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路是电子学中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直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以及探索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进行的直流电路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直流电路,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并探究其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值的方法。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用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和万用表。

其中,直流电源提供了稳定的电压源,电阻箱可以调节电阻的大小,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而万用表则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将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流表和电阻箱相连,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然后,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与电阻箱的两个接线头相连。

2. 接下来,我们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与电阻箱的两个接线头相连,以测量电压。

3. 然后,我们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并记录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值会减小,而电压值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

2. 当电阻值减小时,电流值会增大,而电压值保持不变。

这也符合欧姆定律的规律。

3.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会受到误差的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箱的内阻、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精度等因素导致的。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并学习了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值的方法。

我们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欧姆定律的准确性,并了解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XX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掌握直流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DAE12BC图1-1三、实验步骤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1、电压、电位的测量。

1)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各点的电位值U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CD、UAC、UBD,数据记入表1-1中。

2)以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注意直流毫安表读出电流值的正、负情况。

2)用直流毫安表分别测出三条支路的电流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I=0。

3)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U=0。

四、实验数据表1-1表1-2五、思考题 1、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位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偏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A、高于B、低于 2、若以F点作为参考电位点,R1电阻上的电压 ()A、增大B、减小C、不变六、其他实验线路及数据表格图1-2表1-3 电压、电位的测量实验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牢固掌握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验证戴维南定理。

3、掌握测量等效电动势与等效内阻的方法。

二(转载自:小草范文网: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线路1、叠加原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DE1IAIB2C图2-12、戴维南定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ALB图2-2三、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实验实验前,先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直流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直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3. 学习使用电路元件进行电路搭建;4.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仪器:直流电源、万用表、电阻箱、导线等。

实验材料: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三、实验原理: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一个导体上的电流I与其两端的电压V成正比,即I = V/R,其中R为导体的电阻。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条定律:(1)电流定律:在任意一个电路节点中,流入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2)电压定律:沿着闭合电路的任意一条闭合回路,电压源电压之和等于电阻器电压之和。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使用导线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入一个电流表。

再将电流表的另一端分别接入不同大小的电阻。

2. 测量电压:使用导线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入一个电压表。

分别在不同的位置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3. 设置电阻值:通过拧动电阻箱上的旋钮,设置不同大小的电阻值。

4. 记录实验数据:分别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以便后续分析计算。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与设置的电阻箱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箱本身的精度问题,或者是测量仪器的误差所致。

不过整体来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比较接近,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连接电路、测量电流电压,并且熟悉了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值。

在实验中,我还注意到了测量仪器的精度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并且学会了如何减小误差。

这次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增强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直流稳压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直流稳压电路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特点,查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理论分析结果,并熟练掌握实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直流电源2. 变阻器3. 整流电路(二极管)4. 滤波电路(电容器)实验原理:当直流电源输出电压受到负载影响时,它的稳定性很差。

由于它只有保持恒定的电压,所以稳压电路就应运而生。

稳压电路是一种电路,它可以提供一个恒定的输出电压,不同于变压器,稳压电路可以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即使输入电压有所变化也不受影响。

电路图:R 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V_in| ———> | 电压降 | ———> | |———>V_out|___________| |_______|D实验步骤:1. 搭建直流稳压电路,如上图所示,并接上电源线。

2. 将电阻电位器连接到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调整电位器上的滑动电阻,使输入电源电压调整到所需的电压范围。

3. 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

将万用表设置为电压检测模式,一端接在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在输出电源的负极。

4. 分别对调整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多次测量输出电压,记录测量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数据:输入电压:12V输出电压:4.6V~5.2V负载电阻:10Ω实验结论:1. 稳压电路可以使输入电压波动时输出电压不变。

2. 当输入电压稳定时,输出电压与负载电阻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3. 通过改变滤波电容量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的输出电压,电容器的容量越大,输出电压越平稳。

4.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符合。

实验心得:通过实验我掌握了直流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特点,了解了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和构成,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稳压电路的实际应用。

在实验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万用表和调节电位器,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检验电路的工作情况,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答案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答案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答案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答案引言:直流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探究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目的:1. 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

3. 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直流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直流电源2. 电阻箱3. 万用表4. 连线电缆实验步骤:1. 搭建简单的串联电路,将电源、电阻箱和万用表连接起来。

2. 调节电源电压为合适的数值,例如5V。

3. 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电源的电压、电阻箱的电阻值和电流。

4. 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观察电流强度的变化。

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强度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强度增大。

这与欧姆定律的预期结果相符。

此外,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的电流总和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来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将电流表依次连接在电源和电阻箱两端,测量电流值。

然后将电流表连接在电源和电阻箱之间,再次测量电流值。

结果应该是两次测量值之和等于第三次测量值。

如果结果相符,则说明基尔霍夫定律成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掌握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

同时,通过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直流电路中的应用,加深了对这两个定律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当电流表的内阻较大时,会对电路中的电流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电源的电压稳定性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材料,并进行准确的数据测量。

电工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直流电路,探究电阻、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关系,加深对直流电路的理解。

实验器材和材料:1. 直流电源2. 电阻3. 万用表4. 连接导线实验步骤:1. 搭建直流电路,电源正极连接电阻的一端,负极连接电阻的另一端。

2. 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3. 分别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按照同样的方法测量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4. 分析实验结果,绘制电流、电压、电功率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图。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搭建的实验电路中,随着电阻阻值的增加,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增加,而电路中的电流却随之减小。

这说明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成反比例关系的,即如果电压增大,则电流减小;如果电压减小,则电流增大。

同时,根据计算公式P=UI,可以得出电功率也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当电阻阻值越大时,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小,因此在实验结果图中,电功率随电阻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呈反比例关系。

2. 直流电路中,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电功率也随之减小。

实验反思: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电源电压不稳定,导致实验结果有一定误差。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实验器材的选用和使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的搭建直流电路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深入探究了电阻、电流、电压和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直流电路的运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直流充放电实验报告(3篇)

直流充放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直流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其特性。

3. 熟悉直流电路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4. 通过实验验证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直流充放电实验是研究直流电路中电能储存、转换和释放过程的基本实验。

在实验中,通过向蓄电池组充电和放电,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直流稳压电源2. 电压表3. 电流表4. 电阻5. 电容器6. 蓄电池组7. 导线8. 连接器9.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电容器和蓄电池组等器材。

2. 充电过程将蓄电池组接入电路,观察并记录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

3. 放电过程将蓄电池组从电路中断开,观察并记录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验证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电压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小,电阻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被储存到蓄电池组中,电压升高,电流减小,电阻增大。

2. 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降低,电流逐渐增大,电阻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释放储存的电能,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电阻减小。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成正比。

(2)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3)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直流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其特性,熟悉了直流电路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直流电路的理解。

电路实验报告-直流基本实验

电路实验报告-直流基本实验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学实验项目名称:直流基本实验学院: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报告人:文成学号:2011150258 班级: 5 同组人:陈圳杰指导教师:李炎然实验时间:2012-3-27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2-3-28教务处制实验报告包含内容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直流电源、直流仪表的使用方法。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3.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的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4.分析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电路的影响。

二、方法、步骤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各点之间的电流及电压。

具体步骤见三、实验过程及内容。

三、实验过程及内容实验设备:1.直流双路恒压电源2.直流稳流电源3.直流电压表4.直流电流表5. EEL-51元件箱、EEL-53电工原理(一)、电流表插头线实验注意事项:稳压电源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注意正确选择仪表的量程。

断电接线拆线。

任务一.KCL 定律的验证步1-1.按图接线,S1开关往上拨,S2往下拨,S3开关往上拨,然后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验证∑I=0.任务二.KVL 定律的验证,电位和电压的测量步2-1.按图接线,图中的电源1s U 用恒压源I 路(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选择10V 档,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2s U 用II 路(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选择20V 档,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测量各元件电压填入表中,验证∑U=0.步2-2.测量fc U ,填入表中,再选两条不同路径计算fc U ,与实测fc U 比较。

步2-3.分别以A 点和D 点作为参考点,测量各点电位填入表;计算f 、c 两点间电压并与步2-2结果比较。

四、 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电路中,任何时刻,任一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为0。

分析: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0。

在电路中,可选某一点作为参考节点,而其余任意一点相对于该参考点的电压就称该点的电位。

直流系统介绍实验报告

直流系统介绍实验报告

直流系统介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搭建一个直流系统,研究和探究直流系统的原理和特性。

实验器材和材料- 直流电源- 电阻- 电压表- 电流表- 连接线实验原理直流系统是指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电路系统。

直流电流源产生的电流是稳定的,方向不变。

直流系统中的电荷会沿着一个方向流动,而不会反向流动。

实验步骤和结果1. 按照电路图搭建直流系统,包括直流电源、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保证连接线的良好接触。

2. 打开直流电源,设置合适的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3. 通过调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测量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电阻的阻值,并进行比较。

5. 关闭直流电源,拆解实验电路。

经过以上步骤,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直流电压:5V- 直流电流:0.5A- 电阻阻值:10Ω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在直流系统中,直流电流源产生的电流稳定,不会发生方向上的改变。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计算出电阻的阻值,进而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直流系统,研究和探究了直流系统的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系统中,直流电流稳定,并且不会改变方向。

这对于研究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流动非常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巩固了直流系统的知识,了解了电流的方向和电流值的测量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也对电阻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本次实验并未涉及到更多复杂的电路和元件,限制了对直流系统更深层次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研究直流系统,需要进行更多实验和学习,包括更多的电路元件和电路拓扑结构的研究。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直流系统的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一定的实验经验。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电路系统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和搭建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实现对直流电压的稳定输出。

实验器材•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二极管、电容器)•电压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电位器)实验步骤步骤一:搭建整流电路1.使用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低电压交流电源。

2.将二极管连接到交流电源上,确保电流只能从正半周流过。

3.连接电容器以平滑输出电压。

将电容器的正极连接到二极管的正极上,负极连接到二极管的负极上。

步骤二:设计稳压电路1.在整流电路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二极管,其具有稳定电压的特性。

2.通过调节电位器来改变稳压二极管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步骤三:测试和调试1.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确保电压稳定。

2.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记录下数值。

3.调节电位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4.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位器,使输出电压达到预期稳定值。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测试和调试,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并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

通过调节电位器,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输出电压,满足不同电器设备的需求。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使我们对电源输出电压有了更好的控制能力。

稳压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稳定的电源对于许多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调节电位器以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电源的稳定性对电子设备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之,本实验的目标已经实现,我们通过实践获得了关于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宝贵经验,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理论知识。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电工实验报告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高级电工电子实验实验名称:高级电子实验一、二、三姓名:蒋坤耘学号:班级:安全指导老师:20XXA20XX0920XX01刘泾年12月23日实验一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3.进一步掌握输出电阻、输入电阻、最大步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1.实验电路2.理论计算公式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照图用专用导线接好电路(2)静态工作点测试接通电源,并按实验电路图接好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函数发生器调整为1khz,4V左右。

用实验法调好静态工作点,使Vi?0,测试并记下Vb,Ve,Vc及VRb2?Rw。

填入表一中(3)放大倍数测试在上一步基础上,用示波器或毫伏表分别测量RL?oo及RL?2.4kΩ时输出电压Vi和输出电压V0,并计算(: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放大倍数,填入表二中(4)观察工作点对输出波形V0的影响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增大和减小Rw,观察V0波形变化,测量并记录表一表三四、实验设备1.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型号Dh1718)2.调节输出电压+12V3.低频信号发生器4.双踪示波器5.交流毫伏表6.数字万用表7.晶体三极管8.电位器9.电阻、电解电容器五、误差分析下面从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基准电压Vb太高,使得Ve=Vb增高而使uce相对的减小了,因为影响实验。

输入输出电阻选择不够合理,导致实验误差,影响实验。

温度的升高使得偏置电流Ib能自动的减小以限制Ic的增大。

实验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验证机仿真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典型集成运算放大线性运算的原理。

2、掌握集成运放调零的方法。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XX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掌握直流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DAE12BC图1-1三、实验步骤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1、电压、电位的测量。

1)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各点的电位值U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CD、UAC、UBD,数据记入表1-1中。

2)以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注意直流毫安表读出电流值的正、负情况。

2)用直流毫安表分别测出三条支路的电流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I=0。

3)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U=0。

四、实验数据表1-1表1-2五、思考题 1、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位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偏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A、高于B、低于 2、若以F点作为参考电位点,R1电阻上的电压 ()A、增大B、减小C、不变六、其他实验线路及数据表格图1-2表1-3 电压、电位的测量实验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牢固掌握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验证戴维南定理。

3、掌握测量等效电动势与等效内阻的方法。

二(转载自:小草范文网: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线路1、叠加原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DE1IAIB2C图2-12、戴维南定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ALB图2-2三、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实验实验前,先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doc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doc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电路实验内容实验一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与交、直流电压;2.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电流定律,加深对正方向的理解;3.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4.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学会测量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开路电压、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及等效内阻的方法;5.自拟电路验证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某一瞬间流入和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某一瞬间沿任一闭合回路一周,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U =0。

2.叠加原理在具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分别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值得注意的是,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流或电压的计算,不适用于功率的计算。

3.等效电源定理(1)戴维南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等效电阻串联构成的电压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压源的源电压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串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2)诺顿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等效电阻并联构成的电流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流源的源电流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并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4.最大功率传输正确匹配负载电阻,可在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如图1-1所示,电路中功率和负载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其中RL 为负载,可变;RS为电源内阻,不变),L??E2P?I2?RLR?R?LS??SRL为求得RL的最佳值,应将功率P对RL求导,即dP?0dRL图1-1 功率最大传输电路I1 得 RL=RS ,即为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E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板上各电阻的阻值,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改变输出电压大小多测量几次),实验台上 E1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大小。

直流稳压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3. 熟悉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直流稳压电源是将交流电源(如市电220V)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的装置。

它主要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

1. 变压器:将高压交流电降压为适合整流电路的低压交流电。

2. 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的直流电。

3. 滤波电路: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中的高频谐波,得到较为平滑的直流电。

4. 稳压电路:将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稳定在一个特定的值,不受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箱2. 万用表3. 示波器4. 面包板5.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 使用面包板搭建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测量输入电压:- 使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3. 测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 使用万用表测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4. 测量滤波电路输出电压:- 使用万用表测量滤波电路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5. 测量稳压电路输出电压:- 使用万用表测量稳压电路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6. 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测量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变压器输出电压:根据实验数据,变压器输出电压应与设计值相符。

2. 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应比变压器输出电压低,且应为脉动直流电压。

3. 滤波电路输出电压: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应比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平滑,但仍有纹波存在。

4. 稳压电路输出电压:稳压电路输出电压应稳定在一个特定的值,不受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掌握了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熟悉了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直流电路的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 掌握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

3.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在直流电路中的应用。

4.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基本测量仪器。

二、实验原理直流电路是指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定律有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个部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KCL表明,在任何时刻,流入电路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KVL表明,在电路的任意闭合回路中,沿回路各段电压之和等于零。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 \( U = IR \),其中 \( U \) 为电压,\( I \) 为电流,\( R \) 为电阻。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直流稳压电源2. 电阻(100Ω、330Ω、470Ω、510Ω、1kΩ)3. 电容(10μF、100μF)4. 二极管(1N4148)5. 电流表(0~1A)6. 电压表(0~15V)7. 电路连接导线8. 万用表四、实验内容1. 电阻串联电路搭建一个简单的电阻串联电路,包括三个电阻(100Ω、330Ω、470Ω)和一个电源。

使用电压表测量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并计算总电压。

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 电阻并联电路搭建一个简单的电阻并联电路,包括三个电阻(100Ω、330Ω、470Ω)和一个电源。

使用电流表测量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并计算总电流。

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3. 欧姆定律验证使用万用表测量一个固定电阻的阻值,然后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测量对应的电流值。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验证实验结果。

4.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搭建一个复杂电路,包括多个电阻、电容和电源。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和电流值。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未知电压和电流值,验证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串联电路实验结果显示,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之和,验证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交流 直流 电路实验报告

交流 直流 电路实验报告

交流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测量和分析直流电路,理解并掌握交流和直流电路的特性以及相关的基本电路定律。

实验器材和仪器: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其中的电压、电流都是恒定的。

而交流电路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路,其中的电压、电流会随时间而变化。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直流电源,通过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等方式搭建直流电路,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掌握其特性。

实验步骤:1. 第一步:搭建串联电阻电路a) 将直流电源的正端和负端分别与两个电阻的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b) 使用电流表分别测量两个电阻上的电流,并记录下来;c) 使用电压表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

2. 第二步:搭建并联电阻电路a) 将直流电源的正端和负端分别与两个电阻的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b) 使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阻上的电流,并记录下来;c) 使用电压表测量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

3. 第三步:测量串联电阻电路的总电阻a) 断开串联电阻电路的一个电阻,将电流表连接到所断开的位置上;b) 通过直流电源,使电流表达到相同测量范围的最大值,并记录下来。

4. 第四步:测量并联电阻电路的总电阻a) 断开并联电阻电路的一个电阻,将电流表连接到所断开的位置上;b) 通过直流电源,使电流表达到相同测量范围的最大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可以按照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得出实验结果。

具体计算过程和结果如下:1. 串联电阻电路的计算: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两个电阻上的电流值;b) 根据电压表测量值,计算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2. 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并联电阻上的电流值;b) 根据电压表测量值,计算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3. 串联电阻电路的总电阻计算:a)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两个电阻串联时的总电流值;b) 根据直流电源的电压和总电流,计算串联电阻电路的总电阻。

直流电路电位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电位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电位实验报告直流电路电位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路是电工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电路中电位的实验测量,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势差和电势分布。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探究直流电路中电位的变化规律,并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器材和方法:实验器材:直流电源、导线、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方法:搭建直流电路,通过改变电阻箱中的电阻值,测量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位差,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1. 搭建直流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电阻箱和电流表相连,形成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

2. 测量电位差:将电压表的两个探头依次连接到电路的不同位置,记录下相应的电位差值。

3. 改变电阻值:通过旋转电阻箱中的旋钮,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并记录下相应的电位差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电阻值下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位差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推导。

1. 欧姆定律的验证: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V=IR。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这个定律。

选取几组电位差和电流值的数据,绘制成电流-电位差的散点图,并进行线性拟合。

如果拟合直线的斜率与电阻值相等,就可以验证欧姆定律的成立。

2.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位分布的重要定律。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一个闭合电路中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这个定律。

选取几个不同的闭合回路,计算出每个回路中的电压和,并判断是否接近于零。

如果接近于零,则可以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成立。

结论: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直流电路中的适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电阻值下,电路中的电位差与电流呈线性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同时,闭合回路中的电压代数和接近于零,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的成立。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了直流电路中电位的变化规律,并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册体会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册体会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册体会本次实验是一次关于直流电路的实验,此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器元件的特点。

通过此次实验,我很好地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仪器使用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要素、电路元件和电学参数等知识。

随后,我通过实验对电路中所使用的基本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源等进行了具体的测试和测定,以观察其电学特性和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恒流源等实验仪器,了解了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我而言,最具挑战性的是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在实验时,需要对电路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包括电压、电流等数值,而这些数值的精确程度需要得到保证。

在数据处理方面,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也需要十分仔细地进行,以保证最终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加强了自己的实验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一项必需的任务。

通过编写实验报告,我加深了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

在报告撰写的过程中,我需要对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及其分析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记录和总结,以呈现出全面而完整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因此,这项任务对于我的提高写作能力和实验思维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此次实验让我全面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

这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也对实验工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期待下一次精彩的实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直流电路设计性实验
3.6.4实验数据的记录、电路分析及数据处理
1将微安表改装成为多量程电流表。

改装电路为图3.6.1
①用惠斯通电桥测i R并求i R
∆。

设计电路如图3.6.2
lim 0.2%(500)0.2%(2130500) 5.26
E CR C
=+=⨯+=
6.55
Ri
∆===Ω
()
21307
Ri
∴=±Ω
②用数字电压表及电阻箱测量微安表满偏时实际电流值Im。

见图3.6.3
当微安表满偏时,数字电压表和电阻箱上的示值如下:
③ 根据Ri 、M I 估算出12R R 、的值
由()4
221/10
M M R R I R I ++= ()312/10i M M R I R R I ++=
可得:()
33
1/10102130100.67/10(10100.67)23.8i M M R R I I =-=⨯-=Ω
219214.6R R ==Ω
④ 对改装好的量程进行初较。

见图3.6.4(a )(b )
每个量程均在20、40、60、80、100等5格刻度处进行校准,根据数据判断改装后的双量程是否符合1.5级标准。

(R 为精密电阻,视校正量程而定
测量数据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改装后的双量程表符合1.5级标准
2用多种方法测微安表内阻 ① 比较法。

见图3.6.5
双置开关分别放于C1、C2上即可分别测出电阻箱和微安表两端电压。

比较如下
注:i
i R R R i i R
U R U U R R R U ⨯=⇒=
不确定度推导:ln ln ln ln i i R R R U U R =-+
ln ln 11
,i i i i R R R R i
i
R R U U U U R R ∂∂⇒
==-∂∂∆⇒
=
i i 0.050.03mv 0.03802mv 0.050.03mv 0.047195mv
R R R R U U U U ∆∆ =%+=且=%+=
i 2144.0 5.87R ∴∆Ω=
()i 21446R ∴±Ω=
② 伏安法。

见图3.6.6
直接用数字电压表测微安表两端电压。

测量结果如下
不确定度推导
ln ln ln U R R R U I I R
∆=⇒=-⇒=0.05%0.030.05%64.070.030.0620.1U U mV
I A
μ∆=+=⨯+=∆=
2135.077.41R ∴∆=Ω
()21357R ∴=±Ω
比较法与伏安法的比较分析:
伏安法比比较法的不确定度大一些,说明比较法比伏安法更精确一些。

伏安法中由于电表本身电阻的影响以及人读数的不准都使测量误差加大而比较法中电流的影响在U/R 相除中可抵消,且测量的数据由数字电压表和电阻箱直接给出所以人为误差较小。

③ 用自组变形桥测量。

设计电路如图3.6.7
测量时调节R 使K 闭合时微安表的示数不变,这时
12i R r r R = ——(1) 12
r
r 即为比率臂; 然后调换微安表和电阻箱,同样调R 使K 闭合时微安表示数不变,这时
'
12i
r R r R = ——(2) 综合(1)(2)
,可得i R 测量结果如下:R=2173Ω 230/R ∆=Ω格
R ’=2120Ω 200/R ∆=Ω格
i 2146.34R ∴Ω
不确定度推导:(
)1ln ln ln '2i i i R R R R R ∆=+⇒=
12i lim 0.2/r '21200.9877
r 2146.34
0.20.987723045.440.2%(500)0.245.75R s C R d
R C R s E CR C R ∆=∆=∆∆=∴∆=⨯⨯Ω
=+=⨯⨯Ω∴∆==Ω
====%(0.98772173+5000.9877)=5.28
同理可得R ’的不确定度'R ∆=39.85Ω
2146.330.28i R R ∆==Ω
()215310i R ∴=±⨯Ω⎡⎤⎣⎦
3.6.5总结与思考
总结:
1开始实验时,闭合开关后用电器均无任何反应,经检查后确定连线无错误,于是我想到了用万用表排查的方法,检测出一根导线断路,经更换后电路工作正常。

这个经历让我对电路突然产生了兴趣,实验室可以考虑开设电路排查方面的实验。

2做自组变形桥实验的时候,我设计了两种电路,一种是数据处理中提到的,令一种电路
图如下
但是,测量数据时,无论滑动变阻器放在什么位置,闭合开关K 微安表都不动。

我用数
字电压表测量两桥中点的电压差发现是有数值的,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使电压表示数为零或
接近零,此时测出了R 和R ’的值分别为2130.1和2138.9,计算得i R =2134.4Ω,但因为无法测量灵敏域所以无法计算不确定度。

可能这种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也可能是我操作过程有误,总之未达到理想结果。

思考题:
1用惠斯通电桥测量微安表内阻时,为了时微安表不超载需要降低电源电压,可以用分压电路也可用限流电路,如果用限流电路,请估算需要多大的限流电阻?
答:电源电压为1.5V ,电桥平衡时干路电流最大不能超过200微安,所以总电阻应大于7500Ω,估算电桥总电阻为1500Ω,所以限流电阻不能小于6000Ω 2用电桥测A μ表内阻与测一般电阻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注意流过微安表的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防止打表,还有注意电流流向,确保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

3测微安表内阻时,微安表的示值大小对测量的准确度有无影响?
答:无影响。

因为检流计的偏转只与桥臂中点的电位差有关,只要电桥平衡则检流计不偏转,与微安表的示数无关。

4测微安表满偏电流时为什么不采用将数字电压表并接在微安表两端的方法测量呢?
答:因为微安表内阻的测量的精度不能达到要求,所以要用精确电阻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