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4.1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对拉伸制件影响很大。毛坯经凹模圆角进入凹模时,受到弯曲和摩擦作用。凹模半径r d过小,因径向拉力较大,易使拉伸件表面划伤或产生断裂;r d过大,由于悬空面积增大,使压边面积减小,易起内皱。因此,合理选择凹模圆角半径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拉伸变形区不起皱,凹模圆角半径应尽量取大值,这不但有利于减少拉伸力,而且还可以延长凹模寿命。
查【1】p194得表4-1:
表4-1首次拉伸凹模的圆角半径r d1
该件为有凸缘拉伸件r d=10t
式中t—坯料的厚度,㎜
所以,r d=10×0.6=6㎜
凸模圆角半径r p的大小,对拉伸也有影响。若r p过小,r p处弯曲变形程度大,危险断面所受拉力大,制件易产生局部变薄,降低变形程度;若过大,凸模与毛坯接触面小,易产生底部变薄和内皱。
查【1】p194式7-40得:
r p1 = (0.7~1.0 )r d1
r p=r d=6㎜
最后一次拉伸凸模圆角半径应等于制件的圆角半径,但不得小于(2~3)t。如果制件的圆角半径要求小于(2~3)t时,则凸模圆角半径仍取(2~3)t,最后用一次整形工序来得到制件要求的圆角半径。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现场试模情况对上面所列数值作必要的修正。一般在实际设计中先选取较小的数值,而在试模调整时再逐渐增大,直到冲到合格制件时为止。
4.2凸、凹模间隙的确定
拉伸模间隙是指单边间隙,即凹模和凸模直径之差的一半。拉伸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拉伸力、制件质量、模具寿命等都有影响。拉伸模凸、凹间隙过小,使拉伸力增大,从而使板料内应力增大;同时摩擦加剧,导致制件变薄严重,甚至拉裂。间隙过大,对板料的校直作用小,拉伸成的制件侧壁不直,并且在壁部容易起皱,或者制件有锥度,精度差。因此,正确地确定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非常重要。
拉伸模在确定其凸、凹模间隙的方向时,主要应正确选定最后一次拉伸的间隙方向,在中间拉伸工序中,间隙的方向是任意的。而最后一次拉伸的间隙方向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当拉伸件要求外形尺寸正确时,间隙应由缩小凸模尺寸取得;当拉伸件要求内形尺寸正确时,间隙应由缩小凹模尺寸取得。
查【1】p194得表4-2:
表4-2带压边圈拉伸时的单边间隙值
因该件属于一次拉伸件,故取单边间隙Z=t=0.6㎜。
4.3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主要考虑模具的磨损和拉伸件的回弹。工件的尺寸公差在最后一道工序考虑,最后一道工序的凸、凹模尺寸由拉伸件的尺寸标注方法决定。如图 3—1(a)所示,制件尺寸标注在外形时,要求以凹模尺寸为基准,通过减小凸模尺寸保证间隙,其相应凸、凹模尺寸的计算公式为
max 0(0.75)d d D D
max (0.752)p P D D Z
如图3—1 (b)所示,制件尺寸标注在内形时,要求以凸模尺寸为基准,通过加大凹模内形尺寸保证间隙,其相应凸、凹模尺寸的计算公式为
0min (0.4)p P
d d min 0(0.42)d d d d Z
图 4—1工件尺寸与模具尺寸
式中:D d 、d d ——凹模的基本尺寸,mm ;
D p 、d p ——凸模的基本尺寸,mm ;
D max ——拉伸件外径的最大极限尺寸,mm ;
d min ——拉伸件内径的最小极限尺寸,mm ;
Δ——工件公差;
δd 、 δp ——凹模和凸模制造公差,见表4—3;
Ζ——拉伸模单边间隙,mm 。
表4—3 凸模与凹模的制造公差
由零件图知道,要保证外形尺寸:查表4—3 δd =0.08 mm 、δp =0.05mm ,Δ=0.02㎜ D max =550.7㎜、Z=0.6㎜
凹模尺寸max 0(0.75)d d
D D =0.080.0800(550.70.750.02)550.685㎜ 凸模尺寸0max (0.752)p
P
D D Z =0.050.0500(550.70.750.0220.6)549.485㎜ 4.4拉深凸模的通气孔
通常,在拉深凸模上要求加工通气孔。其目的是保证拉深件能顺利地从凸模上脱出。否则会在拉深件与拉深凸模之间形成真空而难以脱模,或使拉深件底部出现不平整。常见的凸模气孔开设如图3—2所示
图3—2凸模通气孔
表4—3 通气孔的设计尺寸查【1】p190得表4—3,取凸模直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