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价格调整方案(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市场变化、政策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的价格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特制定本造价工程价格调整方案。
二、调整原则
1. 合法性原则:调整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调整的合法性。
2. 公平性原则:调整方案应公平合理,保障各方利益,避免产生争议。
3. 实用性原则:调整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际应用。
4. 及时性原则:调整方案应根据市场变化和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三、调整范围
1. 工程量调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量进行增减、变更等调整。
2. 材料价格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对工程所需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整。
3. 人工费用调整:根据人工市场变化和工程实际情况,对人工费用进行调整。
4. 机械费用调整:根据机械市场变化和工程实际情况,对机械费用进行调整。
5. 管理费用调整:根据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对管理费用进行调整。
6. 利润和税金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工程实际情况,对利润和税金进行调整。
四、调整方法
1. 工程量调整:
(1)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量真实、准确。
(2)根据工程变更情况,对工程量进行增减调整。
2. 材料价格调整:
(1)采用市场调查法,了解市场材料价格变化情况。
(2)采用类比法,参考类似工程材料价格进行调整。
(3)根据材料供应渠道和采购方式,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
3. 人工费用调整:
(1)采用市场调查法,了解人工市场变化情况。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人工费用进行调整。
4. 机械费用调整:
(1)采用市场调查法,了解机械市场变化情况。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机械费用进行调整。
5. 管理费用调整:
(1)根据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对管理费用进行调整。
(2)采用类比法,参考类似工程管理费用进行调整。
6. 利润和税金调整:
(1)根据市场变化和工程实际情况,对利润和税金进行调整。
(2)采用类比法,参考类似工程利润和税金进行调整。
五、调整程序
1.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工程合同、设计图纸、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管理费用、利润和税金等。
2. 分析市场变化:对材料、人工、机械、管理费用、利润和税金等方面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
3. 制定调整方案:根据市场变化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调整方案。
4. 审批调整方案:将调整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5. 执行调整方案:根据审批结果,执行调整方案。
6. 监督调整过程:对调整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调整方案的有效实施。
六、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价格调整机制:明确价格调整的原则、范围、方法和程序,确保价格
调整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加强市场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变化,为价格调整提供依据。
3. 建立价格信息库:收集整理各类价格信息,为价格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价格调整的准确性。
5. 建立监督机制:对价格调整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调整方案的执行。
七、总结
本造价工程价格调整方案旨在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建立健全价格调整机制、加强市场调查和分析、建立价格信息库、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确保价格调整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调整方案,以适应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需求。
第2篇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行业也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态势。
然而,由于市场波动、政策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造价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造价工程价格调整方案。
二、调整原则
1. 合法性原则:调整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调整行为的
合法性。
2. 公平性原则:调整方案应公平对待各方利益,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3. 可操作性原则:调整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执行。
4. 及时性原则:调整方案应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5. 稳定性原则:调整方案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调整范围
1. 材料价格调整:包括建筑材料、设备、构件等价格调整。
2. 人工费调整:包括施工人员工资、福利等费用调整。
3. 施工机械使用费调整:包括租赁、购置、维修等费用调整。
4. 管理费、利润、规费等费用调整。
四、调整方法
1. 材料价格调整
(1)市场调查法:通过对市场价格的调查,结合材料价格指数,确定材料价格调整系数。
(2)工程类比法:根据类似工程的材料价格,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材料价格调整系数。
2. 人工费调整
(1)市场调查法:通过对市场人工工资的调查,结合人工工资指数,确定人工费调整系数。
(2)工程类比法:根据类似工程的人工费,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人工费调整系数。
3. 施工机械使用费调整
(1)市场调查法:通过对市场施工机械租赁、购置、维修等费用的调查,结合机械费用指数,确定施工机械使用费调整系数。
(2)工程类比法:根据类似工程的施工机械使用费,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施工机械使用费调整系数。
4. 管理费、利润、规费等费用调整
(1)定额计算法: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定额,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计算管理费、利润、规费等费用。
(2)市场调查法:通过对市场相关费用的调查,结合市场费用指数,确定费用调整系数。
五、调整流程
1. 收集资料:收集市场价格、人工工资、施工机械使用费等资料。
2. 分析研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调整系数。
3. 编制调整方案:根据调整原则、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编制造价工程价格调整
方案。
4. 审批调整方案:将调整方案提交相关管理部门审批。
5. 实施调整方案:根据审批通过的调整方案,对工程造价进行实际调整。
6. 跟踪管理:对调整后的工程造价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调整效果的持续性。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造价人员对国家政策法规的认识,确保调整行为的合
法性。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规范调整行为。
3. 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调整原则的行为,依法予以追究。
4. 定期评估调整效果:对调整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不断优化调整方案。
5. 加强沟通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提高造价工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