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含材料题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戊戌变法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戊戌变法练习 新人教版

第7课戊戌变法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公车上书背景:1895年春,《____________》的签订。

过程:________、梁启超邀请各省应试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

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影响: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知识点2百日维新变法的时间:________年6月到9月。

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____________,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____________。

文化教育上:开办____________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变法结果:变法触犯了________的利益。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宣告失败。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公车上书1.1895年春,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传至北京,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这些应试举人听到的消息是()A.邓世昌壮烈牺牲B.《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2.虽然它对清政府触动不大,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并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上文中的“它”指的是()A.公车上书B.创办《万国公报》C.强学会成立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3.1895年春,在北京邀请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联名上书的主要人物有()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知识点2百日维新4.2015年12月5日-12月20日,国家话剧院上演了2015年度的收官大戏《北京法源寺》。

这部戏截取了戊戌变法最具戏剧冲突的十天,用舞台的形式展开一段澎湃的故事。

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训练新式军队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废除科举制度5.“戊戌变法历残害,赤心肝胆辉百日。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6.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03能力提升7.《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戊戌变法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戊戌变法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 帝被囚禁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绪。1889年亲政。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刘光第
杨锐
戊戌六君子
康广仁
林旭
杨深秀
力量对比
政治力量 军事力量
想争取袁世凯 保护光绪帝
维 新 派
维新派依靠光 绪帝 (无权) 以慈禧太后 为首 (掌握实权)
1 “维新变法”变的是什么?要在中国实行什 么制度? 2 维新变法运动是如何开展的,这条道路能行 得通吗,为什么? 3 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发 动的?在哪里发动的? (2)这次上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上书 起了什么作用? 4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 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
维新变法运动大事年表
1895年
1895年 1898年6月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梁组织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成立 光绪帝发布变法令,戊戌变法开始
1898年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1.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变 者 天 下 之 梁 公 启 理 超 也
------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 窃认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 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 则通。” „„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 …… 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夫先王之 治天下,与民共之„„君民同体,情谊交孚, 中国一家,休戚与 共 „„于以恢复琉球,扫 荡日本,大雪国耻,耀我威稜。 ——《公车上书》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测试题(含答案)

第7课戊戌变法选择题[2011•呼和浩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往往有作为自己标志的“年号”,下列属于年号的是(D)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C.明太祖 D.清朝光绪[2011•青岛]《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C)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2011•莱芜]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C)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血染黄海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1•苏州]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

“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2011•汕头]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B)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011•清远]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C)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011•梅州]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B)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2011•滨州]《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练习1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练习1 新人教版

戊戌变法一、单项选择题: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公车上书”的时间是()A.1888年B.1894年C.1895年D.1898年3.下列有关公车上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的背景是德国强占了胶州湾B.公车上书未引起皇帝的重视C.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D.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4.戊戌变法的目的是()A.维护清朝的统治B.反对《马关条约》的签订C.救亡图存D.改变中国的现状5.强学会的机关报是()A.《中外纪闻》B.《万国公报》C.《国闻报》D.《大公报》6.戊戌变法历时()A.100天B.101天C.102天D.103天7.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袁世凯8.表示不做“亡国之君”的皇帝是()A.道光帝B.嘉庆帝C.同治帝D.光绪帝9.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0.戊戌变法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同治帝11.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A.公车上书B.成立强学会C.创办《万国公报》D.成立保国会12.维新派代表的是()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13.下列关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康有为、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试B.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C.这次上书,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D.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二、列举题:1.列举戊戌六君子。

2.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简答题:简要叙述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7课戊戌变法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7课戊戌变法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7课戊戌变法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与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结合教材,利用新闻快报、文件奏折、宣传画照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从中找出维新变法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

此外,就康梁变法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失败的理解。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解释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爱国情操与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开展、百日维新2.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要点(一) 公车上书——序幕(二) 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酝酿和发展(三) 百日维新——高潮1.变法的开始2.变法的内容(四) 戊戌政变——失败1.变法的失败2.失败的原因3.变法的意义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阶层开始探索救国道路。

在探索的道路上也留下了我们无锡人的足迹。

图片欣赏我们来看看他在无锡的住宅,他是谁呢?薛福城薛福城是谁?他曾任驻英、法、意、比等国公使。

因其外交有功,赐其住宅为“钦使第”。

他同时也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薛福城和王韬、郑观应等人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外更提出了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

但他们的思想和政论却给了后人以启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将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并付之于行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场试图改变中国落后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讲授新课】一、公车上书我们先看一段短片。

请同学们看完之后告诉我:这段短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和戊戌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短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公车上书”。

这一事件和戊戌变法的关系是?——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新人教初二历史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复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初二历史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复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初二历史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

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材料来自()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3.右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

该出版机构创办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A.公车上书B.强学会的建立C.《万国公报》的创办D.《定国是诏》的颁布5.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6.“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国民革命运动7.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A.《万国公报》B.《民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8.下列有关戊戍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9.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第1课鸦片战争【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P4)答:白银外流,威胁政府的财政;摧残人们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

【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P6)答: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课后活动】1.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P7)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略。

(P7)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问题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P9)答: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等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对中国开战的借口,即使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也会找其他借口开战。

【材料研读】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P10)答: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径之一。

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愤英法联军的暴行,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叹一百五十年的积聚随火而逝,再也无法恢复。

【课后活动】1.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P12)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表2.略。

(P12)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材料研读】这段话说明了什么?(P14)答: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清政府猝不及防;清政府的腐朽,官员遇有民变,纷纷逃走。

【材料研读】《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P15)答:它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课后活动】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

(P18)答:军事进军路线较为正确(沿江东下);领导集团团结一致;广大战士革命热情高涨;广大人民的拥护;清军传统军事力量(八旗、绿营等)的腐朽。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0.下图是光绪帝被宣扬变法的言词感动,而召见了( ) A.刘光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林旭 11.戊戌变法中颁布的文化方面的新法不包括( ) A.设立中小学堂 B.设立京师大学堂? C.设立同文馆 D.设立译书局 初中八年级历史练习题: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巩固强化 1.清朝国势衰落开始于 ( ) A.雍正时 B.乾隆时 C.嘉庆时 D.道光时 2.嘉庆帝时,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 ) A.小刀会起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起义 D.白莲教起义 3.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为 ( ) A.1840 年 1919 年 B.1840 年 1949 年 C.1840 年 1927 年 D.1840 年 1937 年 4.19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 )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898 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了( ) A.保国会 B.强学会 C.南学会 D.蜀学会 2.被光绪帝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的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康广仁 D.谭嗣同 3.支持变法的巡抚陈宝箴所在省是( ) A.直隶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河北省 4.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是在( ) A.1898 年 6 月 11 日 B.1898 年 4 月 11 日? C.1898 年 9 月 21 日 D.1898 年 4 月 21 日
5.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的是( ) A.荣禄 B.李鸿章 C.袁世凯 D. 6.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已发到瓜分豆剖”揭竿斩木”地步的是 ( ) A.陈宝箴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7.戊戌变法开始的特点是( ) A.公车上书 B.康、梁组织保国会? 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D.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8.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要求是( ) A.要求兴西学”,废科学 B.要求自强”求富”? C.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D.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9.下列官员,支持和赞助变法的是( ) ①文廷式 ②翁同龢 ③李鸿章 ④ ⑤识分子与政客军阀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斗争? C.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13.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 B.顽固派势力强大? C.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14.下图是在戊戌变法中不愿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的是( ) A.康广仁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梁启超 15.下列内容对颁布变法诏书不正确的评价是( ) A.有利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B.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二、连线题? 16.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愁达天 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戊戌变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戊戌变法

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名上书, 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1300多人签名
3、结果:
因顽固派的阻挠,未送到光绪手中,但在社
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4、“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注意:
公车上书不是维新变法的正式开始
『公车的含义』 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 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 “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 代称。
6.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其标志性事件是( )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D.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7.以下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C.阻碍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 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8.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 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3.失败 原因
4.结论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 2)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广大民众; (3)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4)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反对变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 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问题一:如果袁世凯没有告密,而是支持维新派, 变法能否成功?
B. 开放言论,创办报刊
C.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D. 训练新式军队
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 根本原因是( )

八年级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  新人教版
学生阅读变法法令内容,抢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利益。
②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拥护。
③触动顽固派利益。
学生据课本内容回答。
①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
②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身。
③百日维新。
学生介绍谭嗣同的事迹。小组讨论后,展开辩论
修改意见
小结(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完成同步探究与学习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带着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
学生看图像,争相回答:公车上书。
学生看书归纳要点:
①创办《万国公报》
②组织强学会
②维新派团体形成
学生补充资料:
创办《时务报》《国闻报》各地组织学会、学堂等
学生表演短剧:
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 话”,出席“问话”的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新人教版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验收结果:
合格/须完善
时间
年月日
分管领导
课时
1
第周第 1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 出形势危急,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大臣进行了论战。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动脑筋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

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文字简练。

主要有: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

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

由原来的1000文抵l两到1500文抵1两,再到2 000文抵1两。

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是通过卖粮食换铜钱,再由铜钱折成白银交税。

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1两白银的税。

现在却需要200斤稻谷才能完税。

)三是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

四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活动与探究1.小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自由发言。

提出为什么英国只出动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庞大的清王朝呢?然后在原有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

相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发展。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

这样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就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

“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包括四个方面,共16项措施。

在政治上,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在经济上,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在中央设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兴办商会;改革财政。

编制预算决算;在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废八股。

设大、小学堂,设立译书局,创立报馆等;在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等。

?
 从内容可见,变法核心是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对旧制度进行改革,在政治上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获得参政的权利;在经济上建立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文化上进一步学习西方,促进思想、文化、科技的进步;军事上强调对旧军队制度进行改革,依照西方国家建立近代化军事力量。

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进步的和爱国的,但它触犯了旧的封建官僚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进行阻挠、破坏。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前后仅103天,就夭折了。

所以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难点也是重点。

?
 变法法令的颁布,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它在社会上起。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 戊戌变法考题精练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 戊戌变法考题精练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第7课戊戌变法一、填空题.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1895 年,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学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和请求变法图强。

3、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

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4、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5、维新派组织强学会,标志着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6、强学会的机关报是《中外纪闻》。

7、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痛切陈述国家处于危亡的时候,惟一出路是任用维新参预谋划,倡导变法。

皇帝也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

命他全面筹划变法。

8、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由于这一年是旧历的戊戌年,所以称为戊戌变法,又由于变法历时118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9、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直接触及了顽固派利益的是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10、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派,发动了戊戌政变。

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而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11、“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这句话是梁启超说的。

1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分歧在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13、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救亡图存。

14、戊戌变法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

15、强学会属于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16、戊戌政变时,表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派人士是谭嗣同。

二、列举题。

1、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2、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

3、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

、(1)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

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2)

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2)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利用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 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 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 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分析变法运动失败的原 因。
通过本课学习,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 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和历史责任感。
——梁启超
谢谢光临指导!
小萌希奥 小萌希奥
psz27ntr
方各出50%。经营所得的纯收入,双方各得30%;剩余的40%中,20%作为进一步扩大经营的本钱,20%作为薪水,李老乡和耿正兄妹三人各得5%。 店铺的日常事务,由李老乡为主,耿正为辅协商掌管。店铺里所有出入账目的管理,全部由耿英兼任,耿直只要做好日常的销售接待即可。此 外,经过仔细商谈以后还确定,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昌盛丝绸行”必须每月的月底清一次账目。除了分成和领取薪水之外,届时还要各抒己 见,好好地总结本月的经营经验和经营效果,提出来下个月的继续经营和更新经营方面的建议。说到“昌盛丝绸行”的经营理念,耿正说: “李叔,我和妹妹仔细琢磨了一番,归纳出来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咱们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李老乡高兴地说:“太好了,快说出 来让我听听!”耿正说:“第一,咱们的铺子绝对不轻易赊账,以免收不回来货款而搞得钱货两亏。这样做,虽然生意暂时没有成交,但咱们 只要货还在,就可以卖给别人。”李老乡点头赞许:“说得对,有货不愁卖。这自古就有‘铺存百货,自有百客来买’的说法嘛!”“第二, 咱们铺子里的货源一定要充足,以防客人来了,但没有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货而扫兴。如果客人来几次都没有买上他们想要买的货,那他以后就 很有可能不会再来光顾咱们的铺子了。”李老乡听了频频点头。“第三,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绝对不可以卖假货卖差货!而且在给客 人丈量时,一定要在量足尺寸的基础上再让出来半寸。还有,咱们一定要了解货物的质量,并且能够对客人说得清楚。招待客人时要热情大方, 要适当地给客户让利,不要斤斤计较。还要懂得市场行情,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李叔您是内行,我们听您的。您也要对我严格要求噢!” 李老乡笑着点点头。“第四,进货比卖货更重要。因此,咱们必须在进货上下功夫,找产地找资源;进好货,进便宜货。只要咱们的货对路, 又是好货,客人自会找上门来。咱们的货进得相对便宜,自然赚头就大了。这些,李叔您也是内行,我们听您的!”李老乡还笑着点头。“第 五,最好有咱们独家经营的品种,特别是新品种。这样,咱们就可以稳稳地大赚一笔了!这个,李叔您虽说是内行,但我们还得不断地分析市 场需求和货源特征,需要不断地改变看法,调整货源才行!”李老乡点点头,由衷地说:“是这样的!我眼下所知道的,不过是当前的市场需 求和货源特征。至于以后嘛,一切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啊!”“第六,接待客人时,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咱想把东西卖给他,以免他们跌咱的价。 还有,铺面一定要整洁干净,畅销的货要摆放在显眼的地方。特别滞销的货,即使赔本也要及时卖掉,以便能腾开货架上新货。再说了,旧货 占架不但会给咱们自己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戊戌变法
一、选择题: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粤学会的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2.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蹭国藩 B.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D.左宗棠、奕沂
3.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清朝统治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促进思想解放 D.救亡图存
4.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主张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5.“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是( )
A.谭嗣同 D.梁启超 C.康广仁D.杨深秀
6.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二、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观万古之世,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梁启超:“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

”.
(1)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主张维新变法?
(2)戊戌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简答题: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两次被迫作出向西方学习的重大行动。

这两次重大行动是什么?其结果和作用如何?
第7课答案:
二.材料题
⑴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
⑵戊戌变法的作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②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权;③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三.简答题:
①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方法;
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③封建顽固势力发动反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