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子林徽因的阅读理解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2016-2020)高考语文真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2016-2020)高考语文真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0年】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线条之美梁衡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

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

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

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

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

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

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

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

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

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

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

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

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

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

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

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

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

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

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

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

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018-2019-林徽因传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5页)

2018-2019-林徽因传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林徽因传阅读答案篇一:《林徽因传》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7分)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

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

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

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

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

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

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

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一代才女林徽因阅读理解

一代才女林徽因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一代才女林徽因林杉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

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

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

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

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

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题(一)九年级语文(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练习范围:1~2单元。

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诗是pīng①婷的女子,是轻盈的精灵,是落在心头的呢喃。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凝练了中国语言文字之美,是诗人内心情感与生命境界的外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优秀的诗篇可以洗涤心灵,驱走内心的怅wǎng②和精神世界的阴霾。

诵读优秀诗篇,不仅能让我们润泽心灵、hán yǎng③品格,还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

一切文学艺术都有着诗的特质,如果对读诗没有兴趣,那么欣赏小说、戏剧、散文的妙处时也不免有些隔膜。

许多优秀诗人还将诗歌与绘画相融合,如唐朝诗人王维、现代诗人艾青等。

诗与画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们在读诗时,不能言不及义,要顾及全篇、深味妙悟,感受诗歌中的美学境界与生命哲理。

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将外在景物情事内化于心,并用诗歌表达出来。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4分)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言而喻B.洗涤C.相得益彰D.言不及义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②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红柳车一过托克逊,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除脚下一条黑色的柏油路,两旁和天尽头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壁,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

汽车朝瀚海深处驶去,临近塔里木河流域,蓦地钻出一株两株、一丛两丛胡杨树,枯槁的树干和顶端的新绿,在荒漠中挺出一片片绿荫,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瞪大双眼仔细观察,还见匍匐在沙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车渐渐驶近,方辨识出那是一丛丛蓬勃的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洇开来的胭脂痕。

同行的新疆朋友告诉我们,这是红柳。

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

这一种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兀地让人想起刑场上的视死如归,想起身处绝境之中的从容镇定,想起蛮荒之远的处变不惊,也让人联想起壮汉胸前素手的抚摸,想起干涸心田清泉的滋润……我不知道有无关于红柳的民间传说,如果依我猜想,她该是侠肠柔骨的女子宁死不屈的灵魂的再现。

她要在这天地之间,留下她的凄情哀婉,她的绝唱,在甩下一串潇洒和浪漫后,昂起头嫣然一笑,毅然决然地走向天涯,走向大漠深处。

她依旧年年岁岁开花,在蓝天旷野中,在无人注目欣赏的孤城绝域,以自己的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微笑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间。

我看见了红柳的妩媚,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叶子,衬出柳枝的翠绿和旷野的落寞,那一份顽强、专注,让每一个多看她两眼的人生出无限的爱怜和敬意。

她把她惊人的美丽和执著、倔强,留在天地之间,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繁嚣的江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留连,那儿有着太多是非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拉扯扯,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朋比为奸,只是为了占有一丁点的蝇头微利,一丁点的风光名头,从而搅得内心不得安宁。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

罗曼·罗兰(节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①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得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徒。

他还是一位在充满巨大国际竞争的世纪坚持国际合作主义者。

罗兰爱法国,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理性和必要的统一体。

这样看来,他身上似乎具备一系列的悖论,而他又不断地在他的小说和随笔作品中将这些表现出来。

②热切参与那个时代的知识界活动的罗兰探求着将信仰、希望、爱情以及勇气等品质带给他的社会,这种信念解释了他最初为舞台写作的原因——重新激发英雄主义和对他的祖国的信仰。

这里最好的例子是他1898年的剧作《狼群》。

③因为受挫于舞台条件的过分严苛,罗兰转向对著名人物的研究,他写的关于贝多芬的抒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

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20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

④罗曼·罗兰对传记的兴趣充分体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之中。

这部小说为20世纪力求捕获整个生命经历的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

罗兰否认这部作品是小说,作品松散的结构和问题也很自然地显示出他对形式的拙劣掌握。

不过,在罗兰眼里,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被关闭进文学形式的狭隘领地中。

《约翰·克里斯朵夫》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罗兰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

它被称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

统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统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林徽因张鸿一林徽因是民国时期的才女,也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

她出生于浙江杭州,后随家迁居北京。

1920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英、法、意、比、德、奥六国游学一年。

在此期间,她游历了欧洲很多著名的建筑,这让她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3年,她从伦敦大学建筑系毕业,回国后在北京从事建筑事业。

1924年,她与梁思成结婚,婚后二人共同致力于建筑学的研究与实践。

二林徽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她的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她的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

其中,散文作品《你是人间四月天》被誉为她的代表作。

三《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她多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四《你是人间四月天》这篇散文,以“你是四月天里的阳光,温暖又明媚”为开头,通过对四月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散文中,作者将四月天与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

五以下是对《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赏析:1.语言优美:散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情感真挚:作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3.哲理深刻:散文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在阅读中有所感悟。

4.结构紧凑:散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林徽因的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林徽因是民国时期的才女,也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

B.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后随家迁居北京。

C. 林徽因在伦敦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回国从事建筑事业。

《林徽因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林徽因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林徽因传》(节选)阅读及答案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

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

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

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

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

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

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

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

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

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

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1)南北纵览,”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伟大的长城wēi rán yì lì___ __ __ __于C hóng shān jùn lǐng___ __ __ __之间,里里外外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

(2)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C ǎo jiānrén mìng___ __ __ __。

”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hún qiān mèng rào___ __ __ __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

(3)《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D īhuí yǎn yì___ __ __ __,rú yuàn rú sù___ __ __ __。

(4)林徽因,一代才女,xiù wài huì zhōng___ __ __ __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一代传奇,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

她的语言wēn wǎn D àn yǎ___ __ __ __,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

2.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意(2分)(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______外妖娆。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______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3)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______(4)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______3.根据所给提示默写:(5分)(1) 《沁园春雪》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林徽因:美与智慧的绝唱蒯乐昊我们常常要借助一个男人的光线,才看到他背后的女人——对于那些从民国时代走来的文艺女青年们——但林徽因是个例外。

在她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我们举着她这支蜡烛,把那些有着别样才情与身世的男人照看得更加清楚。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不无骄傲地对徐志摩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彼时林徽因刚满16岁,但谈吐和悟性已经超越了她的年龄,在她的美貌和聪慧面前被迫放低天伦辈分的不只是林长民,徐志摩也不顾自己是林徽因父亲的好友,且在国内已有妻儿,公然闹离婚并追求起这个刚刚中学毕业的小姑娘来。

这段公案因影视、小说、文史学家津津乐道的介入而妇孺皆知。

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她和梁思成在长辈的安排下相识相爱了。

梁启超对长子寄予厚望,亲自挑选了未来儿媳,并在林徽因丧父后视她一如亲女。

两家安排只待梁思成从清华一毕业,就送他们一起去美国深造。

这对小儿女于是常在一起憧憬未来,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以后准备学习建筑。

梁思成大感意外,他从未想过文弱的女孩子要学盖房子:“建筑?”他反问道,“你是说房子?还是建筑物?”林徽因笑起来,她左边脸腮上有一个不对称的酒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建筑学吧!”这位建筑学巨匠晚年承认,自己最初选择学习建筑,只是为了林徽因,“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

”——梁思成以多种重要身份存在于历史之中,但贯穿他一生的核心身份,竟首先是个一心疼顾老婆的温和男人。

这一点,在后来的金岳霖事件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见过梁氏夫妇的人,莫不承认他们是恩爱的一对。

1923年一次学生游行示威中,梁思成被军阀金永炎的汽车撞伤,并因此留下终身残疾,林徽因每天都来安慰他寂寞的病榻,为他拭汗、打扇、读书。

《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答案(5篇)

《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答案(5篇)

《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答案(5篇)《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答案 1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__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__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__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__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__古建筑,为保留__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林徽因转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林徽因转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林徽因转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阅读理解答题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林徽因转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徽因转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

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

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

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

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

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

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

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2018年林徽因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13页)

2018年林徽因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林徽因阅读答案篇一:《一代才女林徽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代才女林徽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0.4分【参考答案】为了给患病的林徽因补充营养,梁思成不得不将一支伴随二十年的心爱的金笔和一只从美国购得的手表拿去当铺当掉,当出的价钱却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这反映了在战乱时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而冷漠的帐房先生又乘人之危,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陷入了极度的生活困窘之中。

【试题解析】“清炖”、“红烧”对应的是上文中的“两条草鱼”,其生活状况主要结合上文来理解,重点抓住“通货膨胀”“冷漠和不耐烦”等词语。

11.5分【参考答案】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阳光和小鸟,明艳的阳光与欢快的小鸟,构成生命的色彩与活力。

这些景物描写不仅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而且烘托了文章主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看到窗外充满生机的景物,反衬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

结尾部分更为热烈明快,充满诗意的景物描写,则是林徽因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礼赞。

【试题解析】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阳光和小鸟,很明显是首尾照应。

写作特点与作用则从文章结构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作答。

12.6分【参考答案】(1)①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

②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

③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

. (2)林徽因虽然生活在离乱和贫病交加的困苦中,但却与命运顽强抗争,表现出热爱生活、钟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 【试题解析】第三段写她劳累过度、疾病缠身,4-9段写她生活贫困,16段写她事业受阻。

索罗学院整理篇二:《丹心一片林徽因》阅读附答案丹心一片林徽因林徽因在伦敦留学时候就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0 1924年6月,林徽因和粱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8年,这对新婚夫妇学成回国。

梁林二人都对中国的古建筑怀有深深的热爱。

仍然林徽因(共9篇)

仍然林徽因(共9篇)

仍然林徽因(共9篇)仍然林徽因(一): 林徽因《情愿》的赏析,诗的语言之美,又最能表达心中道不清、理不清的思绪.读诗是一个享受,沉浸于其中,思绪深远,是极高的精神陶醉.读诗,有时为了更好的理解其意思,所以最好了解一下作者当时写诗的背景.林徽因写这首诗时是在与曾经苦苦追求自己的徐志摩在北京香山见面期间所作.诗没有华丽的词语,更多的还是使用了“没有些牵连”、“再莫有温柔”、“忘掉了我”等拒绝之词,难道暗示着什么查找资料更多的显示的还是林徽因对徐志摩虽最先结识的,但没有情归徐,再次见面也仍用这些词拒人之词吗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她的细腻的写法之处,读了更带一种不得不的感伤,读了后也许你不能不也要为她设想一下,说到这份上了,是否还会有可能吗,自己宁愿放弃了吧也许我理解得狭隘了些.该诗发表于1931年的9月,同年11月徐志摩的坐上了生死飞机,赶的正是林徽因的一场演讲会.附上原诗:情愿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D仍然林徽因(七): 当年林徽因放弃徐志摩,跟梁思成结婚之后,梁思成问林徽因:“你为什么选择了我”林徽因笑笑,淡淡地说了一句话:“看样子,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再三咀嚼一代才女的机智与幽默,她那一句话里,包括了多少人生的“不能承受之轻”.林徽因的话与“人生不能承受之轻”有什么关系据说林徽因曾为了金岳霖要和梁思成离婚,梁思成说随便她哎~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林徽因愿意用一生来证明她为什么选择了梁思成(就是她爱得很深,会用一生来爱梁思成),这句话看起来轻巧,却包含着深沉的含义——许多人都做不到用一生来爱一个人.仍然林徽因(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新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解析

新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解析

新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绘画史上的悲剧意识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等,他们的作品,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我都是很喜欢的,但总的说来,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

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

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很多年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过一次历代画展,我在已经看得十分疲倦的情况下突然看到徐渭的一幅葡萄图,精神陡然一震。

后来又见到过他的《墨牡丹》《黄甲图》《月竹》,以及我很喜欢的《杂花图长卷》。

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徐渭遭遇过复杂的家庭变故,又曾惶恐于政治牵连。

他厌弃人世、厌弃家庭、厌弃自身,但他又多么清楚自己在文化艺术史上的千古重量,这就产生了特别残酷、也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

而实际上他的佯狂背后埋藏的都是悲剧性的激潮。

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明确延续着这种在中国绘画史上很少见到的强烈悲剧意识的,便是朱耷。

他具体的遭遇没有徐渭那样惨,但作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后裔,他的悲剧性感悟却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

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

这些鸟鱼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而是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锲人心,以丑傲视甜媚。

它们是秃陋的,畏缩的,不想惹人,也不想发出任何音响的,但它们却都有一副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一寒的白眼,冷冷地看着,而且把这冷冷地看当作了自身存在的目的。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5题(11 分)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5题(11 分)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doc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doc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5题(11 分)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林徽因传》阅读附答案

《林徽因传》阅读附答案

《林徽因传》阅读附答案第一篇:《林徽因传》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7分)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

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

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

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

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

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

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

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

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

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

贵州中考语文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贵州中考语文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贵州中考语文传记阅读题及答案林徽因在伦敦留学时候就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0 1924年6月,林徽因和粱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8年,这对新婚夫妇学成回国。

梁林二人都对中国的古建筑怀有深深的热爱。

当时,中国对古建筑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日本学者甚至断言中国没有唐代古建筑。

粱思威、林徽因二人下定决心,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观念来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

30年代,林徽因经常与粱思成一起骑着毛驴、坐着独轮丰,到穷乡僻壤去寻找古建筑。

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发现得以为世人所了解,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然而,当这项事业刚刚开始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踏遍了华北的大片地区。

战争越来越近,林徽因是北平的太太们中最早表示宁死不做亡国奴的。

林家有尽心报国的家风,林徽因的两位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在黄花岗72烈士之列。

她给8岁的女儿梁再冰写信:“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

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八年抗战,物价飞涨,不断的“逃难”和越来越差的生活条件;使,林徽因旧病复发。

从1941年起,她就经常发烧卧床,从此再没有享受过健康人的欢乐。

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林徽因在病榻土仍坚持工作,帮助梁思成反复修改并最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已怀有的学术夙愿。

也许没有人知道,林徽因为了这两部著作耗费了多少心血,在健康方面又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就是在这个时期,她一再谢绝了外国朋友的邀请,不肯到美国去疗养,而宁愿留在国内,同自己的同胞共命运。

粱思成也支持她的选择,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二战行将结束时,虽然梁思成向盟军提出了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的建议,但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盟军不得不准备对其进行轰炸。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详细标明文物地.点的地图。

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徽因。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林徽因一家两次险些在日军的轰炸中丧命,其三弟林恒和梁思成的弟弟梁思忠均牺牲在与日寇作战的战场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奇女子林徽因的阅读理解答案
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个传奇女子叫林徽因,想知道这个传奇女子林徽因的故事吗?下面由WTT为大家带来传奇女子林徽因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传奇女子林徽因的阅读材料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

的确,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一书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
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如果说没有林徽因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
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

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

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传奇女子林徽因的阅读
题目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这些称谓使林徽因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作为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林徽因的传奇色彩?(6分)
(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花指什么?树又
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

(6分)
(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的阅读答案
(1)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

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
(2)三个方面:①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
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
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每点2分)
(3)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2分)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2分)。

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2分)。

(4)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②学术: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③精神: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④作者情感态度: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她高尚的人生境界让人钦佩.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