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中的导体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习题课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习题课
∞ ∞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介质习题课
全部分布在外表面。 (2)连接后电荷 +q全部分布在外表面。 )连接后电荷Q+ 全部分布在外表面
Q+q U1 = U 2 = 4πε 0 R3
(3)内球接地,U1=0。内球带电 ´,外球壳内表面- q´, )内球接地, 。内球带电q´ 外球壳内表面- ´ 外表面Q+ ´ 外表面 + q´,
− q′ Q + q′ U1 = + + =0 4πε 0 R1 4πε 0 R2 4πε 0 R3 R1 R2Q q′ = R1 R2 + R3 ( R2 − R1 )
U 2 = −∫
R1 R2
q′
− q′( R2 − R1 ) Edr = ∫ dr = R2 4πε r 2 4πε 0 R1 R2 0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介质习题课
例:计算机键盘的键结构如图。按键连有一可移动的金属片。 计算机键盘的键结构如图。按键连有一可移动的金属片。 下面是一固定的金属片,中间是软的绝缘介质( )。两 下面是一固定的金属片,中间是软的绝缘介质(εr=2)。两 )。 块金属片就构成一个平板电容器。当键按下时, 块金属片就构成一个平板电容器。当键按下时,电容器的电容 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路就能检测出哪一个键被按下, 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路就能检测出哪一个键被按下,从而 给出相应的信号。设金属片面积为50mm2,两金属片间距 给出相应的信号。设金属片面积为 0.6mm。如果电路能检测出的电容的变化是 。如果电路能检测出的电容的变化是0.25pF,那么需要 , 将键按下多大的距离才能给出必要的信号? 将键按下多大的距离才能给出必要的信号? 解:按键前电容 C = ε r ε 0 S 1 d ε rε 0 S 按键后电容 C2 = d − ∆d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 19 静电场中的导体(1)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 19 静电场中的导体(1)

与球外点电荷 + q 的作用力: F1
=
1 4πε 0
− q′ ⋅ q (r − b)2

由于 1 (r − b)2
>
1 r2

F1
=
1 4πε 0
− q′⋅ q (r − b)2
<
1 4πε 0
− q′⋅q r2

左侧电荷 Q
+
q′ 与点电荷 +
q 的作用力: F2
=
1 4πε 0
(Q + q′)⋅ q (r + a)2
50
大学物理习题解答
σ′ =
Q+q 4π R22
= 1.274 ×10−5 C
m2
,金属球外表面场强大小: E
σ′ =
ε0
= 1.44 ×106 V
m.
6. 题目有误!
7. 点电荷 − Q 位于空腔导体内,静电平衡后,空腔导体内表面感应电荷的电量为 + Q ,空腔导体原来电中性,
不带电,则空腔导体外表面感应电荷的电量为 − Q ;所以空腔导体外表面的净余电荷总量是 − Q ,空腔导体内表
− VC
=
E2
⋅d
=
σ2 ε0
d2 ;
B
A
C
σ1 σ2
−σ1 −σ2
由于 B 和 C 板用导线相连,电势相等,即VB = VC ⇒ VA −VB = VA −VC

σ1 ε0
d1
=
σ2 ε0
d2
⇒ σ1 = d2 . σ 2 d1
(第 10 题图)
11. (1)金属平板静电平衡后,金属平板 A 和 B 相邻两表面电荷电量等量异号,设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σ 和 − σ ;

四川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四川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2) 如用导线将球和球壳连接起来,则 壳的内表面和球表面的电荷会完全中和 而使这两个表面不带电,二者之间的电 场也变为0,二者成为等势体,球壳外表 面上的电荷仍保持为 q 3 , 并均匀分布, 它外面的电场分布也不变,仍为
B
A
o
q3
q3 B R3 E 2 2 4πε0 r r
R3 R2
R

同理,在导体表面上距O点 为 r 的P点附近的P处场强也应为 零。沿 x 轴分量为
a
P r O
X
由此得
由对称性分析,感应电荷应呈以O点为中心的圆对称分布。 在导体表面取 r—r+dr 的细圆环,则环面上的感应电荷为
整个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总量为
q0
+ + + + + + + ++
尖端放电现象 带电导体尖端附 近的电场特别大,可 使尖端附近的空气发 生电离而成为导体产 生放电现象. 电 风 实 验
+++ ++
σE
+ +
+ + +
尖端放电有弊有利。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 +

+ + +
+ +
-- - - -
(二) 空腔导体 空腔内无电荷时
0

B




q

+




静电屏蔽
静电屏蔽——在静电场中,因导体的存在使某些特 定的区域不受电场影响的现象。

大学物理练习题 静电场中的导体(续)

大学物理练习题  静电场中的导体(续)
练习七 静电场中的导体(续)
一、选择题
1.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 A,其附近放一与它平行的有一定厚度 的“无限大”平面导体板 B,如图所示。已知 A 上的电荷面密度为σ, 则在导体板 B 的两个表面 1 和 2 上的感应电荷面密度为: (A) σ1 = −σ,σ2 = +σ。 (B) σ1 = −σ/2,σ2 = +σ/2。 (C) σ1 = −σ,σ2 = 0。 (D) σ1 = −σ/2,σ2 = −σ/2。
(C) q 。 4πε 0R
(D)
q 4πε 0
⎜⎛ ⎝
1 d

1 R
⎟⎞ 。 ⎠
10. 一正电荷 M,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 N,N 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右端感应出正电荷,若 将 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A)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 (C) N 上的电荷不动。 (D) N 上的所有电荷都入地。
电场分布不因带电平板的引入而改变,则板的附近左、右两侧的电荷
面密度为:σ左=
;σ右=

σ
v E0
2. 如左下图所示,A、B 为两块平行放置的导体大平板,面积均为 S,A 板带+Q1,B 板带
+Q2。将 B 板接地,则 AB 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E =

AB
ABCD
Q1
Q1
+Q1 +Q2
3. 如右上图所示,两块很大的导体平板平行放置,面积都是 S,有一定厚度,带电量分别为
3. 如图所示,一厚度为 d 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板,电荷面密度
d
为σ,则板的两侧离板面距离均为 h 的两点 a、b 之间的电势差为: (A) 零。 (B) σ/2ε 0。 (C) σ h/ε 0。

静电场__经典练习测试题带解析

静电场__经典练习测试题带解析

·· · ··· · E +Qdc abf eo 静电场 经典练习1.如图11所示,福娃欢欢带正电,福娃贝贝带负电,用导体棒连结的瞬间,就一系列问题两人发生争执,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福娃欢欢说,电流计指针偏转,有瞬时电流B .福娃贝贝说,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无电流C .福娃欢欢说,最终我们是等势体D .福娃贝贝说,最终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等于零2.如图12所示匀强电场E 的区域内,在O 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 ,a 、b 、c 、d 、e 、f 为以O 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 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 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a 点的电势等于f 点的电势C .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D .将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球面上a 点移图12动到c 点的电势能变化量一 定最大3.图13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 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Q =bt a(a 、b 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题图14所示,那么图13图15、图16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 和物体速率v 随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图14 图15 图16G无电流有电流图11MNab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4.空气中的负离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益。

人工产生负氧离子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电晕放电法。

如图17所示,一排针状负极和环形正极之间加上直流高电压,电压达5000V 左右,使空气发生电离,从而产生负氧离子排出,使空气清新化,针状负极与环形正极间距为5mm ,且视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电场对负氧离子的作用力为F ,则 ( )A .E =103V/m ,F=1.6×10-16N B .E =106V/m ,F =1.6×10-16NC .E =103V/m ,F =1.6×10-13N D .E =106V/m ,F =1.6×10-13N5. 如图18所示,在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条直线MN ,,直线上有a 、b 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场强方向一定相同B .a 、b 两点的场强大小一定相等C .a 、b 两点的电势一定不同D .a 、b 两点的电势有可能相同6.如图19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A 、B 彼此平行放置,板间距离为d ,两板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且A 板带正电,两板中间有一带负电的油滴P ,当两板水平放置时,油滴恰好平衡,若把两板倾斜60°,把油滴从P 静止释放,油滴可以打在金属板上,问:(1)油滴将打在哪块金属板上? (2)油滴打在金属板上的速率是多少? 图197.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相距L ,板长H ,竖直放置,x 轴从极板中点O 通过,如图20所示。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习题解答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习题解答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习题解答习题8—1 A 、B 为两个导体大平板,面积均为S ,平行放置,如图所示。

A 板带电+Q 1,B 板带电+Q 2,如果使B 板接地,则AB 间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为:[ ] (A)S Q 012ε (B) SQ Q 0212ε- (C) S Q 01ε (D) SQ Q 0212ε+解:B 板接地后,A 、B 两板外侧均无电荷,两板内侧带等值异号电荷,数值分别为+Q 1和-Q 1,这时AB 间的场应是两板内侧面产生场的叠加,即SQS Q S Q E 01010122εεε=+=板间 所以,应该选择答案(C)。

习题8—2 C 1和C 2两个电容器,其上分别标明200pF(电容量),500V(耐压值)和300pF ,900V 。

把它们串联起来在两端加上1000V 的电压,则[ ](A) C 1被击穿,C 2不被击穿 (B) C 2被击穿,C 1不被击穿 (C) 两者都被击穿 (D) 两者都不被击穿 答:两个电容器串联起来,它们各自承受的电压与它们的电容量成反比,设C 1承受的电压为V 1,C 2承受的电压为V 2,则有231221==C V V ①100021=+V V ②联立①、②可得V 6001=V , V 4002=V可见,C 1承受的电压600V 已经超过其耐压值500V ,因此,C 1先被击穿,继而1000V 电压全部加在C 2上,也超过了其耐压值900V ,紧接着C 2也被击穿。

所以,应该选择答案(C)。

习题8—3 三个电容器联接如图。

已知电容C 1=C 2=C 3,而C 1、C 2、C 3的耐压值分别为100V 、200V 、300V 。

则此电容器组的耐压值为[ ](A) 500V (B) 400V (C) 300V (D) 150V (E) 600V解:设此电容器组的两端所加的电压为u ,并且用C 1∥C 2表示C 1、C 2两电容器的并联组合,这时该电容器组就成为C 1∥C 2与C 3的串联。

《大学物理aⅰ》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及解法(.6.4)

《大学物理aⅰ》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及解法(.6.4)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习题、答案及解法一.选择题1.一个不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a 处放一点电荷q +,如图1所示。

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

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电势为 [ D ] (A )aq 02πε; (B )0 ;(C )Rq 04πε-; (D )⎪⎭⎫ ⎝⎛-R a q 1140πε。

参考答案:)11(4)11(440020Ra q a R q dl Rq Edl V RaRa-=--===⎰⎰πεπεπε 2.三块互相平行的导体板之间的距离21d d 和比板面积线度小得多,如果122d d =外面二板用导线连接,中间板上带电。

设左右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分别为21σσ和,如图2所示,则21σσ为(A )1 ; (B )2 ; (C )3 ;(D )4 。

[ B ]解:相连的两个导体板电势相等2211d E d E =,所以202101d d εσεσ= 1221d d =σσ 3.一均匀带电球体如图所示,总电荷为Q +,其外部同心地罩一内、外半径分别为1r ,2r 的金属球壳。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壳内半径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分别为[ B ] (A )204r q πε,0 ; (B )0,204r q πε ;(C )0,rq 04πε ; (D )0,0 。

1r 2r OPQ+q+aOR 1d 2σ2d 1σ参考答案:⎪⎪⎭⎫ ⎝⎛=⎪⎪⎭⎫ ⎝⎛-∞-==∙+∙=∙=⎰⎰⎰⎰∞∞∞2020201411441222r Q rQdr r Q ld E l d E ld E U r r r rpp πεπεπε4.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其正确结论是 [ D ] (A ) 导体表面上曲率半径小处电荷密度较小; (B ) 表面曲率较小处电势较高; (C ) 导体内部任一点电势都为零;(D ) 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大物(2)期末复习

大物(2)期末复习

练习一 静电场中的导体三、计算题1. 已知某静电场在xy 平面内的电势函数为U =Cx/(x 2+y 2)3/2,其中C 为常数.求(1)x 轴上任意一点,(2)y 轴上任意一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 E x =-∂U/∂x=-C [1/(x 2+y 2)3/2+x (-3/2)2x /(x 2+y 2)5/2]= (2x 2-y 2)C /(x 2+y 2)5/2E y =-∂U/∂y=-Cx (-3/2)2y /(x 2+y 2)5/2=3Cxy /(x 2+y 2)5/2x 轴上点(y =0) E x =2Cx 2/x 5=2C /x 3 E y =0E =2C i /x 3 y 轴上点(x =0) E x =-Cy 2/y 5=-C /y 3 E y =0E =-C i /y 32.如图,一导体球壳A (内外半径分别为R 2,R 3),同心地罩在一接地导体球B (半径为R 1)上,今给A 球带负电-Q , 求B 球所带电荷Q B 及的A 球的电势U A .静电场中的导体答案解: 2. B 球接地,有 U B =U ∞=0, U A =U BAU A =(-Q+Q B )/(4πε0R 3)U BA =[Q B /(4πε0)](1/R 2-1/R 1)得 Q B =QR 1R 2/( R 1R 2+ R 2R 3- R 1R 3)U A =[Q/(4πε0R 3)][-1+R 1R 2/(R 1R 2+R 2R 3-R 1R 3)]=-Q (R 2-R 1)/[4πε0(R 1R 2+R 2R 3-R 1R 3)]练习二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三、计算题1. 如图6.6所示,面积均为S 2的两金属平板A ,B 平行对称放置,间距为d =1mm,今给A , B 两板分别带电 Q 1×10-9C, Q 2×10-9C.忽略边缘效应,求:(1) 两板共四个外表的面电荷密度 σ1, σ2, σ3, σ4;(2) 两板间的电势差V =U A -U B .解:1. 在A 板体内取一点A , B 板体内取一点B ,它们的电场强度是四-Q图5.6Q2σ 2 σ 4个外表的电荷产生的,应为零,有E A =σ1/(2ε0)-σ2/(2ε0)-σ3/(2ε0)-σ4/(2ε0)=0E A =σ1/(2ε0)+σ2/(2ε0)+σ3/(2ε0)-σ4/(2ε0)=0而 S (σ1+σ2)=Q 1 S (σ3+σ4)=Q 2 有 σ1-σ2-σ3-σ4=0σ1+σ2+σ3-σ4=0 σ1+σ2=Q 1/S σ3+σ4=Q 2/S解得 σ1=σ4=(Q 1+Q 2)/(2S ⨯10-8C/m 2σ2=-σ3=(Q 1-Q 2)/(2S ⨯10-8C/m 2两板间的场强 E=σ2/ε0=(Q 1-Q 2)/(2ε0S )V=U A -U B ⎰⋅=BAl E d=Ed=(Q 1-Q 2)d /(2ε0S )=1000V四、证明题1. 如图所示,置于静电场中的一个导体,在静电平衡后,导体外表出现正、负感应电荷.试用静电场的环路定理证明,图中从导体上的正感应电荷出发,终止于同一导体上的负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不能存在.解:1.ACB 作环路ACBA ,导体内直线BA 的场强为零,ACB 的电场与环路同向于是有=⋅⎰l E d l+⋅⎰ACBl E d ⎰⋅AB l E d 2=⎰⋅ACBl E d ≠0与静电场的环路定理=⋅⎰l E d l0相违背,故在同一导体上不存在从正感应电荷出发,终止于负感应电荷的电场线.练习三 电容 静电场的能量三、计算题1. 半径为R 1的导体球带电Q ,球外一层半径为R 2相对电容率为εr 的同心均匀介质球壳,其余全部空间为空气.如图所示.求:(1)离球心距离为r 1(r 1<R 1), r 2(R 1<r 1<R 2), r 3(r 1>R 2)处的D 和E ;(2)离球心r 1, r 2, r 3,处的U ;(3)介质球壳内外外表的极化电荷. 解:1. (1)因此电荷与介质均为球对称,电场也球对称,过场点作与金属球同心的球形高斯面,有iSq0d ∑=⋅⎰S D4πr 2D=∑q 0i当r=5cm <R 1, ∑q 0i =0得 D 1=0, E 1=0 当r=15cm(R 1<r <R 1+d ) ∑q 0i =Q=1.0×10-8C 得 D 2=Q /(4πr 2)×10-8C/m 2E 2=Q /(4πε0εr r 2)=7.99×103N/C 当r=25cm(r >R 1+d ) ∑q 0i =Q=1.0×10-8C 得 D 3=Q /(4πr 2)=1.27×10-8C/m 2 E 3=Q /(4πε0r 2)=1.44×104N/C D 和E 的方向沿径向. (2) 当r=5cm <R 1时 U 1=⎰∞⋅rl E d⎰=R rr E d 1⎰++dR Rr E d 2⎰∞++dR r E d 3=Q/(4πε0εr R )-Q/[4πε0εr (R+d )]+Q/[4πε0(R+d )]=540V当r=15cm <R 1时U 2=⎰∞⋅rl E d ⎰+=dR rr E d 2⎰∞++dR r E d 3=Q/(4πε0εr r )-Q/[4πε0εr (R+d )]+Q/[4πε0(R+d )]=480V当r=25cm <R 1时U 3=⎰∞⋅rl E d ⎰∞=rr E d 3=Q/(4πε0r )=360V(3)在介质的内外外表存在极化电荷,P e =ε0χE=ε0(εr -1)E σ'= P e ·nr=R 处, 介质外表法线指向球心σ'=P e ·n =P e cos π=-ε0(εr -1)Eq '=σ'S =-ε0(εr -1) [Q /(4πε0εr R 2)]4πR 2=-(εr -1)Q /εr =-0.8×10-8Cr=R+d 处, 介质外表法线向外σ'=P e ·n =P e cos0=ε0(εr -1)Eq '=σ'S =ε0(εr -1)[Q /(4πε0εr (R+d )2]4π(R +d )2=(εr -1)Q /εr =0.8×10-8C2.两个相距很远可看作孤立的导体球,半径均为10cm ,分别充电至200V 和400V ,然后用一根细导线连接两球,使之到达等电势. 计算变为等势体的过程中,静电力所作的功. 解;2.球形电容器 C =4πε0RQ 1=C 1V 1= 4πε0RV 1 Q 2=C 2V 2= 4πε0RV 2W 0=C 1V 12/2+C 2V 22/2=2πε0R (V 12+V 22)两导体相连后 C =C 1+C 2=8πε0RQ=Q 1+Q 2= C 1V 1+C 2V 2=4πε0R (V 1+V 2)W=Q 2/(2C )= [4πε0R (V 1+V 2)]2/(16πε0R )=πε0R (V 1+V 2)2静电力作功 A=W 0-W=2πε0R (V 12+V 22)-πε0R (V 1+V 2)2=πε0R (V 1-V 2)2=1.11×10-7J练习六 磁感应强度 毕奥—萨伐尔定律三、计算题1. 如图所示, 一宽为2a 的无限长导体薄片, 沿长度方向的电流I 在导体薄片上均匀分布. 求中心轴线OO '上方距导体薄片为a 的磁感强度.解:1.取宽为d x 的无限长电流元d I=I d x/(2a ) d B=μ0d I/(2πr )=μ0I d x/(4πar )d B x =d B cos α=[μ0I d x/(4πar )](a/r ) =μ0I d x/(4πr 2)= μ0I d x/[4π(x 2+a 2)] d B y =d B sin α= μ0Ix d x/[4πa (x 2+a 2)]()⎰⎰-+==aax x a x xI B B 2204d d πμ=[μ0I/(4π)](1/a )arctan(x/a )a a-=μ0I/(8a )()⎰⎰-+==aay y ax a xIx B B 2204d d πμ=[μ0I/(8πa )]ln(x 2+a 2)aa-=02.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木球上绕有密集的细导线,线圈平面彼此平行,且以单层线圈覆盖住半个球面. 设线圈的总匝数为N ,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 . 求球心O 的磁感强度.解:2. 取宽为d L 细圆环电流, d I=I d N=I [N/(πR/2)]R d θ =(2IN/π)d θd B=μ0d Ir 2/[2(r 2+x 2)3/2]r=R sin θ x=R cos θd B=μ0NI sin 2θ d θ /(πR )⎰⎰==πππθθμ220d sin d RNI B B=μ0NI/(4R )xr练习七 毕奥—萨伐尔定律(续) 磁场的高斯定理三、计算题S 1和S 2的两个矩形回路, 回路旋转方向如图所示, 两个回路与长直载流导线在同一平面内, 且矩形回路的一边与长直载流导线平行. 求通过两矩形回路的磁通量及通过S 1回路的磁通量与通过S 2回路的磁通量之比.解: 1.取窄条面元d S =b d r , 面元上磁场的大小为 B =μ0I /(2πr ),Φ1=⎰-=aabIbdr r I 2002ln 2cos 2πμππμ Φ2=⎰-=aabI bdr r I 42002ln 2cos 2πμππμ Φ1/Φ2=12. 半径为R 的薄圆盘均匀带电,总电量为Q . 令此盘绕通过盘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作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求轴线上距盘心x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和旋转圆盘的磁矩.解;2. 在圆盘上取细圆环电荷元d Q =σ2πr d r , [σ=Q /(πR 2) ],等效电流元为d I =d Q /T =σ2πr d r/(2π/ω)=σωr d r(1)求磁场, 电流元在中心轴线上激发磁场的方向沿轴线,且与ω同向,大小为 d B=μ0d Ir 2/[2(x 2+r 2)3/2]=μ0σωr 3d r /[2(x 2+r 2)3/2]()()()⎰⎰++=+=RRx rx r r x r rr B 02322222002/32230d 42d σωμσωμ=()()()⎰+++Rx rx r x r23222222d 4σωμ-()()⎰++Rx rx r x 023222220d 4σωμ=⎪⎪⎭⎫⎝⎛+++RRx r x x r 022202202σωμ =⎪⎪⎭⎫ ⎝⎛-++x x R x R R Q 222222220πωμ (2)求磁距. 电流元的磁矩d P m =d IS=σωr d r πr 2=πσωr 2d r⎰=Rm dr r P 03πσω=πσωR 4/4=ωQR 2/4练习八 安培环路定律三、计算题1. 如图所示,一根半径为R 的无限长载流直导体,其中电流I 沿轴向流过,并均匀分布在横截面上. 现在导体上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腔,其轴与直导体的轴平行,两轴相距为 d . 试求空腔中任意一点的磁感强度.解:1. 此电流可认为是由半径为R 的无限长圆柱电流I 1和一个同电流密度的反方向的半径为R '的无限长圆柱电流I 2组成. I 1=J πR 2 I 2=-J πR '2 J =I/[π (R 2-R '2)] 它们在空腔内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为 B 1=μ0r 1J/2 B 2=μ0r 2J/2B x =B 2sin θ2-B 1sin θ1=(μ0J/2)(r 2sin θ2-r 1sin θ1)=0 B y =B 2cos θ2+B 1cos θ1=(μ0J/2)(r 2cos θ2+r 1cos θ1)=(μ0J/2)d 所以 B = B y = μ0dI/[2π(R 2-R '2)] 方向沿y 轴正向2. 设有两无限大平行载流平面,它们的电流密度均为j ,电流流向相反. 求: (1) 载流平面之间的磁感强度; (2) 两面之外空间的磁感强度.解;2. 两无限大平行载流平面的截面如图.平面电流在空间产生的磁场为 B 1=μ0J /2在平面①的上方向右,在平面①的下方向左;电流②在空间产生的磁场为 B 2=μ0J /2 在平面②的上方向左,在平面②的下方向右.(1) 两无限大电流流在平面之间产生的磁感强度方向都向左,故有 B=B 1+B 2=μ0J (2) 两无限大电流流在平面之外产生的磁感强度方向相反,故有 B=B 1-B 2=0练习九 安培力图I 1 I 2①②1. 一边长a =10cm 的正方形铜导线线圈(铜导线横截面积S mm 2, 铜的密度ρg/cm 3), 放在均匀外磁场中. B 竖直向上, 且B = ⨯10-3T, 线圈中电流为I =10A . 线圈在重力场中 求:(1) 今使线圈平面保持竖直, 则线圈所受的磁力矩为多少. (2) 假假设线圈能以某一条水平边为轴自由摆动,当线圈平衡时,线圈平面与竖直面夹角为多少.解:1. (1) P m =IS=Ia 2 方向垂直线圈平面.线圈平面保持竖直,即P m 与B M m =P m ×BM m =P m B sin(π/2)=Ia 2B=×10-4m ⋅N(2) 平衡即磁力矩与重力矩等值反向 M m =P m B sin(π/2-θ)=Ia 2B cos θ M G = M G 1 + M G 2 + M G 3= mg (a/2)sin θ+ mga sin θ+ mg (a/2)sin θ =2(ρSa )ga sin θ=2ρSa 2g sin θ Ia 2B cos θ=2ρSa 2g sin θ tan θ=IB/(2ρSg )= θ=15︒2. 如图13.5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线圈ACD 通有电流I 2, 置于电流为I 1的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场中, 直线电流I 1 恰过半圆的直径, 两导线相互绝缘. 求半圆线圈受到长直线电流I 1的磁力. 解:2.在圆环上取微元 I 2d l = I 2R d θ 该处磁场为B =μ0I 1/(2πR cos θ)I 2d l 与B 垂直,有d F= I 2d lB sin(π/2) d F=μ0I 1I 2d θ/(2πcos θ) d F x =d F cos θ=μ0I 1I 2d θ /(2π) d F y =d F sin θ=μ0I 1I 2sin θd θ /(2πcos θ)⎰-=22102πππθμd I I F x =μ0I 1I 2/2因对称F y =0.故 F =μ0I 1I 2/2 方向向右.练习十 洛仑兹力I图13.5I1. 如图所示,有一无限大平面导体薄板,自下而上均匀通有电流,已知其面电流密度为i(即单位宽度上通有的电流强度)(1) 试求板外空间任一点磁感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 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沿平板法线方向向外运动. 假设不计粒子重力.求:(A) 带电粒子最初至少在距板什么位置处才不与大平板碰撞.(B) 需经多长时间,才能回到初始位置..解:1. (1)求磁场.用安培环路定律得B=μ0i/2在面电流右边B的方向指向纸面向里,在面电流左边B的方向沿纸面向外.(2) F=q v×B=m a qvB=ma n=mv2/R带电粒子不与平板相撞的条件是粒子运行的圆形轨迹不与平板相交,即带电粒子最初位置与平板的距离应大于轨道半径.R=mv/qB= 2mv/(μ0iq)t=T=2πR/v= 4πm/(μ0iq)2. 一带电为Q质量为m的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磁场的方向(z轴方向)与重力方向(y轴方向)垂直,求粒子下落距离为y时的速率.并讲清求解方法的理论依据.解:2. 洛伦兹力Q v×B垂直于v,不作功,不改变v的大小;重力作功.依能量守恒有mv2/2=mgy,得v=(2gy)1/2.练习十一磁场中的介质三、计算题1. 一厚度为b的无限大平板中通有一个方向的电流,平板内各点的电导率为γ,电场强度为E,方向如图15.6所示,平板的相对磁导率为μr1,平板两侧充满相对磁导率为μr2的各向同性的均匀磁介质,试求板内外任意点的磁感应强度.解:1. 设场点距中心面为x,因磁场面对称以中心面为对称面过场点取矩形安培环路,有⎰⋅l lH d=ΣI02∆LH=ΣI0(1)介质内,0<x<b/2. ΣI0=2x∆lJ=2x∆lγE,有H=xγE B=μ0μr1H=μ0μr1xγE(2)介质外,|x|>b/2. ΣI0=b∆lJ=b∆lγE,有H=bγE/2B=μ0μr2H=μ0μr2bγE/2i v•图2. 一根同轴电缆线由半径为R 1的长导线和套在它外面的半径为R 2的同轴薄导体圆筒组成,中间充满磁化率为χm 的各向同性均匀非铁磁绝缘介质,如图所示. 传导电流沿导线向上流去, 由圆筒向下流回,电流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求介质内外外表的磁化电流的大小及方向.解:2. 因磁场柱对称 取同轴的圆形安培环路,有 ⎰⋅ll H d =ΣI 0在介质中(R 1<r <R 2),ΣI 0=I ,有 2πrH = I H = I /(2πr ) 介质内的磁化强度 M =χm H =χm I /(2πr )介质内外表的磁化电流 J SR 1=| M R 1×n R 1|=| M R 1|=χm I /(2πR 1) I SR 1=J SR 1⋅2πR 1=χm I (与I 同向) 介质外外表的磁化电流J SR 2=| M R 2×n R 2|=| M R 2|=χm I /(2πR 2) I SR 2=J SR 2⋅2πR 2=χm I (与I 反向)练习十二 电磁感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三、计算题1. 如图所示,长直导线AC 中的电流I 沿导线向上,并以d I /d t = 2 A/s 的变化率均匀增长. 导线附近放一个与之同面的直角三角形线框,其一边与导线平行,位置及线框尺寸如下图. 求此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解: 1.d S =y d x =[(a+b -x )l/b ]d xΦm =⎰⋅S d S B=()⎰+-+⋅ba abldxx b a x I πμ20 =()⎥⎦⎤⎢⎣⎡-++b a b a b a b Il ln 20πμ图图图εi =-d Φm /d t=()dtdIa b a ba b b l ⎥⎦⎤⎢⎣⎡++-ln 20πμ =-×10-8V负号表示逆时针2. 一很长的长方形的U 形导轨,与水平面成θ 角,裸导线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下滑,导轨位于磁感强度B 垂直向上的均匀磁场中,如图所示. 设导线ab 的质量为m ,电阻为R ,长度为l ,导轨的电阻略去不计, abcd 形成电路. t=0时,v=0. 求:(1) 导线ab 下滑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 (2) 导线ab 的最大速度v m .解:2. (1) 导线ab 的动生电动势为εi = ⎰l v×B ·d l=vBl sin(π/2+θ)=vBl cos θI i =εi /R = vBl cos θ/R方向由b 到a . 受安培力方向向右,大小为F =| ⎰l (I i d l×B )|= vB 2l 2cos θ/RF 在导轨上投影沿导轨向上,大小为F '= F cos θ =vB 2l 2cos 2θ/R重力在导轨上投影沿导轨向下,大小为mg sin θmg sin θ -vB 2l 2cos 2θ/R=ma=m d v /d t dt=d v /[g sin θ -vB 2l 2cos 2θ/(mR )]()[]{}⎰-=vmR l vB g dv t 0222cos sin θθ()()()mR t l B e l B mgR v θθθ222cos 2221cos sin --=(2) 导线ab 的最大速度v m =θθ222cos sin l B mgR .练习十三 感生电动势 自感三、计算题1. 在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中存在着均匀磁场B ,B R 的金属棒MN 放在磁场外且与圆柱形均匀磁场相切,切点为金属棒的中点,金属棒与磁场BB 随时间的变化率d B /d t 为大于零的常量.求: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指出哪一个端点的电势高. (分别用对感生电场的积分εi =⎰l E i ·d l 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i =-d Φ/d t 两种方法解). .解:(1) 用对感生电场的积分εi =⎰l E i ·d l 解:在棒MN 上取微元d x (-R<x<R ), 该处感生电场大小为E i =[R 2/(2r )](d B/d t )与棒夹角θ满足tan θ=x/R εi =⎰⋅NMl E i d =⎰NMi x E θcos d=()⎰-⋅RRr R r x t B R 22d d d =⎰-+⋅RR R x x t B R 2232d d d =[R 3(d B/d t )/2](1/R )arctan(x/R )R R-=πR 2(d B/d t )/4因εi =>0,故N 点的电势高. (2) 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i =-d Φ/d t 解: 沿半径作辅助线OM ,ON 组成三角形回路MONM=⎰⋅NMl E i d =⎰⋅-MNl E i dεi=-⎢⎣⎡⋅⎰MNl E i d +⎰⋅OM l E i d +⎥⎦⎤⋅⎰NO l E i d =-(-d ΦmMONM /d t ) =d ΦmMONM /d t而 ΦmMONM =⎰⋅Sd S B =πR 2B/4故 εi =πR 2(d B/d t )/4 N 点的电势高.2. 电量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a ,长为L (L >>a )的绝缘薄壁长圆筒外表上,圆筒以角速度ωa ,电阻为R 总匝数为N ω=ω0(1-t/t 0)的规律(ω0,t 0为已知常数)随时间线性地减小,求圆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流向.解:2. .等效于螺线管B 内=μ0 nI=μ0 [Q ω /(2π)]/L=μ0 Q ω /(2πL )B 外=0Φ=⎰S B ⋅d S=B πa 2=μ0Q ω a 2 /(2 L ) εi =-d Φ/d t=-[μ0Q a 2 /(2 L )]d ω /d t=μ0ω 0Q a 2 /(2 L t 0)I i =εi /R=μ0ω 0Q a 2 /(2 LR t 0)方向与旋转方向一致.练习十四 自感〔续〕互感 磁场的能量三、计算题1. 两半径为a 的长直导线平行放置,相距为d ,组成同一回路,求其单位长度导线的自感系数L 0.解:1. 取如下图的坐标,设回路有电流为I ,则两导线间磁场方向向里,大小为 0≤r ≤a B 1=μ0Ir/(2πa 2)+ μ0I/[2π(d -r )] a ≤r ≤d -a B 2=μ0I/(2πr )+μ0I/[2π(d -r )] d -a ≤r ≤d B 3=μ0I/(2πr )+ μ0I (d -r )/(2πa 2) 取窄条微元d S=l d r ,由Φm =⎰⋅SS B d 得Φml =⎰aa r Irl 0202d πμ+()⎰-a r d r Il 002d πμ +⎰-ad ar r Il πμ2d 0+()⎰--a d ar d r Il πμ2d 0+⎰-ad ar r Il πμ2d 0+()⎰-a d aa rl r -d I 202d πμ =μ0Il/(4π)+[μ0Il/(2π)]ln[d/(d -a )]+[μ0Il/(2π)]ln[(d -a )/a ] +[μ0Il/(2π)]ln[(d -a )/a ]+[μ0Il/(2π)]ln[d/(d -a )]+μ0Il/(4π)=μ0Il/(2π)+(μ0Il/π)ln(d/a )由L l =Φl /I ,L 0= L l /l=Φl /(Il ).得单位长度导线自感 L 0==μ0l/(2π)+(μ0l/π)ln(d/a )2 内外半径为R 、r 的环形螺旋管截面为长方形,共有N 匝线圈.另有一矩形导线线圈与其套合,如图19.4(1)所示. 其尺寸标在图19.4(2) 所示的截面图中,求其互感系数.解:2. 设环形螺旋管电流为I , 则管内磁场大小为B =μ0NI/(2πρ) r ≤ρ≤RS=h d ρ,由Φm =⎰⋅SS B d 得Φm =⎰RrNIh πρρμ2d 0=μ0NIh ln(R/r )/(2π) M =Φm /I ==μ0Nh ln(R/r )/(2π)(1)。

东华理工大学 物理练习试卷答案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东华理工大学 物理练习试卷答案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2q A qA 2 , 1 3S 3S
qB 2 S 110 7 C
U A EAC d AC
1 d AC 2.3 103V 0
12 在半径为R1的金属球之外包有一层外半径为R2的均匀电介质球 壳,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εr,金属球带电Q.试求: (1)电介质内、外的场强; (2)电介质层内、外的电势;
解: 利用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1)介质内R1<r<R2场强 介质外r>R2场强 (2)介质外r<R2电势
Qr Qr D 3 , E内 4πr 4π 0 r r 3
Qr Qr D , E外 3 4πr 4π 0 r 3
D dS q
E0
r>R3的区域
1 Q Q2 1 2 2 W2 0 ( ) 4πr dr 2 R3 2 8π 0 R3 4π 0 r

Qr 4π 0 r 3 r>R3时 E2 E1
在R1<r<1 W W1 W2 ( ) 8π 0 R1 R2 R3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一、选择题
1.有一接地金属球,有一弹簧吊起,金属球原来 不 带 电,若在它的下方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 【C 】 (A)只有当q>0时,金属球才会下移 (B)只有当q<0时,金属球才下移 (C)无论q是正是负金属球都下移 ; (D)无论q是正是负金属球都不动
q
2.A、B为两导体板,面积均为S,平行放置, A板带电荷+Q1 , B板电荷 +Q2,如果使 B板接地,则AB间电场强度的大小E为 【C】
E 则两圆筒的电势差为 2 0 r r R2 R2 dr R2 U E d r ln 2 0 r r 2 0 r R1 R1 R1

11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习题参考答案 (1)

11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习题参考答案 (1)

第十一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参考答案三、计算题1.答案:(1)330V ,270V ; (2)270V ,270V ; (3)60V , 0V ; (4) 0V ,180V 。

解:本题可用电势叠加法求解,即根据均匀带电球面内任一点电势等于球面上电势,均匀带电球面外任一点电势等于将电荷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在该点产生的电势。

首先求出导体球表面和同心导体球壳内外表面的电荷分布。

然后根据电荷分布和上述结论由电势叠加原理求得两球的电势。

若两球用导线连接,则电荷将全部分布于外球壳的外表面,再求得其电势。

(1) 据题意,静电平衡时导体球带电101.010C q -=⨯,则 导体球壳内表面带电为101.010C q --=-⨯; 导体球壳外表面带电为101210C q Q -+=⨯, 所以,导体球电势U 1和导体球壳电势U 2分别为101231330V 4q q q Q U R R R πε⎛⎫+=-+= ⎪⎝⎭203331270V 4q q q Q U R R R πε⎛⎫+=-+= ⎪⎝⎭(2)两球用导线相连后,导体球表面和同心导体球壳内表面的电荷中和,电荷全部分布于球壳外表面,两球成等势体,其电势为12031270V 4q QU U U R πε+'====(3)若外球接地,则球壳外表面的电荷消失,且02=U1012160V 4q q U R R πε⎛⎫=-= ⎪⎝⎭(4)若内球接地,设其表面电荷为q ',而球壳内表面将出现q '-,球壳外表面的电荷为Q q '+.这些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应等于零,即10123104q q q Q U R R R πε⎛⎫'''+=-+= ⎪⎝⎭解得10310C q -'=-⨯,则 203331180V 4q q q Q U R R R πε⎛⎫'''+=-+= ⎪⎝⎭2.解:(1) dSC r 2101εε=dSC r 2202εε=, 则)(221021r r dSC C C εεε+=+=(2)2/101d SC r εε=2/202d SC r εε=, 则 )(21112121021r r r r d S C C C εεεεε+=+=3.答案:(1)2倍; (2)21rrεε+倍。

(完整版)静电场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静电场练习题及答案

静电场练习题一、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练习题4.把两个完满相同的金属球 A 和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8.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 Q2,点电荷q 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A. q 必然是正电荷 B . q 必然是负电荷C. q 离 Q2比离 Q1远D. q 离 Q2比离 Q1近-8在同一高度相距3cm 时,丝线与竖直夹角为45°,此时小球 B 碰到的库仑力F= ______,小球 A 带的电量 q A= ______.二、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练习题6.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必然沿电场线运动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D.静电场的电场线不能能是闭合的7.如图 1 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 B 两点,用E A、 E B表示A、B 两处的场强,则 [ ]A. A、 B 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B.因为 A、 B 在一条电场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E BC.电场线从 A 指向 B,所以 E A> E BD.不知 A、 B 周边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 A、 E B的大小不能够确定8.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的值均为q,相距 r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 ]A. 0 B . 2kq/ r 2 C . 4kq/ r 2 D . 8kq/ r 29.四种电场的电场线如图 2 所示.一正电荷q 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向N 点作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电荷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11.如图 4,真空中三个点电荷的带电量、电性及相互距离都未知,但A、 B、 C,能够自由搬动,依次排列在同素来线上,都处于平衡状态,若三个电荷AB> BC,则依照平衡条件可判断[ ]A. A、 B、C 分别带什么性质的电B. A、 B、C 中哪几个带同种电荷,哪几个带异种电荷C. A、 B、C 中哪个电量最大D. A、 B、C 中哪个电量最小二、填空题12.图 5 所示为某地域的电场线,把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为 ______.q 放在点 A 或B 时,在________点受的电场力大,方向16.在 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荷Q1,另一个带负电荷 Q2,且 Q1= 2Q,用 E1、 E2表示这两个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 x 轴上, E1= E2的点共有 ____处,其中 _______处的合场强为零, ______处的合场强为 2E2。

大学物理第7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课后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第7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7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习题及答案1. 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两个导体球,相距甚远。

用细导线连接两球并使它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σ和2σ。

忽略两个导体球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细导线上电荷对导体球上电荷分布的影响。

试证明:Rr =21σσ 。

证明:因为两球相距甚远,半径为R 的导体球在半径为r 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半径为r 的导体球在半径为R 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所以半径为R 的导体球的电势为R R V 0211π4επσ=14εσR= 半径为r 的导体球的电势为r r V 0222π4επσ=24εσr= 用细导线连接两球,有21V V =,所以Rr =21σσ 2. 证明: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来说,(1)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2)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证明: 如图所示,设两导体A 、B 的四个平面均匀带电的电荷面密度依次为1σ,2σ,3σ,4σ (1)取与平面垂直且底面分别在A 、B 内部的闭合圆柱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S S d E S∆+==⋅⎰)(10320σσε 故 +2σ03=σ上式说明相向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2)在A 内部任取一点P ,则其场强为零,并且它是由四个均匀带电平面产生的场强叠加而成的,即0222204030201=---εσεσεσεσ 又 +2σ03=σ 故 1σ4σ=3. 半径为R 的金属球离地面很远,并用导线与地相联,在与球心相距为R d 3=处有一点电荷+q ,试求: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的电量。

解:如图所示,设金属球表面感应电荷为q ',金属球接地时电势0=V由电势叠加原理,球心电势为=O V R qdq R 3π4π4100εε+⎰03π4π400=+'=Rq R q εε 故 -='q 3q 4.半径为1R 的导体球,带有电量q ,球外有内外半径分别为2R 、3R 的同心导体球壳,球壳带有电量Q 。

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

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P70.13.1 一带电量为q ,半径为r A 的金属球A ,与一原先不带电、内外半径分别为r B 和r C 的金属球壳B 同心放置,如图所示,则图中P 点的电场强度如何?若用导线将A 和B 连接起来,则A 球的电势为多少?(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解答]过P 点作一个同心球面作为高斯面,尽管金属球壳内侧会感应出异种,但是高斯面内只有电荷q .根据高斯定理可得 E 4πr 2 = q /ε0, 可得P 点的电场强度为204q E rπε=.当金属球壳内侧会感应出异种电荷-q 时,外侧将出现同种电荷q .用导线将A 和B 连接起来后,正负电荷将中和.A 球是一个等势体,其电势等于球心的电势.A 球的电势是球壳外侧的电荷产生的,这些电荷到球心的距离都是r c ,所以A 球的电势为04cq U r πε=.13.2 同轴电缆是由半径为R 1的导体圆柱和半径为R 2的同轴薄圆筒构成的,其间充满了相对介电常数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设沿轴线单位长度上导线的圆筒的带电量分别为+λ和-λ,则通过介质内长为l ,半径为r 的同轴封闭圆柱面的电位移通量为多少?圆柱面上任一点的场强为多少?[解答]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是轴对称分布的.在内外半径之间作一个半径为r 、长为l 的圆柱形高斯面,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通过圆柱面的电位移通过等于该面包含的自由电荷,即 Φd = q = λl .设高斯面的侧面为S 0,上下两底面分别为S 1和S 2.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d d SΦ=⋅⎰D S12d d d 2S S S rlD π=⋅+⋅+⋅=⎰⎰⎰D S D S D S ,可得电位移为 D = λ/2πr , 其方向垂直中心轴向外.电场强度为 E = D/ε0εr = λ/2πε0εr r , 方向也垂直中心轴向外.13.3 金属球壳原来带有电量Q ,壳内外半径分别为a 、b ,壳内距球心为r 处有一点电荷q ,求球心o 的电势为多少?[解答]点电荷q 在内壳上感应出负电荷-q ,不论电荷如何分布,距离球心都为a .外壳上就有电荷q+Q ,距离球为b .球心的电势是所有电荷产生的电势叠加,大小为000111444o q q Q qU r a bπεπεπε-+=++13.4 三块平行金属板A 、B 和C ,面积都是S = 100cm 2,A 、B 相距d 1 = 2mm ,A 、C 相距d 2 = 4mm ,B 、C 接地,A 板带有正电荷q = 3×10-8C ,忽略边缘效应.求(1)B 、C 板上的电荷为多少?图14.3图14.4(2)A板电势为多少?[解答](1)设A的左右两面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1和σ2,所带电量分别为q1 = σ1S和q2 = σ2S,在B、C板上分别感应异号电荷-q1和-q2,由电荷守恒得方程q = q1 + q2 = σ1S + σ2S.①A、B间的场强为E1 = σ1/ε0,A、C间的场强为E2 = σ2/ε0.设A板与B板的电势差和A板与C板的的电势差相等,设为ΔU,则ΔU = E1d1 = E2d2,②即σ1d1 = σ2d2.③解联立方程①和③得σ1 = qd2/S(d1 + d2),所以q1 = σ1S = qd2/(d1+d2) = 2×10-8(C);q2 = q - q1 = 1×10-8(C).B、C板上的电荷分别为q B= -q1 = -2×10-8(C);q C= -q2 = -1×10-8(C).(2)两板电势差为ΔU = E1d1 = σ1d1/ε0 = qd1d2/ε0S(d1+d2),由于k = 9×109 = 1/4πε0,所以ε0 = 10-9/36π,因此ΔU = 144π= 452.4(V).由于B板和C板的电势为零,所以U A = ΔU = 452.4(V).13.5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带电量为q,在它的附近放一块与A平行的金属导体板B,板B有一定的厚度,如图所示.则在板B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应电荷分别为多少?[解答]由于板B原来不带电,两边感应出电荷后,由电荷守恒得q1 + q2 = 0.①虽然两板是无限大的,为了计算的方便,不妨设它们的面积为S,则面电荷密度分别为σ1 = q1/S、σ2 = q2/S、σ = q/S,它们产生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1 = σ1/ε0、E2 = σ2/ε0、E = σ/ε0.在B板内部任取一点P,其场强为零,其中1面产生的场强向右,2面和A板产生的场强向左,取向右的方向为正,可得E1 - E2–E = 0,即σ1 - σ2–σ= 0,或者说q1 - q2 + q = 0.②解得电量分别为q2 = q/2,q1 = -q2 = -q/2.13.6 两平行金属板带有等异号电荷,若两板的电势差为120V,两板间相距为1.2mm,忽略边缘效应,求每一个金属板表面的电荷密度各为多少?[解答]由于左板接地,所以σ1 = 0.由于两板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右板右面的电荷会全部吸引到右板左面,所以σ4 = 0.由于两板带等量异号的电荷,所以σ2 = -σ3.两板之间的场强为E = σ3/ε0,而 E = U/d,所以面电荷密度分别为σ3 = ε0E = ε0U/d = 8.84×10-7(C·m-2),σ2 = -σ3 = -8.84×10-7(C·m-2).13.7 一球形电容器,内外球壳半径分别为R1和R2,球壳与地面及其他物体相距很远.将内球用细导线接地.试证:球面间电容可用公式202214RCR Rπε=-表示.(提示:可看作两个球电容器的并联,且地球半径R>>R2)[证明]方法一:并联电容法.在外球外面再接一个半径为R3大外球壳,外壳也接地.内球壳和外球壳之间是一个电容器,电容为P2图14.5图14.61210012211441/1/R R C R R R R πεπε==--外球壳和大外球壳之间也是一个电容器,电容为2023141/1/C R R πε=-.外球壳是一极,由于内球壳和大外球壳都接地,共用一极,所以两个电容并联.当R 3趋于无穷大时,C 2 = 4πε0R 2.并联电容为12120022144R R C C C R R R πεπε=+=+-202214R R R πε=-. 方法二:电容定义法.假设外壳带正电为q ,则内壳将感应电荷q`.内球的电势是两个电荷产生的叠加的结果.由于内球接地,所以其电势为零;由于内球是一个等势体,其球心的电势为0201`044q q R R πεπε+=,因此感应电荷为12`R q q R =-. 根据高斯定理可得两球壳之间的场强为122002`44R q q E r R rπεπε==-, 负号表示场强方向由外球壳指向内球壳.取外球壳指向内球壳的一条电力线,两球壳之间的电势差为1122d d R R R R U E r =⋅=⎰⎰E l121202()d 4R R R qr R rπε=-⎰ 1212021202()11()44R q R R q R R R R πεπε-=-= 球面间的电容为202214R q C U R R πε==-.13.8 球形电容器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其间一半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求电容C 为多少?[解答]球形电容器的电容为120012211441/1/R R C R R R R πεπε==--.对于半球来说,由于相对面积减少了一半,所以电容也减少一半:0121212R R C R R πε=-.当电容器中充满介质时,电容为:0122212r R R C R R πεε=-.由于内球是一极,外球是一极,所以两个电容器并联:01212212(1)r R R C C C R R πεε+=+=-.13.9 设板面积为S 的平板电容器析板间有两层介质,介电常量分别为ε1和ε2,厚度分别为d 1和d 2,求电容器的电容.[解答]假设在两介质的介面插入一薄导体,可知两个电容器串联,电容分别为C 1 = ε1S/d 1和C 2 = ε2S/d 2. 总电容的倒数为122112*********d d d d C C C S S Sεεεεεε+=+=+=, 总电容为 122112SC d d εεεε=+.13.10 圆柱形电容器是由半径为R 1的导线和与它同轴的内半径为R 2的导体圆筒构成的,其长为l ,其间充满了介电常量为ε的介质.设沿轴线单位长度导线上的电荷为λ,圆筒的电荷为-λ,略去边缘效应.求:(1)两极的电势差U ;(2)介质中的电场强度E 、电位移D ; (3)电容C ,它是真空时电容的多少倍?[解答]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是轴对称分布的.在内外半径之间作一个半径为r 、长为l 的圆柱形高斯面,侧面为S 0,上下两底面分别为S 1和S 2.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d d SΦ=⋅⎰D S12d d d 2S S S rlD π=⋅+⋅+⋅=⎰⎰⎰D S D S D S ,高斯面包围的自由电荷为 q = λl , 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Φd = q , 可得电位为 D = λ/2πr , 方向垂直中心轴向外.电场强度为 E = D/ε = λ/2πεr , 方向也垂直中心轴向外.取一条电力线为积分路径,电势差为21d d d 2R LLR U E r r r λπε=⋅==⎰⎰⎰E l 21ln 2R R λπε=. 电容为 212ln(/)q lC U R R πε==. 在真空时的电容为00212ln(/)l q C U R R πε==, 所以倍数为C/C 0 = ε/ε0.13.11 在半径为R 1的金属球外还有一层半径为R 2的均匀介质,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设金属球带电Q 0,求:(1)介质层内、外D 、E 、P 的分布; (2)介质层内、外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解答](1)在介质内,电场强度和电位移以及极化强度是球对称分布的.在内外半径之间作一个半径为r 的球形高斯面,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2d d 4d SSD S r D Φπ=⋅==⎰⎰D S高斯面包围的自由电荷为q = Q 0, 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Φd = q , 可得电位为 D = Q 0/4πr 2, 方向沿着径向.用矢量表示为D = Q 0r /4πr 3.电场强度为E = D /ε0εr = Q 0r /4πε0εr r 3, 方向沿着径向.由于 D = ε0E + P , 所以 P = D - ε0E = 031(1)4rQ rεπ-r. 在介质之外是真空,真空可当作介电常量εr = 1的介质处理,所以D = Q 0r /4πr 3,E = Q 0r /4πε0r 3,P = 0. (2)在介质层内靠近金属球处,自由电荷Q 0产生的场为E 0 = Q 0r /4πε0r 3;极化电荷q 1`产生的场强为E` = q 1`r /4πε0r 3;总场强为 E = Q 0r /4πε0εr r 3. 由于 E = E 0 + E `,解得极化电荷为 `101(1)rq Q ε=-,介质层内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为``01122111(1)44r Q q R R σπεπ==-. 在介质层外表面,极化电荷为``21q q =-,面密度为``02222221(1)44r Q q R R σπεπ==-.13.12 两个电容器电容之比C 1:C 2 = 1:2,把它们串联后接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量之比为多少?如果把它们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之比又是多少?[解答]两个电容器串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带电量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Q 2/2C ,得静电能之比为W 1:W 2 = C 2:C 1 = 2:1. 两个电容器并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CU 2/2,得静电能之比为W 1:W 2 = C 1:C 2 = 1:2. 13.13 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面积为S ,板间距离为d ,接在电源上维持其电压为U .将一块厚度为d 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介电质板插入电容器的一半空间内,求电容器的静电能为多少?[解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 ε0S/d ,当面积减少一半时,电容为C 1 = ε0S /2d ; 另一半插入电介质时,电容为C 2 = ε0εr S /2d .两个电容器并联,总电容为C = C 1 + C 2 = (1 + εr )ε0S /2d ,静电能为W = CU 2/2 = (1 + εr )ε0SU 2/4d . 13.14 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面积为S ,板间距离为d ,两板竖直放着.若电容器两板充电到电压为U 时,断开电源,使电容器的一半浸在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液体中.求:(1)电容器的电容C ;(2)浸入液体后电容器的静电能; (3)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解答](1)如前所述,两电容器并联的电容为C = (1 + εr )ε0S /2d . (2)电容器充电前的电容为C 0 = ε0S/d , 充电后所带电量为 Q = C 0U . 当电容器的一半浸在介质中后,电容虽然改变了,但是电量不变,所以静电能为W = Q 2/2C = C 02U 2/2C = ε0SU 2/(1 + εr )d . (3)电容器的一半浸入介质后,真空的一半的电容为 C 1 = ε0S /2d ;介质中的一半的电容为 C 2 = ε0εr S /2d . 设两半的所带自由电荷分别为Q 1和Q 2,则Q 1 + Q 2 = Q . ① 由于C = Q/U ,所以U = Q 1/C 1 = Q 2/C 2. ② 解联立方程得01112211/C U C QQ C C C C ==++, 真空中一半电容器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00112122/2(1/)(1)r C U U Q S C C S dεσε===++. 同理,介质中一半电容器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0021222(/1)(1)r r C U UC C S dεεσε==++.13.15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200cm 2,板间距离为1.0mm ,电容器内有一块1.0mm 厚的玻璃板(εr = 5).将电容器与300V 的电源相连.求:(1)维持两极板电压不变抽出玻璃板,电容器的能量变化为多少?(2)断开电源维持板上电量不变,抽出玻璃板,电容器能量变化为多少?[解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0 = ε0εr S/d ,静电能为 W 0 = C 0U 2/2. 玻璃板抽出之后的电容为C = ε0S/d .(1)保持电压不变抽出玻璃板,静电能为 W = CU 2/2, 电能器能量变化为ΔW = W - W 0 = (C - C 0)U 2/2 = (1 - εr )ε0SU 2/2d = -3.18×10-5(J). (2)充电后所带电量为 Q = C 0U , 保持电量不变抽出玻璃板,静电能为W = Q 2/2C ,电能器能量变化为2000(1)2C C U W W W C ∆=-=- 20(1)2r r SU dεεε=-= 1.59×10-4(J).13.16 设圆柱形电容器的内、外圆筒半径分别为a 、b .试证明电容器能量的一半储存在半径R =[解答]设圆柱形电容器电荷线密度为λ,场强为 E = λ/2πε0r , 能量密度为 w = ε0E 2/2, 体积元为 d V = 2πrl d r , 能量元为 d W = w d V .在半径a 到R 的圆柱体储存的能量为20d d 2VVW w V E V ε==⎰⎰2200d ln 44Ral l R r r a λλπεπε==⎰.当R = b 时,能量为210ln 4l b W aλπε=;当R =22200ln48l l b W aλλπεπε==,所以W 2 = W 1/2,即电容器能量的一半储存在半径R =13.17 两个同轴的圆柱面,长度均为l ,半径分别为a 、b ,柱面之间充满介电常量为ε的电介质(忽略边缘效应).当这两个导体带有等量异号电荷(±Q )时,求:(1)在半径为r (a < r < b )、厚度为d r 、长度为l 的圆柱薄壳中任一点处,电场能量体密度是多少?整个薄壳层中总能量是多少?(2)电介质中总能量是多少(由积分算出)?(3)由电容器能量公式推算出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解答](1)圆柱形内柱面的电荷线密度为 λ = Q/l ,根据介质是高斯定理,可知电位移为D = λ/2πr = Q /2πrl ,场强为 E = D/ε = Q /2πεrl , 能量密度为w = D ·E /2 = DE /2 = Q 2/8π2εr 2l 2.薄壳的体积为d V = 2πrl d r , 能量为 d W = w d V = Q 2d r /4πεlr .(2)电介质中总能量为22d d ln 44bV aQ Q bW W r lr l a πεπε===⎰⎰.(3)由公式W = Q 2/2C 得电容为222ln(/)Q lC W b a πε==.13.18 两个电容器,分别标明为200PF/500V 和300PF/900V .把它们串联起来,等效电容多大?如果两端加上1000V 电压,是否会被击穿?[解答]当两个电容串联时,由公式211212111C C C C C C C +=+=, 得 1212120PF C C C C C ==+.加上U = 1000V 的电压后,带电量为Q = CU ,第一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1 = Q/C1 = CU/C1 = 600(V);第二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2 = Q/C2 = CU/C2 = 400(V).由此可知:第一个电容器上的电压超过它的耐压值,因此会被击穿;当第一个电容器被击穿后,两极连在一起,全部电压就加在第二个电容器上,因此第二个电容器也接着被击穿.。

电场全章练习题(含答案)

电场全章练习题(含答案)

相关习题:(电场)一、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D.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2.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3.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真空中两个带电球体间的相互作用B.真空中任意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C.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真空中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则可应用库仑定律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5.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 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6.A、B两个点电荷间距离恒定,当其它电荷移到A、B附近时,A、B之间的库仑力将[ ]A.可能变大B.可能变小C.一定不变D.不能确定7.两个半径均为1cm的导体球,分别带上+Q和-3Q的电量,两球心相距90cm,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现将它们碰一下后,放在两球心间相距3cm处,则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变为[ ]A.3000F B.1200FC.900F D.无法确定8.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A.q一定是正电荷B.q一定是负电荷C.q离Q2比离Q1远D.q离Q2比离Q1近9.如图1所示,用两根绝缘丝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不带电的小球A和B,此时,上、下丝线受的力分别为T A、T B;如果使A带正电,二、填空题10.在原子物理中,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元电荷的电量为______;一个电子的电量为______,一个质子的电量为______;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量或者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或者是它们电量的______.11.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式中的比例常量叫______,其数值为______,其单位是______.12.两个点电荷甲和乙同处于真空中.(1)甲的电量是乙的4倍,则甲对乙的作用力是乙对甲的作用力的______倍.(2)若把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______倍;(3)保持原电荷电量不变,将距离增为原来的3倍,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______倍;(4)保持其中一电荷的电量不变,另一个电荷的电量变为原来的4倍,为保持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它们之间的距离应变为原来的______倍.(5)把每个电荷的电荷都增大为原来的4倍,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必须变为原来的______倍,才能使其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13.将一定量的电荷Q,分成电量q、q'的两个点电荷,为使这两个点电荷相距r时,它们之间有最大的相互作用力,则q值应为______.14.如图3所示,把质量为0.2克的带电小球A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量为4×10-8库的小球B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cm时,丝线与竖直夹角为45°,此时小球B 受到的库仑力F=______,小球A带的电量q A=______.三、计算题15.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量的值分别为Q1、Q2,且大小为F,若使两球相接触后再分开放回原位置,求它们间作用力的大小.16.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求电子绕核运动的周期.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2.C3.CD4.BCD5.C6.C7.D8.D9.BC二、填空题10.1.6×10-19C,-1.6×10-19C,1.6×10-19C,整数倍14.2×10-3N,-0.5×10-8C三、计算题15.F/3或4F/3二、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电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未接触的电荷发生了相互作用,一定是电场引起的B.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产生电场C.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D.A电荷受到B电荷的作用,是B电荷的电场对A电荷的作用2.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有无检验电荷无关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C.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4.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A.当r→0时,E→∞B.发r→∞时,E→0C.某点的场强与点电荷Q的大小无关D.在以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6.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D.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可能是闭合的7.如图1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 A、E 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 ]A.A、B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B.因为A、B在一条电场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E BC.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 A>E B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 A、E B的大小不能确定8.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的值均为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 ]A.0B.2kq/r2C.4kq/r2D.8kq/r29.四种电场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一正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向N点作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电荷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10.图3表示一个电场中a、b、c、d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 d>E a>E b>E cC.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 a>E b>E c>E dD.无法比较这四点场强大小关系11.如图4,真空中三个点电荷A、B、C,可以自由移动,依次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都处于平衡状态,若三个电荷的带电量、电性及相互距离都未知,但AB>BC,则根据平衡条件可断定[ ]A.A、B、C分别带什么性质的电B.A、B、C中哪几个带同种电荷,哪几个带异种电荷C.A、B、C中哪个电量最大D.A、B、C中哪个电量最小二、填空题12.图5所示为某区域的电场线,把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q放在点A或B时,在________点受的电场力大,方向为______.13.如图6,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A点场强为100N/C,C点场强为36N/C,B是AC的中点,则B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14.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0×10-9C的检验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0×10-5N,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检验电荷电量减小为2.0×10-9C,则该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__________N15.在空间某一区域,有一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液滴,带正电荷,电量为q,在此电场中恰能沿竖直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此区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N/C,方向_________.16.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荷Q1,另一个带负电荷Q2,且Q1=2Q2,用E1、E2表示这两个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轴上,E1=E2的点共有____处,其中_______处的合场强为零,______处的合场强为2E2。

习题解答---大学物理第7章习题--2

习题解答---大学物理第7章习题--2

专业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第七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一、选择题:1,在带电体A旁有一不带电的导体壳B,C为导体壳空腔内的一点,如下图所示。

则由静电屏蔽可知:[ B ](A)带电体A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B)带电体A与导体壳B的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在C点所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零;(C)带电体A与导体壳B的内表面的感应电荷在C点所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零;(D)导体壳B的内、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零。

解答单一就带电体A来说,它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是不为零的。

对于不带电的导体壳B,由于它在带电体A这次,所以有感应电荷且只分布在外表面上(因其内部没有带电体)此感应电荷也是要在C点产生电场强度的。

由导体的静电屏蔽现象,导体壳空腔内C点的合电场强度为零,故选(B)。

2,在一孤立导体球壳内,如果在偏离球心处放一点电荷+q,则在球壳内、外表面上将出现感应电荷,其分布情况为 [ B ](A)球壳内表面分布均匀,外表面也均匀;(B)球壳内表面分布不均匀,外表面均匀;(C)球壳内表面分布均匀,外表面不均匀;(D)球壳的内、外表面分布都不均匀。

解答由于静电感应,球壳内表面感应-q,而外表面感应+q,由于静电屏蔽,球壳内部的点电荷+q和内表面的感应电荷不影响球壳外的电场,外表面的是球面,因此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均匀分布,如图11-7所示。

故选(B)。

3. 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 D ](A) 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B) 表面曲率较大处电势较高。

(C)导体内部的电势比导体表面的电势高。

(D)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4. 如图示为一均匀带电球体,总电量为+Q,其外部同心地罩一内、外半径分别为r1、r2的金属球壳、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壳内半径为r的P点处的场强和电势为: [ D ](A)E=rQUrQ24,4πεπε=(B)E=0,14rQUπε=(C)E=0,rQU4πε=(D)E=0,24rQUπε=5. 关于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C ](A)高斯面内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Dρ为零。

习题课后作业(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习题课后作业(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习题课后作业(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C =100Pf ,面积S =100cm 2,两板间充以相对电容率为εr =6的云母片,当把它接到50V 的电源上时,云母中电场强度大小E =9.42×103v/m ,金属板上的自由电荷量q =5.00×10-9C 。

(CU q =εDE =εσ==Sqr 0εε)2、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两极板间距离为d ,充电后,两极板间相互作用力为F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C Fd 2,极板上的电荷量大小为FCd 2。

3、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U 12,其间充满相对电容率为ε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电介质厚度为d ,则电介质中的电场能量密度为221202d U w r εε= (d U E 12=, 2/20E w r εε=)4、如图,在与电源连接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填入两种不同的均匀的电介质,则两种电介质中的场强相等,电位移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dUE E ==21,011E D r εε=, 2022E D r εε=, 12r r εε≠ , 21D D ≠∴5、平行板电容器在接入电源后,把两板间距拉大,则电容器( D )(A)电容增大; (B)电场强度增大;(C)所带电量增大 (D)电容、电量及两板内场强都减小。

由dSC 0ε=, U =Ed , q =CU 可见,接入电源后,U 不变,若d 增大,则C 减小, E 减小,Q 减小6、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的金属球壳,带有电量Q ,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为r 处有一点电荷q ,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

试求:(1)球壳外表面上的电荷;(2)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 (3)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

解: (1) 设球壳内、外表面电荷分别为q 1 , q 2,以O 为球心作一半径为R (a <R <b )的高斯球面S,由高斯定理 ⎰+=⋅S oq q S d E ε1 ,根据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当a <R <b 时,0=E .则0=⋅⎰S S d E.即1=+q q ,得q q -=1根据电荷守恒定律,金属球壳上的电量为21q q Q +=q Q q Q q +=-=∴12(2)在内表面上任取一面元,其电量为dq ,在O 点产生的电势为:adq dU o πε411=q 1在O 点产生的电势aq aq adq dU U o o o πεπεπε4441111-====⎰⎰内内(3) 同理,外球面上的电荷q 2在O 点产生的电势bqQ bq U o o πεπε4422+== 点电荷q 在O 点产生的电势rq U o q πε4=∴ O 点的总点势o q U U U U πε41210=++=(b q Q aq r q ++-)7、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 =5.00mm 板面积100cm 2,以300V 电源使之充电。

(整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详解

(整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详解

习题二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均匀带电球体,总电量为+Q ,其外部同心地罩一内、外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金属球壳。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壳内半径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为[ ] (A )200, 44Q QE U r rεε==ππ; (B )010, 4QE U r ε==π;(C )00, 4QE U rε==π;(D )020, 4QE U r ε==π。

答案:D解:由静电平衡条件得金属壳内0=E ;外球壳内、外表面分别带电为Q -和Q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得000202Q Q Q QU r r r r εεεε-=++=4π4π4π4π2.半径为R 的金属球与地连接,在与球心O 相距2d R =处有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

设地的电势为零,则球上的感应电荷q '为[ ](A )0; (B )2q ; (C )2q-; (D )q -。

答案:C解:导体球接地,球心处电势为零,即000044q q U dRπεπε'=+=(球面上所有感应电荷到球心的距离相等,均为R ),由此解得2R qq q d '=-=-。

3.如图,在一带电量为Q 的导体球外,同心地包有一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球壳,其相对电容率为r ε,壳外是真空,则在壳外P 点处(OP r =)的场强和电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 (A )2200,44r Q Q E D rr εεε==ππ; (B )22,44r Q QE D r r ε==ππ; (C )220,44Q Q E D r r ε==ππ; (D )2200,44Q QE D r r εε==ππ。

答案:C解:由高斯定理得电位移 24QD r =π,而 2004D QE r εε==π。

4.一大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两极板间的一半空间充有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另一半为空气,如图所示。

当两极板带上恒定的等量异号电荷时,有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质点,在极板间的空气区域中处于平衡。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含答案,大学物理作业,考研真题)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含答案,大学物理作业,考研真题)

1、一片二氧化钛晶片,其面积为 1.0cm2, 厚度为 0.10mm 。把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紧
贴在晶片两侧。此时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_____. ;当在电容器的两板上加上 12V 电压时,
极板上的电荷为_____________. ;电容器内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 .。(二氧化钛的相
[
]
3、(2018 年暨南大学)将一带电量为 Q 的金属小球靠近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时,则有:
(A)金属导体因静电感应带电,总电量为-Q;
(B)金属导体因感应带电,靠近小球的一端带-Q,远端带+Q;
(C)金属导体两端带等量异号电荷,且电量 q<Q;
(D)当金属小球与金属导体相接触后再分离,金属导体所带电量大于金属小球所带电量。
二、 填空题
1、导体在达到静电平衡时,其导体内部的场强应为______;整个导体(包括导体表面)
的电势应是______;导体表面的场强方向应是______。
2、当空腔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若腔内无电荷,则给该空腔导体所带的电荷应分布

;若腔内有电荷,则空腔导体上的电荷应分布


3、如图所示,两同心导体球壳,内球壳带电量+q,外球壳带电量-2q。
(C)、使电容增大,但与介质板的位置无关;(D)、使电容增大,但与介质板的位置有关。
[
]
3、(2011 年太原科技大学)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一为空心,一为实心,把两者各自
孤立时的电容值加以比较,则:
(A)空心球电容值大;
(B)实心球电容值大;
(C)两球电容值相等;
(D)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
]
二、 填空题
(1)若两极上分别带有电荷+Q 和—Q,求各区域的电位移 D,电场强度 E,及电势 U;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标准答案)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B ]1(基础训练2)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 ,其附近放一与它平行的有一定厚度的“无限大”平面导体板B ,如图所示.已知A 上的电荷面密度为+σ ,则在导体板B 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 (A) σ 1 = - σ, σ 2 = + σ. (B) σ 1 = σ21-, σ 2 =σ21+. (C) σ 1 = σ21-, σ 1 = σ21-. (D) σ 1 = - σ, σ 2 = 0. 【提示】“无限大”平面导体板B 是电中性的:σ 1S+σ 2S=0,静电平衡时平面导体板B 内部的场强为零,由场强叠加原理得:022202010=-+εσεσεσ联立解得: 1222σσσσ=-=,[ C ]2(基础训练4)、三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其中甲、乙两球带有等量同号电荷,丙球不带电。

已知甲、乙两球间距离远大于本身直径,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现用带绝缘柄的丙球先与甲球接触,再与乙球接触,然后移去,则此后甲、乙两球间的静电力为:(A) 3F / 4. (B) F / 2. (C) 3F / 8. (D) F / 4. 【提示】设原来甲乙两球各自所带的电量为q ,则2204q F rπε=;丙球与它们接触后,甲带电2q ,乙带电34q ,两球间的静电力为:203324'48q q F F r πε⎛⎫⎛⎫⎪⎪⎝⎭⎝⎭==[ C ]3(基础训练6)半径为R 的金属球与地连接。

在与球心O 相距d =2R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

如图所示,设地的电势为零,则球上的感生电荷q '为:(A) 0. (B)2q . (C) -2q. (D) -q . 【提示】静电平衡时金属球是等势体。

金属球接地,球心电势为零。

球心电势可用电势叠加法求得:000'044q dq q R d πεπε'+=⎰, 00'01'44q q dq R d πεπε=-⎰, 'q q R d =-,其中d = 2R ,'2qq ∴=-[ C ]4(基础训练8)两只电容器,C 1 = 8 μF ,C 2 = 2 μF ,分别把它们充电到 1000 V ,然后将它们反接(如图所示),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A+σ2(A) 0 V . (B) 200 V . (C) 600 V . (D) 1000 V【提示】反接,正负电荷抵消后的净电量为661212(82)101000610Q Q Q C U C U C --=-=-=-⨯⨯=⨯这些电荷重新分布,最后两个电容器的电压相等,相当于并联。

大学物理第6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试题及答案.docx

大学物理第6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试题及答案.docx

第6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一、选择题1. 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壳半径为F ,球心处放一点电荷,可测得球壳内外的电 场.此后将该点电荷移至距球心r/2处,重新测量电场. 的移动对电场的影响为下列哪一种情况? [](A)对球壳内外电场无影响球壳内外电场均改变球壳内电场改变,球壳外电场不变球壳内电场不变,球壳外电场改变 T6-1-1图2. 当一个导体带电时,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B)表而上曲率较大处电势较尚(C)表面上每点的电势均相等 (D)导体内有电力线穿过3. 关于带电导体球中的场强和电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导体内的场强和电势均为零(B) 导体内的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 (C) 导体内的电势与导体表面的电势相等 (D) 导体内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均是不为零的常数4.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A)导体内任一点与英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为零 (B) 表面曲率较大处电势较高(C) 导体内部的电势比导体表面的电势髙 (D) 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 T6-1-5图5. 一点电荷q 放在一无限大导体平而附近,相距d,若无限大导体平面与地相 连,则导体平面上的总电量是q q 1(A)(B)-- (C)q (D)-g2 26. 在一个绝缘的导体球壳的中心放一点电荷么则球壳内、外表面上电荷均匀 分布.若使g 偏离球心,则表面电荷分布情况为 [](A)内、外表面仍均匀分布(B)内表面均匀分布,外表面不均匀分布(B) (C) (D)(C)内、外表面都不均匀分布(D)内表面不均匀分布,外表面均匀分布10. 在一个带电量为Q 的大导体附近的P 点、,置一试验电荷q, &实验一 一()■测得它所受力为F.若考虑到q 不是足够小,则此时F/q 比P 点未放q \J P q 时的场强 ](A)小 (B)大T6-1-10 图(C)相等 (D)大小不能确定11. 有一负电荷靠近一个不带电的孤立导体,则导体内场强大小将[](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其变化不能确定7.带电量不相等的两个球形导体相隔很远,现用一根细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若大球半径为加,小球半径为弘当静电平衡后,两球表面的电荷密度Z 比s m / Sn 为加n m 2 n 2[](A) —n(B)(C) ___ 2(D) m& 真空中有两块面积相同的金属板,甲板带电4乙板带电 Q.现将两板相距很近地平行放置,并使乙板接地,则乙板所带的 电量为 [](A) 0(B) _q(C) (D) 2 2 甲乙T6-1-8 图9. 在带电量为的金属球的电场中,为测量某点的电场强度E ,现在该点放一 带电量为(+03)的试验电荷电荷受力为F,贝L 该点的电场强度满足 q 一6F 一 3F[](A) £ > 一 (B) E > 一 q q3F(C) E<3F(D)E 二—q q212.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入一个带等量异号电荷、半径为R的球壳中.在距球心为r(r < R )处的电场与放入小球前相比将[](A)放入前后场强相同(B)放入小球后场强增加(C)因两者电荷异号,故场强减小(D)无法判定T6-1-12图13-真空中有一组带电导体,其中某一导体表面处电荷面密度为5 ,该表面附近的场强大小E = 57%,其中£*是[](A)该处无穷小面元上电荷产生的场(B)该导体上全部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场(C)这一组导体的所有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场(D)以上说法都不对N-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半径为R的导体球带电后其电势为口则球外离球心距离为厂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R2U U RU U[](A)——(B) _r(C)—r2 (D) _R-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一端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当此电容器两极间为真空时,其场强为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场中的导体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图1),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带正电
D.a、b均带负电
E.a、b均不带电
2.在绝缘板上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金箔验电器A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空腔导体B,下列实验方法中能使验电器箔片张开的是[ ]
A.用取电棒(带绝缘柄的导体棒)先跟B的内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B.用取电棒先跟B的外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C.用绝缘导线把验电器跟取电棒的导体部分相连,再把取电棒与B的内壁接触
D.使验电器A靠近B
3.在一个导体球壳内放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用E p表示球壳外任一点的场强,则[ ] A.当+Q在球壳中央时,E p=0
B.不论+Q在球壳内何处,E p一定为零
C.只有当+Q在球心且球壳接地时,E p=0
D.只要球壳接地,不论+Q在球壳内何处,E p一定为零
4.一个不带电的空心金属球,在它的球心处放一个正点荷,其电场分布是图2中的哪一个[ ]
5.一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壳A,顶部开孔,有两只带正电的金属球B、C用金属导线连接,让B球置于球壳A的空腔中与内表面接触后又提起到图3位置,C球放A球壳外离A球较远,待静电平衡后,正确的说法是[ ]
A.B、C球都带电
B.B球不带电,C球带电
C.让C球接地后,B球带负电
D.C球接地后,A球壳空腔中场强为零
6.如图4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架上的枕形导体放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叙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场强相等,且都为零
B.A、B两点的场强不相等
D.当电键K闭合时,电子从大地沿导线向导体移动.
二、填空题
7.如图5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体Q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Q,AB带何种电荷______.若手的接触点改在A端,情况又如何______.
8.有一绝缘空心金属球A,带有4×10-6C的正电荷,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6C的负电荷.若把B球跟A球的内壁相接触,如图6所示,则B球上电量为______C,A球上电量为_______C,分布在_______.
9.图7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则A________,B______;
(2)A、B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后再移去C,则A________,B_______;
(3)A、B接触,用手指接触A,先移去C后再移去手指,则A_______,B_______.
10.如图8,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相距L,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径为r(2r<L)的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_____方向____.
11.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9所示,当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的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
电场中的导体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
1.C
2.BCD
3.D
4.B
5.BC
6.AD
二、填空题
7.负、负
8.0,2×10-6,A的外表面
9.(1)正、负(2)负、负(3)不带电、不带电
10.12kQ/L2,沿AB连线指向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