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京剧大世界
走进京剧大世界作文
走进京剧大世界作文
走进京剧大世界作文
今天上午,任老师在我们班讲了一节和京剧有关的优质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融合了徽剧、昆曲、高腔、弋阳腔等唱腔精华。
其中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唱、念、做、打”;主要唱腔是“西皮”和“二黄”。
京剧老少皆宜,都能哼上一两句。
尤其是老人,简直是一种享受。
在京剧中,将性别、年龄、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划分为四个类型,这就是京剧里的`“行当”:生旦净末丑。
每个行当可以细分为不同角色。
例如生,又分为“文生、官生、小生、娃娃生”等等;旦角分为:青衣和花衫;净角俗称“大花脸”,丑角就是小丑,俗称“小花脸”。
京剧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剧目,比方《红灯记》:“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霸王别姬》、《苏三起解》等等。
都让人耳目一新。
京剧的主要伴奏有京胡、大锣、二锣、月琴、鼓板和饶钹,可以表现人物的鼓励、奔跑、战斗等急促的动作。
京剧大世界真的太奇妙了!不愧是国粹。
我们应该把京剧继续发扬光大。
新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学戏曲
新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学戏曲教学目标: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京剧脸谱,初步了解脸谱分类知识及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2、欣赏歌曲,感受京剧旋律的音乐美,教师指导教会学生演唱歌曲,并能合作表演。
3、通过欣赏脸谱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戏曲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歌曲《唱脸谱》,并能初步随音乐合作演唱。
难点:知道脸谱的分类及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课件、学生水彩笔。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听《说唱脸谱》进教室)。
师:今天的课我想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曲子,然后回答问题。
(听《苏三起解》)课件出示问题1:同学们刚才所听的曲子属于:歌曲()器乐曲()戏曲()紧接课件出示问题2:戏曲又分好多种,刚才所听得戏曲属于:京剧()越剧()黄梅戏()2、简介京剧,知道学生了解京剧:(1)同学们回答得不错。
刚才我们听的是《苏三起解》。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2)出示京剧剧照,让同学们欣赏:这是传统京剧的剧照。
它的服装、造型、音乐、唱腔等都各有特色,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京剧中最具特色的——(教师出示脸谱,引导生说出“脸谱”,并板书师生齐读:脸谱)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脸谱(1)师:那么,什么是脸谱呢?在传统的戏曲表演中,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脸上绘有五颜六色的图案,称为“脸谱”。
走进京剧大世界
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 有盛誉的戏曲剧种,已有两百多 年历史。它融合了徽剧、昆曲、 高腔、弋阳腔等唱腔精华,其主 要的艺术表现手段的“唱”“念 ”“做” “打”。主要唱腔有 “西皮”和“二黄”。
行 当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根据 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 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 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在京剧专门名词里称作“行 当”。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由来
京剧,我国主要剧种之一, 是中 国的“国粹”, 已有200多年的发 展史。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 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后流行于全国 。 也称“皮黄”,由“西皮”和 “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 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 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 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 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京剧脸谱中的颜色
蓝色:
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 格(窦尔顿)
红色:
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关公)
黄色:
代表骁勇 、凶猛、勇猛而暴躁的人物(典韦)
白色:
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曹操)
京剧脸谱的谱式
整脸
三块瓦
碎花
歪脸
生活中的京剧脸谱艺术
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
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是扮演女性的角色,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净:俗称“花脸”,一般扮演男性角色,分正净、副净和武净。
丑:丑行又称“三花脸”,多演伶俐幽默或阴险狡猾的角色,
分为文丑和武丑。
文 丑
武丑
想一想 辨一辨
生
旦
净
丑
走进京剧大世界
什么叫行当?
在中国戏曲中,它把不同性别、 性格、年龄、身份பைடு நூலகம்人物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这种人物类型的专业术 语就叫“行当”。这四个“行当” 是“生”、“旦”、”净”、” 丑”,每个行当又可分为不同角色。
生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 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 重要.京剧中的“生”一般 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
唱、念、做、打
唱:
是京剧最重要的东西.京剧的 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 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所 以也称“皮黄”
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片段
念:
有些戏以说为主,京剧里称为“念白”
做:
表演与手法紧密结合, 演员运用各种面部表情、 神态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 达出来.
打:
在京剧里称之为“打”,京 剧的把字功,俗称打把子,很 多人都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 打的好。京剧的打与练武术的 打不一样,京剧演员要求手里 要非常有分寸,要讲究绵、软、 不能伤人。
返回
武生
“武生”是指扮演剧中年 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 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示 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 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 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 例如京剧《长坂坡》中 的赵云。
返回
旦行: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 “旦”,京剧“旦”行扮 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 身份的女性角色
旦
花旦
武旦
老旦
花旦
• 旦行中的"花旦",多 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 泼辣的青衣妇女,在 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 白,例如《红娘》中 的红娘.
刀马旦
• "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 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 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 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 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 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 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 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 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活动《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1.导入听京剧选段。
提问: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2.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3.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4.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1)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教师导学(3)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变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承担的部分。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
教具准备: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2、京剧知识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二、京剧的形成。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一、活动背景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京剧文化,我们开展了“走进京剧”主题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京剧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角色等。
2. 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简单的京剧唱腔和动作,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京剧脸谱、京剧服装、道具等。
2. 教学音频:京剧唱段、乐器演奏等。
3. 教学视频:京剧表演片段。
4.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京剧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京剧的魅力。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讲解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角色等基本知识。
3. 京剧脸谱认知:教师展示京剧脸谱,让幼儿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
4. 京剧动作学习:教师教授简单的京剧动作,如生、旦、净、末、丑的基本动作。
5. 京剧唱腔学习:教师教授简单的京剧唱腔,让幼儿体验京剧演唱的乐趣。
6.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京剧表演,展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对幼儿进行评价。
2. 幼儿互评:让幼儿互相评价表演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彼此成长。
3. 家长反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对京剧产生兴趣。
通过本次“走进京剧”主题活动,我们希望幼儿能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教师在活动中也要不断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
六、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京剧的信息,如京剧的发展历程、著名演员等。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亲子京剧表演,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参观京剧表演: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现场氛围。
小学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点评
小学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点评
在我执教的这节《走进京剧大世界》一课中,我在深入分析挖掘教材,充分考虑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和领悟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对京剧图片、片段和相关资料的欣赏,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感性认识,提高对京剧的兴趣;二是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体验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是通过鼓励学生学说、学做,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其中,我依照《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作为这节课教学重点。
整节课着重体现和运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的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有两个较为满意的地方:一个是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课件中,我大量的运用了图片、影视、歌曲等媒体资料,通过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增强了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享受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戏曲艺术的兴趣。
第二,也是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学生们对京剧的认知程度比较高。
因为京剧是一门传统艺术,他的表现形式很古老,目前在社会上流。
透过《走进京剧》案例看综合实践活动
透过《走进京剧》案例看综合实践活动作者:王永祥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5期京剧,作为我国众多艺术剧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称为“国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开展京剧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在这里,借我宫开展的《走进京剧》实践活动,来谈一谈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
京剧综合实践活动欣赏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
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通过系列复合性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它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是新课改的闪光点。
目前,全国的中小学都在开展,作为一名在校外教育单位工作者,对“综合实践活动”一点也不陌生。
从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大连市少年宫成立至今,一所又一所的校外教育单位开展着一项又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学员们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巩固了技能技巧,并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作为校外教育,应该有不同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形态。
我认为,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包括“专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大类,《走近京剧》综合实践活动理应属于“专业实践活动”。
不过,这里的专业是应该加上引号的,是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而言。
专业性与实践性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有时候是相互融合和相辅相成。
京剧,作为我国众多艺术剧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称为“国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开展京剧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在这里,借我宫开展的《走进京剧》实践活动来谈一谈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
走进京剧大世界
刀马旦:长靠 武旦,穿靠 (盔甲),一 般都是骑马的, 拿着一把尺寸 比较小的刀, 所以称刀马旦。
老旦:即剧中老年妇女, 用本嗓演唱,与一般旦 角所用的细嗓演唱不同。 老旦虽用本嗓,又不同 于老生,因为在旋律上 较细腻,富于变化,仍 能表现出女性的特征。
老旦演唱
花旦演唱
卖水数板片段.f4v
京剧净行中主要分正净(重 唱功 ,称铜锤 、黑头)、架 子花(重工架)、武净(又名 武二花)等三类。 正净一般是以唱工为主, 所以又叫唱工花脸。唱工花脸 还有两个专门名称:铜锤和黑 头。 副净是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的统称。架子花脸的范围特别 广,以工架、念白、表演为主。 当然也得有点唱工基础。 武净又叫武二花,或者叫 摔打花脸。这种花脸只重武打, 不重唱、念。
扇 子 生
书 生
穷 生
落 魄 文 人
孙悟空大闹天 宫.mp4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 点,又有比较详细的分工,有正旦(青衣)、花旦、 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正旦又叫“青 衣”。是以唱为主的,多是扮演雍容华贵、身份 显赫的妇女。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铡 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花旦与青衣的情况不同,其服装大多是短褂子, 短裤子,或是短袄子,短裙子。主要扮演青年女 性。以做工和说白为主,说白又以京白为多。人 物性格比较活泼开朗,动作比较伶俐敏捷。 花旦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 花旦,指扮演性格活泼爽朗,举止轻盈伶俐的青 年妇女角色,其中又以丫环为多,如《红娘》的 红娘,《打樱桃》的平心,《花田错》的春兰, 《春草闯堂》的春草等。此外,《红鸾禧》的金 玉奴,《得意缘》的狄云鸾等角色也由花旦扮演。
娃娃生:娃娃生是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一般由小孩串演或由 女性演员客串。
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
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5)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
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
(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
(花旦:细、娇柔。
老旦:粗、厚实。
)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
走进京剧_崔丹_音乐_教案设计新的
《走近京剧》设计者:崔丹辽宁省鞍山市逸夫小学(铁西环钢路55号)一、背景概述《走近京剧》是小学音乐课本第十册的第5课中的音乐知识部分的扩展。
主要是通过欣赏京剧相关片段来了解京剧的表现形式、行当、伴奏乐器等,通过学习、欣赏、模仿、表现来加深对京剧的了解,增加对京剧的喜爱。
二、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京剧的行当、表现形式等基本常识。
(2)能够通过搜集资料来获取京剧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能够通过观察、模仿来创造性的表现京剧艺术。
(4)通过学习,扩展了知识,了解我国更多的戏曲种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资料来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和更多的戏曲种类。
(2)通过观赏、模仿来体验京剧的表现形式和了解主要行当。
(3)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合作表现来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4)通过愉快见面--激趣导入--走近京剧(了解表现形式和行当)--创造表现---扩展延伸几个环节来层层深入的了解京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欣赏和表现中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兴趣(2)在搜集相关资料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
(3)在共同的学习中体会到集体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合作是好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
·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较强。
·学生生活中对京剧知识了解不多,有一定音乐基础·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学生具有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学模式:见面--激趣导入--走近京剧(了解表现形式和行当)--创造表现---扩展延伸·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京剧学习的情境,尝试自主搜集资料、课上观察归纳京剧表现形式及行当特点。
·示范-模仿策略:利用视频资源和教师师范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有关京剧的作文300字
有关京剧的作文有关京剧的作文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是世界三大表演管理体制之一。
它已有二百年的历史,是由徽剧、汉剧、昆曲和梆子等融合后,形成的新剧种。
京剧的形成过程中,它又汇集融化了各地方剧种的艺术汉剧精华,成为了有北京味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是欧美国家戏剧史上首屈一指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十分深远的剧种,因而人们称京剧为国剧。
因为我经常吃饭京剧爷爷奶奶看京剧,所以对京剧也有一些喜爱。
知道了要看懂昆曲,需要要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一些京剧表演视觉艺术艺术的常识,才能通过激赏京剧,从中获致艺术的享受。
看到那些穿着漂亮紧身衣,画着精致脸谱的电影演员们在舞台上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那么造就人,我深深懂得了一个京剧演员的艰辛付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通过观看京剧表演,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艰辛的付出,才能有丰硕的稳定回报。
有关京剧的作文有些人说,京剧虽好,我偏爱R&B。
我说花开两朵,京剧何必PK流行乐。
你喜欢R&B,他热爱摇滚。
这就想吃肯德基肯德基的胃也接受得了饺子一样。
艺术是相通的。
如果你这回就喜欢地方地方戏曲,那么对京剧自然也会“消化”良好;如果你对地方戏不怎么“感冒”,通过学习京剧也能够提高对地方戏曲的欣赏发展水平,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从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走出的现代史一个“艺术巨人”,是中国的民族中华文化符号。
外国人称京剧为“Beijingopera”,这个词的翻译是源自你不能不最爱京剧。
外国人都喜欢的艺术,中国人反而说进退两难,难道韩剧、美国大片、日本动漫,你就水土“服”了吗?炸酱面都不吃,忘本!我们可以不会喜欢京剧,甚至可以讨厌,但我们无法对他一无所知——如果因为无知而身处,那不仅是京剧的痛心疾首,也是我们的悲哀。
有关京剧的作文今天上午,昆曲任老师在我们班讲了一节和京剧有关的优质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昆曲剧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原声京剧坊带你走进京剧原生态
元声京剧坊带你走进京剧原生态
8月30日,京剧余派老生凌珂携“元声京剧坊”做客戏聚星期六,以“忠孝节义”为主题给深圳市民观众带来了一场原生态京剧演出。
此次演出表演嘉宾不带胸麦,不插电,以简朴、典雅的表演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京剧《洪洋洞》、《清官册》、《四郎探母》、《鱼肠剑》、《搜孤救孤》、《捉放曹》、《李陵碑》、《长生殿》;昆曲《长生殿弹词》等多个经典曲目。
其舒适自然的演唱方式,给观众带来悦耳清净的听觉效果,及远近有致、变化多样的听觉趣味,让台下观众更清楚地欣赏京剧艺术的细节美,一出出骨子老戏以不用话筒扩音、贴近本来面目的原生态方式呈现在舞台上,深受市民好评。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4、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乐曲《京调》,初步感受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的魅力,课后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找出一些名家名段来共同欣赏、学习。
C、“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
2、“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
A、“青衣”就是扮演家境贫寒或身受不幸遭遇的青年妇女。
B、花旦:是指天真活泼、直率爽朗或泼辣的青年妇女。
C、武旦:以武功为主的女性人物。
D、老旦:是指扮演老年妇女。
3、“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有脸谱的角色。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导入
听京剧选段。提问:
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
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3.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a、做:就是指京剧中的表演。
分别让学生观看京剧《拾玉镯》里孙玉姣喂鸡、开门、穿针的片段。讨论模仿。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4篇】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4篇】四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识谱能力上还欠缺,需要加大学习力度;同时,这个年级的学生不善于表现自己,不敢表现自己,过于羞涩,因此,在平常的音乐课教学中应多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表现中来。
二、教学目标1、能听辨不同类型的男声和女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2、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3、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映;4、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5、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7、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8、在演唱歌曲时,能够对指挥动作以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9、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10、能够背唱歌曲4——6首;11、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12、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13、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14、能够识读简单乐谱;15、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资料表现一定的情景;三、教材重难点1、从本学期开始,音乐知识的难度与深度在明显的增加,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以免使学生感到厌倦和困难;2、歌曲教学逐渐开始了简单的二声部。
因此,对学生进行二声部的训练是一个重点,为今后的二声部歌曲的学习作好铺垫。
四、教学策略1、通过设计安排一些音乐实践活动以及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兴趣。
2、创设良好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音乐学习中感受到美、鉴赏美、体验美。
3、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感兴趣。
五、课时安排东海渔歌——————————————————————5课时我们的田野—————————————————————4课时民族的节日—————————————————————4课时山乡牧童——————————————————————5课时故乡的桥——————————————————————2课时音乐中的故事————————————————————4课时民族的舞步—————————————————————4课时八音盒———————————————————————3课时四年级音乐教案篇二课时准备: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春风》2.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教材分析:1、歌曲《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走进京剧五年级作文
走进京剧五年级作文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依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走进京剧五年级作文,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走进京剧五年级作文篇1从小到大,我都是在儿歌、童谣、歌曲、古诗的熏陶中成长的,对京剧一窍不通,今日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京剧名段《赤桑镇》,对京剧才有了些了解。
周六下午,爷爷不知怎的,非要给我讲京剧,我一点也不喜爱京剧,爷爷说:“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2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株绚丽多彩的花朵,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我“嗯”了一声,刚要下床,爷爷又说了起来:“京剧分文戏、武戏、群戏,人物角色有生、旦、净、丑。
”听到这里,原来不喜爱京剧的我,已经有点动心了。
我让爷爷接着讲:“生是男的,又分为武生、老生、小生和娃娃生;旦是女的,又分为青衣、正旦、武旦、老旦。
”讲到这里,我不禁嘀咕起来:“原来京剧也是让人神往的艺术。
”爷爷又说:“你此时此刻知道了吧,我要是不给你讲,你会懊悔的。
净俗称花脸,分为……。
”爷爷的声音不停的荡漾在我的耳边,似乎恒久也不会停下来。
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我对京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相识,我越来越喜爱京剧了,我想,京剧作为国粹必须会发扬光大,大放异彩的。
走进京剧五年级作文篇2中国的“国粹”是传统艺术宝库里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那活灵活现、富有诗与远方的国画;那妙手回春、充溢才智的中医;那保家卫国、强身健体的武术;那黑白对弈、进可攻退可守的围棋……无一不展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会聚出的精华。
其中最令我惊羡的还是那字正腔圆、五彩粉呈的京剧。
初次接触京剧,是妈妈给我报了一个京剧学习班。
本以为学京剧非常简单,可看到与我仿佛年纪的学员们在踊跃努力地吊嗓子、练功。
唱、念、做、打,令我目不暇接,称赞不已,心想:这可能就是京剧别出心裁的魅力吧!首先是练底盘,也就是下马步。
在京剧中,这可是特别重要的根本功。
我谨慎效仿,摆好姿态,一蹲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我在心中默念着:“加油!坚持!这么多前辈都在用功,我也可以的!”每次训练完后,我早已腰酸背痛,直不起腰来!其次是练嗓子,听着学员们或昂扬,或宛转,或喜悦,或悲凉,或缠绵的唱腔,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艳羡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1. 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着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2. 通过学习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教具准备:
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件《京剧着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
1. 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吗?
2. 对!这是着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是旦行花衫。
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
3. 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四大名旦:1927年。
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 除了着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哪些着名演员?
5. 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 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段。
7. 净行俗称大花脸。
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段。
8. 认识着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品味中国戏曲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黄梅戏、豫、越、昆、锡剧及其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对我国重要剧种和我省代表剧种的认知能力;
2.在聆听、实践、思考中,让学生体验戏曲“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手段,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对“如何传承戏曲艺术”问题的理性思考;
教学重点
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戏曲“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
教学难点
学唱戏曲唱腔,和戏曲念白及动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配乐播放戏曲图片,上课后语言导入:
提问:“同学们,看到老师播放的图片,你们应该可以猜到,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生:戏曲】“那么,你知道哪些与戏曲相关的知识?”【学生回答:唱念做打、脸谱、各种地方戏名称等
2、从国粹京剧导人地方戏:
(1)师清唱戏曲片段,导入京剧。
(意图:因为本课是《梨园百花》单元的第三课时,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京歌《唱脸谱》和京剧的有关常识,所以师清唱京剧《苏三起解》唱腔片段,从学生最熟悉的京剧入手,进而导入其它地方剧种。
)
提问:“看来同学们对于戏曲的理论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那老师再来考察一下同学们的戏曲听辨能力,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段戏,说出剧种名称。
”(唱并打出《苏三起解》的唱词)【学生讨论回答——京剧】
(2)由京剧过渡到地方戏。
师简介京剧历史,尤其是它的诞生源于各地方戏曲的相互融合,并通过西皮(《苏三起解》、二黄《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京剧融合南北戏曲声腔的特点。
在点出地方戏约有360种后,师导语:“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就像是一座美丽的戏曲百花园,让我们一起去品味一下其中几朵的芬芳!
二、走近戏曲
1、简介与江苏相邻省份的代表剧种:黄梅戏、豫剧、越剧
(1)黄梅戏
放《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剧种。
【学生基本都能说出答案】
提问:“你能说出黄梅戏的唱腔特点吗?”师可提示:“旋律线条是豪放激越起伏较大还是抒情明快起伏较小?曲调是淳朴流畅还是晦涩难学?”
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出黄梅戏的唱腔特点
师介绍黄梅戏起源、发展和名家名段。
(2)豫剧
放《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剧种。
【学生
基本都能说出人物是花木兰,部分学生能说出是豫剧】
和学生一起来找找豫剧的特点:师可唱两句让学生模仿,感受豫剧常在起腔和收腔时提高声调的特点(带“讴”);并通过与黄梅戏的对比,感受豫剧声腔的豪放激越。
(3) 越剧
放《十八相送》,提问:“曲调和方言是偏南方还是北方?”【学生基本都能说出答案】“方言比较接近哪里话?”【部分学生答苏州、上海】“同学们的答案已经很接近了,这是浙江方言,和苏州上海方言的确有相似之处,而这个剧种,是诞生在浙江绍兴一带的越剧,因绍兴为古越国都城,故称越剧。
”
介绍名家名段,让学生注意:“照片中的越剧名家扮相和刚才的《十八相送》,都显示出了越剧在演员性别上的一个特点,同学们能找到吗?”【学生基本都能说出女扮男装】“为什么要由女演员来演男性角色呢?”【学生基本都能说出是要突出越剧柔和秀丽的特点】正由于这样的特点,越剧著名剧目也多为演绎才子佳人式缠绵悱恻的故事。
2、了解并对比江苏的代表剧种:昆剧和锡剧
(1)昆剧
师简介昆曲,突出历史悠久和“百戏之祖”、“首批世遗”的关键词。
欣赏《牡丹亭——游园》片段,让学生讨论昆曲的唱腔和表演特点,并由师总结。
师出示部分《游园》的唱词,让学生朗诵一段,问:“这样的唱词有什么特点?”【学生基本都能说出很雅致、很文艺】“试想古时什么样的人会比较容易接受、喜欢这种类型的戏曲?”【学生基本都能说出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的确,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
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
(2)锡剧
放《双推磨》视频,让学生说说他们是在模仿什么动作。
【学生基本都能说出推磨】
简介锡剧(太湖明珠),让学生说说这个剧种的声腔特点。
“锡剧的唱词,是贴近普通劳动人民还是士大夫阶层?”【学生:普通劳动人民】“为什么在地理位置和方言如此接近的两个地方会出现不同风格的两个剧种呢?【学生:适合不同的欣赏人群】
(3)反馈小结:先出示如下语言
百戏之祖,词雅韵浓
淳朴流畅,明快抒情
西皮二黄,国粹流芳
太湖明珠,轻快柔和
女扮男装,柔和秀丽
豪放激越,起收带“讴”
请学生根据提示说出是何剧种。
三、戏曲实践:通过对戏曲的四种表现手法——唱念做打的介绍和模拟,让学生更近一步品味戏曲。
1、唱:《对花》片段
师简介背景后,带学生跟视频唱,并分角色对唱。
(女)丢下一粒籽,
(男)发了一颗芽,
(女)么杆子么叶
(男)开的什么花?
(女)结的什么籽?
(男)磨的什么粉?
(女)做的什么粑?
(女)此花叫做
(齐)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什么花?
2、念:
通过京剧《红娘》中红娘和张生的念白,让学生了解戏曲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散白和韵白
“韵白”——韵律化
“散白”——以方言为基础,接近于生活语言。
无论韵白还是散白,都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铿锵悦耳,与唱相互协调。
3、做:
(1)即兴编创表演:想象生活中的场景——“照镜子”、“穿针”、“高兴”、“开门”、“关门”等进行虚拟动作表演
(2)让学生观看《拾玉镯》“喂鸡”片段,通过演员的“做”功,感受作品表现的内容。
(3)通过对“戏”字的解释,让学生关注戏曲的虚拟性特点,提示学生要有想象力,注意关注生活中场景在戏曲中的表现:生活场景的夸张、一些程式化的动作等。
4、打:通过视频,介绍毯子功和把子功,并让学生尝试模仿舞台亮相和戏曲中的捧场喝彩。
5、表现手段之间的有机结合
(1)唱、做结合:《梅兰芳》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演员间的不同表现手段所表现的配合。
(2)做、念结合:《七品芝麻官》片段赏析,让学生了解这些舞台表现手法对烘托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并在从念白中挖掘出人物形象后,尝试模拟念白。
四、合作交流:
1、提问:地方戏曲的特点形成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生基本能讨论出审美习惯、地理特点、方言等】
2、目前,我国的戏曲艺术正经受着来自通俗音乐、影视等方面的冲击,你能为弘扬民族戏曲文化出一些好主意吗?【生基本能讨论出开设选修、将歌曲和戏曲相结合、自己通过网络资源模仿等】
五、总结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传承戏曲艺术,相信在品味戏曲的同时,将会加深大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