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思维方式(连淑能课件)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精品PPT课件

例句:
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 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译为: 你这个人真多疑, 我说什么你 都不信.
eg: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三、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 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
中国人:理解语言时突出“意”,力图领会 “言外之意”,不太重视对语言的科学分析;
英美人:重视理性知识,重视分析,主张通 过对大量实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例如,They were beaten, refused anything to read. 误译:他们受到毒打,拒绝阅读任何书籍。 正译:他们受到毒打,不准阅读任何书籍。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一、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 (cognition)
①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 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英美人对 天文地理有浓厚兴趣,从而形成了探求自 然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
如: SL:顺其自然
TL: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
• “胡子”
• full beard, circular beard, round beard
shadow
whiskers
handlebars
goatee
tile beard
military moustache
stubble beard
中西方思维方式区别ppt课件

贰
西方人的分析型思维:明确区分主体 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 本质,并分别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他们 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从已知推导未 知,象解析几何题那样,一丝不苟地论证, 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老子的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声音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与赫拉克利特的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把它分成两半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相同的但是赫拉克利特的则更为抽象概括中西方思维差异1 目录0102
03
引言
差异的具体内容— —思维方式的不同
造成差异的原因
例如:汉语的螺旋式结构,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 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讲究“起、承、转、合” 的八股文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11
西 方
西方宇宙观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一切 都在向前发展变化。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说话、写文章的时候 直接表达必定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说话人的立场应保持一贯,不要 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
贰
文学艺术方面: 中国人重视意境,西方人则重视意象。例如, 中国的水墨画注重意境的描述,画家通过描绘 景物表达思想感情,使欣赏者产生共鸣,也就 是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转化、 升华,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美感。国 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而西方的绘画,特别是西方早期的油画,是非 常客观地描绘实物,注重的是意象。
例如:英语语篇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导入、 主题、支撑、结论: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 想,即主题句,再分数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语 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表达的思想要做到与语义直接相关,要用 一定的连接手段将各个部分衔接起来,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中西方思维方式区别ppt课件

例子
到了19世纪,康德以批评理性的精神,全面探索科学以及形而上学能 够成立和存在的条件。 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用辩证法思想重新确立了理论对现象世 界本质的可知性,重新架起了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之间彼此过渡、转 化的桥梁。 逻辑实证性思维是对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刻原因的精心探索与深入挖掘: “我们应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说明在证明一切事物的基本 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
西医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九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 释病理现象,“针对人体出问题的部分对症下药,立竿见影,并且擅 长手术,切除出问题的部分或是更换新的组织”。
15
(胃疼时的饮品)
03
直觉经验性思维与 逻辑实证性思维
16
壹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1)“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 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 会达到协同效应。” (2)中国哲学讲求实用,“中了悟而不重实 证”,用直觉顿悟的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 出自然法则,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 逻辑推理去论证。
贰
西方人偏重于抽象思维:古希腊的逻辑学十分 发达,在欧美文化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 建立起来一套逻辑体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 多体现了这些原理。三段论推理的运用成为西 方人思维的基石。此外,西方人抽象思维发达 在对事物的定义上也有体现,较之于形象思维 的下定义,抽象思维往往更加清晰、概括。
贰
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 彩:(1)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自然界的 各种观察和实验中渗透着理性思维与哲学思辨 的成分,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理 性思辨的力量对世界进行了解说。 (2)近代西方哲学家们从对主体世界确定性 质的探索,到主体思维确定性质的考察,借助 自然科学的成果,依赖理性的力量,以实证或 思辨为武器力求回答我们如何认识、我们能够 认识什么的问题。
第二讲 中西思维方式之比较ppt课件

第二讲 中西思维方式之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Way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speaking People
2
形象思维 综合性思维 整体性思维 环性思维 内向性思维
抽象思维 分析性思维 对立性思维 直线思维 外向性思维
注意:以下凡有横线均为链接
下页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二、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 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二)中国人偏好综合性思维; 英美人偏好分析性思维 (三)中国人偏好整体性思维; 英美人偏好对立性思维 (四)中国人偏好环形思维; 英美人偏好直线思维 (五)中国人偏好内向性思维; 英美人偏好外向性思维
11
(1)
◆由于特定的成因,中国人的形象思维 很发达。例如,中国文学史中形象类比的手 法很丰富,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形 象类比的方法运用得相当普遍,都是用形象 比喻讲明道理的。 ◆中国古人重视形象,强调思维中的表 象作用,而未较好地发展到概念。例如, 《论语》有105处讲到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 概念 “仁”,但“仁”的本义究竟是什么, 孔子没有明确说出,使得后来的学者众说纷 纭。
8
(1)
(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 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1.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2. 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 但逻辑思维不发达 3. 造成中国人形象思维突出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象形文字是最重要的原 因之一 4. 形象思维的不足之处
9
(1)
◆形象思维(imagination)指人 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 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 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即 通常所说的想象。 ◆抽象思维(abstraction)也叫 逻辑思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 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 进行判断和推理的一种思维活动。
英汉对比研究论中西思维方式连淑能PPT课件

引言:研究背景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时代特征 2.区域特征 3.社会特征 4. 民族特征
三、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1.伦理型与认知型 2.整体性与分析性 3.意向性与对象性 4.直觉性与逻辑性 5.意象性与实证性 6.模糊性与精确性 7.求同性与求异性 8.后馈性与前瞻性 9.内向性与外向性 10.归纳型与演绎型
引言:研究背景
1. 美国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的兴起:1956年 认知科学研究什么? 以认知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思维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机制, 着重运用信息技术和方法来研究思维活动。 The study of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from perception and action to language and reasoning. The exercise of intelligence is called cognition. 这门学科包括: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 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 等涉及思维的部分
近现代:西欧、北美为代表,思维方式特征: 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重理性、逻辑、实证 好动、外向、开放;求异、求变,重竞争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 大陆农业型 西方思维方式 — 海洋工商型
2. 思维方式的区域特征(续)
东西方各国、大陆与沿海(包括半岛、海岛)、农村与城市、 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业地区、工商地区、游牧地区、沙漠、 高山、草原等区域的人,思维方式也有不同,如 居住大陆从事农业的人: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竞争,眼界狭窄 • 思维内向、保守、迟缓;安土重迁,乡土观念强 • 群体主义观念强, 执着民族意识 • 内省自求,重人际和谐,竞争意识淡薄 • 重农轻工商,重义轻利,重实用技术轻科学理论 居住沿海从事工商航海业的人:经常与外界交流与竞争,眼界开阔 • 思维外向、开放、敏捷;以四海为家,常流动奔波,乡土观念弱 • 个体主义观念强,热爱自由民主 • 向外进取,重竞争、扩张 • 重工商、航海,重功利,重科学技术理论
英汉对比研究_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连淑能(精选)52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2
英汉对比研究_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 连淑能(精选)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共53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论中西思维方式

论中西思维方式连淑能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
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外交、军事、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和创造;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
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荣开明等,1989:30)不同类型的思维,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思维形式,如逻辑思维主要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非逻辑思维则主要借助直觉、灵感、想象等形式。
思维方法有两类,一是思维过程中运用的具体逻辑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抽象法、类比法、假说法等;二是作为理论工具的方法,如哲学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模型方法等。
思维程序是思维方式运行的基本路线,是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思维活动中的有机结合。
思维方式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
(陈新夏等,1988:504)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有机、复杂的系统。
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角度、标准、特点和理解,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各式各样的类型。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PPT文档18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思维的结构:线性思维、系统思维 横向思维、纵向思维... 根据思维的历史:古代、近代、现代、混合 根据思维的地域:东方、西方、大陆型、海洋型.. 根据思维的民族:汉族、英美民族... 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理解: 封闭性、开放性、收敛性、发散性 再现性、创造性、静态性、动态性 平面性、立体性...
思维方式: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 = 思维形式 + 思维方法 + 思维程序 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非逻辑思维形式(直觉、灵感、想像) 思维方法:精神产品的生产工具,如: 具体逻辑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 理论工具方法:哲学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 思维程序:思维方式运行的基本路线 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思维活动中的有机结合 思维方式的八大要素:知识、观念、方法、智力 情感、意志、语言、习惯
西方思维方式——分析性
柏拉图之前:类似中国的 “天人合一” 整体观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 “主客二分” 的思想 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 定性 → 定量,宏观 → 微观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 “主客二分” 为原则 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 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 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 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 *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 * 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 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 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复杂的世界
中国的思维科学:范围明确、内容集中 注重人的思维及其规律 重视基础理论——思维学的研究 打破计算-推理的单纯逻辑思维框框 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 为第5代智能机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四代计算机:第1代 — 电子管时代,1946-56 第2代 — 晶体管时代,1956-62 第3代 — 集成电路时代,1962-70 第4代 —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0第5代 — 人工智能时代 1981年日本首先提出研制规划 知识信息处理系统 + 专家系统 + 知识库 + 图象信息处理系统 + 电脑逻辑运算
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 时代特征
古代 — 整体性、直观性、辩证性、模糊性 意向性、单向性、封闭性、神秘性 近代 — 分析性、精确性;注重形式逻辑; 注重认识客体和主体 现代 — 综合性、系统性;创造性、多样性; 动态性、前瞻性; 形式化、符号化; 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互补并重、辩证运用
2. 思维方式的区域特征
1.伦理型与认知型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政治伦理型
▲地理环境:半封闭、大陆型 ▲小农经济 ▲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识,关注政治伦理 ▲思维的中心:伦常治道 ▲政治 + 伦理 + 哲学 +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体验 = 人生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 哲学家 = 政治家 = 道德家 = 文学家/诗人 ▲孔子哲学: 以 “仁”、“礼” 为中心 ▲科举制度:读书人醉心于科举,埋头于八股 ▲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受到歧视与打 击
思维方式的类型
根据思维活动的特征: 感知类:直观动作思维、情感思维、经验思维... 想像类: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直觉或灵感思维... 科学类:逻辑或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 信仰类:理想思维、宗教思维... 根据思维的性质:主体性、客体性 根据思维的内容:日常类、专业类,如: 科学思维、 技术思维、艺术思维、军事思维... 根据思维的任务: 认知型,如古希腊发展起来的以求知为旨趣的思维方式 实践型,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以践行为目的 的思维方式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可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 东方 — 中国为代表,思维方式特征: 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重悟性、直觉、意象 好静、内向、守旧;求同、求稳,重和谐 西方 — 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 近现代:西欧、北美为代表,思维方式特征: 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重理性、逻辑、实证itive Science)的兴起:1956年 认知科学研究什么? 以认知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思维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机制, 着重运用信息技术和方法来研究思维活动。 The study of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from perception and action to language and reasoning. The exercise of intelligence is called cognition. 这门学科包括: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 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 等涉及思维的部分
西方思维方式——对象性
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 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 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持尊重客观的态度 理性主义:把主体作为 “旁观者”,对客体进行探究 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 以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 注重真假选择而非伦理规范 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 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 (Calm fact-teller: impartial search for truth)
观念文化: 哲学观、伦理观、价值观、时空观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特征、思维方式 5. 思维方式: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和创造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4. 直觉性与逻辑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直觉性
什么是直觉思维?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 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 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 儒、道、佛 —— 孟子:“诚”;老子:“道”;玄学家:“无” 理学家:‘太极”;佛教:“顿悟” 都靠直觉、灵感、顿悟、领会 儒家 —— 孔子:“内省不疚”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论语》:靠直观的自然知识证明道德规范 道家 —— 庄子:“道不可言,言而非道” 主张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觉体悟宇宙本体 佛教 —— 禅宗主张 “顿悟”:“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2. 中国思维科学的兴起:80年代初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于80年代初 倡导建立思维科学(钱称之为Noetic Science) 认为思维科学是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科学 等 相并列的一大类科学 3.比较:美国认知科学 vs.中国思维科学 共同点:主攻方向——人脑思维 不同点:研究范围、侧重 美国的认知科学:范围广泛、内容庞杂 注重智能系统、人工智能 重视电脑模拟人脑思维的技术 忽视基础理论——思维学的研究 尤其局限于逻辑(抽象)思维 缺乏对形象思维的研究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前院长 博士生导师、教授 连淑能 snlian@
内容提要
引言:研究背景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时代特征 2.区域特征 3.社会特征 4. 民族特征
三、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1.伦理型与认知型 2.整体性与分析性 3.意向性与对象性 4.直觉性与逻辑性 5.意象性与实证性 6.模糊性与精确性 7.求同性与求异性 8.后馈性与前瞻性 9.内向性与外向性 10.归纳型与演绎型
3. 意向性与对象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向性
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 把 知、情、意 融合在一起 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 判断价值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 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 以道德判断作为价值判断 判断学术价值标准:重 “经世致用” 重君主的权术和驭民术 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哲学文学化,政治伦理化 重视 “治人” 与 “人治” 的政治伦理
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 阴阳→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 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 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 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比较:中国的 “元气说” vs. 西方的 “原子论 “元气说” — 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 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整体把握 “原子论” — 分析性思维方式:纵向深入 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个体研究
好动、外向、开放;求异、求变,重竞争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 大陆农业型 西方思维方式 — 海洋工商型
2. 思维方式的区域特征(续)
东西方各国、大陆与沿海(包括半岛、海岛)、农村与城市、 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业地区、工商地区、游牧地区、沙漠、 高山、草原等区域的人,思维方式也有不同,如 居住大陆从事农业的人: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竞争,眼界狭窄 • 思维内向、保守、迟缓;安土重迁,乡土观念强 • 群体主义观念强, 执着民族意识 • 内省自求,重人际和谐,竞争意识淡薄 • 重农轻工商,重义轻利,重实用技术轻科学理论 居住沿海从事工商航海业的人:经常与外界交流与竞争,眼界开阔 • 思维外向、开放、敏捷;以四海为家,常流动奔波,乡土观念弱 • 个体主义观念强,热爱自由民主 • 向外进取,重竞争、扩张 • 重工商、航海,重功利,重科学技术理论
智能机必须解决的问题: 抽象(逻辑)思维 + 形象(直觉)思维 突破口:形象(直觉)思维 形象(直觉)思维:中国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 4. 外语界关于思维的研究 语言与思维 外语与外国思维方式 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新动态 中西比较思维学: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历程 语音、词语、句子、语法 → 修辞、语体 → 篇章、语用 → 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微观 → 宏观,微观 + 宏观 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3. 思维方式的社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