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之散文

合集下载

专升本《大学语文》第2章:散文

专升本《大学语文》第2章:散文
一波三折,最终在蓬莱仙宫找到了贵妃,但自此天 人永隔,始终无法圆满,使整个故事在玄宗、贵妃 二人绵绵无期的长恨中结束。
②人物刻画细腻传神。
作者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唐玄宗、杨贵妃的行为举 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 心理活动。
对于唐玄宗,诗歌第一部分侧重写他贪恋美色。
在马嵬坡,作者侧重描写玄宗欲救不能、欲罢不 忍,不忍离去、不得不走的矛盾与痛苦,以大量 笔墨,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描述玄宗心头的哀 伤,如前往蜀中睹月思人,走遍巴蜀不胜哀痛, 还京路上踌躇不前,回到长安触景伤情。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 《老子》为代表;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 吕氏春秋》为代表。

(二)秦汉散文
秦代在文学史上起过一定影响的散文是 《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汉 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期。两汉散 文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政论文。贾谊和晁 错是两汉初年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汉代散 文中成就突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地位的是《史记》《汉书》,在整个 封建时代,都被史学家和文学家奉为典范 。
诗歌末尾,杨贵妃托付道士转达七夕之夜在长生 殿下的誓言为证,将杨贵妃感恩报德、忠于爱情 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叙事详略适宜。
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又倾注了自己丰富的 情感,使诗歌带有浓郁的抒情成分。
全诗将叙事、写景与抒情三者结合,根据故事情 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充分利用了三种艺术手 法,协调配合,增强了表现主旨、刻画人物的力 度。
明代散文中亦不少佳作,主要作家是明 初的宋濂、刘基,明中叶的王慎中、唐顺 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尤其是晚明小品 ,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大学语文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

大学语文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

大学语文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现代散文是一种流传于当代的散文形式,旨在通过言辞的艺术表达,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大学语文课程中,对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大学语文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进行探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现代散文与传统散文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现代散文注重表达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常常融入个人的感悟和思考。

其次,现代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再次,现代散文注重叙事的情节和节奏感,通过布局和整理故事情节,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最后,现代散文常常涉及时事问题、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批判性。

二、现代散文作品的鉴赏在鉴赏现代散文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审视作品的主题和核心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

其次,要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布局,包括故事情节、章回顺序、转折点等,以及对文本形式和结构的影响。

再次,要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文学修辞,包括形象的描写、比喻的运用、语言节奏的变化等,深入挖掘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最后,要关注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价值,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审视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

三、现代散文作品的分析在分析现代散文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首先,要从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入手,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帮助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塑造,包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以及对人物描写的方式和技巧。

再次,要研究作品的情节和主题之间的联系,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展开和转折来表达主题思想。

最后,要关注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思考作品对读者的思想启迪和情感冲击。

四、现代散文鉴赏与分析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鉴赏与分析现代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具备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大学语文课散文教案

大学语文课散文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通过阅读散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感悟。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散文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握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散文吗?为什么?2. 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

二、散文的分类和特点1. 介绍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等。

2. 分析散文的特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结构灵活、主题深刻等。

三、阅读散文1. 学生自主阅读《背影》等散文作品。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

四、讨论与感悟1. 学生分享阅读散文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感悟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感悟1. 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整体把握、细读品味、比较分析等。

2. 分析散文的感悟技巧: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从细节中感悟人生等。

三、写作指导1. 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语言等。

2. 学生尝试写作一篇抒情散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阅读一篇哲理散文,撰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散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语文散文教案范文大全

大学语文散文教案范文大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教学重点:1. 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的阅读与理解。

2. 散文特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1. 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理解。

2. 学生对散文主题的深入挖掘。

教学准备:1. 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原文。

2. 多媒体课件。

3. 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海浪声,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广阔与深邃。

2. 提问:大海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3. 引出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自主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

2. 要求:注意文章的修辞手法、象征意义及主题思想。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b. 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有哪些?分别象征什么?c.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分享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点评。

五、拓展延伸1.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散文作品,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2. 写一篇以“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的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的主要特点,强调散文在表达情感、抒发思想方面的独特魅力。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那片海”,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散文的魅力。

大学语文必读散文

大学语文必读散文

中国卷:
1、匆匆——朱自清
2、背影——朱自清
3、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4、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鲁迅
5、小橘灯——冰心
6、银杏——郭沫若
7、风景谈——矛盾
8、落花生——许地山
9、故都的秋——郁达夫
10、怀念萧珊——巴金
11、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12、我的母亲——胡适
13、雅舍——梁实秋
14、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15、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叶圣陶
16、海燕——郑振铎
1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18、囚绿记——陆蠡
19、鲁迅先生记——萧红
20、雨前——何其芳
21、桃源与沅州——沈从文
22、采蒲台的苇——孙犁
23、西湖的雪景——钟敬文
24、荔枝蜜——杨朔
25、济南的冬天——老舍
26、西湖漫笔——宗璞
27、丑石——贾平凹
28、苏州赋——王蒙
29、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30、昆明的雨——汪曾祺
31、阳关血——余秋雨
32、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
外国卷:
33、论求知——弗兰西斯●培根
34、归来的温馨——聂鲁达
35、贝多芬百年祭——萧伯纳
36、远处的青山——高尔斯华绥
37、自然——歌德.
38、热爱生命一一蒙田
39、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一卢梭
40、悼念乔治●桑——雨果
41、冬天之美——乔治●桑
42、乡村——屠格涅夫
43、海燕——高尔基
44、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45、美——泰戈尔
46、浪之歌——纪伯伦
47、我的梦中城市——德莱塞
48、海边幻想——惠特曼
49、我的伊豆——川端康成。

大学语文必读散文

大学语文必读散文

大学语文必读散文散文是一种运用散文技巧写作的文学体裁,以散文篇幅为主要特点,以抒发情感、展现思想、描写景物为主要目的。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学子,熟读散文是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必修课。

本文将推荐几篇经典的大学语文必读散文,让读者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和情感的营养。

《彷徨》沈从文《彷徨》是沈从文的一篇散文作品,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描述了作者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的内心彷徨。

作品以描写外在景物为线索,抒发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沈从文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揭示了个体在封闭的异乡环境中的孤独和迷茫,反映了人与环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本文以散文的方式,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引发读者对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的思考。

《草地》鲁迅《草地》是鲁迅笔下的一篇散文,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观察描写了一片富有生命力的草地。

作品通过对草地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反映了对自然界万物的细致观察和深情表达。

鲁迅通过自己对草地的感悟,呼唤人们要珍视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文章展示了鲁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感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共生的思考方式。

《读书是种享受》郁达夫《读书是种享受》是郁达夫的一篇散文,以写作阅读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与享受之情。

作品以亲身经历为依据,叙述了读书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罗马尼亚作家伊奇利兹在《灵魂中的枯渴》一文中曾仰慕地说,“如果你能把所有能读的书都读了,你将是最幸福的人。

”郁达夫引用这句话并进行回应,表达了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本文以自然流畅的叙述方式论述了读书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感悟,给读者以阅读的启示和鼓励。

《黄河颂》徐志摩《黄河颂》是徐志摩笔下的一篇散文,以对黄河的颂扬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黄河的敬仰之情。

作品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示了黄河的壮丽与恢宏,以及黄河民族的伟大与勇敢。

徐志摩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黄河人与黄河景以及黄河历史相结合,塑造出一幅生动绚烂的黄河画卷。

大学语文2散文篇

大学语文2散文篇

2.英国散文的发展。 在英国,一直到16世 纪末尚无值得称道的 散文。
3.美国散文的发展。 美国文学界迄今为止 尚无一个精确而权威 的散文定义。
第一章 散文概述
第三节 散文的欣赏
散文是一种侧重于表现作者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学样式,鉴赏散文, 首先是把握作者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接受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感情 的个性化熏陶,以得到思想的启迪和陶冶性情的美感享受。
第一章 散文概述
第一节 散文的含义、特点与种类
一、散文的含义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在中国,广义的散文是相对骈文、韵文而言的, 凡是不押韵,不讲骈俪的文章,统称散文,它包括了文学性比较强的作 品,也涵括了实用性的文章。狭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 影视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排除了纯实用性的文章,专指那些带 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第三章 外国散文名篇鉴赏
瓦尔登湖(节选)[美]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是宏伟的,不常去游玩的人, 不住在它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但是这一个湖以深邃和清澈著称, 值得给予突出的描写。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 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松树和橡树林中央的岁 月悠久的老湖,除了雨和蒸发之外,还没有别的来龙去脉可寻。四周的 山峰突然地从水上升起,到四十至八十英尺的高度,但在东南面高到一 百英尺,而东边更高到一百五十英尺,其距离湖岸,不过四分之一英里 及三分之一英里。山上全部都是森林。
一、注意不同种类散文的特点 散文或以记叙为重点,或以抒情为中心,或以议论为侧重,不同种类的 散文在鉴赏时也就有了一些特殊性。
二、牵住线索,沿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源
就鉴赏而言,散文是不易为读者把握的文体之一。散文尽情尽性,无拘 无束,行之于所当行,止之于所当止。

大学语文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大学语文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季羡林
一、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 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 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 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 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 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 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四、写作背景
季羡林做学问扎实,也得到了胡适的赏识,二人经常就学 术问题相互探讨。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胡适是在1948年12月 ,北大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仪式完毕后,胡适和大家辞别, 登上飞机,飞赴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他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为胡适之说几句话》体现了他 的学术勇气与人格良知。到了新世纪,季羡林更是多次提到胡 适对他的帮助,他还担任了《胡适全集》的主编,并为此写了一 万七千字的总序。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 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 《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 等书。
二、胡适简介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 雄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 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万言,结集为《中国旧小说考证》 出版。胡适是新红学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 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
四、写作背景
民国时期,作为学生的季羡林,同大多数青年学生 一样,非常崇拜胡适。季羡林第一次见到胡适,是 1932年10月13日。那是听胡适关于“文化冲突” 的演讲。两人真正认识,源于陈寅恪的推荐。陈寅 恪将季羡林推荐给了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胡适欣 然接受了这个三十岁出头、籍籍无名的留学生。

《大学语文》现当代散文

《大学语文》现当代散文

Part
05
大学语文中的现当代散文实践
写作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总结词
学习与实践现当代散文的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大学语文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现当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通过实践这些技 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提高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模仿、借鉴、创新等方 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 戏剧并列,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思 想、描绘生活为主要内容。
01
个性鲜明
散文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 悟。
05
02
形式灵活
散文不受诗歌的格律和韵脚限制,形 式自由多样,可以根据作者的表达需 要灵活运用。
03
主题思想的内涵
现当代散文的主题思想内涵丰富,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涵 的挖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意义。
语言风格分析
语言风格的特点
现当代散文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 有的清新自然,有的华丽典雅, 有的质朴无华。通过对这些特点 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品的
艺术魅力。
大学语文中的现当代散文选篇
01
02
03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通 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 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 和对人生的思考。
《故都的秋》
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 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表 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 对人生的感慨。
《文化苦旅》
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通 过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思 考,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 承和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大学语文散文篇 4. 送孟东野序

大学语文散文篇 4. 送孟东野序
点是“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实质意指“人不平则

鸣”。放眼当今社会,要做一个“善鸣者”,做一匹蓄势待发的“千里
马”,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来使自己能够具备相应的品质和能

力?请谈谈你的大学规划。

谢谢观看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中国 传统
壹 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今河南省孟州市),号 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谥号文公,故世称韩 文公,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韩 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文风一直影响至宋代,名 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 名。韩愈大力提倡古文,反对骈偶文风。他在文学作 品中创造了大量新词并化为成语,如再接再厉、异曲 同工、力挽狂澜、一落千丈、一视同仁、细大不捐、 佶屈聱牙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发明成语最多的文人 。
贰 课文简介:
文章内容共分四段。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 鸣”的中心论点,说明“不平”和物“鸣”的普遍存在。第二段,列举 自然界多种现象论证“不平则鸣”的观点。如金、石、丝、竹、匏, 土、革、木等乐器发声,以及自然的鸟鸣、雷鸣、虫鸣、风声昭示 四季更迭。第三段,承接上文,从自然界论及人类社会,列举了历 代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论证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论点。第四段, 论述唐宋众多学者大儒,认为他们都是善于用诗文来抒发情怀的人。 最终点明题旨“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 天者以解之”。借以抒发对孟郊怀才不遇的感慨。
中国 传统
贰 课文背景:
《送孟东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送别好友孟郊去江南就任 溧阳县尉时所作的赠序。赠序始于唐代,属于文人临别赠言的 议论性散文,内容多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因人立论,阐明 观点,言辞恳切而意味深长。

大学语文散文篇 5. 五代史伶官传

大学语文散文篇 5. 五代史伶官传

叁· 课堂讨论
欧阳修敢于摒弃从董仲舒以来居正统地位的 “天人之变”的观点,而从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寻找 国家盛衰的根源,并且向统治者提出这样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结合马克思 主义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一说后唐庄宗要如何 避免国家走向衰败?
中国 传统
贰 课文简介
文章议论抒情相结合,虽以议论为主,但融入了浓 重的抒情意味,行文中时而以唱叹起笔,时而又出感 慨淋漓之言,如“岂非人事哉”“何其衰也”等句,增强了 史论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脉络清晰,以“矢”为线索将众多头绪纷繁的史实 串联起来,材料安排井然有序。正反对比论证,说服 力强,以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 与其败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对比,突出庄 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作为一篇为君主提供借鉴的 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全文一气呵 成,淋漓酣畅,议论简明扼要,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贰 课文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叙史 为主,作者开篇明旨道出中心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 非人事哉”,接着写道“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随后作者将列举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例作为论据, 对上述论点加以论证。论点和论据间衔接紧密自然,论述缜密 有力。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中国 传统
壹 作者介绍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 坛领袖,王安石、曾巩、“三苏”等都得到过他的提 携,名列“唐宋八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 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传承了韩愈发起的古文运 动,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提倡平实自然的文 风,主张著文应当“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免不了骄傲自满招致的损失,“满招损、谦得益”这样的古训能时 刻鞭策青年学生,无论任何时候,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

大学语文散文篇 6. 我与地坛

大学语文散文篇 6. 我与地坛
作者饱含深情描绘母亲以及对母亲的爱,从开始不理解母 亲,到对母亲的重新审视,以及后来对母爱的细心体察, 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是此文最为感人的部分。 在叙写“我”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时,将人间至爱的伟大意义 都悬置起来,只用一种内敛到近乎压抑的语调,讲述着母 亲看似平常的小事,以及母亲过早离世带来的无法挽回的 损失与至痛。这伟大的浓厚母爱与前面“生与死”的答案一 样透彻、融通和豁达,容不得丝毫的张扬与夸饰。
贰 课文选段背景:怀念母亲
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并不理解母亲,而在母亲逝世后, 在悔恨中作者开始去理解母亲的痛苦,理解一个母亲的 角色定位。逐渐地,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 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母亲的“活法”,其实解答了作者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 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壹 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 汉族。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 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 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 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 作。
叁·主题思想:关于生死和爱的思考
《我与地坛》 注重讲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和他 与母亲的爱 .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 的思想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
1、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在与地坛的交流中 作者认识到死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因而对死 获得了一些超脱。生不是瞬间可以想透的问题, 因而作者从地坛里各类景物的变化中认识到与 其痛苦地活,不如开心地活。

大学语文散文篇 7.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大学语文散文篇 7.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这些原则对于指导当代青年进行职业选择时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叁·择业原则:择我所爱
马克思在文中认为,所选的职业是我们真正 热爱的、认同的,能使我们真正受到鼓舞的, 而非虚荣心带来的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 鼓舞的东西,同时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包括个 人能力、身体条件、自身喜好等。
叁·择业原则:个人与社会的完美结合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实践 中不断推动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至今仍然有着旺 盛的生命力,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 系和话语体系。
贰 指路明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于 1835年8月在德国特里尔中学写下的中学毕 业论文。在文中,17岁的马克思重点论述了 “青年为什么要选择职业、如何选择职业、应 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这三大核心问题,清晰 明确、坚定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就业价值观。
在当代,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价值观仍具有重 要的时代价值,它指导着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 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在奉献社 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贰 课文选段背景: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观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深刻阐述了职业选择的重要性 和原则,马克思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人 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实现和人价值和社会简直的双赢;还 强调了职业选择的严肃性和坚定性,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还 提出了职业选择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思想,符合时代潮流,会 社会做贡献。
马克思在文中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 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以此为指针就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进步而工作 的职业,即为社会所需要的,这才是最高尚的 职业,选择这样职业的人才是最崇高的人,才 是人们最敬仰的人。
肆 文章表达技巧:语言富有激情与理性

大学语文散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散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散文课后习题答案大学语文散文课后习题答案在大学语文散文课上,老师常常布置一些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和内涵。

这些习题涵盖了词语理解、段落分析、主题思考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词语理解1.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悠闲、苍凉、深邃、恬静、恍惚。

答:悠闲:形容心情舒畅,没有压力和束缚的状态。

苍凉:形容景象萧条、凄凉,给人一种寂寞、无助的感觉。

深邃:形容思想、眼神等深沉而富有内涵。

恬静:形容环境宁静、安详,没有喧嚣和干扰。

恍惚:形容思绪不清,意识模糊,不太能集中注意力。

二、段落分析2. 请分析下面这段文字的段落结构,并指出每个段落的主题。

答:这段文字的段落结构如下:第一段:描写了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炙热,人们感到昏昏欲睡。

第二段:描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树荫下玩耍,他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第三段:描写了一个老人坐在摇椅上,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

第四段:描写了一个女子在花园里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五段:描写了一个年轻人在书桌前埋头苦读,追求知识和进步。

第六段:总结了这个午后的场景,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世界中寻找快乐和意义。

3. 请分析下面这段文字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阳光如火,形容阳光的炙热和强烈。

拟人:午后的宁静,形容午后的场景仿佛具有生命一般,与人类情感相连。

排比:小男孩的欢声笑语,老人的回忆往事,女子的花园漫步,年轻人的苦读,通过排比的手法,使得每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突出了各自追求快乐和意义的不同方式。

三、主题思考4. 请谈谈你对以下句子的理解:“人生如同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答: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是必然的,人生中难免会经历一些困难和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辈子都是苦的。

人生就像一杯茶,茶叶在沸水中经历了苦涩的过程,但最终会变成香甜的饮品。

同样,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也是为了更好地品味生活的甜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坏乎!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史记·孔子世家》
走进孔子
真诚的人 性情中人 一起了解圣人的喜怒哀乐……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 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 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论语·里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参也鲁”(《论语·先进》)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 屯。(在鲁之南)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 歌曰: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 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 我以群婢故也夫!”(《史记·孔子世家》)
▪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 不暇。”
▪ (《论语·宪问》)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於师。韩愈《师说》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论语·子罕》)
自古才命两相妨”(李商隐《有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 语·述而》
开。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於门………谓子贡曰: “………夏人殡於东阶,周人 於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 。”後七日(四月己丑卒,公元前479年农历4月18日)卒。 (《史记·孔子世家》)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 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四书五经
▪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诗、书、礼、易、春秋
儒家学派鼻祖——孔子
▪ 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 拯救乱世、恢复周礼 ▪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
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
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
孔子的言行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 党》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 如也。
内心高贵的人一定是害羞的。 就像小人永远不害羞一样。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 孔子父亲叔梁纥 母亲颜征在 ▪ 公元前551年10月27号这一天,孔子诞生了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 语·为政》)
“四书五经”里面的“五经”,《诗经 》、《尚书》、《礼记》、《春秋 》、《周易》,都是孔子在他晚年 集中力量整理而成的。
大学语文之散文
文化教研室
1
回归经典
▪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正在重 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中华古典文化的营养
▪ 民为贵、君为轻 ▪ 公允公能、德才兼备 ▪ 如临深渊、朽索驭马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 温良恭俭让 ……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见之,虽少,必作”《论语·子罕》 “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
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孔子的修养之路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 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也。 (《论语·公冶长》)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