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透视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案) 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案) 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73c97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8.png)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掌握透视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建构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资料、铅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张结构图片,一张平面的,一张有透视现象的。
提问:哪张图片给你的空间感更强烈?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一组具有透视现象的图片,再次观察。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它们给你的空间感更强烈?小结:是的,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离我们近的物体比较高大、宽阔,离我们远的物体比较低矮、窄小。
这种近大远小的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板书:透视现象。
出示透视原理图,加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师:同学们的感觉很敏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道路、树木近处与远处的变化,同学们注意看,近处的树向远处延伸发生什么变化?生:离我们越近的树木越大,离我们越远的树木越小。
生:两旁的树木向远方逐渐缩小,最终两旁的树木都缩到一个点。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是棒极了。
随着视线延伸,景物会逐渐聚于一点,这个点就叫消失点;通过消失点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平视时,视平线与地平线重合。
(通过对照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视平线的变化。
如果想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高一点,想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视平线就要低一点。
)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远越向上,景物的轮廓与消失点的连线叫消失线。
引导学生观察消失线夹角处天空和道路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发现树的透视规律有:近高远矮、近粗远细、近疏远密。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f63511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f.png)
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教学内容1. 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透视的基本技法。
2. 学习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绘画作品。
3. 通过欣赏和分析名家的透视绘画作品,提高对透视现象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透视的基本画法,能够运用透视原理绘制简单的绘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画法。
2. 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图纸、画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介绍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关注透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教师讲解透视的基本画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透视的画法。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透视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掌握透视原理。
4. 欣赏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名家的透视绘画作品,提高学生对透视现象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5.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课堂收获。
六、板书设计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的基本画法。
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透视原理,绘制一幅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绘画作品。
2. 课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思考如何在今后的绘画中更好地运用透视原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9-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9-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68b1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3.png)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9-人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2.掌握绘画中的透视技巧。
3.通过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画笔、绘画纸、颜料、橡皮擦、圆规、直尺等器材。
2.教具:PPT课件或黑板、粉笔等。
教学内容课堂活动1:透视现象的介绍教师操作: 1. 展示图片一:一幅透视图。
2. 引导学生发现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在对比展示图片二:一幅非透视图。
3. 通过上述两幅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透视现象更符合人眼的观感,更能够获得美的体验。
学生操作:跟随教师观察和分析两幅图片,了解透视现象的作用。
课堂活动2:透视技巧介绍教师操作: 1. 展示PPT或黑板画幅一:远景与近景的透视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画面的明显差异。
2. 通过画幅二:带有透视效果的方框图,简要介绍透视的具体技巧和方法——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不同角度的直线实现透视效果。
学生操作: 1. 跟随教师了解并运用透视技巧。
2. 在绘画纸上进行透视绘画,画出远近不同的两幅图画。
课堂活动3:透视作品创作教师操作: 1. 分送学生透视绘画的作业,提醒他们注意用光影和线条表现远近感。
2. 对于较难的问题及技巧,详细指导学生解决。
学生操作: 1. 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透视绘画作品。
2. 将作品展示给同学并进行讲解。
教学小结1.本课程旨在带领学生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掌握绘画中的基本透视技巧。
2.绘画是一门审美学科,透视现象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课后作业1.课下复习所学内容,再次练习透视绘画技巧。
2.完成今日的课后作业——自由创作一幅透视绘画作品。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325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e.png)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指在绘画中,由于观察点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使得物体在画面上产生的一种近大远小的现象。
2. 透视的分类:线性透视、空气透视、色彩透视等。
3. 透视的基本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等。
4.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透视原理画出真实、立体的空间感。
5. 欣赏和分析经典绘画作品中透视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透视原理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如何处理画面中的空间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2. 示范法:展示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并进行现场演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绘画作品中的透视运用。
4.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透视感的绘画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绘画作品、画具、白色board。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铅笔、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透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透视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透视知识。
3. 示范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透视的效果。
4.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绘画作品中的透视运用,让学生了解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重要性。
5. 学生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透视美术教案
![透视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ac9f0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8.png)
透视美术教案透视美术教案【篇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 .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二.过程设计:1、教学策略:师生游戏→明确本课内容→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名画→观察表现透视的艺术作品→利用教具学生练习→产生绘画冲动→绘画→讲评。
2、教案设计: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㈠.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自主探究意识。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点: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总结透视现象。
㈣.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发现式教学法㈤.教学准备:图片资料.自制教具等。
三.教学过程:㈠.游戏导入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学生手量.回答)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㈡.介绍透视现象并板书课题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㈢.讲授新课a.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 近稀远密)b.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
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eb54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3.png)
d.评价与反思:评价标准,如透视准确性、空间感表现等,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自我反思。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会变小、线条会收敛的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透视现象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透视现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绘画实践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b.能够将透视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3.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在绘画实践和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a.能够在小组内分享透视知识,共同完成绘画作品。
b.能够积极评价他人作品,吸收他人优点,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透视基本概念的理解:重点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原理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探讨了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我注意到,当学生首次接触透视概念时,他们普遍感到好奇,但也伴随着一些困惑。我尝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名画案例分析,让学生对透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5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2181b94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6.png)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5一. 教材分析《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感受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透视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中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有所了解。
但透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知道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析法:分析名画中的透视技巧,让学生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作品感受透视现象。
4.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名画案例。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如:什么是透视?透视有哪些种类?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作用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名画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透视技巧。
如:画家是如何运用透视现象表现空间的?透视现象如何增强画面的立体感?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尝试运用透视知识创作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总结学习心得。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b5574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3.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介绍视平线、消失点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
2. 透视的规律:讲解透视的基本规律,如近大远小、平行线汇聚等,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技巧。
3. 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透视的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巩固他们对透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 难点:透视的规律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视现象的图片、绘画作品、透视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透视现象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新授: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透视的原理和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运用透视的知识进行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板书设计1. 透视的基本概念:视平线、消失点等。
2. 透视的规律:近大远小、平行线汇聚等。
3. 绘画实践: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巩固课堂所学。
2. 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透视现象,进行绘画记录。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透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是否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c585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f.png)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并能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让学生掌握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透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透视绘画中线条的准确表现。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透视原理图示、透视绘画作品、示范画板、投影仪。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透视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透视现象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透视绘画的步骤和方法,强调透视线条的准确表现。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与展示:学生互相交流绘画心得,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
6. 作业布置:布置透视绘画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2. 板书内容:(1)透视基本原理(2)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3)透视绘画步骤(4)透视绘画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透视原理,进行一幅绘画创作。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透视准确,线条流畅。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提高艺术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提高绘画水平,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透视绘画能力,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b44d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d.png)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绘画技法,能使二维的画面产生三维的立体效果。
2. 透视的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
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通过透视知识,使画面更加真实、生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透视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透视相关资料、案例作品、绘画工具。
2.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透视相关的案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透视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示例演示透视的画法。
3. 练习:学生根据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透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
2. 引导学生探索透视与其他绘画技法的关系,如光影、色彩等。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运用透视原理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的感想体会。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解题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辅导:1. 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索,提高绘画技能。
十、课程资源:1. 教师收集相关的绘画教材、作品集、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
2.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设定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关注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e34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1.png)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视的定义:透视是一种绘画技巧,通过线条或色彩的运用,使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2. 透视的基本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透视原理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透视相关的图片、案例和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中国和西方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2. 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透视的定义、作用以及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三种基本类型。
3. 示范教学: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练习。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八、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绘制一幅运用透视原理的作品,展示个人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让学生现场感受透视现象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2.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透视原理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价值。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a19b30b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8.png)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绘画技巧强调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差异1.3 透视图形的绘制步骤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的透视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绘制透视图形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一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一点透视的简洁性和效果2.2 一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一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一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2.3 一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一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第三章:两点透视3.1 两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两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两点透视的复杂性和效果3.2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两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两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3.3 两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两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两点透视作品第四章: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4.1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概念解释空间感和深度感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透视对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作用4.2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指导学生通过透视表现自己的作品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4.3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在作品中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品第五章:透视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风景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风景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风景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2 透视在静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静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静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3 透视在人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人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人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第六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6.1 透视对物体比例的影响解释在透视中物体比例如何随着远近变化强调掌握透视中物体比例的重要性6.2 透视中物体的形态变化介绍透视中物体形态如何随着视角变化指导学生如何绘制透视中的物体形态6.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填充物体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七章:建筑透视7.1 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解释建筑透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建筑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7.2 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绘制建筑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建筑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7.3 建筑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建筑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建筑透视作品第八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8.1 透视中光影的作用解释光影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光影处理对透视作品的影响8.2 透视中光影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处理光影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处理自己的作品中的光影8.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添加光影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九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9.1 透视作品的评价标准介绍评价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标准强调评价透视作品的重要性9.2 透视作品的分析方法介绍分析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透视作品9.3 实践练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一些透视作品供学生评价和分析检查学生的评价和分析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十章:拓展透视技巧与应用10.1 透视的变形与夸张解释在透视中如何运用变形与夸张强调变形与夸张在透视作品中的效果10.2 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的结合介绍如何将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结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创作作品10.3 透视在创新作品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创新透视作品的实例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运用透视创作创新作品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视的基本原理:理解透视的概念和作用,以及透视的基本原理,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础。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11fab7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c.png)
教案标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透视现象进行绘画创作。
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透视现象进行欣赏和评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绘画中的透视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透视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透视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透视现象的特点。
三、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景物,寻找透视现象。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透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四、透视现象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透视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透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二、透视现象的绘画表现(10分钟)1. 教师讲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表现技巧。
三、绘画实践(20分钟)1. 教师布置绘画任务,要求学生运用透视现象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引导学生关注透视现象的表现。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43922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3.png)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包括线性透视、大气透视和色彩透视。
2. 学会运用线性透视原理进行简单场景的绘画创作。
3. 能够辨识并运用透视原理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透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透视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透视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2. 增强学生对美术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3.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线性透视、大气透视和色彩透视的区分与运用。
3. 透视绘画的实践操作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
2. 线性透视的绘画方法。
难点1. 线性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2. 大气透视和色彩透视的感知与表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视现象的图片、线性透视示范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直尺、彩笔或水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2. 新授:讲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线性透视,并通过示范展示线性透视的绘画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学生独立完成一幅透视绘画作品,教师提供个别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透视绘画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透视知识。
板书设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提纲:1. 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2. 线性透视的绘画方法3. 透视绘画的实践操作4.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线性透视绘画作品。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绘画方法。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4d8f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d.png)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第一章:透视现象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透视现象的定义与分类。
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作用与意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演示法:展示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透视效果的画作,引发学生对透视现象的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透视现象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演示:展示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实际应用,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等。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透视图形,加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
第二章:平行透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透视绘制出具有空间感的画面。
2.2 教学内容平行透视的定义与特点。
平行透视的绘制方法与技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
演示法:展示平行透视的绘制过程。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平行透视图形。
2.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上一章所学的透视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章内容。
讲解:详细讲解平行透视的定义、特点及其绘制方法。
演示:展示平行透视的绘制过程,讲解绘制技巧。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具有平行透视效果的图形,如房间、街道等。
第三章:成角透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够运用成角透视绘制出具有空间感的画面。
3.2 教学内容成角透视的定义与特点。
成角透视的绘制方法与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演示法:展示成角透视的绘制过程。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成角透视图形。
3.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上一章所学的透视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章内容。
讲解:详细讲解成角透视的定义、特点及其绘制方法。
演示:展示成角透视的绘制过程,讲解绘制技巧。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具有成角透视效果的图形,如建筑、山脉等。
第四章:倾斜透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倾斜透视的基本原理。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驻校教研展示课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驻校教研展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24447168884868662d61f.png)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2.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能发现近大远小等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富有空间感。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学习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画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出示两幅树林的图片(一幅是平行排列的,一幅是有近大远小现象的),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哪一图空间感强烈?(学生自由回答)2、问:你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学生自由回答)3、相机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了解透视的定义。
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二、新授、感知。
1、出示霍贝玛的《村道》引导学生赏析。
问:霍贝玛用透视现象描绘了一条乡间小路。
你看到后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2、以游戏的形式介绍视平线和消失点。
(1)、我叫视平线,是与你眼睛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平视时我与地平线重合。
(2)、我叫消失点,随着视线的延伸,景物会逐渐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我。
(3)、课件出示开课时的树林图片,明确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
(4)、启发思考:视平线和消失点是固定不变的吗?(5)、课件出示具有透视现象的不同图片,指名找出图中的视平线和消失点,并请学生在电脑屏幕上画出。
小结: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知道可以根据画面需要调整其位置。
3、总结透视的规律。
(1)、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图片,小组内讨论、总结透视的基本规律。
(2)、班内汇报。
教师相机总结,板书透视的基本规律: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疏远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4、结合课本图片,让学生了解取景方法(人眼视域、取景框、视平线、消失点)。
三、示范。
1、赏析课本中学生的作品,说说学生作品是怎样取景的?是如何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2、教师讲解绘画步骤:确定视平线、消失点、消失线,借助这些线在相应区域内开始作画。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6d6ff0bb68a98270fefa89.png)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1内容概述:《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第九册第三课的内容。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绘画中的真实感。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
使学生更好的表现空间立体感使绘画作品更真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讲授、演示……使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并且有留意观察的习惯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兴趣。
3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课题改为《远方的风景》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几组有意思的图片,认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
活动2【讲授】感知透视1.欣赏图片,找到图片中的透视现象。
2.欣赏图片,引出消失点、消失线和视平线,并且知道他们的概念3.小活动,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消失点、消失线和视平线。
4.进一步了解消失点、消失线和视平线,为创作打基础活动3【活动】教师示范1.提问如果我们要画一幅具有透视现象的画,我们第一步应该画什么呢让学生思考作画步骤2.老师强调总结作画步骤3.教师示范4.欣赏学生作品,启发学生创作兴趣活动4【作业】实践创作描绘一幅具有透视现象的画步骤1.先画出视平线2.找出消失点3.画出消失线4.添画风景5. 细节处理活动5【活动】展示作品,欣赏评价1.出示学生的作品草图及评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中的透视原理》教案
富江08345820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透视原理并且能够基本正确的运用到今后的各种绘画中
教学重点:学生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把透视原理基本正确运用到绘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线看看这图片,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铁路随着距离的变化有呢些不同呢?旁边这个电线架子随着距离的变化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再想,(示意图)公路是属于哪一个属性呢?(近宽远短窄
公路旁边的树呢?(近高远低
这同学们,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绘画中的透视原理
二,具体理解
现在我们把这个粉笔盒可以画成这样的样子
(平行透视)在我们这幅一点透视中就能够基本涵盖刚才所讲的透视关系
我们观察相等的横线近处与远处的横线由长到短的关系。
相等竖线由距离的变化的由高到低的关系
我们把这个粉笔盒再这么旋转一下,就可以画成这样的成角透视
同样的能够发现大小高低的变化
我们再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在图片中我们看到,相同大小的船随着距离的变化有呢些变化?能够得出哪样的透视关系呢?(近大远小)
我们同样可以想到生活生活中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公路上的小汽车等近处和远处的大小变化
但是在我们的绘画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透视原理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我们先看这图片
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脸随着距离的变化出现,近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的五官,但随着距离的变化,五官越来越模糊,最后只剩下一个影子我们用简笔画就可以这样变现出来(简笔画
为什么我们说这个关系很重要呢?是因为在我们绘画的过程中,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素描水粉等绘画中,空间层次的前后关系的区别拉开这个关系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同学们今后的作画中能够切身体会到
比如下面这幅画
综上所述,我们在绘画中用线和面表现出物体空间位置,轮廊和投影的绘画原理就叫透视
三,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对透视这个基本概念有所了解,那么我们怎么把透视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区呢?
1.现在我们看这幅《梵高的卧室》当中,我们看梵高是怎么把各种透视现象运
用到绘画当中去的
首先近大远小,我们能够从今远两个凳子的差别就能够看出
近长远短呢就从近远处的床沿的长短课一看出
高低就很明显的是墙面了
近清楚远模糊我们就这种看一下,在近处与远处墙面的清晰、精致程度就能够发现
2.我们在看这幅水粉画
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透视在各种绘画中的运用,两个梨近处和远处大小
和刻画程度的变化从而突出前后关系和大小的变化平面和里面刻画程度
的变化突出空间的变化
3. 好,现在再看看老师怎么运用到绘画当中。
在刚才的示意图中,把平行透透视
视和成角透视修改下就成了粉笔盒,再画个文具盒出来
同学们,这就是把透视原理基本运用到绘画当中的方法,同学们会了么?
(会)
好,现在同学们练习
四,具体实践
好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透视的原理和运用,同学们寻找身边的事物画出来,比如桌椅凳子等
1、提出作业要求:
尽量绘画方形的物体,运用直尺准确的表现出透视原理,表现出各种基本透视关系
2、巡视辅导
观察学生的绘画情况,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马上予以讲解纠正
3.对于没有画完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画完,做为作业下节课对作业中的优缺点予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