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doc
大班科学活动 不同的货币
![大班科学活动 不同的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cc93fa9a02d276a200292ebe.png)
大班科学活动:《不同的货币》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各国货币,并认识一些常见的外国货币。
2、通过游戏,知道货币的用处。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不同国家货币图片,PPT,一些国家的代表性物品图。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出国旅游,我们要带上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二)欣赏各国的货币的ppt,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外国货币。
1、出示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是在中国使用,外国有自己的货币。
2、播放PPT,请幼儿欣赏各国货币,并初步认识这些货币。
3、师小结:每个国家的钱都很漂亮,很有特色,也都不一样,在哪个国家就要使用哪
个国家的货币。
(三)请幼儿自由观察各国货币,从中发现各国货币的不同。
1、请幼儿自主观察各国货币,自由讨论各国货币的不同。
2、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四)通过游戏"去外国旅游",加深幼儿对外国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1)教师带领幼儿做乘飞机状绕活动室快走一圈。
(ppt播放飞机声)
师:我们准备这么多不同国家的钱现在就可以出发去旅游了。
(2)教师先向幼儿介绍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风景名胜,请幼儿选出正确的钱币付费旅游。
(五)活动结束。
师:我们去了这么多国家旅游,钱都用完了,该回国休息了。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货币》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2eda37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3.png)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货币》教案:认识货币教学目标:1. 认识各种货币的名称和面值。
2. 掌握用不同货币进行简单交换的方法。
3. 了解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原则。
教学重点:1. 认识各种货币的名称和面值。
2. 学会用不同货币进行简单交换。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各种货币的名称和面值。
2. 小组活动所需的代币或货币。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即不同的交换方式,如用物品、图形等进行交换。
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货币。
步骤二:呈现(10分钟)出示图片或卡片,展示各种货币的名称和面值。
教师可以逐个展示,引导学生读出名称和面值,并解释其含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用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并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或服务相联系。
步骤三:讨论(15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讨论不同货币的用途和相互转换的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讨论:1.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使用相同的货币吗?为什么?2. 如何确定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 在购买物品时,为什么需要找零?步骤四:实践(15分钟)分小组发放一些代币或货币,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货币的交换。
每个小组可以充当一种货币,与其他小组进行模拟交易。
学生可以用所持有的货币购买其他小组的商品或服务,并找零。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货币的使用和交换过程。
步骤五: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回答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货币、掌握用不同货币进行交换的方法,并了解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原则。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货币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与货币相关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货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幼儿园大班数学《运用货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运用货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ecc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f.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运用货币》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别常见货币:硬币、纸币。
2.能理解货币的基本功能:交换、储蓄、计量。
3.能简单比较不同面值货币的大小。
4.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加减法运算。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识别和使用常见的货币。
2.能进行基本的货币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出示几张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它们的认识。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货币吗?我们平时在哪些地方使用这些货币呢?步骤二:呈现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几张图画,图画上画有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向学生解释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并介绍货币的基本功能。
2.通过比较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的大小,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面额的货币代表了不同的价值。
步骤三:巩固1.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玩玩具商店购物游戏。
教师模拟售货员的角色,学生模拟顾客的角色,通过交换货币购买玩具,加深学生对货币的理解。
2.教师提出不同的购物需求,学生计算和找零的过程中,巩固学生对货币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步骤四:拓展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货币,如超市、商场、银行等地的货币。
并带领学生发现货币的存在和作用。
2.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货币的经历,并归纳出货币的其他重要作用。
四、教学活动设计:1.商品比价游戏:教师准备数幅图片,每幅图片上画有不同的商品,并标有不同的价格。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上的商品和价格,然后模拟买卖的过程,找出价格最低的商品。
2.登记货币游戏:教师准备几组纸币和硬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师所说的货币数值,尽可能多地找出并登记相应的货币。
3.货币计算游戏:教师出示一张或多张纸币,然后给出一个价格,学生要计算所出示的货币能否购买到该商品,并做出相应回答。
五、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中对货币的识别和使用情况,评估学生对货币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356f7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0.png)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学会识别不同面值的货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通过游戏等形式激发他们对货币知识的兴趣。
教导孩子们正确的金钱观念,让他们懂得珍惜钱币,不乱花钱学会节约和理财。
让孩子们在认识货币的过程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并学习有关货币的知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货币,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1. 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充满神奇和趣味的世界,来探索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东西——货币。
你们知道吗,货币的历史可是非常悠久的哦,它随着我们的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货币是怎么来的吧!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没有货币这个概念。
那时候大家用自己的物品和服务来交换东西,比如用一篮子水果换一只羊。
后来人们发现这样交换起来很不方便,有的时候拿一大堆东西去交换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方便的方法,这时候就出现了贝壳、金属等作为交换的工具,这就是我们货币的雏形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工具就发展成了我们现在用的纸币和硬币。
所以呀货币是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货币也在不断演变。
在古代人们用贝壳、金属作为货币。
后来纸币出现了,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电子支付,像手机支付等。
那么你们知道电子支付是怎么来的吗?其实电子支付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现在我们出门都不需要带现金了,只要带上手机就能轻松购物啦!这就是货币发展的神奇之处哦!你们长大后也许会有更先进的支付方式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2. 认识不同面值的货币及其用途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不同的货币面值以及它们的用途。
大家有没有发现,平时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的钱有不同面值的呢?比如说有1角、5角、1元、5元等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货币》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货币》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a150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2.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货币》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幼儿园《认识货币》及篇1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
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
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1)感知人民币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
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
幼儿两人一组。
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游戏“文具店”。
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
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
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
![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e9b9c7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8.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外国货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了解外国货币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和图案,并提升幼儿的综合运用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或图片展示外国货币的图片。
2.打印或画出不同国家的货币图片,用作教学素材。
3.钱箱和模拟货币,供幼儿参与角色扮演。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中国货币,引导他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币和硬币,并与他们一起探讨货币的作用。
2.新知引入(20分钟)(1)出示一张外国货币的图片,解释它是外国的钱,并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世界各国的货币。
(2)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国家的货币图片给每个组,让他们观察货币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图案,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外国货币,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信息。
(4)教师通过展示PPT或实物,给幼儿展示一些常见的外国货币,并请幼儿尽量说出货币的名称和所属国家。
3.实践活动(30分钟)(1)通过角色扮演,让每个小组成为一个“货币交易所”,幼儿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使用模拟货币进行购买和出售的活动。
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一些模拟货币,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易。
(2)教师拿出一个钱箱,将模拟货币放在钱箱里,每个幼儿依次进行交易,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师可以给出参考价格,例如一张纸币可以换一个饼干,两个硬币可以换一根香蕉等。
(3)在交易过程中,鼓励幼儿用外国货币来支付,提醒幼儿需要找零钱。
(4)交易结束后,幼儿可以用模拟货币购买一些小礼物,奖励参与活动的幼儿。
4.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外国货币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和图案。
(2)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你最喜欢哪个国家的货币?为什么?(3)教师简单介绍一些有趣的外国货币事实,增加知识幅度。
五、拓展延伸1.给幼儿提供更多外国货币的图片,让他们在家与家人一起探索和讨论。
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五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830ed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0.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大班教案《外国货币》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巩固对主流货币的认识和使用,知道钱币的用处,欣赏各国钱币,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钱币,体验爱世界爱生活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外国货币》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钱币的用处,欣赏各国钱币。
2、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巩固对主流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3、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钱币,体验爱世界爱生活的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各国货币(票样),银行卡一张,环游世界ppt(包含美元,迪斯尼乐园图片,澳元,袋鼠图片,泰铢,日元,富士山图片,寿司图片,大象表演的视频。
)活动过程:1、导入。
教师:昨天小老鼠杰米和凯特猫去环游世界了,它们都去很多的地方,有美国的纽约,澳大利亚,由法国的巴黎。
他们去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今天我就当做导游,带你们去环游世界。
2、教师:我们出发之前呢要准备一些东西。
引导幼儿说出准备钱。
3、欣赏外国的货币图片,简单了解外国货币图案的特点。
(1)出示人民币,日元,澳元,美元,泰铢的图片,带幼儿认识这几种货币。
(先出示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不能在别的国家使用。
(2)教师出示各国硬币的图片让幼儿认识。
教师:在国外除了纸币,也有也有许多各种各样好看的硬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外国的硬币。
(3)教师小结:原来每个国家的钱都很漂亮,也都不一样,上面有它们国家重要的人物头像,和一些重要的风景。
在哪个国家就要用哪个过家家的钱购买物品。
4、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加深幼儿对主流国钱币的认识和使用。
(1)教师:我们准备这么多国家的钱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2)这是哪里,你怎么知道这是泰国,泰国的国宝是什么,请你们找出泰铢和我一起去看大象表演吧。
(3)这个雕像叫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我们要进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要用什么来买门票呢?(4)接下来要去哪呢,这是什么动物,小朋友找出澳元,去买袋鼠明信片吧。
大班社会活动《各国钱币》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各国钱币》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136f44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e.png)
大班社会活动《各国钱币》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社会活动《各国钱币》一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各国钱币的名称、特征和面值,了解各国钱币的发行背景和历史意义,以及培养幼儿对各国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各国钱币的名称、特征和面值,了解各国钱币的发行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和欣赏各国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各国钱币的名称、特征和面值,了解各国钱币的发行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让学生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和欣赏各国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国钱币实物、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各国钱币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讲解:让学生观察各国钱币的名称、特征和面值,并讲解各国钱币的发行背景和历史意义。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钱币,分析其特征和意义,并制作手工作品展示。
4. 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各国钱币的名称、特征和面值,以及各国钱币的发行背景和历史意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收集其他国家的钱币,了解其特征和意义,并制作手工作品展示。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各国钱币的短文,包括钱币的名称、特征、面值和发行背景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各国钱币的名称、特征和面值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对于钱币的发行背景和历史意义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国钱币。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关于各国文化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展示、讲解和分享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国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社会活动《各国钱币》一章。
大班社 会活动:各国的钱币
![大班社 会活动:各国的钱币](https://img.taocdn.com/s3/m/9ed889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0f.png)
大班社会活动:各国的钱币一、活动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事物。
钱币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交流工具,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了解各国的钱币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国家的钱币,如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了解不同国家钱币的兑换汇率,初步感受货币的价值和用途。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激发幼儿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
三、活动准备1、收集不同国家的钱币样本,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等。
2、制作相关的 PPT 课件,展示各国钱币的图片、特征和文化背景。
3、准备一个模拟货币兑换的柜台,设置相应的汇率牌。
4、为幼儿准备一些玩具购物篮和商品道具。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地图,上面有很多不同的国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国的钱币。
”(二)认识各国钱币1、教师依次展示不同国家的钱币样本,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结合 PPT 课件,详细介绍每种钱币的特征,如颜色、图案、文字等。
(三)了解货币的价值和用途1、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钱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讲解货币可以用来购买物品、支付服务费用等,让幼儿明白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货币兑换游戏1、在模拟货币兑换柜台前,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
2、让幼儿用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体验货币兑换的过程。
(五)购物游戏1、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超市,摆放各种商品。
2、幼儿拿着兑换好的货币去购物,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六)总结与分享1、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货币是一种交流工具,不同国家的货币有着不同的特点,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货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货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311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1.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货币》教案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货币》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知道人民币的面值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对货币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识别、分类、计算等。
3. 培养幼儿的经济意识,理解金钱的价值。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实物或图片。
2. 准备一些价格标签和商品模型。
3. 准备购物游戏所需的道具。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入话题,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买东西的时候用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钱”。
2. 认识货币:
展示人民币,让幼儿观察其形状、颜色、图案等特征。
介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幼儿理解数字与价值的关系。
3.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每组都有一个购物篮子和一些商品模型。
每个商品都有价格标签,幼儿需要根据商品的价格选择相应的货币进行支付。
4. 总结回顾: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货币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对货币有了初步的认识,还体验了购物的过程,理解了金钱的价值。
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生活实践教育,培养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经济意识。
五、家庭作业: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提供机会让幼儿接触货币,如帮助父母付款、去超市购物等,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货币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动手操作。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同国家货币幼儿园教案
![不同国家货币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97a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3.png)
不同国家货币幼儿园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和认识不同国家的货币已成为培养幼儿全球视野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引入不同国家货币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幼儿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不同国家货币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认识并了解不同国家常见货币的形状、颜色和特征。
3.培养幼儿对货币的基本认知和价值意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身边的货币,如零钱、纸币等。
•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其他国家的货币吗?它们跟我们国家的货币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展示不同国家货币•用幻灯片或者实物展示不同国家常见的货币,如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突出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特征。
•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不同国家货币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3. 制作货币标本册•提供不同国家货币的图片和介绍,让幼儿选择并剪贴到自己的货币标本册上。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文字描述每种货币的特点和价值。
4. 游戏活动•设计货币拼图游戏,将不同国家货币的零散图片打乱,让幼儿重新组合,提升他们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进行货币认知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辨认不同国家货币的名称、形状和颜色。
5. 综合实践活动•设置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幼儿做买卖交易的情境,引导他们使用不同国家货币进行计算和比较价值。
•引导幼儿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幻想国家货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总结反思•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不同国家货币的特点,交流并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提问:“你们觉得了解不同国家货币有什么意义?”,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四、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和合作能力。
•综合评价幼儿完成的货币标本册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表现。
•收集幼儿对不同国家货币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分享他们旅游时见到的不同国家货币,并与幼儿一起制作货币手工艺品。
幼儿园识别货币教案 幼儿园货币教案
![幼儿园识别货币教案 幼儿园货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e8c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幼儿园识别货币教案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其中货币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对于幼儿来说,学会认识和使用货币是非常重要的。
货币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和经济管理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进行幼儿园货币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明白货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 帮助幼儿认识并学会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3. 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货币,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三、教学内容1. 货币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向幼儿介绍货币的定义,让他们初步了解货币的作用和意义。
2. 人民币的基本认识a. 纸币的认识-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幼儿展示不同面额的纸币,让他们认识我国人民币的特点和外观。
- 和幼儿一起观察并比较不同面额纸币的图案、颜色和大小,使幼儿能够初步识别主要的面额。
b. 硬币的认识-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幼儿展示不同面额的硬币,让他们认识人民币硬币的特点和外观。
- 和幼儿一起观察并比较不同面额硬币的图案、形状和大小,使幼儿能够初步识别主要的面额。
3. 货币的正确使用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模拟使用货币进行购物、交易等活动,培养他们正确使用货币的习惯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进行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帮助他们认识和识别不同的纸币和硬币。
2. 游戏法利用角色扮演、购物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和运用货币。
3. 模仿法模仿成年人使用货币的场景,让幼儿学会模拟正确地使用纸币和硬币,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
五、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识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幼儿展示各种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简单介绍货币的作用和意义,并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认识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让幼儿观察并比较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的特点,帮助他们初步学会识别人民币的各种面额。
3. 游戏互动开展购物游戏、模拟交易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货币,并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幼儿园货币项目课程设计
![幼儿园货币项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c978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0.png)
幼儿园货币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2. 引导幼儿学会通过货币进行简单的数值比较,掌握货币的基本换算方法;3. 使幼儿了解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货币与消费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运用货币进行实际交易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不同货币特点的能力,提高思维敏捷性;3. 培养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货币项目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幼儿对货币知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2. 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3. 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成果,理解金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幼儿园学生的认知特点,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了解货币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敏捷性和合作精神,使幼儿在掌握货币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预期幼儿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的具体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介绍不同面额的硬币和纸币,让幼儿认识货币的外观、质地和图案,了解货币的名称和数值。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3章《认识货币》2. 货币换算: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学会简单货币的换算,如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等。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4章《货币换算》3. 货币的作用:讲解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让幼儿理解货币与购物、消费之间的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5章《货币的作用》4. 实际交易:设计模拟购物场景,让幼儿学会使用货币进行实际交易,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6章《实际交易》5. 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完成货币项目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7章《小组合作》6. 消费观念: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 幼儿园货币教育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 幼儿园货币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e0fda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5.png)
幼儿园货币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货币教育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货币教育教案对于幼儿园大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货币的作用和意义,明白货币的由来和使用方法。
2. 帮助幼儿识别常见的货币,学会使用简单货币进行购物和交换。
3. 培养幼儿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能力,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节约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货币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货币的概念,让幼儿了解货币的作用和意义。
2. 常见货币的认识通过展示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让幼儿认识我国常见的货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辨认和分类。
3. 货币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购物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购物和交换,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理财观念和消费能力的培养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自理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银行、超市等地方,让他们亲身感受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加深对货币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面额的货币、商品价格等,引导幼儿了解货币的使用方法和消费规律。
2. 实践法组织购物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货币进行购物和交换。
3. 故事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幼儿介绍货币的由来和作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节约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与货币相关的视瓶、展示货币实物等形式,引起幼儿对货币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活动(1)介绍货币的概念和作用,让幼儿了解货币的重要性。
(2)展示各种面额的货币,让幼儿辨认和分类,初步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
(3)组织购物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货币进行购物和交换。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银行、超市等场所,让他们亲身体验货币的使用和实际操作,加深对货币的认识和理解。
大班教案《货币》
![大班教案《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9d1258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6.png)
大班教案《货币》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2.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货币,并了解它们的价值。
3.能够认识一些常见货币并了解它们的图案和特点。
教学准备:1.PPT或图片展示不同的货币和其特点。
2.各国货币的样本或图片。
3.平板电脑或电脑以便显示图片或视频。
4.一个大型磁铁和几枚硬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老师出示几个不同的硬币和纸币,向学生展示,并问学生这些是什么。
2.学生应该能够回答这是钱的概念。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1.老师向学生解释货币的定义,并告诉他们货币是我们用来交换物品和服务的东西。
2.老师进一步解释货币的功能,比如说:作为一种交换工具,一种储存价值的工具和一种衡量价值的工具。
Step 3:观察不同的货币(15分钟)1.老师使用PPT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货币,并解释每个货币的图案和特点。
2.学生观察并辨认不同的货币,老师引导学生先猜测货币的名称和价值,然后告诉他们答案。
Step 4:认识常见货币(1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货币,比如中国人民币、美元、欧元等,并告诉学生这些货币的国家和价值。
2.学生重点观察货币的图案和特点,并互相讨论。
Step 5:实验(15分钟)1.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些硬币,并告诉他们使用磁铁来测试硬币中是否含有铁。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总结结论。
Step 6:小结(10分钟)1.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并确保学生理解了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2.学生对于货币有什么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并老师解答。
Step 7:拓展活动(10分钟)1.老师让学生带来自己国家的货币或自己喜欢的货币,并用一两分钟介绍一下货币的图案和特点。
2.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货币,并互相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
Step 8:作业(5分钟)1.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一两个不同国家的货币,并并了解这些货币的图案和特点。
2.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作业完成并带到下次课上展示。
大班数学《货币》优秀教案
![大班数学《货币》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2c8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7.png)
大班数学《货币》优秀教案大班数学《货币》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货币》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货币》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2、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3、红包两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1、游戏:找朋友。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数字,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数字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1、出示红包教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2、小结: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我们把这些钱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四、通过课件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
演示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1)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1、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2、游戏:开商店。
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美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美元](https://img.taocdn.com/s3/m/1200ce9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6.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美元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幼儿园大班学生认识和理解美元,培养对货币的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美元的特点和用途,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经济概念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美元的外观特点;2.理解美元的价值和用途;3.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理财意识;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准备1.PPT或图片展示美元;2.实物美元币;3.彩色纸、彩色笔、剪刀等美术材料;4.教学游戏道具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10分钟)1.利用PPT或图片向幼儿展示美元的外观特点,引发幼儿对美元的兴趣。
2.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你见过这张纸币吗?它是什么?你知道它的用途吗?”激发幼儿的思考。
步骤二:认识美元(15分钟)1.指导幼儿观察实物美元,引导他们观察美元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并进行简单描述。
2.使用教具或实物美元,让幼儿触摸美元,感受其质地和硬度。
3.执行手势操,让幼儿模仿美元在手中的形状(将两只手指张开,模拟美元的长方形形状)。
步骤三:理解美元的价值(20分钟)1.通过图片或PPT向幼儿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服务,如食物、玩具、出行等,并询问幼儿它们的价值。
2.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我们买东西为什么要给钱?钱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3.呈现美元的图案,解释美元代表一种特殊的货币,人们可以用它来交换想要的物品和服务。
步骤四:学习美元的图案和数值(20分钟)1.展示美元的正反面图案,教学幼儿识别图案中的元素,如国旗、建筑等,并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描绘。
2.教学美元的数值,引导幼儿记忆和理解美元的面额,如1美元、5美元、10美元等。
3.运用游戏方式,让幼儿按照指令展示对应面额的美元,如说出5美元时,幼儿展示出5美元的纸币。
步骤五:积极参与绘画活动(30分钟)1.让幼儿用彩色纸、彩色笔、剪刀等美术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美元。
2.以激励和欣赏为主导,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观赏。
幼儿认识货币教程教案设计
![幼儿认识货币教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1ce2e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c.png)
幼儿认识货币教程教案设计标题:幼儿认识货币教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货币的概念和作用。
2. 帮助幼儿认识并辨别不同面值的货币。
3. 培养幼儿对货币的正确使用和价值的认知。
教学重点:1. 货币的概念和作用。
2. 不同面值货币的辨识。
3. 货币的正确使用和价值的认知。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货币。
2. 教学PPT或黑板。
3. 绘本或故事书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货币,展示给幼儿,并问他们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引导幼儿讨论货币的作用,例如用来购买东西、交换物品等。
探究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货币,引导幼儿观察并辨识不同面值的货币。
2. 以故事书或绘本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货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3. 制作一个货币展示板,上面贴上不同面值的货币,并使用图片或文字标注面值。
实践活动:1. 分发一些假货币给幼儿,让他们模拟购买和交换物品的场景。
2. 引导幼儿使用货币购买小食品或玩具,并帮助他们计算找零的金额。
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买卖家,通过模拟交易的方式加深对货币的认识。
总结活动: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学到了什么。
2. 引导幼儿思考货币的价值,并与他们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货币。
3. 以游戏或问答的形式进行小结,检查幼儿对货币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辨识不同面值的货币。
2. 给幼儿提供一些模拟购物的机会,让他们实践使用货币的能力。
3. 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货币,并比较它们的面值和外观。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正确使用货币和计算找零的能力。
2. 与幼儿进行问答互动,检查他们对货币概念和辨识的理解。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货币是安全和适合幼儿的。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这个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引入、探究、实践和总结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货币的概念和作用,辨识不同面值的货币,并培养正确使用和价值认知的能力。
认识货币大班科学教案
![认识货币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1d0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f.png)
认识货币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国家的货币,培养幼儿对世界的多样性的认识。
2. 了解货币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幼儿的经济意识。
3. 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世界各国的货币符号和图案。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世界各国的货币图片、硬币、纸币等资料。
2. 来自不同国家的货币样品。
3. 印有货币符号和图案的卡片。
4. 大型地图或世界地球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对货币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提问,引发他们对货币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探究环节a. 展示不同国家的货币图片和样品,告诉幼儿这些都是不同国家的货币。
教师可以用大屏幕或打印的图片来展示,也可以自己搜集一些真实的货币样品给幼儿观察。
b.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货币的外观特点,包括大小、颜色、形状等。
请他们描述货币上的图案和符号。
教师可以用卡片上的货币图案和符号来让幼儿观察并进行描述。
c. 引导幼儿思考货币的作用和功能。
询问他们为什么需要使用货币进行交换,以及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d. 在地图或世界地球仪上指出不同国家的位置,然后与展示的货币进行对应。
教师可以用颜色、形状等不同方法来标示不同国家的货币,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货币的来源和多样性。
3. 拓展环节a. 分发硬币和纸币给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让他们触摸和比较不同面额的货币,帮助他们理解货币的价值概念。
b. 设计一个购物游戏,让幼儿用模拟的货币进行购买和支付。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商品,用价签标明价格,并给每个幼儿一定的货币,让他们模拟购物过程。
c. 鼓励幼儿观察身边的生活场景,寻找使用货币进行交换的例子。
例如,买东西、付款、存钱等等。
让他们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货币的基本知识和作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大班教案《货币》
![大班教案《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0c5db9f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6.png)
大班教案《货币》大班教案《货币》1活动目标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2、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3、红包两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1、游戏:找朋友。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数字,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数字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1、出示红包教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2、小结: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我们把这些钱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四、通过课件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
演示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1)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1、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2、游戏:开商店。
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大班教案《货币》2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外国货币》
活动目标:
1、知道钱币的用处,欣赏各国钱币。
2、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巩固对主流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3、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钱币,体验爱世界爱生活的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各国货币(票样),银行卡一张,环游世界ppt(包含美元,迪斯尼乐园图片,澳元,袋鼠图片,泰铢,日元,富士山图片,寿司图片,大象表演的视频。
)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昨天小老鼠杰米和凯特猫去环游世界了,它们都去很多的地方,有美国的纽约,澳大利亚,由法国的巴黎。
他们去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今天我就当做导游,带你们去环游世界。
2、教师:我们出发之前呢要准备一些东西。
引导幼儿说出准备钱。
3、欣赏外国的货币图片,简单了解外国货币图案的特点。
(1)出示人民币,日元,澳元,美元,泰铢的图片,带幼儿认识这几种货币。
(先出示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不能在别的国家使用。
(2)教师出示各国硬币的图片让幼儿认识。
教师:在国外除了纸币,也有也有许多各种各样好看的硬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外国的硬币。
(3)教师小结:原来每个国家的钱都很漂亮,也都不一样,上面有它们国家重要的人物头像,和一些重要的风景。
在哪个国家就要用哪个过家家的钱购买物品。
4、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加深幼儿对主流国钱币的认识和使用。
(1)教师:我们准备这么多国家的钱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2)这是哪里,你怎么知道这是泰国,泰国的国宝是什么,请你们找出泰铢和我一起去看大象表演吧。
(3)这个雕像叫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我们要进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要用什么来买门票呢?
(4)接下来要去哪呢,这是什么动物,小朋友找出澳元,去买袋鼠明信片吧。
(5)我们最后到的是哪个国家,这座山叫什么,这个国家叫什么,去了这么多国家你们的肚子都饿了吧,日本的寿司很棒,准备好你们的日元我们要买寿司吃了。
5、出示银行卡,简单了解其使用方法。
(1)教师:如果你要去更多的国家还要准备更多的钱,就不是很方便了。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让幼儿认识银行卡。
(3)教师总结:原来它不光本领大,使用起来还很方便呢!有
了银行卡去再多的国家都不怕了。
小百科: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