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2、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自行车轴承安装滚珠轴承B.消防员即将到达地面时紧握滑竿C.此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D.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3、如图所示,为2月6日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获得冠军时的比赛情景。
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足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就停止运动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4、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境可能发生的是()A.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B.用橡皮能擦掉纸上的字C.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D.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就被吹到地上5、如图所示,从车顶的A处有一个自行下落的小球,落在地板上的B处,则该车厢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匀速向左运动B.匀速向右运动C.向左进行减速运动D.向右进行减速运动6、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戴防滑手套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力F向右运动,利用频闪照片每隔0.2s记录物体运动状况。
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MO段的平均速度为5m/s②OQ段的平均速度为6.25m/s③MO段的摩擦力为5N④OQ段的摩擦力小于5N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都是有害的D.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填空题9、如图所示,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应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______运动,此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总结(重点)超详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雪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答案:DA.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作用在滑雪板上,小雪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小雪上不满足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条件,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改变了小雪的运动状态,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D.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仍具有运动的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A.4N 0B.0 4NC.4N 4ND.8N 8N答案:C甲图中弹簧即受手的拉力,又受到墙的拉力,各为4N,弹簧伸长了5cm,弹簧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4N、4N,与甲图相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消防员正进行徒手爬杆训练,当消防员匀速直线爬杆过程中()A.向上爬杆时,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向上爬杆时,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C.向下爬杆时,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D.无论向上、向下爬杆,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下答案:AAB.消防员匀速向上爬杆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所受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且f1=G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消防员匀速向下爬杆时,在竖直方向仍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所受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且f2=G故C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考点总结(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考点总结单选题1、2022年2月6日,不服输、敢拼搏、懂团结的中国女足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如图)。
在比赛过程中()A.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只受重力B.将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的足球受力不平衡D.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因不受力而逐渐停下答案:CA.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 不符合题意;B.脚对足球用力,足球被踢飞,是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的足球有水平方向的速度,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D.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所以最后停下,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打羽毛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下列与这项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球时,球拍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B.羽毛球飞行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迎面飞来的羽毛球被球拍挡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DA.发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和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羽毛球对球拍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B.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故B错误;C.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作用将下落,故C错误;D.球被球拍挡回,羽毛球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D正确。
故选D。
3、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如图所示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的画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增大B.运动员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D.当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A.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运动员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不变,故A错误;B.运动员转弯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故C正确;D.当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冰面上,冰面对他的支持力作用在运动员身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2.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前B.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后C.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D.不确定落点的位置3.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f1=0N,F2=20N B.f1=10N,F2=20NC.f1=20N,F2=40N D.f1=10N,F2=40N4.下列关于生活中几个事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辆汽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跳高运动员竖直向下蹬地的力大于他的重力,运动员就能从地上跳起来C.鸡蛋掉到地面上破裂,是因为地面对蛋壳的作用力大于蛋壳对地面的作用力D.一袋重500N的米放在地面上,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这袋米受到的合力为200N 5.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C.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完整版)运动和⼒知识点总结与练习班级姓名学号第⼋章运动和⼒知识点总结与练习8-1、⽜顿第⼀定律1.⽜顿第⼀定律内容:⼀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作⽤时,总保持静⽌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①⽜顿第⼀定律说明⼒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顿第⼀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③探究⽜顿第⼀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同⼀个⼩车从同⼀斜⾯上同⼀⾼度滑下,其⽬的是使⼩车滑到⽔平⾯初速度相等。
2.惯性惯性的概念:⼀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1)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①“⼀切物体”包括受⼒或不受⼒、运动或静⽌的所有固体、液体、⽓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所固有的⼀种属性,不是⼀种⼒,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个物体不论是静⽌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还是不受⼒,都具有惯性,⽽且惯性⼤⼩是不变的。
惯性的⼤⼩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的物体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关。
(2)在解释⼀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8-2、⼆⼒平衡1、⼒的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作⽤时,如果能静⽌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或多个⼒)叫做平衡⼒。
2、⼆⼒平衡的条件:作⽤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如果⼤⼩相等,⽅向相反,并且作⽤在同⼀直线上,这两个⼒就彼此平衡。
可简单记为:等⼤、反向、共线、同体。
说明:如何判断两个⼒是不是平衡⼒:①根据⼆⼒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只有同时满⾜等⼤、反向、共线、同体这四个条件时才属于平衡⼒,否则不是平衡⼒。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如果⼀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个⼒⼀定是平衡⼒。
初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瓶子,使其竖直且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瓶子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瓶子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B.瓶子静止在手中,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D.减少瓶子里水的质量,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2.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B.t1~t2时间内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C.t2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D.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3.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4.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C.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5.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B.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C.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D.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6.如图所示,昆明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骑行过程中,人受到了路面的摩擦力B.摩擦力大小不受路面粗糙程度的影响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力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通过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来增大摩擦力7.如图所示,一盏台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头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9.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3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11.如图所示,重200N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15NF 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2.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4.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不受力D.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大小相同的两个力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C.弹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D.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6.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3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7.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8.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轮滑运动慢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轮滑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滑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C.轮滑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初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块从左侧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冲上右侧的光滑曲面,最远能到达A点。
现在启动传送带,使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让该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物块最远能到达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2.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3.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 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4.小红和妈妈在超市购物,她用8N的力水平推着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红发现前面有人,她马上用17N的水平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此时妈妈不再施力),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17N B.小车受到的合力是8NC.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D.小车受到的合力是25N5.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
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
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6.如图所示,一盏台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8.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10.电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与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电视机受到的重力C.电视机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11.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D.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12.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A.5N、3N B.5N、2N C.2N、3N D.3N、5N二、填空题13.跳伞运动员竖直向下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⑵说明:【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②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
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
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①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②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③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二、二力平衡1、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2、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八年级下第八章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八章力与运动姓名: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凭直觉观察的经验事实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直到伽利略才用理想实验否认了这一观点。
(2)伽利略的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指出:如果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3)笛卡儿的结论:如果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运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牛顿的总结: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伽利略斜面实验)(1)实验步骤①(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纸板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③(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水平玻璃板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④(推断)假如水平面非常光滑,小车运动的情况将会怎样;(2)试验中的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3)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4)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5)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3.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①一切物体都遵守牛顿第一定律;②“牛顿第一定律”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力,然而不受外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但物体受到多个外力的效果相互抵消时与不受力是相同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具有非常普遍的应用;③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表达〔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平安气襄, 汽车安装平安带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⑹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这就是说物体只要不受力(受到平衡力或合力为零),原来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4.物体质量决定惯性大小。
质量越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越强,即惯性越大。
5.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一种属性。
二、力的平衡1。
我们把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2。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叫平衡力;物体只受两个力时叫二力平衡。
3。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简单称之为: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如果物体上只受到两个力作用,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在它们接触面存在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当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静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静止状态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
5.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要考点,也是常考热点,在本章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者是不可分割两个知识点,是互相关联而又互相补充的知识。
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经常与二力平衡结合;三、物体不受力的含义;四、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五、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考试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常见有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理解等;(2)惯性:常见考查方式有:对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认识和解释、影响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对物体惯性的理解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
系安全带的目的是()A.增大惯性B.减小惯性C.利用惯性D.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答案:DAB.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的大小不变,故AB错误;D.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而不是利用惯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下表中的物理知识与事例不相符的是()答案:BA.砌墙时用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事例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B.鞋底刻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与事例不符,故B符合题意;C.乘车时系安全带,一旦突然刹车,人由于惯性会继续前进,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与事例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D.远离门轴推门,离门轴越远,越容易推开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与事例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3秒,在这3秒内,下列各力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杠铃的重力与运动员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运动员对杠铃的力和杠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受到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A.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由于举着杠铃所以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杠铃的重力与运动员受到的压力,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运动员对杠铃的力和杠铃的重力,受力物体都是杠铃,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C正确;D.运动员受到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压力大小等于杠铃的重力,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杠铃的重力的和,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总结(重点)超详细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
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B.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D.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使木板A作匀速运动才能测出B受到的摩擦力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3、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骑车行驶过程,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D.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4、“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公交车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辆向右急转弯时人会向左倾倒B.车辆转弯时人的惯性增大C.坐稳扶好是为了减小惯性D.车辆转弯时人才有惯性5、第24届冬奥会2022年2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众多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关于图中涉及到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被托举静止在空中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托举力是一对平衡力B.乙图中,运动员以抛物线轨迹腾飞在最高点时,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C.丙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丁图中,不停地在冰壶前刷冰,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6、打羽毛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下列与这项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球时,球拍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B.羽毛球飞行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迎面飞来的羽毛球被球拍挡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块从左侧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冲上右侧的光滑曲面,最远能到达A点。
现在启动传送带,使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让该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物块最远能到达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2.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
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
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f1=0N,F2=20N B.f1=10N,F2=20NC.f1=20N,F2=40N D.f1=10N,F2=40N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A.F1B.F2C.F3D.F46.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
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
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2.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3.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前B.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后C.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D.不确定落点的位置4.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5.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 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6.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7.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A.F1B.F2C.F3D.F48.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则该物体在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分别为F上、F下,则()A.F上 = G B.F上>G C.F下 = G D.F下>G9.下列情况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10.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1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轮滑运动慢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轮滑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滑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C.轮滑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1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的B.一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下落过程中也受重力作用C.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D.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二、填空题13.如图甲是工厂中运送煤块的皮带传输机,图乙为它的工作过程简化图,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
当将一煤块A轻轻放在皮带的左端,煤块在皮带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向右作速度增加的变速直线运动,此时煤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选填“为零”、“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经过较短时间后,煤块随皮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运动,此时煤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
(选填“为零”、“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14.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4N 的拉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和长木板均保持静止,在静止状态下,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_______N,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N,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_______N。
15.如图,瓶子和水的总重为3N,手握住瓶子力为4N时,瓶子静止不动时,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到10N时,瓶子仍然静止不动,此时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16.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萍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6s~12s内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N,10s~14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_cm/s.17.如图(a)(b)表示一辆小车驶向一弹簧的运动过程,小车碰到弹簧后最终会停止,表明了力能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同时弹簧被压缩表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小车碰到弹簧后,车上的物体向前倾倒,表明物体具有一种_________的性质,物理学中把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18.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
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他在______(选填“t2”“t3”或“t4”)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19.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5N的水平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_____5N.(选填“>”、“=”或“<”)。
20.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0.2kg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3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6s内铁块移动的距离是______m,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21.小丽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重为80N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突然,她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有2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
22.如图所示,用F=10N的力作用在细绳(不可伸缩)的末端使物块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细绳突然断了,则物块将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3.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块在F=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块继续向前运动,经过C点,最终在D点停下。
物块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撤去拉力后,物块还能继续往前运动一段距离,原因是______;物块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最终物块停止运动,主要原因是______。
24.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文化。“赛龙舟”时,队员在阵阵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龙舟冲过终点线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龙舟具有________。
三、实验题25.小明学习了惯性知识后,知道了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但通过观察小汽车的刹车过程小明有一个问题想不太明白:同一辆小汽车踩下刹车,速度慢时很容易就停下来了,而速度快时则不太容易停下来,由此可见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这难道不正说明了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吗?为搞清楚惯性大小到底和速度有没有关系,老师帮小明查阅了资料,找到了以下两个理论知识,并且和小明共同设计了两个实验来验证。
知识1: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0时,惯性大小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知识2: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由单位时间内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量来判定。
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一:老师用光滑的玻璃水平面(摩擦力忽略不计入、质量不同的小车A和小车B、细线、1个重物块M、速度测量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两次实验小车A和B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从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知道:时间01s2s3s实验小车小车A静止5cm/s10cm/s15cm/s小车B静止2cm/s4cm/s6cm/s(1)小车A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同一个重物块拉动小车A和B的目的是_____。
(2)小车_____的运动状态更难改变,小车_____的质量大一些。
这个实验验证了惯性大小确实和质量有关系。
实验二:老师利用1个小球、斜面、粗糙的水平木板、停表、速度测量仪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以此来模拟汽车刹车的过程,每次实验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开始释放,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释放高度 到达水平面的速度0v 速度从00v 的时间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 第1次 1h 5cm/s 2s5cm 第2次 2h 10cm/s 4s20cm 第3次 3h20cm/s 8s 80cm (3)1h 、2h 、3h 的大小关系_____,这三次实验中水平面木板的粗糙程度应该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第2次实验,小球在水平面运动过程中每秒钟速度变化量为_____cm/s .这三次实验中小球单位时间速度大小的变化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5)结论:同一个物体,受相同的外力,速度不同时,其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使物体处于静止或__状态进行研究.①在探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影响时,甲乙两位同学按如图(a )所示改变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观察到当F 1和F 2的大小不相等时硬纸板不能处于静止状态,F 1和F 2的大小相等时硬纸板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__.②如图(a )当F 1与F 2相等时,硬纸板将能在此位置保持静止状态.保持F 1与F 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将硬纸板扭转到图(b )中的位置,松手后,硬纸板将不能在此位置静止.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__.③如图(c )所示,保持F 1与F 2在同一直线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虚线处剪开后,硬纸板将不能保持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必须__.27.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方向拉动长方体木块,使长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步骤____与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_,摩擦力越大.(4)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8.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