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与3.0 T磁共振成像 T2值相关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与3.0 T磁共振
成像 T2值相关性研究
徐英杰;尹羽薇;王丰;李晓陵;许宇飞;曹丹娜;纪亚红
【摘要】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生理成像检查技术( T2-mapping 序列)评
价中药丹参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疗效的价值,使临床评分更具客观性。
方法:同意参与本研究治疗方案的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IS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应用3.0 T磁共振T2图( T2-mapping )成像测量T2值。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最终选取60例(治疗组30例,
对照组30例)符合试验设计的患者进行研究。
分别于治疗第1、2、3、4、5周
对患者进行膝关节ISOA评分,并进行3.0T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测量T2值。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S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ISO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评分优于治疗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3周、
第4周和第5周ISO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MRI 扫描的T2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各时段T2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各阶
段的T2值与ISOA评分满足方程Y=0.3413 X-14.051线性回归关系。
且在ISOA评分0~4分区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结论:中药丹参注射液和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疗法经ISOA临床评分评价,均可以改善临床体征,玻璃酸钠的近期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远期疗效两者相当。
两种疗法均可改善关节软骨的结构,应用3.0 T MRI评价,两者治疗结果相似。
中药丹
参注射液治疗过程中ISOA评分与关节软骨T2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因此临床可通过本研究得出的方程对临床治疗早期OA的疗效进行初步评价。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4
【总页数】3页(P123-125)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磁共振成像;T2值
【作者】徐英杰;尹羽薇;王丰;李晓陵;许宇飞;曹丹娜;纪亚红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
膝骨性关节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早期病变主要累及关节软骨[1],发病过程与关节软骨的病变密切相关。
随着3.0T磁共振成像新序列的应用,以及关于关节软骨构成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如T2-mapping),使磁共振成像技术成为了越来越被公认的评价关节软骨病变的最佳手段[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年龄在40~50岁之间,体重介于50~75kg之间,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治疗方案的早期OA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按Lequesne制定IS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应用3.0T磁共振行T2-mapping成像测量T2值。
随后按预定方
案治疗,最终选取60例符合试验设计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其中治疗组男11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45.25 ±2.73)岁;平均体重(61.35±4.56)kg;左膝患病13例,右膝患病17例;病程最长 2年,最短 0.5年;最
初 ISOA评分(3.52 ±0.49)分,T2 值(52.84 ±2.16)。
对照组男 13例,女17例;
平均年龄(45.51±2.54)岁;平均体重(60.81±5.18)kg;左膝患病12例,右膝患病18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0.5年;最初ISOA评分(3.46±0.37)分;T2值(52.63±2.34)。
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体重、病变部位、病程、ISOA评分、T2值经统计
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入选的患者均有膝关节疼痛症状,活动部分受限等主诉症状。
排除其他膝关节疾病或治疗史。
根据临床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3年颁布的《OA诊治指南》中膝关节OA诊断标准。
1)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2)有骨摩擦音;3)晨僵≤30min;4)年龄≥38
岁;5)有骨性膨大。
满足1+2+3+4条,1+2+5条或1+4+5条,并满足ISOA评
分在0~4分之间。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满足轻型OA条件者;2)近1周内未用其他药物及其他方法
治疗者;3)年龄38~50岁之间者;4)ISOA评分介于0~4分之间者。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中度或重度OA患者;3)年龄超过50岁者;4)ISOA评分
大于4分者;5)从事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者;6)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
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严重躯体器质性疾病者;7)有合并症的患者;8)孕妇及哺乳期
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9)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而影响疗效判定者;10)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者;11)严禁作MRI检查者:带有心脏起搏器、疑有眼球
内金属异物、颅内术后附有金属银夹、体表或体内附有金属异物患者。
1.5 试验药品与设备
丹参注射液(10ml/支,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支,上
海景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Philips 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仪(英国飞利
浦公司)。
2 试验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每支10ml,内含生药15g,给药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肢屈膝70°,先以2%碘伏常规消毒2次,再以75%
酒精棉球消毒l次。
选择髌下外侧穿刺点进针至关节腔,进针后回吸无血性渗出且无阻力时,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7ml,每周1次,共治疗5周。
对照组给予玻璃
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膝每支2ml,给药方法同治疗组。
2.2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第1、2、3、4、5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ISOA评分,为避免人为误差,每位患者均由3位临床医师查体,分别进行ISOA评分,取3位医师的平均得分
作为最终ISOA评分。
然后进行3.0T核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测量T2值。
2.3 磁共振扫描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仪,使用SENSE 8通道膝关节线圈,T2图成像采用6回波SE序列1次扫描,参数为:TR/TE=2400ms/15、30、45、60、75、90ms,层厚 5mm,间隔 0.5mm,FOV 16cm ×16cm,矩阵320
×512,NSA=1,扫描时间5min 54s。
将扫描图像传递到Philips EWS工作站。
选取ROI(Region of Interest)分别测量胫骨内侧髁、外侧髁,股骨内侧髁、外侧髁和髌骨5处软骨的T2值[2],每处软骨自前向后,髌骨自内向外,平均分为三部分至少测量6次取其平均值。
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结果用(s)表示,ISOA评分以记分结果表示,T2值以ms为单位。
首先分析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ISOA评分、T2值差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然后建立Y=aX+b回归方程模型,将治疗组病例ISOA评分结果与T2值扫描结果代入方程进行回归分析,求得ISOA评分结果与T2值扫描结果的相关性。
3 试验结果
3.1 治疗前后ISOA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
3.2 治疗前后T2-mapping扫描结果见表2。
3.3 治疗组ISOA评分与T2值相关性分析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段ISOA评分结果(s,n=30)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对照组相比,*P <0.05。
治疗后1周 2周 3周 4周 5周治疗组3.52 ±0.49 3.03 ±0.21*2.58 ±0.26*2.16 ±0.29 1.72 ±0.29 1.24 ±0.27治疗前★对照组3.46 ±0.37 2.64 ±0.24 2.25 ±0.23 2.08 ±0.31 1.69 ±0.36 1.22
±0.36★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段T2值检测结果(s,n=30)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治疗后(ms)1周 2周 3周 4周 5周治疗组51.54 ±2.16 50.01 ±2.25 48.74 ±2.37 47.44 ±2.04 46.25 ±1.97 44.83 ±1.84治疗前(ms)★对照组 51.63 ±2.34 48.94 ±2.47 47.28 ±2.25 46.54 ±2.19 45.69 ±2.03 44.46 ±1.92★
表3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段ISOA评分与T2值相关性分析(s,n=30)4
46.25 ±1.97 44.83 ±1.84治疗后1周 2周 3周 4周 5周ISOA 评分(X)3.52
±0.49 3.03 ±0.21 2.58 ±0.26 2.16 ±0.29 1.7治疗前2 ±0.29 1.24 ±0.27 T2 值(Y)51.54 ±2.16 50.01 ±2.2548.74 ±2.37 47.44 ±2.0
4 讨论
T2图成像主要是应用多回波自旋回波序列(SE)技术实现,该技术将扫描结果通过
工作站处理,测量感兴趣区,从而测得不同组织的T2弛豫时间,来描述不同组织的横向磁化衰减程度,以此来反映不同组织的特殊性质,进而通过测量不同组织的回波时间信号强度,通过 SIi,j(t)=SI0i,j·exp(- t/T2i,j)方程最终计算结果。
关节软骨内胶原、蛋白多糖及水的含量以及胶原的排列方向不同显示出不同的T2值,因此在T2图序列中,通过测量T2值可以对软骨内成分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关
节软骨内胶原的含量和排列方向决定了T2值,由于各层胶原纤维排列不同和含量不同,从关节软骨深层向浅层T2值呈递减趋势;关节软骨T2值的变化,与关节软骨的超微结果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临床中可以通过T2-mapping成像技术评价关节软骨的破坏程度。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前ISOA评分为3.52,治疗后为1.24;对照组治疗前ISOA评分值为3.46,治疗后为1.22。
两组患者治疗后IS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膝关节
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ISOA评
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评分优于治疗组,表明对照组在治疗早期对
膝关节功能改善由于治疗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3周、第4周和第5周ISO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两种疗法对于膝关节功能改善的远期疗效相似。
治疗组治疗前 T2值为 51.54ms,治疗后为44.83ms;对照组治疗前T2值为
51.63ms,治疗后为44.46ms。
两组患者治疗后MRI扫描的T2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膝关节
软骨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各时段T2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疗法对于T2值改善的差别不明显。
随着治疗进行,治疗组临床ISOA评分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MRI扫描T2-mapping成像测量的T2值也呈现相应的减低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满足回归方
程Y=0.3413X -14.051,且在ISOA 评分0~4分区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本试验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各部位软骨平均T2值均较治疗后明显升高。
这主要与早期骨性关节炎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解失去平衡,基本结构遭到破坏有关。
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中胶原网状结构的破坏和胶原纤维排列改变,水的通透性增加,同时胶原网断裂使积聚的蛋白多糖分散展开,并暴露出更多的阴离子,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软骨内水的含量,使软骨T2值升高。
从回归方程的结果看,早期OA患者ISOA评分与MRI扫描T2-mapping成像
序列的T2值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
随着治疗治疗后膝关节关节软骨中T2值的降低,临床 ISOA评分也随之降低,且满足 Y=0.3413X-14.051的线性回归关系。
故T2-mapping成像能在骨性关节炎早期关节软骨形态未发生改变时就提示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并可以对临床疗效在其他诊疗方法均不可靠的情况下做出早期评价,有利于临床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秀华.补肾法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TNF-α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3,41(3):124 -125.
[2]刘斯润,朱天缘,陈汉芳,等.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病髌骨软
骨病变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0):109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