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合集下载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

皮亚杰与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10小教3班10150317 佘文婷在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和信息理论都有各自的看法,,他们的主要目标类似,都是先对认知做自己的定义,再分析人类心智的表现和如何作用于外部世界,同时,他们也研究年龄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来自主体和外界的共同影响,是主体与客体共同影响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而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像一台计算机先寻找再接受然后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认知,作用于外部世界,,就好像儿童对于记忆的过程一样,他们先进行感觉登记,再试短时记忆,通过强化后变成长时记忆,甚至是永久的记忆。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三座山实验表明此时的儿童自我中心突出,还有他们不能守恒。

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信息加工理论中,西格勒设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得出儿童随年龄发展会使用不同的规则去评定。

通过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实验研究结果,由此对科学思维和系统认知的实质和发展做出更广泛的概括。

信息加工理论还将儿童的记忆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儿童会用策略来记忆,通过对策略的有无及对策略的使用程度来对儿童的认知来进行分类。

皮亚杰的理论把认识论同心理学紧紧地结合,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而信息加工理论及吸收了传统心理学的方法,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技术,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突破。

这是两者的优点;两者又都存在缺点,皮亚杰倾向生理,而贬低了环境,语言和教育的作用,信息加工理论把人比作计算机太过简单,不能解释人脑复杂的认知活动,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信息加工理论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就是我总结的皮亚杰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同于不同处。

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理论述评

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理论述评

5前沿6 2007年第6期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理论述评杨慧慧 石向实 郑莉君*(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 310018)[提 要]本文述评了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将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的儿童认识理论进行了比较,指出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理论对于当代教育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皮亚杰 儿童心理学 认识发展理论[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7]6-0055-03皮亚杰是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他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儿童认识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不仅对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们今天重新审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识发展的理论,更可以看出皮亚杰的理论对于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皮亚杰的理论对于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价值。

一、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皮亚杰对儿童认识发展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对于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观点。

皮亚杰提出了心理是有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形式的观点。

关于心理和心理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既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是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而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向前发展。

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是生物适应的延伸,是后者的一种特殊表现。

换言之,人的心理或智力是有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形式。

皮亚杰提出,应当把适应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机体被环境不断影响着,但同时有机体产生的变化又增加了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更利于有机体的生存。

皮亚杰说:/和生理的成长一样,心理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趋向平衡的活动。

身体的进化是趋向比较稳定的水平,其特征是完成成长过程和各种器官的成熟。

同样,心理的演进也可以说是向着平衡的最后形式发展,构成人的心理。

新皮亚杰主义

新皮亚杰主义

2.特点 (1)研究基点:新皮亚杰学派接受皮亚杰理论中的传
统概念和发展模式,但同时又赋予这些概念以新的内容, 用它们来解释新问题。 (2)研究方向:新皮亚杰学派不同于皮亚杰后期的纯 理论研究方向,更重视应用的研究,并积极把实验结果 运用到教育中去。 (3)研究内容: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所忽视的社会 环境与认知发展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把个体认知和社 会认知结合起来,重视社会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的作 用。 (4)研究技术:他们改变了皮亚杰实验中往往只有一 个变量的情况,试图创设几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情境,给 儿童提供分析、抽取、鉴别客体属性的机会,从而强调 了被试在实验中的作用。
在皮亚杰晚年和他去世以后,他的同事和学生在保 持皮亚杰理论的基础框架的前提下,或者补充和修 正皮亚杰的某些观点,或者从广度和深度上充实皮 亚杰理论,形成了新日内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蒙 纳德(Moundoud),他于 1976年发表了《儿童心 理学的变革》一文,标志新日内瓦学派迈出了第一 步。1985年这个学派出版了一本文集《皮亚杰理论 的发展:新皮亚杰学派》,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他们 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他们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教 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体人格完满 发展的需要。因此,他们特别强调社会关系、交往、 社会文化、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新皮亚杰主义
新皮亚杰学派发展原因
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 日内瓦学派本身的变革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皮亚杰的儿童 发展年龄阶段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 形式进行的。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许多重要 的认知能力在儿童十分年幼时就已经存在, 只是程度有限。这些能力将随着个体知识和 经验的增长,一直发展到成年期。他们质疑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实验依据不 够充分,有些试验较难不适合幼儿去做。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整理shaqingnorthA名词解释:(5道)1.守恒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整理shaqingnorthA名词解释:(5道)1.守恒

名词解释:(5道)1. 守恒P121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数量、物质、长度、面积、重量、体积等)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

途径具有同一性、补偿性和可逆性。

(皮亚杰认为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儿童认知水平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儿童一般要到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才能获得守恒概念。

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的能力。

)2. 观察学习P18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现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

3. 最近发展区(ZPD)P25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显示能力(表现)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表现)之间的潜能范围。

也就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指个体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

)4. 元认知P147按照弗拉维尔的观点,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主体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是主体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

5.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P98-99习惯化:指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即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的现象。

去习惯化:指当个体对一个刺激产生习惯化后,再在这个刺激基础之上同时加入一个新异刺激,引起个体重新对该刺激注意的现象,即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刺激感兴趣的现象。

这是由于婴儿相比熟悉刺激,对新异刺激更感兴趣的表现。

6. LAD(语言习得装置) P206Chomsky 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普遍语法,它是人类的语言发展遵循共同的规律,乔姆斯基假设在儿童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化的言语习得区域,称为言语习得装置简称LAD,它的作用是根据普遍语法生成个别语法,LAD根据普遍语法和从环境中输入的少量的原始语言材料提出语法假设,经过假设检验过程逐渐建立起一套深层语法结构和转化规则。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比较及贡献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及对照目录一、皮亚杰的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2. 建构主义理论二、维果斯基的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2. 建构主义理论三、皮亚杰理论的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对照四、两种理论的现实意义一、皮亚杰的理论1. 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意义建构,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解释发展过程。

2. 发展阶段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②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符号性特点,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等。

③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儿童具有明显符号性、逻辑性,能进行简单逻辑推演,克服思维自我性等,但思维仍局限于具体事物及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5 岁):儿童总体思维特点能够提检验假设、能监控内省自思,思维具抽象性、逆补偿等。

3. 影响发展因素: ①成熟:指机体特别神经系统以及内泌系统成熟。

②经验:物理经验(通过简单的抽象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 和数理逻辑经验 (主体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 。

③社会环境: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是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

其中,儿童自身的主动性是其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前提。

④平衡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自我调节发展决定因素。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里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是建构主义最重要的奠基人。

他所创立的关于学习者认知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其核心就是研究人的一生中自然逻辑的发展过程。

“要充分解释学习是什么,则必须首先解释个体学习者是怎样进行建构和创造的,而不仅仅是怎样重复和复制的。

”皮亚杰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人的智能和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有组织的系统,而且都在不断地与环境发生互动。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

人类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键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领域中,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分支,主要关注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理论,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探讨。

一、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石之一。

根据该理论,人类的认知活动可以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

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通过感知、注意、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等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二、模式识别理论模式识别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项关键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在认知活动中是如何通过对信息的模式和结构进行识别与理解的。

根据模式识别理论,人类通过将刺激与其在记忆中存储的模式进行匹配,从而对信息进行认知和理解。

这一理论不仅对我们认知的基本过程有着重要的解释作用,还在智能系统设计和模式识别技术方面具有实际应用。

三、认知心理学的开放系统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开放系统理论是指人类认知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认知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封闭的个体内部过程,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认知过程的发展和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理论的提出,拓展了我们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也为研究认知与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弗斯基提出的,旨在解释人类在认知冲突和矛盾情境下的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调整。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类遇到认知冲突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进而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减轻这种不适。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的人际关系、认知偏差以及心理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旨在解释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人类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成熟和变化。

虽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是针对儿童认知的,但其对于理解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以及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对比:相同点:1)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认为认的信息加工和思维结构,有着兼容之处2)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3)它们的主要目标相似,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发展,以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4)它们的试验手段相似,都是通过做实验或仔细观察儿童在一段时期内的表现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不同点:1)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

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因此,信息加工理论对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差异更加敏感,而皮亚杰理论则更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普遍性。

2)相对而言,皮亚杰理论的内容显得较活,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显得较为程序化了。

3)它们的研究方向不同,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而信息加工理论则主要研究儿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2.我的看法:皮亚杰理论:优点:1)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他将心理学的概念引到认识论中,并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 3)他促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且取代了原先传统的观点。

缺点:1)皮亚杰理论虽然描述了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如何相互作用而推动了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化,但他还是过多强调遗传的或成熟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而轻视教育和环境的力量,贬低了语言的作用。

2)皮亚杰用以评价思维逻辑的一些测验和实验往往是抽象的,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

3)他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且文字晦涩难懂,常常造成误解。

信息加工理论:优点: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

2)兼收并蓄,它既吸收了传统的心理学观点,又加入了自身的观点,与时俱进。

缺点:1)信息加工研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

2)将人的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无法完全解释在人脑中发生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智慧发展的阶段
• 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 之间具有质的差异。 •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 •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 叉重叠。 •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 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智慧发展的阶段 • • • • 感知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 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形式运算阶段(11、12- )
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用, 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 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段 称为习惯动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用 手摸、摆弄周围的客体。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 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 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即主体与客体之间 通过动作和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发生了循环关系, 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 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 智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 时期。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 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
• 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 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 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 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 智慧运算是以整体建构方式实现的。
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 • 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 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 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 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 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

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有研究发现,儿童感觉记忆的能力与成人相比存在缺陷,成
人最多能记住4个几何形状,5岁儿童不能超过2个。

记忆系统的第一个成分是感觉登录,外部信息通 过感觉登记进入记忆系统。感觉登记接受大量来 自各种感觉系统的信息,并将信息保留短暂的一 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几秒钟。 感觉登记的信息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 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那些与长 时记忆无关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 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会消失。
信息加工过程
接收
存储
处理
传送
信息加工论对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基本理解如下图:
注 意
刺 激
感觉 器官
选择信息进 行感觉登录
知觉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反应器
一、图式
图式是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组成。 此处的图式与皮亚杰理论中的图式(schema)不同, 它指的是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特征组合或事件程序。


三、儿童记忆的发展
1、婴儿的记忆 2、记忆策略的发展 3、知识的影响 4、元记忆 5、记忆容量
一、信息加工阶段
1、感觉登录
即瞬时记忆或感觉贮存,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完全保留刺 激的本来属性,保存时间很短,大约250毫秒左右。 常见的感觉记忆形式有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也就是图像记 忆和声像记忆

概念的功能:
★ 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 有助于儿童形成知识体系。
★ 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儿童概念的发展特征:
★ 概念的内涵逐渐与成人一致。
★ 在思维时能够更好地使用概念。
★ 能更好地用词描述概念。
四、判断
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联结在一起就构成了判断(或命 题)。 如:鸽子是鸟,铅笔是文具,树是植物等。 在儿童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判断。比如儿童 在形成鸟的概念的过程中,会将具有相同特征的这一类动物 总结起来形成鸟的概念,比如鸟有翅膀,鸟有羽毛,鸟会飞 等,这些都属于判断或命题。当然,受到语言能力发展的限 制,儿童可能还不能将其用语言或句子表述出来。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1.生命发展和教育:-生命周期理论:人的生命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征。

教育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提供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个体差异:每个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差异,包括生理、智力、性格等。

教育应关注并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社会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培养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等。

2.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例如,儿童在学校中逐渐学会通过铃声知道下课时间到了。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通过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例如,孩子在学会做家务后得到奖励,从而更倾向于主动做家务。

-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的过程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例如,孩子通过观察父母如何解决问题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学习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来实现的。

个体的知识和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从传感运动期到形象操作期再到抽象逻辑期。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个体通过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托尔曼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通过接收、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的过程来实现的。

认知发展是逐步将信息处理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4.动机与情感:-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不同的层次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满足这些需求对于激发个体学习和发展动力很重要。

-成就动机理论:个体与成就的关系存在不同的动机模式,包括目标导向型、任务导向型和学习导向型。

教育应根据个体的动机模式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激励方式。

-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应关注个体的情绪状态,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和引导。

5.教学与评价:-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讲授、互动、合作、探究等。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通之处,以下就是我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首先,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即“相互作用论”,他指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此阶段特点是守恒性和可逆性;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此阶段特点是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儿童自我中心性,刻板性,从三座山实验可以看出;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此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获得了守恒性;二,群集结构的形成;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从中总结了皮亚杰理论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①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②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③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识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皮亚杰创造性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的更深理解。

但是,同样的皮亚杰理论有他自身的不足之处。

缺点:①皮亚杰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存在生物倾向,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②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引用了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③皮亚杰在研究方法上,把许多变量混肴起来影响结果的真实性;④皮亚杰最后把形式运算思维认为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1. 介绍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

两者都探讨了人类知觉、思维和行为背后的基本机制。

虽然这两种理论的方法和目标略有不同,但它们都强调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形式化和系统化。

2. 皮亚杰理论2.1 简介皮亚杰理论是由让·皮亚杰创立的,该理论强调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内在结构。

它认为人们通过逐步建立概念、模式和规则来进行知觉和思考。

皮亚杰认为,孩子们在把新的知识和经验添加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时,逐渐发展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2.2 关键概念•适应:适应是人类知觉和思考的关键过程。

适应意味着个体对环境的逐渐调整和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

•基因:基因是个体像概念和模式一样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所需的基本单位。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提出了一种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强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个体逐渐获得了新的认知能力,并且发展出了新的想法和行为方式。

2.3 皮亚杰理论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和思考的琐碎细节。

3. 信息加工理论3.1 简介信息加工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认知理论。

该理论强调人类注意力、记忆和知觉是如何处理和组织信息的。

信息加工理论表明,大脑不仅顺序处理信息,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信息。

3.2 关键概念•处理: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处理信息来观察、辨别和理解世界。

•存储:大脑能够储存之前处理过的信息。

•启动:当前输入的信息可以启动以前的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当前信息。

3.3 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信息加工理论对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和思维产生了影响。

它也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和思考的琐碎细节。

4. 比较和4.1 相似处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索。

它们都使用了系统化的方法来识别和定义不同的认知过程,并试图解释这些过程的本质和目的。

4.2 差异两种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试图回答的问题。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围绕皮亚杰理论展开大量的新的研究就构成了新皮亚杰主义。

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

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素制约,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出现的等,所有这些就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索和解答的问题。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

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发展的实质和原因1.皮亚杰的发展观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

他列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B.Russell)的早期观点;(2)只讲内因而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的早期观点;(3)讲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

皮亚杰认为自己的理论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

他认为,个体的每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指向于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

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年10月新皮亚杰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理论产生于20年代,到50年代已经完全成熟,并风行于全世界。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进一步的研究,皮亚杰理论受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在大量无法用旧有皮亚杰理论解释的新数据和事实面前,学者们试图用新的思想和观点去整合、修正或扩展旧有的皮亚杰理论,即所谓的新皮亚杰理论(neo- Piagetian theory)。

简言之,新皮亚杰主义就是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与补充。

新皮亚杰主义的起源皮亚杰的理论作出许多重要的贡献,它被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承认。

正是因为该理论太过强调理性结构和过程,它也受到强烈的批评。

按照古典经验主义认识论,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知识起源于对外界及其包含的规则的不断熟悉。

即事实和法则起源于对经验现象的细心观察,接着是以因果假设联系起来,并加以严格的经验检验。

受此观点影响的人认为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显然是有严重缺陷的,其实质的问题引证如下: 1.该理论假设一种心理学体系是基于一套不可能的“逻辑结构”和过程的单一方式加以操作; 2.该理论认为外部的经验观察和影响在形成与改变这些结构和过程中是相对不重要的。

根据社会历史观点,儿童的知识起源于其文化,从文化中获得的智力和语言工具用来应付其环境。

皮亚杰体系中的核心结构是以普遍性的术语来界定的,因而被视为是面临理性的原则而非社会和语言的原则。

皮亚杰所采用的方法过于忽视儿童的文化和语言偏见。

正是对皮亚杰理论上述批评,才产生了新皮亚杰主义。

主要理论皮亚杰主义有两个严重的缺陷,缺陷之一是皮亚杰只研究认知发展的宏观规律,缺乏对认知发展的微观规律的研究;只强调认知发展的普遍性,忽视了个体之间认知发展的差异性;以数理逻辑语言描绘认知发展,过于抽象化和形式化。

针对这种缺陷,部分心理学家试图以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弥补皮亚杰理论的不足,这样就产生了皮亚杰思想与信息加工思想的结合,从而导致了信息加工论的新皮亚杰学派的产生。

认识发展知识点总结

认识发展知识点总结

认识发展知识点总结引言认识发展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个体如何获得、组织、理解和利用信息的过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认识发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认识发展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涵盖认识的定义、认知发展的理论、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认知的定义认知在心理学中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思维过程。

认知包括感知、记忆、学习、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基础。

认知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从婴儿期到成年期都在不断进行。

了解认知的发展规律对于促进个体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认知发展的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再到形式运算阶段的三个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心理活动,使得皮亚杰的理论对于理解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维果茨基的文化发展理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在文化发展理论中,维果茨基强调了社会交往对认知的影响,提出了近似发展区概念,强调了引导性活动的重要性。

3.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个体通过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来进行认知活动。

信息加工理论对认知发展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体的遗传背景会对其认知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在双胞胎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双胞胎的认知能力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环境对其认知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会有利于个体的认知发展。

而贫困、落后的环境则会对认知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3.个体因素个体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因素也会对认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 事物的依赖,使思维从具体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 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能根据种种可能 的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 未来。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四、新皮亚杰主义的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发生认识论 (二)、建构主义认识论 (三)、认知发展 (四)、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一) 发生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1、发生认识论产生的背景 两种主流的学派:
四、新皮亚杰主义的理论
(一)、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二)、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的结合
(三)、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
(一)、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1、修订皮亚杰的年龄阶段论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皮亚杰的年龄阶段 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形式进行的。许多重要 的认知能力将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的增长,一直发展到 成年期。
(1)、精神分析学派 人的天性是非理性的,人的行为取决于无意识的 需要和欲望 (2)、行为主义学派 人是否具有理性无关紧要,因此不研究人脑的内 部事件。在他们看来,只要对环境中各种刺激进行精 心安排,引出有机体的反应并加以实施的强化,就可 以控制和塑造人的行为。
(一) 发生认识论
2、皮亚杰的主要观点: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 (二) (三) (四) 感知运动阶段 (0岁—2岁) 前运算阶段(2岁—7岁)
具体运算阶段(7岁—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皮亚杰理论简评

皮亚杰理论简评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同化与顺应过程。

当儿童接触一新事物或新信息时,他便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组织与处理信息的旧有图式应对和理解它,如果得以妥善处理并整合进旧有认知结构,便是同化过程。

如果未能奏效,便会产生不平衡状态,就得想方设法寻找新途径新方法以求新的平衡,这便是顺应。

同化只能获得量的增加,属量变; 顺应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属质变。

每出现新的不平衡便意味着新的突破在即,一旦实现新的平衡,便意味着认知结构又得到发展与重构。

皮亚杰认为,在这个发展性变化中,亲身体验以及对环境的操纵是产生变化的关键。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阶段论者。

他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必经之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7岁-成人)。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①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质量状态只有在过程中才会充分表露,关注思维过程才会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给予有的放矢的引导。

②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以及与现实世界直接互动中自主建构意义系统、建构对现实的理解的过程。

③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过早成人化思维训练导致对成人规则的肤浅接受,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理解。

速度中没有深度。

④承认发展进程的个性差异。

活动安排多考虑个别儿童和小组;评价提倡纵比勿横比,评价儿童学业进步时应当考虑每个儿童自己以前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根据年龄相同的同伴的成绩常模来衡量。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局限性①过分强调了年龄差异;②没有解释改变的过程;③低估了社会环境因素。

因为社会因素和很多个人因素,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按照皮亚杰给定的年龄段发展。

比如他的理论无法解释“神童”的出现。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补充:①学习可以加快儿童的发展,发展的变化是建立在儿童记忆和加工信息能力基础上的。

试论皮亚杰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异同

试论皮亚杰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异同

试论⽪亚杰理论和现代认知⼼理学理论的异同试论⽪亚杰理论和现代认知⼼理学理论的异同杭州惠兴中学唐少华⼤众多的⼉童认知发展理论中,⽪亚杰的理论可谓独树⼀帜,在世界上有深远的影响。

他对⼉童认知⼼理学的主要贡献有:第⼀,提出⼀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童认知⽅法的理论;第⼆,描绘了个体从到青年初期认知发展的路线。

第三,⾸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童的逻辑思维发展的⼯具。

第四,构造了发⽣认识论的理论框架。

第五,创造了⼀套研究⼉童认知发展的独特的⽅法。

现代认知⼼理学是兴起于50年代中期的⼀种⼼理学思潮。

它运⽤信息加⼯理论的观点,研究⼈的认识活动,其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语等⼼理过程及⼈⼯智能。

60年代以来,现代认知⼼理学将其研究的范围拓展到⼉童认知⽅发展领域,其主要贡献有:第⼀,它们都将个体的认知活动看成是信息加⼯的过程,对⼉童认知发展的研究都不专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专注于⼉童如何表征,加⼯及转换信息,以及⼉童在记忆上的局限是如何阻碍上述过程有效地进⾏的等。

第⼆,强调对⼉童认知发展内在机制的精细分析。

第三,强调⼉童认知的发展在很⼤程度上是通过主体不断的⾃我调节过程⽽实现的。

它们关于⼉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机制,认知发展阶段、以认知发展的条件等⼏个⽅⾯。

现代认知⼼理学是继⽪亚杰的认知发展⼼理学之后发展起来的⼀种学术思潮,它们之间既有联系,⼜有区别。

深⼊⽐较、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异同,对于深刻把握、认知⼼理学发展的线索,理解理论的实质以及对教育教学⼯作的实际指导,都有重要意义。

本⽂试图作些⽐较分析。

⼀、⽪亚杰理论与现代认知⼼理学的相同之处从⼴义的⾓度说,现代认知⼼理学与⽪亚杰学派同属认知⼼理学派,都是研究⼈类认知问题的科学。

因此,它们必然在某些⽅⾯就有相同之处及联系之点。

1.都试图描述⼉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上认知发展能⼒及其局限性。

⽪亚杰将⼉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

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思维发展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或方式,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幼儿思维发展,仅供参考!(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1.直觉行动思维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例如,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

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

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总体上说,幼儿大致获得了以下能力:幼儿通过伸手和抓握等动作,开始注意到物体的空间关系,这使幼儿逐渐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运动,开始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突破了直接经验的限制,发展起了具有先后的时间维度的概念,出现了对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幼儿开始逐步理解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幼儿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

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

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具体形象思维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通之处,以下就是我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首先,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即“相互作用论”,他指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此阶段特点是守恒性和可逆性;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此阶段特点是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儿童自我中心性,刻板性,从三座山实验可以看出;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

此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获得了守恒性;二,群集结构的形成;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从中总结了皮亚杰理论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①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②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③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识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皮亚杰创造性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的更深理解。

但是,同样的皮亚杰理论有他自身的不足之处。

缺点:①皮亚杰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存在生物倾向,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②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引用了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③皮亚杰在研究方法上,把许多变量混肴起来影响结果的真实性;④皮亚杰最后把形式运算思维认为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把认知功能看做是不同的知识单元工作的过程,利用这些知识单元来表征事物或信息。

这样的知识单元有四类:图式,映像,概念或范畴,判断。

信息加工理论中,信息加工的阶段从开始接受刺激从而开始了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感觉登录,接着就会让人注意到这刺激,进而开始对感觉刺激的识别和
解释,即知觉;受到注意并在知觉上得到解释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一种暂时的、主动的和有意识的记忆。

最终形成长时记忆,但是,长时记忆并不是永久保存的,而是相对永久的。

同样,信息加工理论也有他的优缺点。

优点:①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②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既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方法,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实现了新的突破;③把人的感知、注意、表象、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纳入信息的输入、加工、丛储和提取的完整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从而更科学、现代化。

缺点:①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②将人的认知活动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使用了看似清晰、简易的流程图模式,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发生在人脑中的复杂的认知过程;③没有描述认知单元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接着,是对这两个理论的对比。

他们的相同点在于:们都具有明显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和思维结构不是一种简单的S—R反应过程,皮亚杰用相互作用的S←→R 公式来代替简单的S—R单向活动模式;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提出输入→内部信息加工→输出的模式。

所以这两种理论表示异曲同工的兼容性。

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很少加以注意,并且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更容易理解;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我个人对于对于二者的理论既有赞同之处,也有不认同的地方。

皮亚杰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我觉得是比较完善的,但我觉得恰恰是过于追求完美,理论显得颇为臃肿,庞杂不已,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摸不着头尾,感觉学到了许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息加工理论,将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的运行,怎么说呢,很科学,很有创意。

但是,我觉得这个理论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计算机的运行恰恰是模拟了人脑的运行过程,反过来,又将人的认知过程比喻为计算机的运行,有点怪怪的。

但是,这个理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觉得他为我们研究人的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向。

以上就是我对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