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与微组装

合集下载

微组装工艺

微组装工艺

微组装工艺1 1.1 概述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制造、封装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使得日本在电子系统、特别是日用家电消费品的小型化方面一度走在了世界之前。

据估计我国集成电路的年消费将达到932亿美圆约占世界市场的20其中的30将用于电子封装则年产值将达几千亿人民币。

现在每年全国大约需要180亿片集成电路但我们自己制造特别是封装的不到20。

一、微电子封装微电子封装——A Bridge from IC to System 狭义芯片级 IC Packaging 广义芯片级系统级——电子封装工程电子封装工程将基板、芯片封装体和分立器件等要素按电子整机要求进行连接和装配实现一定电气.物理性能转变为具有整机或系统形式的整机装置或设备。

二、芯片级封装涉及的技术领域芯片封装技术涉及物理、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气与自动化等学科。

所涉及材料包括金属、陶瓷、玻璃和高分子材料等。

芯片封装技术整合了电子产品的电气特性、热特性、可靠性、材料与工艺应用和成本价格等因素是以获得综合性能最优化为目的的工程技术。

1.2 微电子封装技术 1.2.1 概念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定义利用薄膜技术及微细连接技术将半导体元器件及其它构成要素在框架和基板上布置、固定及连接引出接线端子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结构的工艺。

二、封装的作用紧固的引脚系统将脆弱的芯片表面器件连线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物理性保护、支撑保护芯片需要外壳底座防止芯片破碎或受外界损伤环境性保护外壳密封防止芯片污染免受化学品、潮气等的影响散热封装体的各种材料本身可带走一部分热量 1.2.2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分级微电子封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零级封装、一级封装、二级封装和三级封装。

一、零级封装芯片互连级-CLP 按芯片连接方法不同又分为 1、芯片粘接IC芯片固定安装在基板上。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Au-Si合金共熔法 370?Au与Si有共熔点可在多个IC芯片装好后在氮气保护下烧结也可用超声熔焊法逐个熔焊。

二级封装

二级封装

先A 面再流焊 后B 面波峰焊
先贴后插,B面 波峰焊
一般采用先贴后 插,工艺简单
PCB 成 本 低 , 工艺单。
双面PCB
先A 面再流焊, 后B 面波峰焊
适合高密度组装
双面PCB
A 面再流焊, B 面波峰焊,B
工艺复杂,很少 采用
面插装件
混载焊接技术举例
二级封装(微组装)技术小结
二级封装本质 波峰焊原理与技术 回(再)流焊原理与技术 混载焊接技术 其它
Mount Reflow
回流焊机外观及内部结构
回流焊炉主要由: 炉体 上下加热源 PCB传送装置 空气循环装置 冷却装置 排风装置 温度控制装置
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回流焊机加热方式
虽然加热方法很多,但一般采用采用强制热风对 流或强制热风对流+红外辐射的加热方式,以保证 加热的均匀,避免局部过热和温度不够。
贴附封装元件
再流焊
印刷电路板
焊膏指助焊剂与 焊锡粉混合而成 的粘糊状物。
要保证焊接后焊锡的高度,以确 保焊接的强度、
一般高度要求是印刷电路板厚的 1/2以上。
回流焊原理
各温区的作用与波峰焊基本相同
焊接区
保温区
升温区
使 PCB 和 元 器
件得到充分的预
焊膏中的溶剂、 气体蒸发掉,同 时,焊膏中的助 焊剂润湿焊盘、
锡膏丝网印刷
Squeegee
Solder paste
Stencil
丝网印刷
Squeegee(又叫刮板或刮刀)
菱形刮刀 拖裙形刮刀
聚乙烯材料 金屬
Squeegee Stencil
菱形刮刀
10mm 45度角
Squeegee Stencil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2.优点——MCM技术有以下主要优点。
1)使电路组装更加高密度化,进一步实现整机 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与同样功能的SMT组装 电路相比,通常MCM的重量可减轻 80%~90%,其尺寸减小70~80%。在军事应 用领域,MCM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效果更为明 显,采用MCM技术可使导弹体积缩小90%以 上,重量可减轻80%以上。卫星微波通信系 统中采用MCM技术制作的T/R组件,其体积 仅为原来的1/10~1/20。
3)淀积型MCM(MCM-D,其中D是“淀积”的英 文名Deposition 的第一个字母),系采用高密度 薄膜多层布线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主要特 点是布线密度和组装效率高,具有良好的传输特 性、频率特性和稳定性.
4)混合型MCM-H(MCM-C/D和MCM-L/D,其中 英文字母C、D、L的含义与上述相同),系采用 高密度混合型多层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这是 一种高级类型的多芯片组件,具有最佳的性能/价 格比、组装密度高、噪声和布线延迟均比其它类 型MCM小等特点。这是由于混合多层基板结合了 不同的多层基板工艺技术,发挥了各自长处的缘 故。特别适用于巨型、高速计算机系统、高速数 字通信系统、高速信号处理系统以及笔记本型计 算机子系统。
2)厚膜陶瓷型MCM(MCM-C,其中C是“陶瓷 ”的英文名Ceramic的第一个字母),系采用 高密度厚膜多层布线基板或高密度共烧陶瓷 多层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主要特点是 布线密度较高,制造成本适中,能耐受较恶 劣的使用环境,其可靠性较高,特别是采用 低温共烧陶瓷多层基板构成的MCM-C,还 易于在多层基板中埋置元器件,进一步缩小 体积,构成多功能微电子组件。MCM-C主 要应用于30~50MHz的高可靠中高档产品。 包括汽车电子及中高档计算机和数字通信领 域。

微电子封装技术发展趋势

微电子封装技术发展趋势

微电子封装技术发展趋势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电子产品正朝着便携式/小型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这种市场需求对电路组装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单位体积信息的提高(高密度化)和单位时间处理速度的提高(高速化)。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势必要提高电路组装的功能密度,这就成为了促进微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片式元件:小型化、大容量、集成化、高性能片式元件是应用最早、产量最大的表面组装元件。

随着工业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对电子设备小型化、高性能、高可靠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的需求,对电子电路性能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片式元件进一步向小型化、多层化、大容量化、耐高压、集成化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二、芯片封装技术:追随IC的发展而发展数十年来,芯片封装技术一直追随着IC的发展而发展,一代IC就有相应一代的封装技术相配合,而SMT的发展,更加促进芯片封装技术不断达到新的水平。

六七十年代的中、小型规模IC,曾大量使用TO型封装,后来又开发出DIP、PDIP,并成为这个时期的主导产品形式;80年代出现了SMT,相应的IC封装形式开发出适于表面贴装短引线或无引线的LCCC、PLCC、SOP等结构。

在此基础上,经十多年研制开发的QFP不但解决了LSI的封装问题,而且适于使用SMT在PCB或其他基板上表面贴装,使QFP终于成为SMT主导电子产品并延续至今。

BGA的兴起和发展解决了QFP面临的困难,但它不能满足电子产品向更加小型、更多功能、更高可靠性对电路组件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硅集成技术发展对进一步提高封装效率和进一步接近芯片本征传输速率的要求,所以更新的封装CSP(Chip Size Package)又出现了。

从CSP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CSP将取代QFP成为高I/O端子IC封装的主流。

为了最终接近IC本征传输速度,满足更高密度、更高功能和高可靠性的电路组装的要求,还必须发展裸芯片(Bare chip)技术。

从1997年以来裸芯片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0%之多,发展较为迅速的裸芯片应用包括计算机的相关部件。

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发展

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发展
是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 ,它不仅起着安 放 、固定 、密封 、保护芯片和增强导热性能的作用 , 而且还是沟通芯片 内部世界与外部 电路 的桥梁 。对于
很 多电子产 品而言 ,封装技术都是非常关键 的一环 。 电子封装通 常有 五个 主要 功能 ,即电源分配 、信号分
配 、散热通道 、机械支撑和环境保护 。
方法有 胶粘 剂密 封 、衬 垫密 封 、玻璃金 属封 接 、软 钎焊 密封 、平行 缝焊 密封 和脉 冲激光熔 焊 密封等 。
机械 支撑 :封 装要 为芯 片和 其他 部件 提供 牢 固
可靠的机械支撑 ; 环境 保 护 :半 导体 器件 和 电路 的许 多参数 均与 半 导体 表面状 态 密切相 关 ,半导体 芯 片制造 出来 在
光熔焊 和平行缝焊等 密封方法 ,如对 R 射频 I 接 口 F / O 采 用玻璃 金属烧 结 、对控 制接 口采 用高频 感应 软钎
焊 、对大壳体 / 盖板采用 脉冲激 光熔 焊等 。对于 异型
密封性要 求不 高 的非气密 微组 装 电路组件 ,也 可选 用胶粘剂密封和衬垫密封等低成本常规密封方法 。
件长期 T作 时产 生 的热量 散发 出去 ,有 时还要 附加
散热器和热沉 ;
波 电路 、控制 电路 和 电源等 复杂 电路 ,因此 ,微组
装 电路 组件需 要 密封 的部位包 括控 制接 口及 电源接 口的插 头 、R 射频 I F / 口的 插头 、冷 却 功放 单元 O接
部件 的输入 输 的水管 和盖 板等 。 目前 采用 的密 封
2 1年 7 01
功 能 ,逐 渐融 人到 芯 片制造技 术 和系统 集成技 术之 中 , 目前 已经发展 到新 型 的微 电子 封装 工艺技 术 ,

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发展

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发展

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发展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封装材料、封装工艺、封装设备等多个方面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电子封装是指对芯片、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进行封装,以便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便于组装、连接和使用。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电子封装需要满足更高的可靠性、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集成度要求。

为此,封装材料、封装工艺和封装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封装材料是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封装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其绝缘性能、导热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能等多方面的指标。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有机硅胶、纳米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尺寸。

封装工艺是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的核心。

它包括了封装材料的制备、封装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封装过程的控制等多个环节。

精确的封装工艺能够确保封装材料与封装部件之间的良好结合,并提供良好的导热和防护性能。

近年来,一些先进的封装工艺如微电子激光焊接、微微纳米级封装、微细制造等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

封装设备是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它用于制备封装材料、控制封装工艺参数和实现封装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控制。

封装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向高效、智能、多功能方向发展。

近年来,一些自动化封装设备如贴片机、焊接机器人等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总的来说,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在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未来,随着电子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子封装与微组装密封技术将继续发展,并为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保障。

封装与微组装论文

封装与微组装论文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论文题目:集成电路封装芯片互连技术研究作者所在系部:电子工程系作者所在专业:电子工艺与管理作者所在班级: 10252作者姓名:鹿英建作者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孙燕完成时间: 2012年11月9日摘要现代电子的高度先进性决定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而电子封装与互连技术作为现代电子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技术支撑之一,也自然而然的随着电子业的发展而越来越先进,日新月异。

电子封装的基本技术,即当代电子封装常用的塑料、复合材料、粘结剂、下填料与涂敷料等封装材料,热管理,连接器,电子封装与组装用的无铅焊料和焊接技术。

电子封装的互连技术,包含焊球阵列、芯片尺寸封装、倒装芯片粘结、多芯片模块、混合微电路等各类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及刚性和挠性印制电路板技术,还有高速和微波系统封装。

随着电子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甚至每人随身都会带上几个、几十个集成电路产品(如手表、手机、各类IC卡、u盘、MP3、手提计算机、智能玩具、电子钥匙等),这些都要求电子产品更小、更轻、更高密度的组装、更多的性能、更快的速度、更可靠,从而驱动了集成电路封装和电子组装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电子组装产业向高密度、表面组装、无铅化组装发展,驱使集成电路新颖封装的大量涌现。

关键词集成电路互连技术电子封装目录第1章绪论 (3)1.1 课题背景 (3)1.2 发展趋势 (4)第2章电子封装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常见芯片互连方法 (5)3.1 引线键合技术(WB) (5)3.2 载带自动键合技术(TAB) (6)3.3 倒装芯片键合技术(FCB) (7)3.4 小结 (7)第4章总结 (8)参考文献 (8)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21 世纪是信息时代, 信息产业是推动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力量.现代信息产业涵盖众多制造领域, 其中芯片制造!电子封装及产品测试等均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过程.电子封装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产业, 涉及机械!电子!材料!物理!化学!光学!力学!热学!电磁学!通讯!计算机!控制等学科,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信息产品对微型化!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求促进了电子封装朝着高密度封装的方向发展.因此, 新型元器件及功能材料的研发是金字塔结构的电子封装产业最具活力和最具含金量的关键.芯片制造产业数十年来不断超越摩尔定律,生产出集成度越来越高的芯片,加速了晶圆级!芯片级等高密度封装技术的出现. 国内封装产业随半导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IC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业的格局也正不断优化,形成了三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格局。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课件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课件

精度控制问题
精度控制问题
微组装技术要求零件的精度非常高,如何确保每个组件的精确位置和尺寸是微组装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
解决方案
采用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如激光加工、纳米压印等,同时加强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零件进行修复 或替换。
生产效率问题
生产效率问题
微组装技术的复杂性和高精度要求使 得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ERA
定义及特点
微组装技术定义 高密度组装 高可靠性 高灵活性
微组装技术是一种将微电子器件(如芯片、MEMS等)通过物 理、化学或电学方法组装到基板上,形成复杂电路和系统的技
术。
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高密度组装,将多个微电子器件组装到有 限的基板面积内,提高了电路和系统的集成度。
由于微组装技术采用可靠的物理、化学或电学方法进行连接和 固定,因此可以保证组装后的电路和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05
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案例一:某公司微组装生产线
总结词
高效、自动化、定制化
主要设备
自动拾取机、微型焊接机、芯片贴装机、烘箱、 显微镜等。
详细描述
该公司的微组装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和精细的工艺流程,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同时,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多 样化的需求。
技术参数
引线键合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金属线的直径、键合压力、加热 温度和键合速度等,这些参数需 要根据不同的芯片和基板材料进 行调整。
芯片封接机
设备功能
芯片封接机主要用于将芯片、引线和基板等部件密封在一起,以保 护电气连接不受环境影响。
工作原理
芯片封接机采用热压、超声波焊接或环氧树脂密封等技术,将芯片 、引线和基板等部件密封在环氧树脂或其他密封材料中。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ppt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ppt
微组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微组装技术在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微组装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PCI-E插槽中,确保插槽与显卡的金手指对应。
安装显卡
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微组装工艺流程
总结与展望
05
微组装技术的成果与经验总结
微组装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微组装技术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微组装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成果
微组装技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微组装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微组装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贴装后需要进行焊接和检测,以确保芯片与电路基板之间的可靠连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以发现是否存在虚焊、漏焊等缺陷。
引脚焊接工艺
01
引脚焊接是将芯片引脚与电路基板上的导线焊接在一起的过程,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热压焊、超声波焊、激光焊等。
02
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贴片机
包括自动焊接机和热压焊接机等,用于将芯片引脚与基板引脚焊接牢固;
引脚焊接设备
包括视觉检测设备和电检测设备等,用于检测芯片和元器的位置、贴装质量等。
检测设备
芯片贴装设备的种类与原理
芯片贴装设备的技术参数
芯片贴装设备的选用
芯片贴装设备
引脚焊接设备
引脚焊接设备的种类与原理
根据焊接原理的不同,引脚焊接设备可分为热压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机、激光焊接机等几种类型;
xx年xx月xx日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ppt
CATALOGUE
目录
微组装技术简介微组装工艺流程微组装设备及选用微组装技术的应用案例总结与展望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动化程度高:微组装技术采用自 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 定性
环保性:微组装技术采用环保材料 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微组装技术的应用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芯片、 微流体、微针等
光学领域:如微光学器件、 微光学系统等
航空航天领域:如微型卫星、 微型飞行器等
电子行业:如集成电路、传 感器、微机电系统等
微组装技术是一种将微小部 件组装成复杂结构的技术
微组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 通信、医疗等领域
微组装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 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和
能耗
微组装技术的特点
精度高: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纳米 级别的精度,满足高精度要求
灵活性强:微组装技术可以适应多 种材料和工艺要求,满足不同产品 的需求
添加标题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 艺流程及设备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微组装技术简 述
03
微组装工艺流 程
04
微组装设备
05
微组装技术发 展趋势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微组装技术简述
微组装技术的定义
微组装技术包电路板封装 在一起,保护芯片和电路板
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测试:对封装好的芯片进行 电气性能测试,确保其性能
符合要求
微组装工艺流程需要精确控 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
靠性。
检测与调试
检测方法: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 调试步骤:调整参数、优化工艺、验证结果等 调试工具:自动化测试设备、软件工具等 调试目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微组装技术概念

微组装技术概念

微组装技术概念微组装技术是一种将微小尺寸的元件组装成功能完整的微系统的技术。

它是微电子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和微纳米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微型化、高性能、低功耗的关键技术之一。

微组装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针对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和高密度集成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和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微组装技术逐渐成为实现微型化、高性能、低功耗的重要手段。

微组装技术主要包括芯片级组装、封装级组装和系统级组装三个层次。

芯片级组装是将微小尺寸的芯片元件组装成功能完整的芯片,封装级组装是将芯片组装到封装中,形成完整的电子元器件,系统级组装是将多个电子元器件组装成系统。

微组装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子、通信、医疗、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电子领域,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高密度集成、高速传输、低功耗等特性,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和高性能化。

在通信领域,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高速传输、低功耗、小型化等特性,推动了通信设备的微型化和高性能化。

在医疗领域,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等特性,推动了医疗设备的微型化和高性能化。

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高效、低耗、小型化等特性,推动了能源和环保设备的微型化和高性能化。

微组装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微纳米加工技术的支持。

微纳米加工技术是一种将微小尺寸的结构制造出来的技术,包括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离子体刻蚀等多种技术。

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为微组装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制造出更小、更精密、更复杂的微小结构,为微组装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总之,微组装技术是一种将微小尺寸的元件组装成功能完整的微系统的技术,是实现微型化、高性能、低功耗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子、通信、医疗、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微组装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微纳米加工技术的支持,微纳米加工技术为微组装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1.引言微组装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以将微小尺寸的元件组装成复杂的微系统。

本文将介绍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2.工作原理微组装的工作原理是将微小元件按照设计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功能完整的微系统。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2.1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适合微组装的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晶片、微机械元件、光学元件等。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尺寸,要求在组装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2.2组件定位组件定位是微组装中的关键步骤,通过精确的定位技术将不同元件放置在指定位置。

常用的定位技术包括光学定位、机械臂定位和电磁定位等,以确保组件的精确定位和对齐。

2.3组装连接组装连接是将不同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功能完整的微系统。

常见的组装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粘接和激光焊接等。

这些连接方式需要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以保证微系统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2.4封装保护封装保护是微组装的最后一步,目的是保护组装好的微系统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常用的封装保护方式包括薄膜封装、气体封装和真空封装等。

这些封装方式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微系统的长期可靠性。

3.关键技术微组装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技术:3.1微定位技术微定位技术是微组装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实现微小组件的精确定位和对齐。

常见的微定位技术包括光学定位、机械臂定位和电磁定位等。

这些技术要求高精度、低误差,以确保微组装的成功进行。

3.2微连接技术微连接技术是将不同微组件连接在一起的重要技术,常见的微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粘接和激光焊接等。

这些连接方式要求高精度、高可靠性,以确保微系统的良好工作。

3.3微封装技术微封装技术是保护微组装好的微系统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关键技术,常见的微封装方式包括薄膜封装、气体封装和真空封装等。

这些封装方式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提高微系统的可靠性。

4.应用领域微组装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4.1生物医学领域微组装技术可以应用于微管道、微阀门和微探测器的组装,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细胞培养、药物筛选和疾病诊断等。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引言微组装技术是现代制造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通常用于在微尺度下组装微型元件和器件。

微组装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微电子组装、微光学组装、生物医学器械组装等。

本文将对微组装技术进行简述,并介绍其工艺流程及所需的设备。

微组装技术简述微组装技术是利用微加工技术和微纳米尺度力学手段,在微尺度下实现元件和器件的组装。

与传统组装技术相比,微组装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小的尺寸、更好的可靠性和更高的集成度。

微组装技术是当今微电子、纳米科技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技术,对于实现微纳系统和微型器件的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

微组装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硬微组装和软微组装。

硬微组装是指在刚性基板上进行器件组装,主要包括微芯片组装、微连接组装等。

软微组装主要指在柔性基板上进行器件组装,如可穿戴设备组装、生物医学器械组装等。

工艺流程微组装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和制造基板首先需要根据组装要求设计并制造基板。

基板材料通常选用硅、玻璃或聚合物材料,并依据器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加工。

2. 准备组装元件接下来,需要准备待组装的微型元件和器件。

这些元件通常是在其他工艺步骤中制备好的,如微电子芯片、光学元件、传感器等。

3. 准备组装工具和设备在微组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设备,如显微镜、激光加工设备、微针等。

这些设备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组装任务进行选择。

4. 进行组装操作组装操作是微组装技术的核心步骤。

根据组装要求,将待组装的元件定位到基板上,并使用适当的力或温度进行粘合或焊接。

组装过程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灰尘或杂质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5. 测试和质量控制完成组装后,需要对组装好的器件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

这包括检查组装位置的准确性、元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器件的功能性能等。

设备微组装技术需要使用一系列特殊的设备来完成组装任务。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微组装设备:1.显微镜:用于精确定位待组装的微元件,可采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等。

微组装工艺流程

微组装工艺流程

微组装工艺流程
《微组装工艺流程》
微组装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它能够将微小尺寸的部件组装成整体产品。

微组装工艺流程是实现微组装的关键,它涉及到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装配流程等多个方面。

首先,微组装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材料选择。

由于微组装部件通常非常小且精密,因此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要选择能够满足微组装要求的材料,例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材料。

其次,加工工艺是微组装的关键环节之一。

微组装部件通常需要进行微细加工,因此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工艺。

例如,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技术可以用于微组装部件的加工。

接下来,装配流程是微组装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微组装部件通常需要进行精密的装配,包括对部件的定位、对接和固定。

因此,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装配设备和技术,确保微组装部件的装配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质量控制也是微组装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微组装部件通常非常小且精密,因此对质量的要求也非常高。

需要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微组装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微组装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涉及到
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装配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才能够确保微组装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表面安装及微组装技术

表面安装及微组装技术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表面安装及微组装技术
知识1 表面安装器件
一、表面安装无源元器件
1.片状电阻器
2.片状电容器
矩形片状电阻
片状陶瓷电容器
片状电解电容器
3.片状电感器
片状电感器
磁珠排
二、表面安装有源元器件
表面安装有源元器件(SMD)主要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极管、复合管和场效应管
一、微组装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IC封装的发展
二、微组装技术的研究方向
1.基片技术 2.芯片直接贴装技术(DCA) 3. 多芯片组件技术(MCM)
三、微电子焊接技术
(a)传统装焊
(b)倒装焊
倒装焊技术是多芯片组件的主流技术,将芯片的有源区面对基板键合。在芯片
和基板上分别制备了焊盘,然后面对面键合,键合材料可以是金属引线或载带,也
三、表面贴装材料
(一)焊膏
焊膏是由合金焊料粉末和糊状助焊剂等物质构成的均匀混合的一种膏状体, 在表面组装件的回流焊中,焊膏被用来实施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引线或端点与印 制板上焊盘的连接。焊膏涂覆是表面组装技术一道关键工序,它将直接影响到 表面组装件的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二)助焊剂
助焊剂在SMT焊接中的作用是净化焊接面、提高润湿性、防止焊料氧化的化 学物质,在焊接工艺中能帮助和促进焊接过程。
四、表面安装工艺
1.表面安装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印制电路板上既有表面贴装元器件,也有通孔安装元器件,因 此,表面安装有单面表面贴装、双面表面贴装、单面混合安装、双面混合安装等四 种形式。
表面安装的四种方式
2.表面安装流程
固定基板 焊接面涂敷焊膏 贴装片状元器件
清洗 检测 返修
烘干
回流焊

微组装基本工艺流程

微组装基本工艺流程

微组装基本工艺流程微组装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其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半导体芯片准备、芯片基座准备、芯片粘贴、键合、封装、测试和包装等几个关键步骤。

1.前期准备在微组装工艺开始之前,需要准备各种设备和材料,如工作台、显微镜、自动化机械手、真空封装设备、焊锡线、胶水等。

此外,还需要规划好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整个工艺的顺利进行。

2.半导体芯片准备此步骤主要包括对半导体芯片进行清洗、切割和测试等准备工作。

首先,将半导体芯片浸泡在清洗剂中进行超声波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

然后,使用切割机将整个硅片分割成单个芯片。

最后,对每个芯片进行功能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3.芯片基座准备芯片基座是将芯片粘贴在底座上的载体,其材料多为陶瓷或塑料。

首先,通过模具将基座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进行基座的粗磨和抛光,以实现光滑度和精度的要求。

最后,通过清洗和干燥,确保基座表面无尘和杂质,以利于后续的粘贴和键合。

4.芯片粘贴在芯片基座的定位平台上,使用显微镜和自动化机械手将芯片粘贴在基座上。

首先,将一定量的导热胶敷在基座上。

然后,使用自动化机械手将芯片从芯片库位中取出并粘贴在基座上。

最后,通过压力和温度控制,确保芯片与基座粘结牢固。

5.键合键合是将芯片上的金线连接到基座上的引脚。

首先,通过焊锡线将引脚与基座连接起来,形成临时的电气连接。

然后,使用焊线绑扎机或激光焊接机器进行金线的键合。

最后,用显微镜检验键合点的质量,确保键合的牢固度和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6.封装封装是将粘贴在基座上的芯片封装在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并提供所需的引脚。

首先,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方法将封装材料涂布在基座上。

然后,在暴露的引脚上焊接封装材料,形成引脚的支撑和保护。

最后,通过温度和压力控制,将封装材料固化,并保证封装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7.测试封装完成后,在专用的测试设备中对封装的芯片进行成品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芯片的性能、功耗、温度等。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微组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纳米制造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材料选择、制备工艺、装配技术、设备研发等多个方面。

微组装的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在微组装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稳定性的材料,例如金属、半导体、聚合物等。

这些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光学性能等,在微细尺度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测试,以确保微组装件的最终性能达到要求。

制备工艺也是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微组装过程中,需要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微细加工和处理,以满足装配的要求。

这可能包括微纳米加工、薄膜沉积、纳米结构制备等多种工艺过程。

这些制备工艺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效率,以确保微组装件的质量和性能。

装配技术也是微组装的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微组装通常涉及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尺度下的装配,因此需要开发专门的装配技术来实现微组装件的组装和连接。

这可能包括微机械臂、纳米操作平台、微流控技术等。

这些装配技术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以确保微组装件的装配质量和性能。

设备研发也是微组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为了实现微组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开发专门的微组装设备,以支持材料制备、装配技术等工作内容。

这可能包括高分辨率显微镜、微纳米加工设备、纳米测量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以支持微组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微组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材料选择、制备工艺、装配技术、设备研发等多个方面。

随着微组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信在未来微组装将会在电子、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MPT一microelectronics packaging technology,又作MAT)和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展是实现电子产品微小型化的两大支柱。

微组装技术被称为第五代组装技术,它是基于微电子学,半导体技术特殊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计算机帮助系统进展起来的当代最先进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也称裸片组装技术。

即将若干裸片组装到多层高性能基片上形成电路功能块乃至一件电子产品。

MPT已不是通常安装的概念,用一般安装方法是无法实施微组装的。

它是以现代多种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精细组装技术,主要有以下基本内容:
1.设计技术
微组装设计主要以微电子学及集成电路技术为依托,运用计算机帮助系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多层基板设计,电路结构及散热设计以及电性能模拟等。

2.高密度多层基板制造技术
高密度多层基板有许多类型,从塑料、陶瓷到硅片,原膜及薄膜多层基板,混合多层及单层多次布线基板等,涉及陶成型、电子浆料、印刷、烧结、真空镀膜、化学镀膜、光刻等多种相关技术。

3.芯片贴装及焊接技术
除表面贴装所用组装、焊接技术外还要用到丝焊、倒装焊、激光焊等特种连接技术。

4.牢靠性技术
主要包括在线测试、电性能分析、检测方法等技术,以及失效分析。

浅谈电子产品微组装技术

浅谈电子产品微组装技术

浅谈电子产品微组装技术摘要: 电子产品的微组装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在微型化、高集成度等方面不断提高,其硬件构造方式逐渐发展为采用微型化的集成电路件。

本文将从微组装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探讨,旨在为电子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微组装技术;集成电路件;硬件构造;应用领域;未来展望正文:一、微组装技术的定义微组装技术是指采用微型化的集成电路件进行硬件构造的一种现代电子技术,它主要针对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高集成度、高性能等需求,是电子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微组装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微组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已经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手工组装阶段:早期的微型电路件是人工手工焊接而成,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2.半自动组装阶段: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工艺的改进,出现了一批具有半自动装配功能的设备,此阶段运用广泛。

3.全自动组装阶段:采用全自动化的设备进行组装,大批量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成为今天主要发展方向。

三、微组装技术的应用领域微组装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通讯领域:手机、数码相机、网络设备等;2. 汽车电子领域:电子控制单元、车载音响等;3. 医疗领域:医疗器械、医用监控仪等;4. 军工领域:雷达装备、火控系统等。

四、微组装技术的未来展望微组装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实现以下方面的应用:1. 价值应用:微组装技术将会广泛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智能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生物检测、机器人技术等。

2. 技术应用:微组装技术将进一步发展电路的三维集成、纳米精细微组装、能源收集、柔性电子等领域。

3. 环境应用:微组装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电子废弃物,而且可以大量减少相关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

结论:微组装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应用和发展范围将不断扩大,同时也需要持续创新和不断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封装与微组装技术进入了超高速发展时期,新的封装和组装形式不断涌现,而其标准化工作已经严重滞后,导致概念上的模糊,这必然会对该技术的发展造成影响。

力求将具有电子行业特点的封装与微组装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加以诠释,并对其发展提出见解和建议,以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封装、微组装、发展、BGA、SOP、FC、CSP、MCM、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正文:一、电子产品技术概述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

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

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

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复合化、轻量化、多功能、高可靠、长寿命的方向变革,从而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片式电子元器件(SMC/SMD),导致了第四代组装技术即表面组装技术(SMT)的出现,在世界上引发了一场电子组装技术的新革命。

在国际上,片式电子元器件应用于电子整机,始于用年代,当时美国IBM公司首先把片式电子元器件用于微机。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表面贴装技术,片式元器件已成为电子元器件的主体,其中片式电容、片式电阻、片式电感以及片式敏感元件的需求量约占片式元件的90%,世界上发达国家电子元器件片式化率己高达80%以上,全世界平均亦在40%,而我国仅为约30%,可以预见,加入WTO后,片式元件产业的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实现了批量生产全系列片式电容器、片式电阻器、片式电感器,开始摆脱一代代重复引进的被动局面,并逐步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2001年片式电容器、片式电阻器、片式电感器等片式元件市场低迷,价格普遍下调15%~20%,对国内元件生产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集成电路与微电子封装技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

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基于硅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基于锗的集成电路)。

当今半导体工业大多数应用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三大类。

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录放机的磁带信号等),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成比例关系。

而数字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离散取值的信号。

例如3G手机、数码相机、电脑CPU、数字电视的逻辑控制和重放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等)。

现代微电子封装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及发展历史;各级封装技术的内涵和各种封装体的基本构造,其中包括DIP,QFP,BGA,FCBGA, CSP,TAB等封装形式。

还将通过各种现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图片等讲解各级封装的工艺,技术及相关的理论,使同学对整个封装技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封装材料方面,本课程将阐述金线,塑封树脂,引线框架,有机基板,焊接材料等的性能,要求及制造技术。

电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三大产业之柱。

这已是各级领导和业界的共识。

微电子封装不但直接影响着集成电路本身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光性能和热性能,影响其可靠性和成本,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子整机系统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可靠性和成本,微电子封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国际和国内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本文试图综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微电子封装技术,包括焊球阵列封装(BGA)、芯片尺寸封装(CSP)、圆片级封装(WLP)、三维封装(3D)和系统封装(SIP)等项技术。

介绍它们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

同时,叙述了微电子三级封装的概念。

并对发展我国新型微电子封装技术提出了一些思索和建议。

本文试图综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微电子封装技术,包括焊球阵列封装(BGA)、芯片尺寸封装(CSP)、圆片级封装(WLP)、三维封装(3D)和系统封装(SIP)等项技术。

介绍它们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

同时,叙述了微电子三级封装的概念。

并对发展我国新型微电子封装技术提出了一些思索和建议。

微电子封装,首先我们要叙述一下三级封装的概念。

一般说来,微电子封装分为三级。

所谓一级封装就是在半导体圆片裂片以后,将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用适宜的封装形式封装起来,并使芯片的焊区与封装的外引脚用引线键合(WB)、载带自动键合(TAB)和倒装芯片键合(FCB)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有实用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或组件。

一级封装包括单芯片组件(SCM)和多芯片组件(MCM)两大类。

三级封装就是将二级封装的产品通过选层、互连插座或柔性电路板与母板连结起来,形成三维立体封装,构成完整的整机系统,这一级封装应包括连接器、迭层组装和柔性电路板等相关材料、设计和组装技术。

这一级也称系统级封装。

所谓微电子封装是个整体的概念,包括了从一极封装到三极封装的全部技术内容。

我们应该把现有的认识纳入国际微电子封装的轨道,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微电子封装界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也有利于我国微电子封装自身的发展。

三、集成电路封装知识电子封装是一个富于挑战、引人入胜的领域。

它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器件到系统的桥梁。

封装这一生产环节对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影响。

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看法认为,在微电子器件的总体成本中,设计占了三分之一,芯片生产占了三分之一,而封装和测试也占了三分之一,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封装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是如此迅猛,而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自电子产品问世以来所从未遇到过的;封装所涉及的问题之多之广,也是其它许多领域中少见的,它需要从材料到工艺、从无机到聚合物、从大型生产设备到计算力学等等许许多多似乎毫不关连的专家的协同努力,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型高科技学科。

什么是电子封装 (electronic packaging)? 封装最初的定义是:保护电路芯片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物理、化学的影响)。

所以,在最初的微电子封装中,是用金属罐 ( metal can) 作为外壳,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气密的方法,来保护脆弱的电子元件。

但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芯片钝化层技术的不断改进,封装的功能也在慢慢异化。

通常认为,封装主要有四大功能,即功率分配、信号分配、散热及包装保护,它的作用是从集成电路器件到系统之间的连接,包括电学连接和物理连接。

目前,集成电路芯片的I/O线越来越多,它们的电源供应和信号传送都是要通过封装来实现与系统的连接;芯片的速度越来越快,功率也越来越大,使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趋严重;由于芯片钝化层质量的提高,封装用以保护电路功能的作用其重要性正在下降。

金属封装是半导体器件封装的最原始的形式,它将分立器件或集成电路置于一个金属容器中,用镍作封盖并镀上金。

金属圆形外壳采用由可伐合金材料冲制成的金属底座,借助封接玻璃,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可伐合金引线按照规定的布线方式熔装在金属底座上,经过引线端头的切平和磨光后,再镀镍、金等惰性金属给与保护。

在底座中心进行芯片安装和在引线端头用铝硅丝进行键合。

组装完成后,用10号钢带所冲制成的镀镍封帽进行封装,构成气密的、坚固的封装结构。

金属封装的优点是气密性好,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它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外型灵活性小,不能满足半导体器件日益快速发展的需要。

现在,金属封装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越来越小,几乎已没有商品化的产品。

少量产品用于特殊性能要求的军事或航空航天技术中。

陶瓷封装是继金属封装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封装形式,它象金属封装一样,也是气密性的,但价格低于金属封装,而且,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陶瓷封装的性能越来越好,尤其是陶瓷流延技术的发展,使得陶瓷封装在外型、功能方面的灵活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目前,IBM的陶瓷基板技术已经达到100多层布线,可以将无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都集成在陶瓷基板上,实现高密度封装。

陶瓷封装由于它的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军事及许多大型计算机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占据了约10%左右的封装市场(从器件数量来计)。

陶瓷封装除了有气密性好的优点之外,还可实现多信号、地和电源层结构,并具有对复杂的器件进行一体化封装的能力。

它的散热性也很好。

缺点是烧结装配时尺寸精度差、介电系数高(不适用于高频电路),价格昂贵,一般主要应用于一些高端产品中。

相对而言,塑料封装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猛,已占据了90%(封装数量)以上的封装市场份额,而且,由于塑料封装在材料和工艺方面的进一步改进,这个份额还在不断上升。

塑料封装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其性能价格比十分优越。

随着芯片钝化层技术和塑料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以来,半导体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进,芯片钝化层质量有了根本的提高,使得塑料封装尽管仍是非气密性的,但其抵抗潮气侵入而引起电子器件失效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了,因此,一些以前使用金属或陶瓷封装的应用,也已渐渐被塑料封装所替代。

SIP是从封装体的一边引出管脚。

通常,它们是通孔式的,管脚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金属孔内。

这种形式的一种变化是锯齿型单列式封装(ZIP),它的管脚仍是从封装体的一边伸出,但排列成锯齿型。

这样,在一个给定的长度范围内,提高了管脚密度。

SIP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它们占据最少的电路板空间,但在许多体系中,封闭式的电路板限制了SIP的高度和应用。

四、BGA封装技术阵列封装(BGA)是世界上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封装。

BGA封装的I/O端子以圆形或柱状焊点按阵列形式分布在封装下面,BGA技术的优点是I/O引脚数虽然增加了,但引脚间距并没有减小反而增加了,从而提高了组装成品率;虽然它的功耗增加,但BGA能用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从而可以改善它的电热性能;厚度和重量都较以前的封装技术有所减少;寄生参数减小,信号传输延迟小,使用频率大大提高;组装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