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吃起来更甜,此时体现了影响柿子甜度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B.温度C.无机盐
2.
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六盘山中所有生物B.美丽的校园C.黄河D.森林公园
3.
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
A.森林中的树木
B.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D.海洋
4.
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月季→蚜虫→瓢虫B.阳光→月季→蚜虫→瓢虫
C.月季←蚜虫←瓢虫D.阳光←月季←蚜虫←瓢虫
5.
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
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D.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封中生长茂盛
6.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B.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C.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7.
生物的生存都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哪一组环境因素全是生物因素( )
A.阳光、水分、土壤B.小鸟、树木、昆虫
C.岩石、游鱼、花草D.昆虫、空气、树木
8.
如图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根据此图写出的下列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A.草→鼠
B.鹰→兔→草
C.鼠→蛇→鹰
D.草→兔→狐
9.
能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下列各种生命现象中,能体现此特征的是( )
A.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会放出墨汁B.茉莉花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C.人在长时间奔跑时会出汗D.兔子吃草以后排出粪便
10.
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猪生九仔”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
B.“芝麻开花节节高”体现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1.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辽河中的海鲶鱼B.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D.赤山
12.
为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鼠妇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土壤
20只阴暗适宜一层湿土
20 只明亮适宜一层干土
A.光照条件B.温度C.土壤
13.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暂时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B.C.
14.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传染病。
之所以把登革热病毒纳入生物,是因为( )
A.有细胞结构B.能使人患病
C.由有机物构成D.能复制繁殖
15.
小王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
下列对图示的分析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图中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
B.通过捕食,丙获得了乙的大部分能量
C.甲是分解者,包括营寄生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D.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乙
16.
下列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B.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急剧繁殖,将导致水质恶化C.蝗虫啃食庄稼D.沙漠里的植物大多有针状的叶子和发达的根17.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类的数量变化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A.B.C.D.
18.
某校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一生态景区研学旅行,调查周边生物后,绘制出如图食物网,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C.图中消费者共有6种,无分解者
D.食虫鸟和蛙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19.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A.水族箱中的金鱼藻B.蚊子
C.墙角的苔藓D.朽木上的蘑菇
20.
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层的形成,因此,这两种生物是( )
A.真菌和蕨类B.真菌和藻类
C.细菌和真菌D.细菌和藻类
21.
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对应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做出反应D.生长、发育、繁殖23.
对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B.“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只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鱼儿离不开水”体现了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24.
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
A.腐生微生物B.草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
25.
某同学为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生活
C.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26.
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
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
27.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
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
B.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28.
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D.变色龙会随环境改变体色
29.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鲫鱼C.病毒D.细菌
30.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黔灵山的全部树木B.南明河的全部河水
C.云岩区的全体师生D.整个红枫湖景区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20只黄粉虫幼虫放入纸盒中央,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并得到以下的数据,试分析回答.
(分钟)
12345678910
实验环境
阴暗13121517161718191819
明亮7853432121
(1)你提出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8个小组分组实验,老师只取了其中3组的数值进行平均,可以吗?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只有该小组进行实验,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
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完成下列概念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
3.
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属于______.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是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了____________;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的基本特征.
(3)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草绿色的;而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体色是灰棕色的,这对青蛙生活的意义
是______.
(4)“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意谣.近几年,许多地区惊现五条腿,甚至六条腿的青蛙,请你分析一下畸形青蛙产生的原因:______.
4.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 ______和 ______。
(2)鼠以草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______,图中与鼠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 ______条。
(3)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草和狐相比较,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 ______。
(4)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5)该食物网中,兔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向 ______传递,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______和食物网传递的。
(6)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将会 ______,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5.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食物网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__,动物属于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中,还有一个重要部分在食物网中没画出来,这种成分是__________。
(4)若由于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的鼠类大量繁殖,短期内,狐和鹰的数量会增加,而随着两种生物的增加和绿色植物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__________,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
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6.
近年发展的“稻-鱼-蛙”、“稻-萍-蟹”、“稻-虾”等立体种养模式,让在稻田里的的青蛙和多种底栖动物如泥鳅、鳝鱼、田螺等数量增多。
请分析回答:
(1)稻田养鱼、稻田养蛙,增加了生物种类,生态系统的___能力更强,使生态系统更稳定。
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碳主要以___形式存在。
水稻不仅为蛙和鱼等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还会沿着___传递给各种动物,其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___。
(2)水稻矮缩病毒可借助叶蝉侵染水稻,该病毒与水稻的关系是___。
(3)利用携带矮缩病毒的叶蝉取食水稻后移除叶蝉,获得带毒水稻作为实验组;用___取食水稻后移除叶蝉,获得对照组水稻。
将15只饥饿处理的叶蝉接入图1装置中两株水稻的中心点,统计水稻上叶蝉的数量,如图2,体现出“不带毒叶蝉”对水稻的取食偏好是___。
7.
对于每个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阳光、_____、_____、_____、温度等非生物因素。
8.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____,青蛙属于___________。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包
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2)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
为__________________。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是来自_____________能。
(4)在食物网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猫头鹰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5)图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
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图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生物成分;①②为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分析作答:
(1)图中的_____(填代号)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
(2)图中的_____(填代号)代表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4)动、植物通过[ ]______ 作用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5)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和“绿色水库”之称。
10.
2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
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_______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__________,分别入放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_____________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