼 痛,肌肉抽搐等表现。
-
11
钠代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乱
一、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表现: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冷漠、躁动、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昏迷等。 2、循环系统表现:导致体液量过多,尿量增多。 3、实验室检查:尿钠,尿氯化物减少,尿比重降低。
-
12
钠代谢紊乱
二、低钠血症的护理措施 1、钠离子>120mmol/L,不需要紧急处理,可口服含钠的液体。 2、急性严重缺钠者钠离子<120mmol/L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 需要立即处理,按每小时提高血钠0.5—1mmol/L,并先将血钠浓 度提高到120—125mmol/L为宜。静脉补钠需要严格掌握滴速, 过快纠正血钠可能导致中心性桥脑髓鞘破坏,出现截瘫,四肢瘫 痪,四肢截瘫,失语等并发症。 3、维持适当的体液容积及减轻肺水肿,监测脑水肿情况。

电解质分析的相关知识介绍ppt课件

电解质分析的相关知识介绍ppt课件
(4)肾病、肾炎时的忌盐饮食,使钠排出减少。
钾代谢
外来源:食物 内在源:细胞内部 多机制综合调节稳定钾平衡(血清K+ = 3.5 ~ 5.5 mmol/L)
参与新陈代谢:参与糖原和蛋白质合成;参与糖代谢酶的活动(磷酸化酶、含巯基酶等)。
+ADP 丙酸激酶 (K+,Mg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血清Na+< 130mmol/L,最低< 100mmol/L
尿钠排泄增多
(1)尿路失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低。 (2)皮质功能不全。 (3)糖尿病时排钠增多。 (4)使用利尿剂后。 (5)大量注射盐水后。
【钠测定的临床意义】
高血钠症(较少见) 血清Na+
> 150mmol/L
(1)钠潴留高血钠症 常伴有水潴留,使高血钠不明显,但体内钠总量过多伴水肿。潴钠性水肿常见 于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等。
水中毒:摄入水超过肾排出能力,细胞内外液水增多.(低Na+血症)
【钠测定的临床意义】
低血钠症(多见) 低血钠的病因:
(1)胃肠道失钠 临床上最常见的缺钠性脱水症,发生在腹泻、呕吐及胃肠道、胆管、胰腺造瘘 管引流等情况。 (2)尿路失钠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失盐性肾炎,往往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如艾迪生病、西蒙病、尿钠排出增多。 (4)垂体后叶功能减退 如尿崩症。 (5)皮肤失钠 大量出汗,补水不补盐,大面积烧伤,伤口失液。 (6)糖尿病 多尿而脱水失钠。
> 310 mmol/L
280~310 mmol/L
< 280 mmol/L
体液组成
主要是水;其它有电解质(无机物和蛋白质离子)、非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简单有 机物)。

电解质平衡ppt课件

电解质平衡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体液分布特点
年龄较小者所含体液比例较大 肌肉组织含水多,占体重男性60%,脂肪组织 含水少,女性占体重55% 女性和肥胖者对缺水耐受力差,男性和相对瘦 弱者对缺水耐受力较强。
精选课件ppt
7
渗透压概念
那种只能由溶剂分子通过而溶质分子不通过的 隔膜叫做半透膜。半透膜是渗透压存在的基本 条件之一。
精选课件ppt
27
高钠血症临床表现
自由水的丢失大于钠的丢失,脱水征早于血容 量不足;
最主要症状口渴;
脑细胞皱缩引起CNS功能紊乱:意识不清、神经 肌肉高兴奋性、癫痫、昏迷或死亡。文献报道 死后尸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静脉栓塞。
精选课件ppt
28
高钠血症临床治疗
补充水是治疗的主要目的、5%GS但不要太快 ;低血容量者补充0.9%NaCl+胶体
水与电解质紊乱
精选课件ppt
1
前言
水和电解质是维持生命基本物质的组成部分 人体新陈代谢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离不开水 水的容量、分布及电解质浓度由人体调节控制 细胞内、外体液的容量、电解质浓度、渗透压
等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精选课件ppt
2
前言
这种平衡是细胞正常代谢、维持人体生命、维持 各脏器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条件。 平衡被手术、创伤、感染等侵袭或错误的治疗破 坏,无能力调节或失代偿的时,发生水与电解质 紊乱。这种紊乱威胁生命主要因素。 讨论和处理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问题,不能脱离
腺癌、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十二指肠癌 、何杰金病、胸腺瘤等也可引起SIADH。 肺部 感染如肺结核、肺炎等有时也可引起SIADH, 可能由于肺组织合成与释放AVP;
精选课件ppt

水、电解质PPT课件

水、电解质PPT课件

.
7
体液组成及分布
第三间隙:指存在于体内密闭腔隙的一小部分组织间 液,如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脑脊液、关节液、 滑膜液、消化液和前房水等,虽有其各自的功能,但 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在维持体液平衡 方面的作用甚少,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有些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的变化可导致机体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显著失调,如消化液大量丢失可造成体液 量及成分明显变化。
.
15
酸碱平衡及调节
人体正常的生理和代谢活动需要一个酸碱度适宜的体 液环境。动脉血pH保持在7.35-7.45。人体在代谢过程 中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人体通过四方面的调节 因素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包括(1)血液缓冲系 统,(2)肺,(3)肾脏和(4)细胞和胞内缓冲系统。
1、血液缓冲系统是维持酸碱稳态的第一线反应:全血 有五种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 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和氧和血红蛋 白系统。
.
16
酸碱平衡及调节
1.1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缓冲系统 HCO3-/H2CO3为20:1时,血浆pH维持于7.40。 缓冲能力强,占血液缓冲总量的1/2以上;可以进行开
放性调节, H2CO3能转变为CO2 ,将血液的缓冲调节 与肺联系在一起,碳酸氢盐(HCO3-)能通过肾调控, 也与肾调节联为一体;仅能缓冲固定酸。
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细胞膜将体液分隔成 细胞内液(约占40%)和细胞外液(约占20%)组成, 细胞外液又可分为血管内液即血浆(约占5%)和组织 间液(约占15%)两部分。
.
6
体液组成及分布
体液分布以3个间隙的分布表示。 第一间隙:细胞内液,是细胞进行物质代谢的场所。

《电解质》第一课时》课件

《电解质》第一课时》课件

电解质的溶解度
1
溶解度与温度
电解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
溶解度与压强
电解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加。
3
溶解度与离子强度
电解质的溶解度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减小。
电解质的电导率
电导率的定义
电解质的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截面积的电 解质溶液中,在单位电压下,通过单位面积 的电荷量。
电导率与温度
电解质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
电解质浓度增加,电导率随之增加,但达到 一定浓度后,电导率不再改变。
电导率与离子种类
同一溶剂中,离子性质不同,电导率有很大 差异。
电解质的弱化程度和离解度
弱电解质的定义
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只有很小一 部分电解质分子电离产生阳、 阴离子,大部分分子保持不离 解的状态。
离解度的计算
关于离解度的计算,有各种计 算公式,如K=[C(A+)][C(B)]/[C(AB)]。
电解质溶液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沉淀。
电解质的应用
化学分析
电解质在分析化学方面有着 广泛应用,可用于分析物质 的成分、浓度等。
医学应用
电解质在医学方面用于制备 液体透析剂,治疗高血压等 疾病。
工业应用
电解质可用于电镀、纺织、 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同时还 有环保、节能等环节上的应 用。
总结
课程回顾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能够 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化合物,其溶解度、电导 率和离解度是本课程的核 心内容。
离解度与电离平衡常数
离解度和电离平衡常数之间有 密切关系,改变离子浓度或其 他化学因素,就会影响离解度 和电离平衡常数。
电解质的溶液反应
1
酸碱反应

电解质ppt讲课文档

电解质ppt讲课文档
、 、 H2SO3 H2CO3 、H2S、 H2SiO3 H3PO4
第11页,共26页。
电离:
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 离子的过程。(通电?)
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的式子
电离方程式书写:
H2SO4= 2H++SO42-
Ca(OH)2= Ca2++2OH-
HClO
盐: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第14页,共26页。
知识应用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NaCl溶液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 C: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DE::BSOaS3溶O4于的水水能溶导液电不,导所电以,S所O以3是B电aS解O质4×是;非电×解质
列物质:
⑴液态氯化氢 ⑵硫酸 ⑶熔融MgCl2
⑷ 醋酸 ⑸食盐水 ⑹酒精 ⑺铜 ⑻BaSO4 ⑼ SO3 ⑽过氧化钠
其中能导电的物质有 (3)(5)(7)

属于电解质的是 (1)(2)(3)(4)(8) (10),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1)(2)(3)(8) (10)
电解质ppt课件
第1页,共26页。
•【学习目标】
• 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 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 【学习重难点】
• 电解质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第2页,共26页。
复习
物物质质质
混合物
单单质质
纯纯净净物物
氧化物
化化合合物物 酸
碱 盐
电解质
第3页,共26页。
非电解质
• 【实验探究1】观察下述溶液是否导电

电解质平衡评估PPT课件

电解质平衡评估PPT课件

• 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严重的乳糜泻;成骨作用增加,如甲旁减,甲亢术后;阻塞 性黄疸,佝偻病,软骨病等可使维生素D吸收障碍,导致钙吸收不良;急慢性肾衰, 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肾小管性酸中毒;妊娠;坏死性胰腺炎
• 高磷
• 甲旁减,甲减;肾功能不全致排泄障碍;维生素D过多使钙磷吸收增加;肢
• 端肥大症,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Addison 病,急性肝坏死,粒细胞白血病 等
• 5.平衡的紊乱 • 高钾 >5.5 mmol/L 过量输液,输入久存的库血;
运动过度,组织坏死,溶血,缺氧,酸中毒,休 克等使细胞内钾的移出;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Addison 病,长期使用 储钾利尿剂使钾的排泄障碍 症状:腹痛,抽搐, 停搏(舒张期)。
• 高钠 >150mmol/L
• 食入过多,伴肾功能失常;过量输入碳酸 氢钠;透析液比例失调;水分减少或丢失 过多,如尿崩症,大量出汗,呕吐,腹泻; ALD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 综合症,原醛;脑外伤,垂体肿瘤等产生 脑性高钠血症 症状:胞内脱水。
• 高氯 >110 mmol/L • 摄入过多,补充大量生理盐水;排泄减少,如急
• 低氯 <90 mmol/L
• 摄入不足;胃腸丢失增加;反复使用利尿 剂抑制了氯的重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退,如Addison 病;酸中毒时氯向细胞内转 移;水分过多造成稀释性低血氯;呼吸性 酸中毒时肾重吸收HCO3-增加,氯重吸收 减少。
• 高钙 • 摄入过多,肠道过量吸收;溶骨作用增强,如甲
AG = 可变阳离子 - 可变阴离子 正常AG = 10-18 mmol/L
3.平衡的调节 食物 尿排 激素-醛固酮-保钠排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电解质人体电解质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构成了体液(body fluid) 。

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质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称为电解质(electrolate)。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体液中进行的,体液的含量、分布、渗透压、pH 及电解质含量必须维持正常,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下面是我从一些文献拷贝过来的: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的体液有三分之二是细胞内液,三分之一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

体液不是纯电解质溶液,其中还有非电解质成分及其他水合物。

但是,电解质是体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盐类物质溶于水形成的。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每天人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大约是1000_1300mL ,从饮水中摄取的水,大是800_1500mL ,此外,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还要生成水,即代谢水。

每天由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大约是300mL 左右。

这种代谢水,尽管量不大,但对那些因种种原因禁食者来说,它对生命的延续有重要作用。

人体对水分有摄取也有排出。

排出的渠道主要是肺的呼出、皮肤出汗蒸发以及排尿等。

人的肺部在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是含有水分的,而且是呼吸得越深、越慢,排出的水分也越多。

成人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大约有350_400mL的水分。

皮肤出汗排水,并非只是夏天的行为,一年四季都在进行。

汗液蒸发是散热的重要方式,是维持正常体温不可缺少的。

人的正常体温,腋下为36.5℃,口温为37℃。

每天清晨最低,傍晚最高,一天体温的变化不应超过1度。

如果出现高烧,靠人体自身出汗蒸发调节不了,可用擦酒精、敷冰块的方法,促使散热,或服药、打针治疗。

不可掉以轻心。

健康人每天水的排出量,是随每天摄取量的增减而增减的。

摄取多就排出多,摄取少就排出少。

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水的进出平衡(表)。

值得注意的是,人在酷热的夏天或是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出汗特别多,有的在高温下干活的工人,每小时出汗1000_2000mL。

在这种情况下,只多喝水补充水分,是不够的。

因为排出的汗水并不是纯水,还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

电解质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所以,还要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损失的氯化钠(NaCl)。

人体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

在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钠离子,其次是氯离子,其他还有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

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以钾离子为主,其次是磷酸氢根离子,其他还有镁离子、钙离子、钠离子及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细胞间液中的电解质成分,跟血浆相似。

体内血液中,钠离子的含量应保持稳定,这是维持正常渗透压的重要条件。

健康的成人每天需要食盐约5~10g,主要来自食物。

如果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增大,就会造成血浆渗透压升高,血细胞里的水分就会向外饱,造成血细胞脱水;如果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减小,血浆的渗透压就会降低,水分就会从血浆进入血细胞中,造成细胞水肿。

人体中体液总量的维持,也非常重要。

不论是体液减少还是体液增多,都可能造成电解质与水之间平衡的紊乱,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甚至死亡。

体液减少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失水多于失盐;失盐多于失水;按体液的比例失水失盐。

第一种情况常常是由于腹泻、呕吐、大量出汗或水分摄入量不足引起的。

人在完全断水的情况下,每天丢失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

若完全断水持续八天,就会导致死亡。

失水多于失盐(主要是钠离子),会使血浆中盐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

这不仅对红细胞产生不利的影响,对肾脏也会产生危害。

失盐多于失水的这种缺盐性脱水,常常是由于消化液大量减少、糖尿病人大量排尿、炎热环境大量出汗等情况下,只补充水、不补充盐而引起的。

这会造成血浆中盐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细胞外的水分会大量进入细胞中去,血流减慢,血压下降,还可出现休克及脑细胞肿胀等症状。

即便是按体液中电解质与水的比例失盐失水,在体内引起的变化,也是不均衡的。

一般是细胞内液不减少,失去的只是细胞外液,即血浆和细胞间液。

这也需要输液进行补充。

人体电解质是什么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代谢的平衡。

(1)对水的调节作用。

正常人体水分约占体重的45%~75%,肥胖者含量较少,女性体内水的百分含量略低于男性。

水是体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过程都是水溶液中进行;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需要水参加;水是血浆的主要成分,对运输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起重要作用。

此外,水还有调节体温等作用。

正常人体的摄入与排出总是保持相对恒定。

每人的饮水量除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外,主要受食欲和渴感的影响。

食欲受下丘脑摄食中枢和饱中枢调控。

渴感与血浆渗透浓度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机体含水量少,血浆渗透压便升高,于是产生渴感,并且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因此一方面增加饮水量,另一方面肾对水的重吸收随之加强以保留体内水分,促使血浆渗透浓度回降至正常水平。

水分排出体外,除经皮肤、肺、消化道外,主要以尿的形式从肾脏排出。

此外,人体每天通过肾脏排除的尿素、硫酸盐、磷酸盐和其他代谢产物的量约为0.429L/24h.。

也就是说人体每天至少要生成0.4L的尿液才能排出体内的代谢产物,否则代谢产物将在体内堆积而产生尿毒症。

(2)对电解质的调节。

体液主要由水和电解质组成,除了调节水分以外,肾脏还可对人体电解质进行调节,使其按一定比例和浓度存在于体内,以起到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是主要阴离子。

而钾离了和镁离子是细胞内液主要的阳离子,磷酸氢根离子和蛋白质是主要阴离子。

肾对电解质的调节最主要的是对钠、钾的调节。

钠是细胞外最多的离子,对钠的调节最终关系到对细胞外液量的调节。

钠的排出量等于滤过钠量和重吸收钠量之差,因此钠排出量主要受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而钾是细胞内最多的离子,肾对钾离子的调节主要是远曲小管对钾转运的调节。

远曲小管内钾离子浓度是钾分泌的一个限速因素,管内钾离子越高,钾从细胞内弥散出来则越少。

此外,还可以通过醛固酮以及酸碱平衡的急性改变来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泄与重吸收。

(3)对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人体血浆的酸碱度取决于其H+浓度。

正常人动脉血PH为7.35~7.45。

生命活动中,随时机体细胞的代谢不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而机体PH 始终保持稳定,这主要依靠体内各种缓冲系统和肺、肾的调节来实现。

肾脏通过排出酸性物质、回吸收碱性物质的方式来调节人体体内的酸碱平衡,还可通过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来维持酸碱平衡。

电解质是体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帮助人体调节神经和肌肉功能、保持身体酸碱平衡和体液平衡。

但氯化物、钾、钠、镁和钙等电解质会随着出汗而丢失,因此需要通过饮食及时补充。

钠和氯化物类食物:钠和氯化物通常同时出现,对保持体液平衡起关键作用。

不过目前人们基本摄入过量,要注意控制。

基本上肉类、所有加工食品和罐装食品都含钠。

钾类食物:钾的作用是保持细胞正常功能、调节血压、防止骨质流失及肾结石等。

水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钾。

比如菠菜、油菜、香蕉、西红柿、橙子、土豆等。

镁类食物:骨骼和牙齿发育、神经肌肉功能以及酶的激活都离不开镁。

此类食物包括:各种绿叶蔬菜、坚果、谷类食物、豆类和番茄酱等。

钙类食物:钙的作用包括维持骨骼和牙齿形成、防止血栓、保证肌肉和酶的正常功能以及正常心率等。

牛奶和奶制品中钙含量最多。

一般人在剧烈运动、感冒、中暑、腹泻、发烧、宿醉等时候都容易导致身体电解质流失过多,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和婴幼儿也特别容易缺水。

不同人群身体水分的含量是不一样的,电解质流失过多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心动过速、昏迷或者死亡。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补充电解质,一般情况下喝一些含有电解质的水即可缓解,如宝矿力水特。

这种水是由日本大冢制药生产的,有“可以喝的点滴”的美誉,对于补充人体电解质流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除了补充水分以外,也可多吃一些水果。

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分析:正确的叫法为水和电解质紊乱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实现的。

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也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一样是在液体环境之中的。

和单细胞生物不同的是人体大量细胞拥挤在相对来说很少量的细胞外液中,这是进化的结果。

但人具有精确的调节机构,能不断更新并保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和容量方面的相对恒定,这就是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内环境。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

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电解质紊乱的病因钠离子代谢异常的原因:(1)低钠血症:低钠血症通常是低渗透浓度的反映,又称低钠性低渗综合征。

肾性原因:肾功能正常情况下,机体很少是因为摄钠过少引起低钠血症的,因为肾脏有较强的保钠能力,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低钠血症的有因渗透性利尿、肾上腺功能低下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

非肾性原因:可见于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汗和烧伤等疾病过程,除丢失钠外,还伴有不同比例的水的丢失。

低钠血症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进而出现细胞水肿,严重者有可能出现脑水肿和消化道紊乱。

假性低钠血症:由于血浆中一些不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的增多。

使单位体积的水含量减少,血钠浓度降低(钠只溶解在水中),引起低钠血症,前者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血脂&gt;10g/L)、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gt;100g/L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后者见于静脉注射高张葡萄糖或静脉滴注甘露醇以后。

(2)高钠血症:主要见于水的摄入减少(如下丘脑损害引起的原发性高钠血症)、排水过多(尿崩症)、钠的潴留(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

钾离子代谢异常的原因: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 3.5mmol/L以下,称为低钾血症。

①钾摄入不足:因为人体钾来源全靠食物提供,所以长期进食不足(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禁食者(如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由于钾来源不足,而肾仍然排钾,很易造成低钾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