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发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通过作文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
2. 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细节,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
2. 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课堂练习,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作文。
5. 作文讲评: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改。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进行记录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运用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七、教学方法1. 观察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2. 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教案名称: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写作能力。
3.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语文写作》四年级上册。
2.学生练习册《语文写作》四年级上册。
3.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互动交流,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写好标题、开头和结尾等。
2.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讲解写作任务(10分钟)1.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文章。
2.让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以及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和它的故事等。
三、合作练习(20分钟)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讨论各自最喜欢的动物,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鼓励学生合作讨论,互相帮助并收集更多的素材。
四、展示和修改(10分钟)1.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写作的成果。
2.全班同学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教师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展望下节课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提高写作水平。
六、布置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整理好,写在练习册上。
2.要求学生在家继续思考和收集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素材,并准备下节课的写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合作写作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他们也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提高了写作技巧和文化素养。
课后可以将作业作为评比的对象,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这次的习作内容是要求学生学写观察日记。
在习作提示中明确了本次训练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1一、写作类型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这是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孩子们连续观察某一物体,记录下来该物体发生的变化。
二、观察对象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观察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观察家里的小猫。
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
五天左右的时间,黄豆便可以长成豆芽,生长速度相较于其他植物快很多,再加之豆芽生长过程变化很明显,有利于孩子们观察。
所以这次的观察日记选择发豆芽。
三、观察日记内容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下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上图片照片就更好了。
①用什么方法观察②观察过程是怎样的③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先说出来,再有条理地写出来。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学会写观察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难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
(开学初就进行布置) 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2课时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主题,把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观察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范文

习作一《自然景观》习作目标: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处景物,目的是训练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先选定一处景物进行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下来。
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晰。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获美!寻找发现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分享习作。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写作方法回顾本组的每一篇课文,都像瑰丽壮美的图画,是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
有人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节课就让我们发现一下身边的美景,把它记录下来。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学习、交流《观潮》《火烧云》《鸟的天堂》《火烧云》的写作方法梳理。
二、小组交流1、你见过哪些自然景观,回忆自己见过的美丽景观,小组交流,然后老师指名交流。
2、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说的有序,表达清楚。
三、指导习作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3、这出景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思索回忆。
4、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的了解。
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2)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的描写。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范文[1].doc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范文[1].doc](https://img.taocdn.com/s3/m/ab884a46ff00bed5b9f31daa.png)
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一起去散步,我发现了我们家北面的香君路变了。
1、 连续观察一种植物,比如自己在家里种绿豆芽,先观察绿豆长得什么样?你用什么容器培植绿豆芽的?放了多少水?----绿豆芽刚刚开始冒芽时是什么样的?多大?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容器里有什么味道?----后来豆芽长高了一些?有多高?多粗?颜色有什么变化?----又高了,形状、颜色、大小又有什么变化?绿豆原来的外壳怎么样了?在水里还是在豆芽顶上?----绿豆壳什么时候掉的?有看到了什么?小绿叶苗?用手去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滑的还是糙的?硬的还是软的?凉的还是热的?)摘下绿豆芽,让妈妈炒给你吃,什么味道?记住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用了多长时间,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哟!2、 写自己(早上或晚上)刷牙的过程。先对这镜子照一照,看看牙齿的颜色,牙缝里有没有嵌着东西----准备用什么牙刷、牙杯、什么牙膏?----牙刷是什么样子?牙刷柄、牙刷头什么颜色?牙刷毛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如何排列?----刷牙杯子什么样子的?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图案?----牙膏是什么牌子?包装是什么颜色?挤牙膏之前是什么样子?你挤了多少牙膏?有变成什么样子?闻一闻,牙膏是什么味道的? ----刷牙时先喝一口水吗?还是直接刷?刷牙的方向是上下刷还是左右刷?为什么?牙膏在嘴巴里变成了什么样?嘴巴里的牙膏什么味道?----你用多长时间刷牙,刷好牙以后嘴巴里什么感觉?在看看牙齿的颜色有什么变化?3、 还可以观察下课十分钟的场景,看看同学们都在做些什么?教室里面的同学在干什么?走廊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操场上的同学又在做什么?最有趣的是谁?他们在玩什么?几个人在一起玩?玩的时候他们有什么动作?他们开心吗?他们的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他们说了些什么话?看到这些你都想到了什么?观察的事物很多,还有动物、天气变化、课桌上的斑点等,只要学会用五官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几个理由分析推断,再加想象和联想,文章就丰富了。但注意一定要是自己观察的真实结果! 四、写作提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万花筒》这篇作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任务。
这篇作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六个写作要点,让学生围绕这些要点进行写作。
这篇作文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
2.难点: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优秀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图片、实物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3.准备一个 timer,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觉得生活中有趣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作文是如何表达生活中的事物的。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如公园、学校、家庭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场景中的事物。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方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2小小“动物园”》教案3篇

【导语】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单元的习作是让同学抓住家⾥的每个⼈的特点,看看他们和哪种动物⽐较像,有什么地⽅像。
⽣活在这个“动物园”⾥每天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以此来感受家中的亲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习作2⼩⼩“动物园”》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体验、感受⽣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通过写作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们能够健康成长。
3.学会从⽇常⽣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过程与⽅法】 创设交流情景,激发学⽣的情感,提⾼写作⽔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真观察家⼈的神态、动作、语⾔,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发现并理解⽣活中亲⼈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的习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仔细观察,写⾃⼰的家⼈。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写出⾃⼰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想想⾃⼰的家⼈和哪种动物⽐较像?什么地⽅像? 难点 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同学们,其实每个⼈的内⼼都住着⼀个⼩动物,每个⼩动物也都有不同的个性,它们能反映出你的⽣活态度、处事原则和⼈⽣追求。
今天我们就⼀起来看看你的家⼈最像哪种⼩动物吧。
⼆、明确要求,选择内容 1.明确习作要求。
(1)学⽣⾃读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家⼈ 要求:给家⾥的每个⼈都写上⼀段。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和哪种动物⽐较像?有什么地⽅像?每天⽣活在这个“动物园”⾥,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说。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次作文的要求,学会如何写一篇有条理、清晰的作文。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素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学会了2. 作文要求:(1)选取一个学会的技能,如游泳、骑自行车、做饭等。
(2)通过事情的发展,展示自己学会的过程。
(3)表达对学会这个技能的喜悦和收获。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会某个技能的过程,思考学会这个技能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2. 指导学生如何将学会的过程和感受表达出来,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表达。
3. 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拨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作文《我学会了》。
2. 家长监督并指导孩子完成作文,签字确认。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内容完整,符合题目要求。
(2)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3)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趣。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 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对照评价标准,自我评估作文完成情况。
(2)同伴互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掌握写作技巧。
3. 采用同伴教学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学会某个技能的过程和感受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八、教学资源1. 作文素材库:提供各类学会技能的案例,供学生参考。
2. 作文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作文评价依据。
3. 教学课件: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作文要求,引导学生回顾学会某个技能的过程。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能仔细观察教师走进教师后所做的一系列动作,能连贯,具体生动地描写教师地动作,并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
通过本次练习,巩固并提高描写动作的能力,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学会仔细观察。
2、运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动作,同时能结合观察所得展开合理的联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动作小品,摄像师。
【教学过程】一、学会观察1、师生问好后,教师做一系列动作。
(如:准备写课题,却发现粉笔不翼而飞,于是在黑板粉笔槽、讲台上、学生课桌里急切地寻找,最后在讲台下找到粉笔,写上课题粉笔飞了。
)2、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宋老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吗?这些动作我又是怎么做的呢(预设:只能说出几个比较突出的动作)3、师提示: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事,只是我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罢了。
4、摄像机回放刚才的.动作,生仔细观察,并按顺序将动作列出。
5、课堂交流:在这些个动作中,你对哪几个印象比较深?请具体说说。
二、学会表述1、将一连串动作连成一段话。
*你能将这些个动作练成一段通顺具体的话吗?(学生准备,点名个别学生演示)教师随机点评,渗透进:用上恰当的连词,将有些动作合理兼并。
2、生动笔操练,要求给片断起个题目,教师巡视,3、抽样评讲。
(1)选文一,以教师评讲为主(点评时围绕动作素描的要求进行。
)(2)学生听后,自行修改片段。
(3)选文二,以学生点评为主。
4、小结:课上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看清动作,用准动词,加上适当联想)三、实践运用A、回家后,仔细观察父母刚回家时的一系列动作,尝试为他们写一幅素描,然后读与父母听,请他们进行点评。
B、看动画片,写片断。
设计意图:学生在习作中常常表现出描写人物的动作简单无趣,很生动的事到了他们的笔下往往变得枯燥乏味。
其实这都是不会观察,不注意观察造成的。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就提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习作主题为“我心中的美好”。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本册教材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描写美好事物的作文。
作文内容要充实,表达要清晰,书写要规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册教材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创作。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教材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2. 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素材,激发写作灵感。
3.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作文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作文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2. 写作指导a. 回顾本册教材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如:描写、叙述、抒情等。
b.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3. 写作实践a. 学生根据自己心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写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文修改a. 学生完成初稿后,进行自评、互评。
b.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习作主题:我心中的美好2. 写作方法: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叙述:清晰、连贯、有条理抒情:真挚、感人、有感染力3. 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表达清晰、书写规范七、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美好”的作文。
2. 选做题:b. 阅读一篇关于美好事物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教材中学到的写作方法。
2. 学生写作的素材是否丰富,表达是否清晰。
3. 学生在作文修改过程中,是否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提高作文质量。
4.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是否给予足够的指导与鼓励。
教学难点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一、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教材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学生虽然在教材中学到了各种写作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出现困难。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第二单元∣人教新课标

第二单元一、习作目的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二、习作重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三、课前准备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一、积累定向观察收集素材(一)导入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师:本组课文我们学习了四篇文章,《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它们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吗?生: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
生: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师小结后导入:对,同学们说得很好。
它们都与作者平时的认真、连续的观察密不可分。
正因为如此,这些文章才显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学生观察1.让学生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准备观察的事物,水果、玩具……2.激发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过渡:小朋友,你将怎样观察你手中的事物,能说说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3.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方法:师:请观察同类事物(如水果类、植物类、动物类)的小朋友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探究观察这一类事物的方法。
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观察,讨论、探究观察方法并将自己小组探究到的该类事物的方法写在纸上。
师: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学习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或用投影仪把结果展示出来,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4.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说得生动、具体:如是水果类,指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并说说每步自己观察的结果。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1一、习作内容:从老师所给的几组词语中选择一组词语,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以此编一个童话故事。
(1)铅笔、橡皮、转笔刀(2)拖把、扫帚、垃圾桶(3)小兔、狐狸、公鸡(4)蜜蜂、蝴蝶、大树(5)小溪、江河、大海(6)鲜花、泥土、花盆(7)黑板、粉笔、板擦(8)小猫、小狗、小鸡(9)电脑、电视、电话二、确定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核心思想的体现。
因此,根据所选材料的内容,给文章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十分重要。
1、可以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
2、可以用主人公的特征命名。
3、可以用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命名。
三、写法指导:1、事情生动有趣,叙述有一定的顺序。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编故事的时候重点段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还要抓住几处细节进行细致刻画,突出文章的中心。
3、展开合理的想像,故事要生动、形象、完整。
4、语言是否通顺、流畅,是否用了好词好句。
5、童话故事最好有一定的意义,包含一定的道理,或者能给读者一些收获。
四、了解童话的特点:1、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2、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3、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4、童话里包含一定的道理。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2学习目标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课,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写一篇以“我和——过一天”为主题的作文。
学生需要运用已掌握的写作技巧,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完成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如何发挥想象,构思作文。
2. 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案2. 黑板3. 粉笔4. 学生习作示例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想象作文,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构思作文。
3. 示例:教师展示学生习作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4. 练习: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作文。
5. 交流:学生相互交流作文,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6. 评价:教师点评学生作文,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习作:《我和——过一天》1. 发挥想象,构思作文2. 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感情3. 关注生活,汲取写作素材作业设计1. 完成作文《我和——过一天》2. 阅读一篇想象作文,分享阅读心得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文。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想象作文,如《我和孙悟空过一天》、《我和未来自己的一天》等。
四上作文复习教案

四上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作文题目要求,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向和主题。
2. 能够根据作文题目,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作文题目的理解和把握。
2. 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
3. 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把握作文题目的要求。
2. 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表达清晰的观点和思想。
3. 如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讨论一些生活中的话题或者看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作文的写作状态。
2. 学习新知,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例如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经典的作文题目,分析其中的要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题目,并给予一些范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4. 练习与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作文的练习,可以是课堂上的小作文,也可以是课后的大作文,通过练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家完成,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互评和讨论,相互学习提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能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表达清晰的观点和思想。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理解作文题目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讲解时更加细致耐心,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另外,在练习和训练环节,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练习和训练的时间和难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作文水平。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描述,抓住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和思考,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眼中的秋天2. 教学素材:秋天的景色、活动、食物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作文具有个性和创意。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活动、食物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 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景色、活动、食物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秋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观察与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秋天的事物,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4. 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
5. 作文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内容,进行作文写作。
6. 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文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进步。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为下一次写作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秋天事物的观察细致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作文评价,了解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作进步。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作文展示活动,增进家校联系,共同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整体单元教学教案设计本年级八单元习作重点1、按一定的顺序写,突出一点奇特之处(第一单元,写一处自然景观);2、写观察日记(第二单元,观察感兴趣的人和物);3、写童话(第三单元,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4、写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第四单元,写喜欢的动物)5、写导游词(第五单元,介绍一处“世界遗产”);6、写具体,写通顺,写出自己的感受(第六单元,看图作文、写事);7、写清楚、具体,注意书信的格式(第七单元,写事,写读后感,写信);8、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第八单元,想象作文)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作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1、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3、动物头饰若干、《动物世界》录像资料。
《动物狂欢节》音乐。
教学重难点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1、谈话。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那爱子情深的麻雀、古怪的猫、可爱的雪猴、善解人意的小鸟,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
(播放录像《动物世界》)2、启发。
《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3 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
(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①说说动物的外形。
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1。
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 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习作指导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五、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六点拨写法习作交流七、概述习作的情况。
八、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四.我喜爱的小动物教学设计习作要求: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四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学习要点是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比较不同的表达特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并学习运用一定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留心观察,提出任务。
(习作准备,随堂布置和检查)1.提前两个月(开学初)就布置学生饲养一种小动物,有目的地、细致地观察它的外形、脾气、进食、嬉戏、睡觉等情况,做好观察笔记。
每两周检查一次写观察笔记的情况。
(教师抽检,小组长检查) 学习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小动物来饲养:条件允许的,可以养小狗、小猫这类比较费时费力的;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养小乌龟、小金鱼、蚕虫等比较容易照顾的。
2.课外阅读有关写小动物的文章。
可结合人教版的同步阅读《千纸鹤》,阅读描写动物的一组课文。
3.搜集所饲养的动物的有关资料。
途径有查书报、看电视、上网等;也可通过与人交流、访谈后记录整理有用的资料。
设计说明:只要学生有了饲养小动物的生活经历,有了观察体验,写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由于这次作文准备的周期比较长,所以要增加定期检查的环节,把任务落实到位。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后,再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相关文章来丰富和充实体验,习作之“炊”就不仅有“米”,而且有“鱼”有“肉”。
第二阶段:读中取法,读中学写。
(单元阅读课,8课时)1.读中取法,摘抄笔记。
学习提示:本单元四篇课文内容都与动物有关,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等特点。
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同学们要注意学习这些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以及怎样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做好读书摘抄笔记,把每篇课文的好词佳句和饱含作者感情的词句抄在工作纸上。
下面整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供读写训练和摘抄笔记作参考:《白鹅》主要写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突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语言风趣幽默,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鹅的形象,如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步态对比。
运用反语,明贬实褒,透露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公鹅》用拟人的手法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突出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用调侃的语言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猫》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具体的事例、形象的描写,把猫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活泼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平实细腻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母鸡》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看法的变化,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
语言亲切自然。
2.读写结合,迁移练写。
在这四篇文章中选择你最喜爱的,模仿其中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学习提示:可以写你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写法,选取你熟悉的其他小动物来练写,例如仿照《白鹅》,可以试着写写大公鸡,写出它的故作姿态,悠然自得;仿照《白公鹅),可以用上拟人手法写写善通人性的狗;仿照《猫》和《母鸡》,可以学习细节描写,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写你家的猫,你养的小乌龟等。
不管你写哪种小动物,都要注意抓住它的外形、性格、生活习性等某一方面写具体。
附:工作纸设计说明: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成为学生语言学习模仿的例子,从中学习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怎样表情达意。
如果每一课能够学到一招,练习一回,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切实有所提高。
此外,工作纸的设计,方便直观综合地检查学生持续性的、灵活性的、类别不同的作业。
第三阶段:交流分享,指导成文。
(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课,2课时)1.竞猜激趣。
我们来做个一人叙述、一人猜的游戏。
用两三句话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让对方猜猜是哪种小动物。
猜对了双方都将得到一颗小星星。
2.分组交流。
(1)把喜欢或饲养同一种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相互交流动物的特点、饲养心得、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2)拿出工作纸,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3)说说你准备给你的作文起什么题目,把你想到的题目写下来。
3.汇报分享。
汇报形式:推荐一名代表作整体汇报,或整组分工依次汇报。
汇报内容:饲养的动物的特点、最优秀的工作纸、最有创意的作文题目。
4.教你几招。
(1)一种小动物,可写的内容很多,但要结合你观察的重点和感受,集中笔墨,选择一两个重点,举几个例子详细写,其他特点或情况可略写。
要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
(2)要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写进去。
(3)注意借鉴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把文章写生动。
如对比、拟人等手法,具体细致的描写等。
5.个人写作。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同伴的交流,整理习作材料和思路,既是口语交际,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
这种交流既能互相检查,又能互相借鉴。
第四阶段:多元评改,修改完善。
(习作评析课,1课时)1.朗读自改自评。
学习提示:你来当自己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拿起手中的红笔,为文中的精彩生动处画上波浪线,把错漏的地方悄悄地改过来。
再为自己的文章定个级别吧!(级别有金奖、银奖、铜奖) 2.小组互评。
学习提示:把写同一种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互评互改。
评改要求:第一,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精彩生动的地方。
第二,圈出错别字。
第三,定级别。
3.各小组推荐精彩佳作或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赏析重点:有个好题目,写出了动物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学用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手法。
4.学习借鉴同学的佳作,第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请爸爸妈妈写几句评语。
再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6.誊清修改好的作文,上交给老师批改、定级。
设计说明:“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设立自改、他改、师长改三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慢慢习得修改作文的习惯,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单元创编导游词教学设计习作要求: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P教学目标: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
(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
(板书:学写)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
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