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的教学方法及建议
用主题式教学法设计《窃读记》阅读教案
尊敬的教师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如何使用主题式教学法设计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材料。
在此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使用主题式教学法设计《窃读记》阅读教案。
第一步:确认主题主题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主题是实现这一点的起点。
主题可以是个人或学生团体,如家庭、友谊、竞争等。
在确定主题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爱好,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其他因素,以确保主题的相关性和吸引力。
对于《窃读记》,主题可以是“成长与自由”。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面对大人的束缚和限制,却通过阅读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从而成长并寻找自由。
第二步:分析文本分析文本以确定我们要传达给学生的重要思想和信息。
而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经验则有助于我们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经验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文本,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深度讨论。
对于《窃读记》,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主题和信息:自由,成长,抗议语言和文体:形式和结构,意象和隐喻,对话和描述人物和情节:线索和展望第三步:建立策略和活动为确保学生对主题、信息和文本的深度讨论,我们将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有趣的阅读活动。
换句话说,策略和活动应该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增进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提高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和活动,可以用来教授《窃读记》:每日日志: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文本发现和情感反应,并与同学分享。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的角色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
口头演讲: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步:评估学生评价是确保学生除了阅读技能和美学嗅觉外,以及传授了阅读兴趣的最重要的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回合性评价或项目性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确定其是否已经掌握了故事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窃读记》,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乐趣。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诚信、勤奋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窃读记》的内容理解和感悟。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通过窃读经历所传达的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2.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窃读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窃读记》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 精讲细读: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和体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总结出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课文中,作者因为热爱读书,曾经____、____、____过。
(2)作者在窃读过程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等乐趣。
2.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说“窃读”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窃读记》说课稿(精选10篇)
《窃读记》说课稿《窃读记》说课稿(精选10篇)《窃读记》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回忆童年时读书生活的散文,被收录在小学人教版语文课中,那么要怎样写好这篇课文的说课稿呢?下面给大家分享《窃读记》说课稿,欢迎借鉴!《窃读记》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特点《窃读》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
课文通过描述小时候在书店窃读的经历,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和“窃读”的心路历程。
这一组都是关于读书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营造读书的氛围,体验读书的乐趣。
编者将这篇文章排在本册第一组第一篇与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善用内心独白描绘心境,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谵。
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等等。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圈划描写心理活动、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主人公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精神。
培养热爱读书的习惯。
4、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过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体味窃读的滋味。
5、教学难点:比较两次“窃读”不同的经历,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深刻含义。
《窃读记》教案(通用15篇)
《窃读记》教案(通用15篇)《窃读记》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窃读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窃读记》教案1【教材分析】《窃读记》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着“喜爱阅读”这一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其中,第一课《窃读记》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且生动传神的记叙文小故事。
故事同蒙古国对一个小女孩如何窃读的描写,表现力她对知识的渴求,对图书的热爱。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侧重培养的是阅读雨写作的能力,重点启发他们对稳重“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认知,以对其进行写作技能的培训。
字词部分相对淡化,以自学为主。
【设计理念】【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会认“窃”、“腋”、“呦”等七个生字、准确书写“窃”、“炒”、“锅”等14个生字。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3、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难点: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方法】【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平时都在哪里读书?有没有人尝试过“窃读”?(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标出文中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知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自学生词新词。
自学检测:正音:目的地dì踮起脚尖diǎn暂时zàn释义:适宜──适合,相宜。
《窃读记》教案合集八篇
•••••••••••••••••《窃读记》教案合集八篇《窃读记》教案合集八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窃读记》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窃读记》教案篇1设计理念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
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设计说明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我爱阅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板块:1.“读书交流会”。
(1课时)学生对于读书有自己的认识,也了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也有自己喜欢的作者、作品,有自己的读书经验……单元学习开始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安排一次交流活动。
给学生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能够看到学生已有的成果,也可以看到学生在读书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起点,有利于调整教学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顺学而导。
这一部分就安排综合性学习,提出活动话题,设计方案。
让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单元。
2.“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1-2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和作者大体相同的感受,对文本由基本的认同感,获得阅读感受;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学习文本语言及基本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和自己对话,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之间相互对话,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认识,获得新感受新体验。
3.“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3-4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同时慢慢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有所感受,有所领悟。
最新《窃读记》教案 窃读记教学方法(五篇)
最新《窃读记》教案窃读记教学方法(五篇) 《窃读记》教案窃读记教学方法篇一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扣题眼,顺势导入①查字游戏。
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②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③师接着板书“读”,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感知,整体把握①自由读课文。
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②指名答。
③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④指名答。
⑤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⑥齐读课题。
三、再读题,鼓励质疑①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②质疑。
③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
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④师:古人云:“学贵质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你们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懂这篇文章。
⑤师: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四、品词句,积累内化①你最感兴趣的上哪个问题呢?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吗?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机动教学。
a.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1)指数名学生答。
(2)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展示)◆“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窃读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偷读书的小女孩的成长故事。
2. 教材特点•感情真挚,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通过小女孩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领悟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道德情操。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窃读记》课文•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教学资源:教案、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教学内容呈现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分析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3. 拓展延伸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拓展学生的思维。
4. 归纳总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系统化记忆。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七、课后作业•课文朗读•阅读感悟写一篇100字的读后感•背诵课文中重点句子八、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发现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是本节课《窃读记》的教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针对性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文。
(2)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总结文章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节课文,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窃读记》,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窃读记》的内容概述和主题思想。
2. 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3. 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 难点:重点词语的解释和运用,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和分析。
3.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窃读记》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解析: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4. 词语讲解:讲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运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和创作练习。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等,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能力:通过布置的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窃读记》的文本。
2. 作者和背景的相关资料。
3. 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的案例分析材料。
4. 课堂讨论和分享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阅读理解,内容解析。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覆盖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课文理解: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信息。
3. 词语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3. 合作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分享学习心得。
4. 词语学习: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和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作业布置:1. 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方法:思考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4. 作业布置:检查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存在问题:总结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窃读记》教案
《窃读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2. 难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人们在书店或图书馆阅读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的窃读经历和感受。
- 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让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窃读,以及她对阅读的热爱。
4.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到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分享不够积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五年级《窃读记》教案
五年级《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做窃读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提问:“窃读”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及难理解的部分。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师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分享阅读体验。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做窃读者。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体验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自由选择一本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
(2)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阅读分享:听取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阅读心得分享,评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收获。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互动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景模拟: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角色,增强他们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相关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窃读记教案
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窃读、贪婪、惧怕”等。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理。
-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心理的语句,进行分析品味,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珍惜现在的读书机会。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理。
- 学习文中细致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2. 教学难点- 理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 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 出示生字词: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 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买不起书,只能到书店偷偷读书的经历。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1.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窃读时动作和心理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 动作描写的语句:“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动作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急切想读书的心情。
- 心理描写的语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说“很快乐,也很惧怕”?- 明确:快乐是因为能够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惧怕则是担心被书店老板发现而受到训斥或驱赶。
2. 重点研读文中描写作者在下雨天窃读的段落。
《窃读记》优秀教案
《窃读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脉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体会文章主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人物情感。
3. 讲解生字词: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
5. 讨论课文主题: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文章,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简要介绍书籍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五年级语文教案 窃读记
五年级语文教案《窃读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窃读记》,了解文章的梗概,理解作者通过窃读体验书店生活的乐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珍惜书籍的情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1. 理解《窃读记》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窃读的喜怒哀乐。
2. 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的情感。
教学难点:1. 感悟作者通过窃读体验书店生活的乐趣。
2. 学会珍惜书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1. 教材《窃读记》。
2.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最喜欢的读书方式是什么?2. 教师简要介绍《窃读记》的作者及文章背景。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窃读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文章中的喜怒哀乐。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章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的情感。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惜书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写作练习(10分钟)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窃读记”的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流、点评,教师指导修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窃读记》,让学生体验作者窃读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珍惜书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窃读,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讨论如何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七、情感教育(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窃读体验到的喜悦和成就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
如何在《窃读记》教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如何在《窃读记》教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1.动机激发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进入感。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好奇心。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欲望,主动地去探索小说的内容。
2.创建宁静环境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创造一个安静、专注的环境,避免突兀的声音或视线干扰学生的阅读,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手机调至静音,转移注意力。
3.限时阅读将一篇文章分成若干段落,用计时器限制学生阅读每一段的时间。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核心信息,并适当提高它们的阅读速度。
二、教学策略1.阅读指导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主题、结构等重要内容。
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理解导图当学生阅读时,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段落。
这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研究,然后让他们在教室里分享自己的想法。
当同学们分享他们的理解时,他们也会帮助其他人明确他们的观点、理解方式等信息。
3.阅读讲解我们可以为学生集中进行讲解,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学习常识。
在讲解的时候,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基础概念、核心理解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三、综合能力训练1.量化分析我们可以使用量化工具,如读书笔记或者课堂作业,来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样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2.实践演练为学生准备挑战性问题或者案例,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阅读和解决它们。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及其含义,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阅读策略。
四、课堂氛围1.认真听讲在讲述教材时,教师必须要认真地听取每个同学的回答,因为他们的回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用《窃读记》编写中学语文教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窃读记》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通过一个女孩在文革中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当时政治运动对人民生活、思想和情感的影响。
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文本,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本小说,成为了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阅读程度和语文水平,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设置。
对于《窃读记》这本小说,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1.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背景,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特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
3.运用文学方法和文学语言分析小说的结构、叙事和描写。
4.通过小说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习效果。
对于《窃读记》来说,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导读法。
可以先引入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和思想内涵。
2.分组讨论法。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特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发表意见和批评,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阅读理解法。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注重细节和感受,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事件,通过提问和回答,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记忆。
4.评析与鉴赏法。
可以通过对小说的结构、叙事和描写进行评析和鉴赏,让学生领会小说的文学美和审美意义,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窃读记》这本小说,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针对学生的阅读程度和语文水平,选取适合的文本和教学材料。
《窃读记》教案3篇
《窃读记》教案3篇《窃读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2、了解倒叙的作用;3、继续训练学生圈划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概括总结的能力;4、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通过与自己优越的读书条件进行对比,加倍珍惜并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读书机会。
二、教学重点1、学习将两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的写法;2、加倍珍惜、充分利用并积极创造优越的读书条件。
三、教学难点1、品味其中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充分感受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2、 __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四、教学突破口对于课题的理解:窃的含义,读的心理,记的内容五、教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1、熟课文,查清生字生词,把握__脉络。
2、布置学生互相走访调查同学们的读书环境(包括学校和家中的,如家中藏书、班级图书馆、上看书等),至少每人走访两人以上。
(二)导入新课:1、一位学生演讲《我爱读书》;2、三位学生点评;3、教师导语引入新课。
(板书:作者、课题)是的,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书,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和骨肉,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将黯然失色,没有书的人生将会孤苦寂寞,那么,生活中真的没有书,或者书不能满足于我们的欲望,该怎么办?我们今天来体验林海音的窃读经历。
(三)感知新课1、速读课文,思考:(1)窃的含义;(2)读的心理;(3)记的内容;怎么记的?(1)偷偷的;(2)惧怕;(3)我窃读时候的.各种经历;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游山者为之赏心悦目的是峰峦起伏,为之惊心动魄的是悬崖飞瀑,赏文者喜欢的是盘绕于作者笔下的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曲径通幽的__。
运用倒叙的手法能起到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波澜起伏的妙处。
2、小组交流。
(四)自主体验、品析课文1、自读课文,圈划出心理描写的字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2、我们看书都是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或是躺在家中柔软舒适的沙发上,这让我们觉得很惬意愉悦,但是,作者读书时的这种惧怕的心理恐怕是我们没有体会过的,那么,我们再次深入文本,快速的阅读__,理解__中的最后一句话。
语文《窃读记》教案
语文《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窃读的热爱,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窃读的热爱及复杂的情感。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标准、地道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4. 互动讨论:(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 案例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窃读记》教学建议
《窃读记》教学建议1、教学本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2、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最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教学时要重视朗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文章虽没有什么情节冲突,大起大落,但作者的内心却因窃读而波澜起伏。
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这篇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对读书的酷爱,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朗读好了,也就体会到了。
4、教师要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
5、在教学时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仔细品味这样写的好处,并抄写下来。
6、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窃读的滋味虽是苦乐交织,忧喜并存,但乐大于苦,喜大于惧,知识和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体的劳累。
教师相机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个书目;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启示录卡,为后面“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读记》的教学方法及建议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林海音。
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本组课文以“我爱阅读”为主题,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本文在单元中起着以篇带篇的作用。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教学设计如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题眼,以“窃”质疑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谈谈读过哪些书?并谈谈读书感受。
然后点入本课要学的课文《窃读记》,从“窃”字入手,了解课题含义来导入新课。
接着从初读中体会好读之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环节中进行自由读课文,读后交流我是怎样“窃读”的?
第三、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
抓住重点,体会是关键,在学生交流“‘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
引导学生围绕“窃读的苦与乐”展开讨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窃读的苦与乐。
抓住“苦”的重点句子有: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2、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3、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抓住“甜”的重点句子有: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在学生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的深刻含义。
让学生明白并受到启发,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多看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结尾把学习的触角向课外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四、从“窃”中感悟人之尊严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那么好读书,在读书中品尝了苦与甜。
那么她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家读?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耻辱。
小女孩没有钱,只能在“窃读”中满足对书籍的渴求,作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让学生展开想象来回答,让孩子们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也是进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小练习。
最后,进行总结进一步让我们明白“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窃读记》教学设计说明环节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林海音。
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本组课文以“我爱阅读”为主题,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本文在单元中起着以篇带篇的作用。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教学设计如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题眼,以“窃”质疑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谈谈读过哪些书?并谈谈读书感受。
然后点入本课要学的课文《窃读记》,从“窃”字入手,了解课题含义来导入新课。
接着从初读中体会好读之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环节中进行自由读课文,读后交流我是怎样“窃读”的?
第三、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
抓住重点,体会是关键,在学生交流“‘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
引导学生围绕“窃读的苦与乐”展开讨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窃读的苦与乐。
抓住“苦”的重点句子有: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2、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3、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抓住“甜”的重点句子有: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在学生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的深刻含义。
让学生明白并受到启发,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多看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结尾把学习的触角向课外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四、从“窃”中感悟人之尊严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那么好读书,在读书中品尝了苦与甜。
那么她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家读?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耻辱。
小女孩没有钱,只能在“窃读”中满足对书籍的渴求,作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让学生展开想象来回答,让孩子们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也是进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小练习。
最后,进行总结进一步让我们明白“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