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江都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答案::A
解析::
关键期最早是由动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技能的发展存在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需要的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例如,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这项工作属于()。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答案::D
3.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D.相互理解与扶持
答案::B
解析::
人际吸引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点。
4.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
A.示范法
B.惩罚法
C.代币奖励法
D.肯定性训练
答案::C
解析::
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5.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维护心理健康的疗法是()。
A.精神分析疗法
B.行为主义疗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
答案::C
解析::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消极情绪来自不合理的认知,故需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6.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
A.自陈量表法
B.主题统觉测验
C.罗夏克墨迹测验
答案::A
7.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答案::A
解析::
根据成败归因论,只有将成败归因为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时,产生的激励性最强。
四个选项中只有A是内部、可控制的因素。
因此,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所能产生的激励性最强。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答案::B
解析::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9.下列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答案::B
解析::
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不相同。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所以说,学科只是课程的一种狭义的概念。
教材又称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
10.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
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经验课程
答案::B
解析::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11.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师()的目的。
A.讲授新教材
B.上课
C.批改作业
D.巩固新教材
答案::C
解析::
教师批改作业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12.“为了赢得社会地位”的学习动机属于( )。
①附属内驱力②自我提高内驱力③内部动机④外部动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为了赢得社会地位”属于外部诱因,所以也是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因素。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个人的前途
D.动力来源
答案::D
解析::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4.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课外活动
C.共青团活动
D.劳动活动
答案::A
解析::
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
1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B
解析::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16.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答案::D
解析::
心理辅导的目标主要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17.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答案::C
解析::
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
相联系的一类动机。
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属于外在、近景动机。
18.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答案::B
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像形式教育论者那样,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像实质教育论者那样,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
19.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这些现象为( )。
A、感觉的相互作用
B、继时对比
C、异时对比
D、同时对比
答案::B
解析::
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对比的现象叫做继时对比,也叫先后对比。
题干中的现象属于继时对比。
20.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以及()
A、发展潜能
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权利感
D、应有的道德面貌
答案::B
解析::
选B。
考查心理健康的概念。
21.2013年单项选择: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C
解析::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2.2012年单项选择: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其主要问题是()
A、焦虑
B、强迫
C、抑郁
D、恐惧
答案::C
解析::
该生的表现与抑郁症的症状相符。
2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在这个过程中最突出体现的是()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运动记忆
D.情绪记忆
答案::D
解析::
D。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以及运动记忆。
其中,情绪记忆主要是对所发生过的一些事件、经历等有深刻的情绪体验,即使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却仍然保留在记忆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明对于“蛇咬”这一经历所引发的恐惧体验非常强烈,以至于久久难以忘记这种恐惧的情绪。
24.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答案::C
解析::
《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25.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
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情感枯竭
B.去个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竭
答案::B
解析::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
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孟老师的表现体现为去个性化。
26.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的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
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答案::A
解析::
努力程度属于维纳成败归因理论中的不稳定、内在、可控因素。
27.在一场篮球赛中,知道篮球比赛规则或在什么情况下罚球3次,涉及的是( )
A.情景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行为记忆
D.语义记忆
答案::D
解析::
语义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我们对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等的记忆。
28.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答案::C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布卢姆认知学习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其中,评价是最高层次。
29.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
这说明该试卷具有较好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A
解析::
程度相当的平行班成绩基本一致说明这张试卷的测量结果比较可靠,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称为测验的信度。
二、问答题
30.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解析::
此题说法正确。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途径。
31.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解析::
该说法错误。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全面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32.简述中学生心理辅导的要求。
解析::
(1)教师要给予学生爱与尊重; (2)把心理辅导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寓教于乐;
(3)心理辅导要注意点面结合,预防为主;
(4)把心理辅导寓于德育之中。
三、简答题
33.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解析::
本题说法错误。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并不只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34.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解析::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应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入手,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
方可取得较好的成绩。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是:(1)不适度的自尊心。
(2)学习动机不强。
(3)意志力薄弱。
针对以上心理特征,教育应注意如下两方面:(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因为他们经常遭到同学的白眼,家长的嫌弃。
人格上得不到尊重,就会与教师、同学、家长处于对抗状态。
教师只有爱他们,才能转化他们。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利用原有学习动机的转移,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凤馈作用;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利用其优点作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