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梅安新

合集下载

河北自学考试遥感导论(梅安新版)名词解释

河北自学考试遥感导论(梅安新版)名词解释

1. 黑体:2. 邻域增强1.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黑体。

其特点是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

黑体具有最大发射能力。

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的黑体,黑色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2. 邻域增强:根据像元与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改变各像元的数值,获得新图像,从而突出某些信息的方法。

像元的亮度值不再由它自己决定,而是由它和周围像元共同决定。

1、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2、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比值植被指数3、辐照度与辐射出射度4、加色法与减色法5、全球定位系统1.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2.归一化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查处一它两之和。

比值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比。

3.辅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4. 加色法:调节红、绿、蓝三原色的亮度比例,形成各种彩色。

减色法:从白光中间去一种或几种光,形成彩色。

5.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1、遥感2辐射亮度3加色法4高光谱遥感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3.加色法:调节红、绿、蓝三原色的亮度比例,形成各种彩色。

4. 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2、数字地球3、电磁波谱4、大气窗口6、航空相片比例尺7、红移”2、数字地球: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3、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4、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梅安新版遥感导论笔记

梅安新版遥感导论笔记

遥感第一章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即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物体特性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遥测:指对被测物体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距离测量的技术遥控:指远距离控制目标物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传感器(遥感器):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平台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可转换成图像非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不能形成图像①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②信息的获取遥感系统包括(P1):③信息的接收④信息的处理⑤信息的应用①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1)按遥感平台分②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③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地球的航天器上④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船上遥感类型(P3)①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um之间的遥感②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um之(2)按传感器探间的遥感测波段分③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um之间的遥感④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m之间的遥感⑤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在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①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3)按工作方式分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②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①外层空间遥感(4)按应用领域分②大气层遥感③陆地遥感④海洋遥感…….①大面积的同步观测②时效性遥感特点(P5)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④经济性⑤局限性①遥感平台方面航天时期遥感发展的主要表现(P8)②传感器方面③遥感信息处理方面④遥感应用方面第二章波动:各质点在平衡位置振动而能量向前传播的现象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线偏振的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电磁波(电磁辐射):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辐射能量:电磁辐射的能量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辐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朗伯源:辐射亮度与观察角无关的辐射源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普朗克公式:普通适用于绝对黑体辐射的公式维思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位移:黑体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波长短的方向移动基尔霍夫定律:单位面积多个物体的辐照度仅与波长和温度有关,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无关,若物体为绝对黑体,则其吸收率为1,且物体辐射出射度与辐照度相等比辐射率(发射率):实际物体辐射与黑体辐射之比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太阳光谱:指光球产生的光谱夫琅和费吸收线:用高分辨率光谱仪观察太阳光谱时,发现的连续光谱明亮背景上许多离散的暗谱线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很多时发生的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方向散开称为散射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其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且散射在光线向前方向比向后方向更强,方向性比较明显无选择性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遥感导论知识点整理(梅安新版)

遥感导论知识点整理(梅安新版)

遥感导论知识点整理【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注意:标注页码的地方比较难理解,希望大家多看看书,看看ppt。

【第一章】绪论1、【名】遥感(remote sensing)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源)、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5个哦亲!详见书第2页图哈~)3、【名】信息源:任何目标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被称为遥感的信息源。

4、遥感的类型:a)按照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空间)遥感、航宇遥感b)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0.05μm-0.38μm)、可见光遥感(0.38-0.76μm)、红外遥感(0.76-1000μm)、微波遥感(1mm-10m)c)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5、遥感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6、遥感发展简史Remote Sensing 的提出:美国学者布鲁伊特于1960年提出,61年正式通过。

遥感发展的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1839年,达格雷发表第一张空中相片;1858年,法国人用气球携带照相机拍摄了巴黎的空中照片。

1882年,英国人用风筝拍摄地面照片;J N Niepce (1826, France)The world’s first photographic imageIntrepidballoon, 18621906, KitesPigeons, 1903.(2)航空遥感阶段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创造了条件。

1909年,意大利人首次利用飞机拍摄地面照片。

一战中,航空照相技术用于获取军事情报。

一战后,航空摄影用于地形测绘和森林调查与地质调查。

(完整版)遥感导论(梅安新版)考试重点

(完整版)遥感导论(梅安新版)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定量遥感:利用遥感传感器获取地表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在先验条件和计算机的支持下,定量获取目标物参量或特性的方法和技术,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

遥感建模:从传感器上获得的遥感数据叫可测参数,建立可测参数与地面目标的状态参数之间数关系叫建模。

影像空间: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特征的遥感影像所表达的地理空间称为影像空间。

遥感影像的综合与分解遥感影像的综合:①由高空间分辨率向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转换;②由高光谱分辨率数据向低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转换;③由多传感器遥感数据经融合;④由多波段遥感数据的融合。

遥感影像的分解:①由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转换(像元分解);②经过运算的高光谱向多光谱数据转换成新的遥感数据。

遥感信息:遥感信息是指以电磁波为载体,经介质传输而由航空或航天遥感平台所收集到的反应地球表层系统现象的空间信息,是影像空间所包含的地学信息。

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光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是对光谱细节的分辨能力的表达。

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像元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传感器能把两个目标物作为清晰的实体记录下来的两个目标物之间最小的距离。

地面分辨率:衡量遥感图像能有差别地区分两个相邻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超过分辨率的限度,相邻两物体在图像上即表现为一个单一的目标。

是空间分辨率数值在地面上的实际尺寸,取决于像元大小和背景信息。

遥感信息独立的地学变量:由于地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反射和辐射量,这些反射和辐射量在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中有不同的灰度值,经过不同波段遥感数据的特殊处理,可以获得新的特殊的灰度值的遥感影像,与其他地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灰度值,这就是地物在遥感影像中具有独立的地学变量。

同质阈值:对于一定大小和基本要素空间的目标,我们可以制定出分辨的标准,而如果目标超出标准,其要素就散焦和无法分辨,这就是该目标的同质阈值。

遥感导论—梅安新讲义

遥感导论—梅安新讲义

遥感导论—梅安新讲义目录第一章遥感—碧空慧眼 (4)§1 遥感绪论 (5)§2 遥感概念和遥感数据 (5)遥感(RemoteSensing)概念 (5)遥感数据(遥感数据获取示图) (6)§3 遥感的特性 (6)遥感的特点 (7)§4 遥感平台 (8)§5 遥感数据的类型 (9)§6 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 (9)§7 遥感的发展简况 (10)第二章遥感原理 (11)§1 遥感的电磁波原理 (12)§2 太阳辐射 (12)§4 太阳辐射与地物的作用 (15)§5 地物的热辐射 (16)§6 微波与地物的作用 (16)§7 各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 (17)第三章遥感数据 (18)§1 传感器 (18)§2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 (22)§3 航空遥感数据 (22)§4 地球资源卫星数据(...). (27)第四章遥感数据的校正 (29)§1 辐射校正 (30)§2 几何校正 (33)§3 遥感数据的镶嵌处理 (36)第五章遥感图像的处理 (38)§2 遥感数据的计算机分类法 (44)§3 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45)§2 航空像片的信息提取 (48)§4 遥感影像地图 (55)§1 植被遥感 (57)§2 水体遥感 (57)§3 地质地貌遥感 (58)§4 土壤遥感 (59)§1 概述 (61)§2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61)§3 GPS技术 (62)§4 遥感在GIS中的作用 (62)§5 3S技术的集成应用实例 (62)第一章遥感—碧空慧眼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遥感概念、遥感的特点、遥感数据、遥感数据类型、遥感数据的应用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原理(遥感导论__梅安新)模拟试题

遥感原理(遥感导论__梅安新)模拟试题

《遥感原理》试题三一、名词解释(20分)1. 多波段遥感2. 维恩位移定律3. 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4. 大气窗口5. 多源信息复合6.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7. 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8. 平滑与锐化9. 多光谱变换10. 监督分类二、填空题(10分)1、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平方公里。

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和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

其在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

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每题10分)1. 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2.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5. 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遥感原理》试题四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2、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3、电磁波与电磁波谱4、垂直摄影与倾斜摄影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8、平滑与锐化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二、填空题(10分)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

梅安新《遥感导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

梅安新《遥感导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
梅安新《遥感导论》配套题库【课 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梅安
特征
章节
部分Hale Waihona Puke 光谱主编地物
习题
遥感
导论 遥感
电磁辐射
题库
综合
解译
定位系统
全球
模拟
题库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梅安新《遥感导论》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 梅安新《遥感导论》的师生参考。本书是梅安新主编的额《遥感导论》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 为课后习题及详解。本部分对梅安新主编的《遥感导论》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 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第 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本部分严格按照梅安新主编的《遥感导论》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 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 能力。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参照梅安新主编的《遥感导论》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 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2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 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梅安新《遥感导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梅安新《遥感导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读书笔记
这是《梅安新《遥感导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 己的心得。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使用说明
在章节安排上主要以梅安新等编著的《遥感导 论》为主(见表:电子教案章节与《遥感导论》教 材章节的对应关系),同时参考了彭望琭等编著的 《遥感概论》教材。为便于授课和自学,本电子教 案的体系与教材略有差异,但主要内容基本相同。 本教案为教师们授课提供基本的思路、框架、体系 和一些最基本的素材,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自己 的喜好和掌握的材料进行调整与修改。为充分利用 网络资源,提供了上网查资料的教学活动,使学生 及时了解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保证教学内容 的新颖性和先进 《遥感导论》 ppt教案
返回 下一章
§1 遥感绪论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 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与现代物理学、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 数学和地理学密切相关。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成为地球环境 资源的调查和规划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本节结束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境地监表测的(…高)度。是705.3 km,对地球表面的 扫描宽度是185 km,一幅TM图像可以全 部覆电盖磁我波国谱海图南岛大小的面积。
To be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continued…
§3 遥感的特性
遥感的特点
❖大面如积一的幅L同and步sat观图像测,(覆…盖面)。积185 km×185 km,
(…)为隐藏的文本框,点击可放映“本章提要”内容; 有下划线为超级链接,当鼠标指针变为手形时,点击可 链接到该内容,开始讲授。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使用说明
节界面:每节结束后有红色的“ 本节”结的束提示语;;
节内容有多张幻灯片时,这些幻灯片之间有绿色的“To be continued…”提示语,点击可继续本节内容,直 到有红色的“本节结束”提示语出现;每节内容讲解结 束后相应有两个按钮:返回和 下。一节

遥感导论梅安新复习资料

遥感导论梅安新复习资料

遥感导论梅安新复习资料遥感导论梅安新复习资料遥感是一门研究利用航空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地面信息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地理学、环境科学、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遥感导论梅安新复习资料中,我们将深入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是通过感知和测量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获取地物信息的科学方法。

遥感技术利用电磁波在地球与航空器、卫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反射、辐射和散射等信息,来推断地球表面的地物类型、分布和变化。

遥感技术具有非接触、全球性、实时性等特点,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地球。

二、遥感的原理遥感技术基于光、热、微波等电磁辐射与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

不同地物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有不同的反射、辐射和散射特性,通过测量这些特性,可以推断地物的类型和性质。

遥感技术主要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两种。

被动遥感是利用自然光源(如太阳)的辐射,通过接收地球表面的反射光来获取信息。

主动遥感则是通过向地球表面发射电磁波,测量其回波来获取信息。

不同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可以获取不同波段的信息,从而提供多种角度的地球观测。

三、遥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地理学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制作地图、研究地貌和地形,监测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等。

在环境科学领域,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水质变化,预测自然灾害等。

在农业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城市扩张、交通状况,优化城市布局等。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资源勘探、气候变化研究、海洋监测等领域。

四、遥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首先,遥感技术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可以获取更精细的地物信息。

其次,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多尺度的遥感观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地球观测。

第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更加自动化和精确化。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梅安新 《遥感导论》  ppt教案
遥感( Remote Sensing )概念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 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 测。 遥感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 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 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 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To be continued…
本节结束
返回
下一节
§5 遥感数据的类型
按平台分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数据。
按电磁波段分
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遥 感数据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
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
本节结束
返回 下一节
§6 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一)
林业: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农业:作物估产、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预报。 水文与海洋: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 雪监控、海洋渔业。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和政府决策。 气象:天气预报、气候预报、全球气候演变研究。 To be continued…
§7 遥感的发展简况(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美空间技术竟相发展,分别发射 了一系列的空间计划卫星,促进了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空间技术转向为人类服务,地球资源技 术卫星诞生。 20世纪80年代,地球资源技术卫星的传感器技术不断提 高。 20世纪90年代,除美苏外,其他国家均发射了各种资源 卫星。 目前,高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发展迅速。 本节结束 本章结束
第4章 遥感图像处理 4.1 光学原理与光学处理 4.3 数字图像的增强
第六章 遥感数据的信息提取 第七章 遥感应用
第八章 3S技术的集成应用
第5章 遥感数字图像目视解释与制图 第6章 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和解释 第7章 遥感应用

梅安新遥感导论 第一章

梅安新遥感导论  第一章

Landsat TM(多谱段遥感)
高光谱
高光谱遥感(Hyperspectr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可以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 割成多达数百个非常窄的、相对更连续的光谱段, 使用这种技术的光谱成像仪,可以收集200个以上波 段的数据,使图像中的每个像元都得到相对更连续 的反射率曲线,而不像一般传统的多光谱扫描仪在 波段之间存在间隔。 高光谱遥感的机理与应用,包括高光谱电磁波谱特 征及成像机理、高光谱遥感海量数据处理、特征信 息提取方法和图像光谱重建、光谱匹配等图像分析 关键技术及地物识别模型,并探讨机载和星载高光 谱分辨率遥感信息在农业、城市及军事等诸多领域 的应用潜力。
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通过分析,揭示出目
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1.2 遥感系统
遥感系统组成
遥感系统组成
信息源—地物目标发射、反射的电磁波 信息获取—接收、 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 即传感器或遥感器;安放和携带传感器的装置即遥 感平台 信息记录与传输—把传感器接收到的目标物信息记录 在磁介质或胶片上;信息传回地面 信息处理—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信息恢复、辐射校正 、飞行器姿态校正、投影变换等处理并转换成通用 格式或模拟信号 信息应用—信息增强、提取、融合、应用

高光谱示意图
多光谱
按工作方式分
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 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送电磁波, 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 射源的反射能量 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到的目标物电磁辐 射信号可转换成(数字或模拟)图像 非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到的目标物电磁 辐射信号不可转换成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10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3、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2、可见光、红外、微波3、地物光谱特征4、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5、温度6、减色法7、配准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X 2、√3、√4、X 5、√6、X 7、√8、√9、X 10、X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

(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3、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4、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有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

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到达地面后:吸收、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2、共同点:都有色、形、位;区别:航空是摄影(中心成像、像点位移、大比例尺),卫星是扫描成像(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3、更好的发挥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

如洪水监测:气象卫星—--时相分辨率高、信息及时、可昼夜获取、同步性强、有利于动态监测;TM----信息丰富、几何性能好、空间分辨率高、有利于分析洪水信息;雷达----较易观察水体和线性地物、可全天候获取信息、有利于实地监测洪峰。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9答案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3、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4、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可见光、红外、微波。

4、信息量最大、波段间的信息相关最小。

5、减色法。

6、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

7、温度。

8、地物光谱特征。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X2、√3、X4、X5、X6、X7、X8、√9、√10、√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1、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

(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3、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4、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

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

六、论述题:(1、3小题10分,2小题9分,共计29分)1、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到达地面后:吸收、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2、共同点:都有色、形、位;区别:航空是摄影(中心成像、像点位移、大比例尺),卫星是扫描成像(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3、更好的发挥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

如洪水监测:气象卫星—--时相分辨率高、信息及时、可昼夜获取、同步性强、有利于动态监测;TM----信息丰富、几何性能好、空间分辨率高、有利于分析洪水信息;雷达----较易观察水体和线性地物、可全天候获取信息、有利于实地监测洪峰。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8答案一填空题(30分)1、农作物的识别与种植面积估算,长势监测和估产模式的建立。

2、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模型方法。

3、RS,GIS,GPS。

4、方位关系,包含关系,相邻关系,相交关系,相贯关系。

5、丰富的信息量,直观形象性,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现势性强。

6、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否使用训练场地。

7、罗伯特梯度,索伯而提速,拉普拉斯算法,定向检测。

8、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9、相邻关系。

二简答题(30分)1、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3、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4、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5、土壤的反射曲线与其机械组成和颜色密切相关,土壤的光谱特征还受到地貌、耕作特点等影响。

三.论述题(40)1、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2、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3、1、蓝色,对水体由投射力。

2、绿色,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

3、红色,可量测植物绿色素吸收率。

4、近红外,测定生物量和作物长势。

5、短波红外,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

6、热红外,探测热辐射。

7、短波红外,探测高温辐射源。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7答案一填空题(30分)1、Landsat、SPOT、CBERS。

2、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3、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4、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5、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

6、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7、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8、相交关系。

二简答题(30分)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2、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3、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

4、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5、1、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

3、基尔霍夫定律:每个物体向外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必然相等。

三.论述题(40)1、(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

(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2、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模型方法。

3、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核心部分是推理机。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6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2、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3、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4、加色法: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的方法。

5、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二、填空题(20分)1、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2、Landsat、SPOT、CBERS。

3、单波段彩色变换,多波段彩色变换,HLS变换。

4、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5、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6、相邻关系。

7、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8、去处噪声。

三、简答题(30分)1、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侧视雷达采用非中心投影方式成像,微波影像中的分辨率是由成像雷达的斜距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决定的,比例尺在横向上产生畸变,地形起伏位移。

3、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4、本质区别在于模拟量是连续变量而数字量是离散变量。

5、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和颜色密切相关,岩石光谱反射率受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和表面糙度的影响,岩石表面湿度对反射率也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