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炉制作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育大自然教育特色課程─火箭爐製作與應用
壹、背景與動機
偉大科技不在艱深而在貢獻,聯合國目前在非洲正積極推行火箭爐,以科學方式讓極少的燃料發揮最大的熱能。
80年代,美國教授Dr. Larry Winiarski帶領美國的Aprovecho Research Center研究人員,將火箭科技原理在爐的設計上,改善非洲居民煮食帶來的問題,居民花大量時間蒐集燃料,在室內煮食產生的有毒煙霧影響健康,而且過度砍伐林木破壞環境等問題。
三育校園廣闊種植大片森林校園堆積不少樹木枝幹
於是興起了合力建造一座柴燒「土窯」;用來學習製作麵粉類美食,如燒烤披薩、麵包、蛋糕、地瓜等食物。
以及蓋造一座可以用來學習米食如粽子、蘿蔔糕、草粿、米糕以及煮湯……等用途的燒柴「古早灶」,以及近來流行深受登山客、戶外生活家等人士喜愛且師生容易DIY的柴燒「火箭爐」的想法。
火箭爐聽起來很酷,但其實和灶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差別,都是利用煙囪效應:爐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
火箭爐利用熱空氣膨脹,急速上竄,造成下方進氣孔將空氣抽入內爐,持續循環,使火爐的火更加猛烈。
火箭爐原理示意圖(圖選自網路)
火箭爐還運用的二次燃燒:將火焰頂端氧氣耗盡的地方,再吸入空氣,使木柴燃燒時釋放出可再次燃燒的氣體充份利用,這就是為何火箭爐能比一般柴爐還更能有效燃燒,產生的煙更少、更乾淨的原因。
火箭爐是衍生自火箭的噴射原理,
應用隔熱與煙囪效應原理進而改良傳統爐灶的設計,主要結構是中心的L 型通氣管,外圍包覆隔熱材料而組成。
當燃料燃燒時,無法散逸的熱會集中在鍋子底部形成高溫,加速鍋子的加熱也達到完全燃燒,減少煙霧的產生。
另外,由於完全燃燒在通氣管中形成真空,新鮮的空氣也會源源不絕自動地從爐口吸入(煙囪效應),不需外額外搧風點火,爐火也能保持旺盛。
烹煮食物的效率高,大大地縮短烹煮時間,也減少燃料用量。
仿火箭升空原理
火箭爐各式造型
二、火箭爐簡介
人類發明了火,使用火,創造了新了文明的新里程。
然而,使用火,也創造了一些問題,包括:燃燒不完全產生有害健康氣體,造成呼吸道疾病;低燃燒效率增加薪材的消耗,間接加速沙漠化。
在我們已習慣使用天然氣瓦斯的同時,全球目前仍有約三十億人(佔全球總人口一半)三餐仍使用開放式薪火。
這些未經設計,燃燒不完全的爐火,導致每年呼吸道疾病的死亡人數,比瘧疾還高。
聯合國曾輔導某些地區屋舍加裝煙囪,結果兒童的肺炎率就降到三分之一。
有鑑於此,許多人就開始研究如何以最廉價、簡易的方式改善燃燒爐俱。
火箭爐之父Larry Winiarski 博士於1980年開始研發,並於1982年正式完成火箭爐的設計原則。
這項成就對落後地區的衛生、健康、環保及森林保育有重大的貢獻。
火箭爐是一種高效率的燃燒系統,製作很簡易,可以讓極少的燃料集中火力,發揮出最大的熱能,且很少的黑煙。
只要幾根環保筷、碎紙、廢木、或枯枝落葉,就可以煮出一餐。
在有方便天然氣使用的台灣地區,我們常會忘了其實天然氣絕大部份是飄洋過每進口來的,而且地球的天然氣存量有限,總有一天會用完,就算還有存量,日後價格也會狂飆。
同時間,我們身邊的植物們仍不斷在進行光合作用,不斷生產樹枝樹葉,這些太陽能量的貯存物,都是可以是源源不絕的燃料來源。
因此,我們有必要來學習DIY自製火箭爐。
三、製作火箭爐材料與工具
火箭爐的基本構造包含了:1、垂直燃燒室(約40公分);2、進料及進氣口;
3、二次燃燒口;及
4、絕熱層。
若要製作一個火箭爐須準備相關材料及工具。
(一)材料如下:
1.大金屬桶乙只,作為外爐(可用乾淨的沙拉油桶、奶油桶或油漆桶)
2.同口徑的奶粉罐兩只,作為內爐(請保留其中一個的金屬蓋)
3.比奶粉口徑更小的金屬罐乙只,作為進料及進氣口
4.舊或新爐架乙只(放在瓦斯爐上支持鍋具的圓架)
5.發泡煉石適量(可於園藝用品店購得,做為內外爐之間的絕熱材)
(二)所需的工具:
1.油性簽字筆(標定記號用)
2.一字起子及鐵鎚(開孔用)
3.可剪鐵片的剪刀
4.尖嘴鉗
5.棉質手套(避免割傷手)
四、火箭爐DIY方法與步驟
(一)先做外罐
Step1:大罐當外罐,與當內罐的中罐平放,內罐要比外罐高2公分,在外罐下半部、高於內罐底線處,再用奇異筆描出當側罐的小罐圓周。
Step2:在畫好的圓周中間,以螺絲釘先釘出幾個洞。
Step3:再用鐵片剪刀剪成放射狀,剪開的鐵片尖端部分可用鐵片剪剪去。
Step4:用鉗子將鐵片全部盡量往內壓,讓鐵片服貼在罐子的內側。
Step5:將側罐試塞在洞內,若是塞不進,可調整洞孔大小。
(二)再做內罐
Step1:外罐中先鋪一層發泡煉石,讓內罐套入大罐後高出2公分,奇異筆如圖在內罐上畫出和外罐開孔尺寸相同的圓。
Step2:用側罐在內罐剛畫的圓再描一次圓周,與外罐開孔相同方式剪開內罐,剪開鐵片向外壓平,超過罐底部分可剪掉。
Step3:內罐上方的2公分處,一樣用螺絲釘和鐵片剪,共開6~8個方形孔,當作對流孔。
(三) 後做側罐
Step1:用開罐器將側罐底部去除,讓小罐成為空心。
Step2:取外罐或內罐封口片,以奇異筆在中間標出側罐直徑。
Step3:用鉗子將直徑外兩側向下壓成90°,再放入側罐中。
(四)組合
Step1:將內罐放入外罐,側罐從側邊塞入2層罐子,留一半罐身在外。
Step2:用發泡煉石將外罐和內罐之間的縫隙填到8~9分滿。
附記:若外、內罐間距離太緊,無法放發泡煉石,可用開罐器去除外罐罐口內框;
若兩者距離太寬,則留外罐蓋子再剪成環狀,可封外、內罐間縫隙。
完成:火箭爐對流順暢,有發泡煉石保溫層,燃燒效率很好。
五、火箭爐之使用
Step1:將碎紙丟入罐中,點火引燃紙張。
Step2:火點燃後,從側罐上半部加小樹枝當燃料,下半部為進風口,火焰可達20公分以上。
附註:火箭爐適合在戶外等開放空間使用,初次使用易有燃漆味;使用火箭爐的鍋底易黑,可固定一個專用鍋。
六、其他造型與材質輕便型火箭爐
以鐵罐為材質所做成的火箭爐,由於高溫鐵罐只能使用三到四次底部會變形,長期使用以磚造或其他耐高溫材質為佳,只要基本原理掌握,即可變換各種材質。
目前已出現各種材質與形狀的火箭爐。
火箭爐的口徑可依需要調整,需要注意的是進氣口、放柴處、爐身高度的比例。
需要長期使用可泥封,減少空隙也使其穩固。
為了地面隔熱、防止灰燼積於地面,在底層先鋪一層磚塊。
可於爐背面保留一塊活動磚,方便清除灰燼。
除了
側放柴火,也可改成上方入料的形式,由於入料口位置較低,不會影響燃燒的位置。
可以充滿變化的靈活,也可設計出許多巧思之造型。
沙拉油桶切割鋼板
不鏽鋼鐵製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