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故事》教案新部编本3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习作3:我来编童话》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习作3:我来编童话》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作3我来编童话1.借助词语展开想象,完整地写一个童话故事。
确定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能从时间、地点和事件三个方面构思童话故事。
2.能根据教材提示的内容,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
3.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作,初步形成修改作的意识。
能给作加题目。
重点借助词语展开想象,完整地写一个童话故事。
确定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能从时间、地点和事件三个方面构思童话故事。
难点能根据教材提示的内容,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
1.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的四篇童话故事的情节,并迁移运用到本次编写童话中,能有效地降低难度。
2.根据表格梳理引导学生填写这次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帮助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童话故事很有趣,是大局部孩子喜爱阅读的书籍,里面的故工作节非常活泼,还能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它就像磁铁深深地把我们吸引,那你有没有兴趣本人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呢?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2.板书课题:我来编童话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把学生带入童话的世界,让学生去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以此引导学生自己编童话。
二、明确思路。
1.讨论:课件出示讨论内容:课件出示: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好几篇童话,你能总结一下它们的特点吗?讨论后代表发言: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还是生活中的物品,都能说会笑,会思考。
作者把它们当成人来写,付与它们人的性格。
2.课件出示词卡。
国王黄昏厨房啄木鸟冬天森林超市玫瑰花星期天小河边师:看到这些词卡,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施展设想,把故事写下来。
(1)写之前想一想:①故事里有哪些脚色?(可以从上面任选一个或者几个。
如果需要,也可增加你喜爱的其他脚色,如“小公主”“勇士”“月亮”“树博士”等)②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③他们在那里做什么?想什么?猜测一下它们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故事的结果是什么?(2)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最新部编本《森林中的童话》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本《森林中的童话》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童话》这本书的背景和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森林中的童话》这本书,包括作者、出版社、主题等。
2. 针对书中的几个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和讨论,包括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
3. 进行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练,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流程:1. 导入: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介绍《森林中的童话》做铺垫。
2. 介绍:向学生介绍《森林中的童话》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3. 阅读和讨论:让学生阅读书中的几个童话故事,并就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进行讨论。
4. 词汇和语法练:设计相关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
5. 口语表达: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6.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1. 《森林中的童话》课本2. 教学讲义和练题3. 角色扮演活动卡片4. 创作素材和指导材料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对课堂练和创作活动进行评估,检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了解真实的森林环境。
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图书展览,拓宽阅读资源和视野。
七、教学反思:本课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并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讨论书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森林生态、森林中的动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并能够在音乐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森林的气息和情景表现出来。
2.细心聆听,并感受音乐的情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3.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呈现了多样化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韵律、旋律等,让幼儿有一个多元化的音乐体验。
二、教学内容a. 音乐材料1.建议使用特定的森林音乐,可以搭配大屏幕投影展现森林画面,加强视听效果。
2.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学,建议准备以下乐器:–音乐伴奏器(可适应各种素材进行创作的音乐制作软件);–竖琴、响木、木鱼、手鼓、长笛等乐器。
b. 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森林的故事》–环节1:幼儿围着大树,听音乐。
–环节2:带着幼儿体验森林的气息。
–环节3:课堂上设计“森林”手画面,通过多种手势展现森林中动物的形态。
–环节4:创作歌曲,用声音传达森林的气息和情景。
2.自主练习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步骤a. 环节1:幼儿围着大树,听音乐1.引导幼儿围着大树,静静地品味《森林的故事》这首音乐的气息和情景,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的生态,感受森林中的动植物活动。
b. 环节2:带着幼儿体验森林的气息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课堂上播放的森林画面,了解森林中不同动物的生活状态。
2.引导幼儿体验森林的声音,让幼儿模拟树的摇晃、鸟儿的歌唱、虫子的爬行等等。
c. 环节3:设计“森林”手画面1.引导幼儿设计“森林”手画面,通过手势展现森林中动物的形态。
2.引导幼儿在手画面上展示动物跑,跳,飞,叫等动作,进行互动。
d. 环节4:创作歌曲,传达森林的气息和情景1.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乐器,尝试演奏自己的森林故事。
2.鼓励幼儿创作歌曲,让他们想象自己在森林中碰到了什么动物或看到了什么情景,用声音传达出来。
四、教学时长60分钟五、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态、认识了森林中的不同动植物,更能在音乐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森林的气息和情景发挥得淋漓尽致。
《森林传奇——故事绘本教案》
《森林传奇——故事绘本教案》。
这本绘本故事分为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份独立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人公,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情节,向小学生传递有益的思想精华。
例如:“稻草人马特”故事告诉小学生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皮皮和点点”故事教育小学生要学会照顾和关心他人,要有同情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怕黑的小兔子”故事告诉小学生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勇敢面对困难等等。
这些故事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不仅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且让小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发现生活美好之处。
除了每个故事中所包含的教育精华之外,绘本教材还通过图片的形式、语言的表达等细节方面,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性。
例如书中每个故事都有色彩鲜明、卡通形象的插图,故事中语言表达贴近小学生,容易理解。
这种具有艺术性的故事表达方式让小学生从面临单调的学习和生活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更好地享受故事阅读的乐趣。
这本绘本教材的另外一大亮点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工具。
当小学生阅读和学习这本书时,可以和家长或老师一起探讨故事中的教育意义,让小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更好地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此外,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有配套的练习题目和活动,让小学生通过书籍学习方法、技巧和过程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小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最大的益处。
《森林传奇——故事绘本教案》的出版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育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努力,这本书的内容寓教于乐,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小学生的思想,让小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希望这种绘本教材得到更多的推广和使用,让更多的小学生受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森林报》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森林报》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书中所描绘的美丽自然,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在阅读中,学习读书的方法,感受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
3.学习摘抄的基本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1.阅读有关动植物的书籍。
2.将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分享。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阅读《林中乐队》这篇课文,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
孩子们都觉得奇怪:它什么时候睡觉呢?原来春天鸟是没工夫睡大觉的,它每次只能睡短短的一小觉:它唱一阵,打个盹,醒来再唱第二阵;半夜里睡一会儿,中午睡一会儿。
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在森林里可以听到清脆的独唱、拉提琴、打鼓、吹笛;可以听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也可以听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
燕雀、莺和歌声婉转的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
甲虫吱吱嘎嘎地拉着提琴。
啄木鸟打着鼓。
黄鸟尖声尖气地吹着笛子。
母鹿咳嗽着。
狼嗥叫着。
猫头鹰哼哼着。
蜜蜂嗡嗡地响着。
青蛙咕噜咕噜地吵一阵,又呱呱呱地叫一阵。
没有好嗓子的动物,也不觉得难为情。
它们都会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乐器:啄木鸟寻找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
它们那结实的嘴,就是顶好的鼓槌。
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的响——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蚱蜢用小爪子抓翅膀:它们的小爪子上有小钩子,翅膀上有锯齿。
一种火红色的水鸟把长嘴伸到水里,使劲一吹,把水吹得扑噜扑噜直响,整个湖里轰传起一阵喧嚣,好像牛叫似的。
沙雉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了: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
它的尾巴兜着风,发出一种“咩咩”的声音——不折不扣,活像羊羔在森林的上空叫!学习任务二:请你猜一猜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第一组:麻雀和椋鸟第二组:云杉和野草【学习资源】《森林报春》【苏联】维比安基【课后作业】将书中感兴趣的故事,画成一幅图画。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辽海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辽海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培养学生对音乐故事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能正确配合音乐指挥,听懂并演奏简易的曲子。
3.与同伴协作,完成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加强学生对音乐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音乐的魅力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对节奏的把握,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简单的曲子。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热身身体,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可用一首简单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做运动。
2. 教授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理解程度,适当调整讲故事的语言及内容。
在讲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入音乐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和意境。
3. 音乐演奏活动1.音乐指挥:教师可以充当指挥,或指派一名学生做指挥。
指挥可以任选学生或教师演奏器乐或打节拍,掌握节奏和速度,带领全班学生演奏。
2.音乐演奏:在节奏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演奏简单的曲子。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子,如儿歌、古曲等。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尝试用故事中的元素,自行编创一个小节目,可以是剧场表演、音乐演奏等。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合作与创造的快乐,同时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师点评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有进步和优秀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一些互动交流。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学生的音乐演奏是否能够正确地配合指挥、把握节奏。
3.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和表现。
五、教学延伸1.给学生多听一些音乐故事,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
2.组织一次观看音乐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
3.在音乐课后,让学生画一幅和音乐故事相关的画,表达对音乐的感是和想象。
以上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辽海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2课时)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 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 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5. 朗读、背诵3条关于“理”的谚语。
【教学重点】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的教学1.出示课内外童话故事的插图,如《七色花》《拇指姑娘》《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等,提问:看图猪猜,这是哪个童话故事?2.学生根据图片回答。
教师追问:大家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3.学生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及理由。
教师相机出示“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齐读。
4.引导回顾:本单元我们一起畅游了童话世界,读了哪几个童话故事?(1)学生交流课文中的童话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中的哪位主人公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种子《在牛肚子里旅行》——青头和红头《一块奶酪》——蚂蚁队长(3)引导交流: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现实中有什么不同?(4)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5.引导回顾:童话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感情,读起来真有意思。
这些童话故事中,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1)学生交流故事中神奇的事。
(2)教师相机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了各种奇特的景象《那一定会很好》——一粒种子有不同形态的变化《在牛肚子里旅行》——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最后脱险《一块奶酪》——蚂蚁有秩序地搬运奶酪6.出示第三位学习伙伴的话: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森林故事》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森林故事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听懂音乐故事的情节,并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表演;•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准备•音乐故事《森林故事》的录音或CD;•幼儿园音乐教室或音乐教室一角布置成森林的场景,如贴满绿色纸张的墙壁、散落的树叶等;•幼儿园大班的师生。
3.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在森林里见过的动物,如兔子、鸟儿、小熊等;•播放森林的自然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让幼儿在这个氛围中放松身心。
第二部分:听音乐故事《森林故事》(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故事《森林故事》,并让幼儿倾听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包括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和它们的生活场景。
第三部分:感知音乐特征(10分钟)•引导幼儿回想刚才听到的音乐故事中的音乐元素,如快慢、高低、节奏等;•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音乐元素,如快速拍手、低沉的嗯嗯声等。
第四部分:合作表演(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个动物角色;•每个小组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自己在音乐故事中的角色,如跳舞、做手势、模仿动物的叫声等;•教师引导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注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第五部分:创作音乐(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自己的森林音乐片段;•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或声音材料,创作出符合森林场景的音乐片段;•教师给予小组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发挥创造力。
第六部分: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音乐片段,其他小组鼓掌欢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音乐故事中的情节和自己的表演经验。
4. 教学延伸•将幼儿的创作音乐录制下来,制作成音乐故事《幼儿园森林奇遇记》;•与其他班级或家长共享音乐故事,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 反思与评估•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估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通过表演和创作音乐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音乐《森林的故事》。
2. 利用乐器和身体动作表演音乐。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录制好《森林的故事》音乐。
2. 打印好歌曲歌词。
3. 准备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4. 准备一些与森林有关的图片和素材。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森林的样子,提问:“森林中有哪些动物?森林中有哪些植物?”2. 展示森林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步骤二:欣赏音乐(10分钟)1. 播放音乐《森林的故事》,让幼儿听音乐的同时,仔细观察和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 引导幼儿讨论音乐中的节奏、旋律、节拍等要素。
3.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听到的音乐,如“欢快”、“轻快”等。
步骤三:身体感受(15分钟)1. 安排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做身体动作,如上下摆动、旋转等,让他们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调整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步骤四:乐器演奏(15分钟)1. 准备好木鱼、铃鼓等乐器,让幼儿自由玩乐器,感受乐器演奏出的声音。
2. 指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演奏乐器,让他们感受乐器与音乐的融合。
步骤五:声音表达(15分钟)1. 让幼儿根据音乐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通过声音、语言、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
2. 安排幼儿进行小组表演,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森林的故事》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 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音乐活动,提问:“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你们最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六、教学扩展1. 继续进行其他音乐活动,如唱歌、舞蹈等,让幼儿进一步锻炼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幼儿自由创造音乐,可以让他们制作简单的乐器,或者用身体发出声音。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能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
3.能够背诵课文,并流畅朗读。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背诵课文,流畅朗读。
三、教学内容课文《语文园地三》课文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园林中迷路的故事,通过与花草树木交流,最终顺利找到回家的路。
四、教学安排与步骤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与学生讨论园林与森林的区别,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小男孩如何从花草树木中找到回家的路,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复习课文:让学生互相背诵课文片段,培养流畅朗读能力。
2.课文赏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故事情节背后的情感和价值观。
3.课后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五、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合作、表达和思考能力。
3.任务型学习:通过布置任务并导引学生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效果评估1.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通过学生课后练习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体会程度。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将园林与森林的区别引入到课文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更深层次的人生价值观。
《森林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森林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森林报》,了解报纸的结构特点,学会阅读报纸的方法。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学会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学会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新闻事业,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森林报》四年级下册教材。
2.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阅读报纸,了解报纸的结构特点。
(3)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3. 教学难点:(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字典、笔记本、画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森林报》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森林的知识。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会的生字词。
3. 了解报纸结构(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森林报》的结构,了解报纸的组成部分。
4. 学习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如:“课文讲述了哪些森林故事?”(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5. 小组合作学习(1)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如:“你认为森林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保护森林?”(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6. 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森林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1. 报纸结构:、日期、栏目等2. 生字词学习:圈画、工具书、上下文理解3. 阅读策略:快速阅读、理解能力4.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共同完成任务六、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分析教材分析:课本共分六个单元,包含的内容有歌曲、欣赏、读谱知识、综合训练等部分,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
同时,由于各单元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因此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但歌唱技能、表演能力和读谱知识方面还是空白,因此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和加强学生的音乐常规训练。
教学内容:一、课本中共设计了九首歌曲,这些歌曲充分体现了儿童天性,富有童趣,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欣赏括感受和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等。
指导思想是: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容(唱歌、欣赏、器乐、识谱)进行整合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架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措施:本学期在教师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寓音乐于童趣之中,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的快乐。
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阳出来了》。
情景剧 森林的故事-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情景剧森林的故事-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情景剧,掌握情景剧的表现方式和特点;•通过情景剧学习音乐知识,认识音乐的奥秘和美丽;•掌握合唱《森林的故事》的歌词和旋律,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情景剧的表现,增强形象感知、想象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热爱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感悟生命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情景剧表演的基本技能;•学习合唱《森林的故事》。
教学难点•在情景剧中表达音乐知识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1.情景剧表演的基本技能2.《森林的故事》的学习和合唱教学过程第一课:情景剧表演的基本技能1.教师简单介绍情景剧的概念、表现方式和特点。
2.分组训练。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
每组选择一组情景剧的题材(如动物园、做饭、交通指挥等),然后自行编写表演剧本。
学生依据情景剧表现的基本方式,进行排练和表演。
(注:此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密切配合,尤其是细节环节的处理,如动作、语言、表情、明暗等方法的掌握。
)3.先让各组在小范围内表演,然后在大范围内整体汇演,由教师谈论评估和指导。
第二课:《森林的故事》的学习和合唱1.通过欣赏、讨论、互通感想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风景美如画的远古森林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故事内容进行教学。
循环不断地让学生参与,以达到真正意义上参与式教学。
2.演唱歌曲《森林的故事》。
学生可以口唱,同时配合着简单动作。
演唱过后,循环反复,每次都强调故事的细节及重点。
同时需要求学生能在旋律和歌词方面具有稳定和娴熟的掌握。
四、教学评估知识型评估随堂检查或课后安排文章或话题进行评估,从理解、解释以及分类评估等层面考察学生对情景剧、音乐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技能型评估从实际表演应对、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考察学生的情景剧表演技能和实力。
森林的故事大班音乐教案
森林的故事大班音乐教案教案题目:探索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引导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索意识。
3.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幼儿节奏器、手鼓、铃铛等。
2.音乐播放器。
3.曲目:《森林交响曲》《小鹿乖乖》《小熊宝宝》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热身活动(10分钟)1.引导幼儿做好准备活动。
2.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放松操。
二、导入新知(10分钟)1.师生互动:问幼儿是否去过森林,他们对森林有什么印象?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认识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
3.播放《森林交响曲》,引导幼儿聆听音乐中所表达的森林氛围。
三、音乐活动(30分钟)1.音乐创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森林动物或植物,利用音乐器材创作出对应的音乐表演。
例如:踩踏声、叶子沙沙声等。
2.音乐游戏:播放《小鹿乖乖》等儿歌,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3.集体合作表演: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森林动物,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角色。
四、反馈讨论(15分钟)1.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表演经历。
2.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五、结束活动(5分钟)1.引导幼儿放松身心,整理活动区。
2.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
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自己创作森林动物的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
2.家长参与:邀请家长一同参与音乐活动,增加家园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探索森林的故事,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合作和合奏,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的引导和激发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合理,链条清晰,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园地三》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和“⽇积⽉累”三个板块。
“交流平台”是让学⽣明⽩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动的。
“词句段运⽤”,⼀部分是让学⽣为动物找家,另⼀部分让学⽣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的作⽤。
“⽇积⽉累”让学⽣积累关于秋天的谚语。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语⽂园地三》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较句⼦,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的作⽤。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对⽣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中的作⽤,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出⽰⽂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进⾏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词句段运⽤ (⼀)连⼀连,为下⾯的动物找到家。
1.出⽰⽂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注意读准“厩”的字⾳。
2.读完后告诉学⽣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连⼀连。
4.教师订正。
(⼆)读下⾯两组句⼦,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例句,学⽣⾃由读。
2.分⾓⾊进⾏对话朗读 3.⽐较⼀下每组⾥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不同。
4.师⽣交流,体会不同。
5.⼩结:这⼆组句⼦,每组⾥的两个句⼦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的第⼆个句⼦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些。
部编版三年级(上)《习作三我来编童话》统编版优质教案
《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作,更陶冶情操。
2.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从编写童话故事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师:孩子们玩是你们的天性,你们一定喜欢玩游戏,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老师出示图片(童话故事图片),大家快速回答老师出示图片的内容是什么?回答又快又好的同学老师还有小礼物。
(笑脸贴画)师出示图片,生回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根据自己读过童话导入让学生感到童话离自己很近,能快速让学生融入课堂。
师:除了课外一些童话故事,课本第三单元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些童话故事,哪位学生能回答具体什么故事呢?(生举手回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畅游童话的王国,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编写童话,请大家一起齐读课题《我来辩童话》。
设计意图:把学生思维从课外拉回本教材,回归课本,引出课题。
2.了解童话,明确童话的特点师:既然大家学习了那么多童话,我们就聊一聊你对童话有哪些了解?(生畅所欲言)生1:童话要有想象生2:童话里面花草树木会说话生3:童话还给我们一些启示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想象、拟人、启示。
师总结:童话的特点,并出示课件,让生进一步了解童话。
设计意图:引出童话特点。
3.童话的六要素师:童话的世界非常神奇,我们遨游在神奇的童虎王国的老师知道你们也有了一项神奇的本领。
现在请同学们用你的火眼金睛观察老师出示的词语,并把它们分成三类。
预设:生不会回答的情况,师引导他们竖排看每一类词语,引出生回答角色、时间、地点三要素。
师:童话仅仅有这三要素还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这个角色在具体的时间地点会发生一件有趣的(生:事)。
同学们,我们为了把一件事写完整和具体需要按照什么顺序?引导生回答:起因、经过、结果。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来编童话》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来编童话》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明确习作要求,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用细致的描写,将故事创编得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一、回顾总结,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从小到大,童话一直陪伴着你们长大,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童话乐园。
你们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回答。
(《三只小猪》《人鱼公主》《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稻草人》《丑小鸭》……)2.整理回顾,总结特点。
(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童话。
交流自己感兴趣的童话,说明理由。
引导:读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同学们,请说一说你最感兴趣的童话,并简单说明一下喜欢的理由吧。
(2)小结板书。
同学们说得很对,每一篇童话故事都有性格鲜明的角色,故事都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在童话故事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童话故事还能给我们带来启迪,给人以教育。
(板书:鲜明的角色、拟人化的手法、奇妙丰富的想象、有意义的主题)导语:今天就让我们也展开想象,创编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话故事吧!【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交流,学生能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神奇和美妙,知道在童话的王国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明确要求,构思框架1.读懂习作要求。
(1)默读教材中的习作要求,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要求。
(出示习作单)本次习作是让我们写(童话故事)。
我发现三组词语分别表示(角色)、(时间)、(地点)。
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提供的词语想象故事,还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角色)。
写作之前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列提纲。
完成习作之后还要(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习作更通顺、更完美。
(2)教师总结补充:编写童话故事首先要确定好故事的角色,如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然后想一想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这是故事的背景;最主要是要写清楚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新的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新的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的部编版语文三班级上册教案1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老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
(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解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
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教学反思:中班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
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新的部编版语文三班级上册教案2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森林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森林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森林报》的文章,理解其主题和要点。
2.能够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归纳总结,并写出相关的答案。
3.能够学会如何阅读学术期刊,思考其中的道理和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1.通过回顾图书馆和书籍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期刊的定义和作用。
2.介绍《森林报》的基本情况,以及它在保护森林和动植物方面起到的作用。
二、阅读文章1.请学生浏览一遍《森林报》的内容,了解其主题和文章情况。
2.在看完整本报纸之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期《森林报》有哪些内容?(2)这些内容都涉及到哪些方面的问题?(3)这些问题与保护环境有什么关系?三、学习阅读技巧1.讲解如何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和写出相关的答案。
2.举例说明如何采用批注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文章和增加记忆力。
四、深入探究1.请学生选取一篇文章,认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要点和思想。
2.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五、总结归纳1.请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总结出相关信息和重点。
2.让学生以卡片的形式,输出自己的归纳总结。
3.通过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阅读技巧的讲解和实践,如何理解和提取文章中的信息,以及如何写出相关答案。
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一篇《森林报》的文章,并写出相关的答案和总结。
2.课堂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教学延伸:1.请学生自行阅读有关环保和动植物保护的书籍,并进行阅读和讨论。
2.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保护环境和动植物的专题调研和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森林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学生知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我做起。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想象力及表现力。
3.用表演、朗诵、歌舞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4.通过看图讲故事,直扣主题引发学生对滥砍滥伐的痛恶,对小动物失去家园的同情。
5.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相应的音乐给图画配乐,发挥学生自主性,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表现与情感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音乐剧学习,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起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多种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教材分析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曾经是动物们的乐园。
清晨,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树林中,动物们都静静的等待着又一个美好的一天。
当太阳全部升起来的时候,动物们开始狂欢。
随着人类不断的乱砍滥伐,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在流泪、它们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唱起了这首《不得了》。
这时,动物们吃惊的发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只见他们唱着歌,亲手种下了棵棵树苗。
动物们这才松了口气,人们开始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是造福于人类的。
当森林里又变得绿树如荫时,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快活的景象。
歌曲《不得了》是一首创作歌曲,由向民胜填词、孟卫东作曲。
3/4 、2/4拍交替,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中速、稍快。
这首歌大量使用了重复的手法,旋律中大量运用了大小二度音程,使人感到一种无奈沮丧之感。
八分休止符的多次出现使音乐的节奏轻快、活泼,也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的急切。
此歌简单易学。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教师出示《森林的故事》五张图片。
师:你能说说这五张图片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师: 没想到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使森林里的动物们遭到失去家园的劫难。
二、给图画配乐、朗诵
师:让我们给图画配上合适的音乐。
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音乐为图画配乐。
教师归纳学生的配乐同时提出建议:用我们欣赏过的《苗岭的早晨》为图画配乐好吗?生:好。
学生用《苗岭的早晨》第一乐段给第一、第二张图画配乐并请一位同学叙述故事情节。
师:还有其他音乐吗?
生:《快乐一天》的第一段音乐。
师:我们给第三幅画面配一个什么音乐最合适?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生:伤心地、惊恐地。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最能表达第三幅图的情景,歌的名字叫《不得了》。
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师: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歌曲。
教师范唱。
学生模唱歌曲;间奏的引入仿佛动物们慌乱的脚步;旋律的层层跌落,表现了动物们伤心、无可奈何的样子。
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为图片三配乐。
师:第四副图配什么音乐?
生:《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我和小树来比赛》。
学生演唱《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
师:最后一幅图画我们还用《苗岭的早晨》,你们觉得哪个乐段合适?
生:第三乐段,再现部。
师:请一个同学叙述故事情节配乐。
师:我们把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看哪组最成功。
三、设计情景剧
分组设计活动,表现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提供素材:各种动物头饰、模仿小鸟叫的水筲。
四、各组展示
1.学生配合旁白,交代剧情。
表演故事场景:
(1)森林的早晨,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一乐段,学生戴头饰扮演小动物静卧于森林里,随音乐表现愉悦心情。
自由表演。
(2)森林的狂欢,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乐段,几个扮演小动物的同学随音乐跳舞。
(3)森林的劫难,配乐:歌曲《不得了》动物们慌张逃窜,同时演唱《不得了》。
(4)少先队员植树配乐:《少先队植树造林歌》,部分同学扮演少先队员唱《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5)森林的狂欢,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乐段,全组同学高兴地狂欢、跳舞,表现高兴欢快的情绪。
2.师生合作进行表演
五、课堂小结
师:演音乐剧是对大家表演才能的一次锻炼,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能唤醒更多的人们参与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