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40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40例分析
【摘要】目的临床对比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两种药物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的效果。


法选取我院200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

A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B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
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与B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性差异(P>0.05);B组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针对异位妊娠,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类似,但米非司酮的并发症较低,建议临床首选米非
司酮治疗异位妊娠。

【关键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属于妇产科常见性、多发的急腹症,病发率约为1.7%,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其病发较为凶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十分重视异位妊娠的
治疗,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研发,阴道B超可早期诊断出异位妊娠,而选择如何药物对其进
行治疗,是临床上关注话题[1]。

笔者选取我院200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异
位妊娠患者,分别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

A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08±2.25岁,孕周
6~8周,平均孕周6.5周,停经时间42.73±8.11d,治疗前血B-HCG为3358±250.12mIU/mL,
治疗前附件包块直径3.07±2.37cm。

B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0.14±2.12岁,孕周6~9周,平均孕周6.8周,停经时间41.68±8.06d,治疗前血B-HCG为3349±248.32mIU/mL,治疗前附
件包块直径3.11±2.38cm。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
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

选择25mg的甲氨蝶呤,进行肌内注射,隔日1次,一共注
射3次。

B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选择50mg的米非司酮,进行口服,2次/日,一共3d[3]。

1.3疗效判断
治愈:治疗2周后,患者的孕囊直径完全消失,或缩小大于50%,检查血HCG显示正常,包块直径缩小≥0.5cm。

失败:经过治疗后,腹腔内发生出血,腹痛加剧,转向手术治疗。

动态检测血HCG,未
转至正常水平,未见输卵管包块缩小[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组:25例成功、成功率83.3%,5例失败、失败率16.7%;B组:26例成功、成功率86.7%,4例失败、失败率13.3%,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A组出现13例胃肠道反应、1例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
46.7%,B组出现4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讨论
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者,统称为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根据着床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

约占90%以上。

病发时,子宫会发生变化,月经停止来潮,子宫体稍增大、变软。

子宫
内膜具有妊娠时的内泌变化,呈蜕膜反应。

通常子宫出血多,呈贫血貌以及休克表现,体温
多正常,腹腔血液吸收时体温高,下腹压痛,反跳痛,以患侧为重,肌紧张轻,出血多时有
移动性浊音,下腹扪及包块[4]。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能与孕酮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
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亦
有一定结合力,米非司酮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5]。

甲氨蝶呤的主要作用
机理是竞争性抑制叶酸还原酶。

在DNA合成和细胞复制的过程中叶酸必须被此酶还原成四氢
叶酸。

甲氨蝶呤抑制叶酸的还原,并且干扰了组织细胞的复制[6]。

在本组实验中,A、B两组经过治疗后,经过治疗后,A组与B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
性差异(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这说明,针对异位妊娠,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类似,但米非司酮的并发
症较低,建议临床首选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

参考文献
[1] 温秀华,韩树恒.米非司酮辅助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1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
保健,2006,21(10):1338-1339.
[2] 张晓英.不同药物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2012,08(3):345-346.
[3] 蔡永珠.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0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8,19(10):59-60.
[4] 杨建会.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41-42,45.
[5] 李晓兰,胡春兰.异位妊娠三种药物保守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
版),2006,8(1):45-46.
[6] 王彩霞,胡晴丽.腹腔镜保守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有生育需求的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0):98-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