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电学实验综合题复习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电学实验综合题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期末电学实验综合题复习1.小华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只标有“2.5V ”字样小灯泡的电阻。

⑴如图甲所示是小华连接的实物连接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替他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导线不交叉)。

⑵电路连接完成后,小华闭合开关S ,发现小灯泡L 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如图乙所示。

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⑶排除电路故障后,小华继续进行实验,并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右表中。

小华发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通过交流,其他同学也都有类似的发现。

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

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_________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 、“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

⑷通过回忆实验时小灯泡_______的变化,小华推断灯丝的电阻可能与温度有关。

经过查阅资料他了解到:灯丝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大,且大多数金属的电阻都具有此特点。

据此,他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测温装置。

用一段具有这种性质的金属丝代替小灯泡接入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若要满足温度升高时温度显示表的示数变大,温度显示表应由图甲中____表改装而成。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器材:电源(4.5V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R “50Ω1A ”,导线若干。

(1)小明连接电路如上图,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小明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并记下电流值;然后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闭合开关,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实验序号l 2 3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V2.0 2.53.0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 /A0.18 0.20 0.23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 / 11.1 12.5 13.0 电阻R /Ω 5 10 15电流I /A0.3 0.15 0.1甲0.6 33 15PC D ABL乙V51015123-315A1230.20.40.6-0.63S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V 时,才能记录电流表示数;(3)再改接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上表中的实验数据。

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读作 4.2×103焦每千克摄氏度 , 物理意义是___1__k_g_的__水__每__升__高__(_或__降__低__)_1__℃__吸__收__(_或__放__出__)_的__热__量__为_____ _4_._2_×__1_0_3__J__________。如果把一杯水倒掉一半,余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_4_._2_×__1_0_3___J/(kg·℃)。
第14题甲
(2) 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 质量 相等的水和 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升高的温度 ,得出 结论。如果要通过比较水和煤油的末温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则还 应该控制水和煤油的 初温 相同。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 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停表 。
(3) 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吸收热量的多少 。 (4) 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 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 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水__浴__法__”__加__热__,__受__热__均__匀__,__不__需__搅__拌__(_或__原___ _方__案__两__次__加__热__,__酒__精__灯__火__焰__不__易__控__制__到__完__全__相__同__,__现__方__案__同__一__热__源__加__热__,_ _确__保__相__同__的__时__间__内__提__供__的__热__量__相__等__;__或__两__实__验__同__时__进__行__,__便__于__同__时__比__较___ _水__和__煤__油__升__温__的__快__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第十五章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第十五章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因变量
新知探究
分析实验数据 在坐标图上描点画出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 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课课堂小堂结 小结
一、电流大小跟电压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二、电流大小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尝试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 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
新知探究
实验电路图
实验实物图
新知探究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按照实物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录示数,
然后更换不等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
控制变量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不变,并记录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电压U3V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自变量
【重点】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难点】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新课导入
如图小灯 泡能发光, 并观察电流 表的示数。
新课导入
在电路中增 加一节电池, 闭合开关, 发现灯泡变 亮了,而且 电流表的示 数也变大了。
新课导入
在此基础上 再串联一个 电阻,发现 灯泡变暗, 而且电流表 的示数变大 又变小了。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单位中,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A. 米/秒 (m/s)B. 千米/小时 (km/h)C. 厘米/秒 (cm/s)D. 英尺/秒 (ft/s)【答案】A 【解析】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因此,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2、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牛顿第一定律不适用于该物体D.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则它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所受外力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

因此,正确选项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选项A并不总是正确,因为物体可以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而这些力互相平衡;选项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所有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选项D错误,如果物体静止,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其加速度也必为零。

3、当一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 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D. 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即悬浮或者漂浮),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会向上加速运动;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会向下沉。

只有当两者相等时,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哪一个公式正确描述了这一情况?A. 力× 距离 = 力× 距离B.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C. 力× 力臂 = 力× 力臂D.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答案】C 【解析】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表述为: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各个力对支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沪科版)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沪科版)
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
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 s ,速 t
度的主单位是:米/秒。1 米/秒=3.6 千米/小时 13.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
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
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
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镜面
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 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 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 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
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 上一 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磁是什么(课件)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沪科版)

磁是什么(课件)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沪科版)

铁棒
再拿铁棒去接触大头针,发现大头针被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1)磁化的危害 ①手表被磁体磁化后,走时不准; ②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被磁化后,色彩失真;
(2)磁现象的应用
核磁共振
录像带
电脑的硬盘 信用卡的磁条
三、磁场
想想做做 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 甲有磁性,乙没有 磁性。分别用甲和乙靠近小磁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N
S
N
N
14.(2020•广东模拟)如图,画出条形磁体N极发出的一条磁感 线及其方向、标出小磁针的S极。
15.(2020•内江)在条形磁铁旁边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 指向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条形磁铁的N、S极; 并用箭头标出a点的磁感线方向。
16.(2020•烟台)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如图所示。图中虚线线 部分为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磁场的磁 感线方向。
会有N极的个数为( )
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2020•南宁)图所示是磁现象的四幅示意图,其中磁感线方向
错误的是( )
C
A
B
C
D
5.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
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D
A
B
C
D
6.(2020秋•东湖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把A、B、C三块钢块悬挂起 来,并让它们彼此靠近时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若A、C靠近,可能会相互排斥 B.若A、C靠近,一定会相互吸引 C.因为A、B吸引,B、C相互排斥,所以只有B是磁体 D.因为A、B吸引,B、C相互排斥,所以A、B、C一定都是磁体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沪科版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物理量与单位物理学研究的是量的关系,因此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的属性或特征的,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而单位是用来衡量物理量的大小的,它是一个标准,用来与物理量进行比较。

二、运动与力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是物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状态。

而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变形或产生其他物理效应的原因。

运动和力是物理学的基础概念,也是我们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的重点。

三、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而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速度和加速度,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力与压强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而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它等于垂直于单位面积上的力与该面积的比值。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力和压强,并研究它们对物体的影响。

五、能量与功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属性,它是物体做功的表现形式。

而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它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并了解科学家们在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

六、电与磁电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静电现象和电流现象,并了解电的产生和传输。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磁场对物体的影响。

七、光与声光和声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理现象,它们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声音的传播和干涉等知识点,并了解它们的应用。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着物质的运动、力的作用以及能量的转化。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机制。

一、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出了三个力学定律,被称为牛顿定律。

第一个定律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个定律是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定律,它表示当一定的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它会产生一定大小的加速度。

第三个定律被称为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它描述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力的平衡。

二、能源与能量转化能源是指可以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并在过程中产生能量的物质或者自然现象。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系。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例如,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等等。

三、电流与电路电流是指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和过程。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带有正电或负电。

当电荷在电路中流动时,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由电荷的属性和运动方式决定的。

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传输路径,通常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

电源提供电荷的动力来源,导线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负载是电流的使用者,例如电灯、电视等。

在电路中,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完成了电流的闭合回路。

四、光的反射与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当光遇到不透明的表面时,发生反射现象,光线改变方向但不会穿过物体。

反射发生的过程中,根据物理定律可以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指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方向。

折射的程度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斯涅尔定律描述了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值为1℃。

姓名班级(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 20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第一节.熔点与沸点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水熔点。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的熔点是0℃(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熔化的条件:3(1(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4. 物体的内能凝固点晶体.固体分为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5(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3内能。

.汽化的两种方式:4(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表面①定义:在液体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1)(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液体表面积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

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吸热致冷。

③特点: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①定义:液体2()沸腾内部和表面(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沸点度为。

水的沸点是;继续吸热。

②条件:100℃.达到沸点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温度不变。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 2、3第二章声现象 3、4第三章物态变化 4第四章光现象 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6第七章力 7第八章运动和力 8第九章压强 8第十章浮力 8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9第十三章内能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1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1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2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13第十八章电功率 13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142第二十章电与磁 14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15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二是“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

四是“记”,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4.3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4.3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如图,两灯组成了串联电路。

闭合开关,两灯发光,电路中有条电流路径,此时,取下一只正在发光的灯泡,则另一只灯泡(选填“熄灭”或“发光”),说明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选填“相互影响”或“互不影响”)。

改变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开关的控制作用,在该电路中开关控制(选填“L1”“L2”或“L1和L2”)。

2.如图,两灯组成了并联电路。

开关全部闭合,两灯均发光,电路中有条电流路径,此时,取下一只正在发光的灯泡,则另一只灯泡(选填“熄灭”或“发光”),说明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选填“相互影响”或“互不影响”)。

开关S控制,开关S1控制,开关S2控制(均选填“L1”“L2”或“L1和L2”)。

知识点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3.如图所示的电路,小灯泡L1、L2的连接方式是联,开关S控制灯(选填“L1”“L2”或“L1和L2”)。

4.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灯泡L1与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 )知识点3串、并联电路的应用5.汽车在转弯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

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联,转向横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6.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D是四个接线柱。

若要使灯L1、L2串联,应将和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若要使灯L1、L2并联,应该用导线将和接线柱连接起来。

8.如图所示,当两个开关都闭合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电路是( )9.下列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10.有一款“空调扇”既能送常温风,又能送凉风。

小明了解到其内部有两个电动机,其中电动机M1驱动扇叶送风,M2驱动机内水循环使所送的风成为“凉风”,此款风扇不会只有水循环而不送风。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完整word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word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2)相对静止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 km/h换算 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即v=s/t三、长度、时间及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4、刻度尺的使用: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 电是什么(30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 电是什么(30页)
25
在联欢会上,同学们把五彩斑斓的气球与窗户上的玻璃、 黑板等摩檫几下后,气球就会被“沾”在玻璃上、黑板 上,把教室装扮得格外漂亮,请解释一下气球“沾”在 玻璃、黑板上的原因。
这是因为气球与玻璃、黑板等摩檫后气球便带上 了电,与玻璃、黑板等吸引而不会掉下来。
26
将两个气球充气后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 分别摩檫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你能视 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8
(2)做如图所示实验,将 结果记录下来: 将摩檫过的梳子(塑料棒或 尺子)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 近,水流将会 曲折 。
9
结论: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 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带电体的性质 : 能吸引轻小物体。
17
18
原理: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挤而张开。 4、如何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的电就越多。
19
五、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 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散布;异 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挤到带电 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27
两个气球不再碰在一起,而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转 动。这是因为用毛织品分别摩檫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 分后,使相接触的部分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 相互排挤,所以会产生上述现象。
28
在天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头发随梳子上下飞舞,停止梳头时,头发显得很蓬松。请 解释这一现象。
A.验电器本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验电器本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与凝固课件(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与凝固课件(新版)沪科版

3.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没有凝固点。例如:萘的 熔点是80 ℃,那么萘的凝固点也是80 ℃。 4.凝固放热 液体在凝固点凝固成晶体时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5.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比较
晶体
吸热与放热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温度变化规律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知识点三 凝固 3.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里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
答案 凝固 放
解析 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地窖中气温升高,起到防冻的
作用。
1.(2017山东日照中考)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从图像中获得 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图12-2-6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易错点分析 对晶体的熔化条件容易理解错误,晶体要熔化必须具备两 个条件:一是要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烧杯里的碎冰在大部分熔 化过程中保持0 ℃不变,试管里的冰达到0 ℃后,无法从烧杯里继续吸热, 所以试管里的碎冰无法熔化。
A.海波的熔点是48 ℃ B.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状态变化特征
熔化、凝固过程中固态与液态共存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非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也在变化 熔化、凝固过程中固液变化不清晰(有一个变 软过程)
例4 (2017湖南岳阳中考)如图12-2-2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
图12-2-2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解析 冰是晶体;冰的熔点为0 ℃;冰熔化过程是指2~5 min 时间段,持续 3 min;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初三复习用)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初三复习用)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初二物理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4)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5)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6)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7)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

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8.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蜡烛能够与像重合,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1、实验方法:等效替代12、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11.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方的蜡烛,都无法与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

(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上实验题汇总复习

(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上实验题汇总复习

九年级物理上实验题汇总复习(一)热学实验1、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选填“多”或“少”).(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其原因是:。

2、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4)为什么?。

3、小红做早餐时发现,在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她想探究比较牛奶和豆浆的吸热能力。

图8(1)她提出的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样吗? (2)她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A .牛奶吸收的热量多; B .豆浆吸收的热量多。

(3)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中,除铁架台、酒精灯、金属盒、石棉网、牛奶、豆浆、火柴外,还需要表、 和 。

(4)小红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t/min 0 2 4 6 8 10 温度T/℃牛奶 20 25 30 35 40 45 豆浆203040506070请你在图9中画出牛奶和豆浆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

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 (3)计算公式:(1)物体的温度由C t ︒0升高到C t ︒时吸收的热量:)(0t t cm Q -=吸 (2)物体的温度由C t ︒0降低到C t ︒时放出的热量:)(0t t cm Q -=放 二. 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 J/(Kg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

(3)水的比热容是)/(102.43C kg J ︒⋅⨯。

三 、内燃机1、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

3、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四 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1、热值:①定义:把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②单位:J/Kg③热值与热量的关系:Q=mq2.热机效率:①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上要尽量减少各种能量损失,有效减少摩擦。

③公式:n=Q有用/Q总×100%3.环境保护(6)人们在使用燃料的同时,排放的烟尘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采取集中供热,在城市普及煤气和天然气的使用是保护环境,控制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一、电是什么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4.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二让电灯发光1.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荷可以分为两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所以在理解电流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电流可能只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可能只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3)电流可能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2. 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那么按照定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那么它的电流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电路的组成通路: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然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

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开路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或接线处松动,或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

开路也叫断路。

短路:从狭义讲就是电源“+”“-”极之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把“+”极和“-”极连接起来,短路由于电阻很小,电流会很大,烧坏电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各支路互相不影响。

3、串、并连电路的判断方法:电流流向法、节点法、拆除法。

四、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1、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强弱叫做电流。

2、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uA)3、换算关系:1A=1000 mA,1 mA=1000 uA4、公式:I=Q/t5、电流表的使用①使用电流表前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针对准表头刻度盘的零刻度线,同时弄清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就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6. 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7.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五、测量电压1、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单位:伏特(V),KV,mV。

1 KV=1000 V,1 V=1000 mV。

3、常用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铅蓄电池电池每个2 V。

4、电压表大的使用(一)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电压表。

(二)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1)若用“+”(“-”)“3”两个接线柱,量程为3V,分度值0.1V。

(2)若用“+”(“-”)“15”两个接线柱,量程为15V,分度值0.5V。

(3)注意:先看量程(找接线柱)后确定分度值。

5.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3)不要超过量程。

(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测出电源电压。

6. 电压表与电流表比较7、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一电阻和变阻器1. 电阻(1)定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

(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 )。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的电流是1A ,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Ωk )、兆欧(ΩM )。

100kΩ1M Ω=,1000Ω1k 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此外,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2. 变阻器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电阻线)制成(结合实物弄清它的构造)。

它的原理是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它的表示符号是,它的结构示意图是。

(2)电阻箱: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二、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RUI =,式中的I 、U 、R 的单位分别为A 、V 、Ω。

2. 串联电路的特点(1)n I I I I ==== 21 (2)n U U U U +++= 21 (3)n R R R R +++= 21 (4)n n R R U U 11=或RR U U nn = 3. 并联电路的特点(1)n I I I I +++= 21 (2)n U U U U ===21(3)nR R R R 111121+++= (4)11R R I I n n =或nn R RI I =三、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IUR =由此可知,如果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通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又使我们认识到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滑动变阻器可以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四、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