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表明中小学生的体质指标不断下滑,体重超重和近视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高。针对此现象建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学生饮食,缓解学生压力,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生体能训练,建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体育的综合考核与评价。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成因对策
1 前言
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多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二十多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此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召开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本文通过对我国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主要问题和原因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希望各界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增进共识,共同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我国最近的几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和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有关数据,搜索了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网站等多家体育类和教育类网站上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数据。
2.2.2 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的有关学生体质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找到其中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
2.2.3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获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得出结果与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质的含义与内容
3.1.1 体质的含义
中国体质研究会召开过专门的研讨会,认为体质包括的内容和指标是综合性的,并不能用某一单项的指标去代表。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
3.1.2 体质的内容
体质的内容包括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
3.2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一方面,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学生握力水平提高,部分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但另一方面,以上调查和最近的一系列报道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3.2.1 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
2005年与2000年相比,7~18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的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285毫升、303毫升、237毫升、259毫升。
3.2.2 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等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反映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反映力量耐力素质的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反映耐力素质的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等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3.2.3 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7~18岁汉族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另一大因素。
3.2.4 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且有随年龄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的特点。
3.2.5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有调查表明,因心理异常以至自杀身亡的学生占了全国每年自杀人数的最高份额。另外有很多学生因患上了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而辍学。
3.2.6 学生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日益疏远和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差
目前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使许多学生性格倔强、不善于合作、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致使亲情的疏远、友情的淡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与周围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3.3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3.3.1 教育的导向
我们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分数,而分数的背后是读书,是大量的作业和训练记忆的东西。不仅在学校,学生回到家,家长还要加“小灶”。衡量各个学校办得好坏也是看分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好像一个学生的其他方面并不重要,而只是要求他书读得好,分数拿得高。学生从小到大,他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作为上述现象的延伸,由于分数挂帅,造成周围环境,尤其是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方面,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怎么样,有没有可能读名牌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家长很难去认真考虑孩子的身体,觉得没有病、凑合过得去就行了。这种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很难改善学生体质,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3.3.2 饭食方面问题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宣传力度相对不够,营养知识相对缺乏,饮食结构相对不够合理,卫生保健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现在中小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吃早餐、偏食或挑食,而且绝大数中小学生都是在学校吃午餐,学校饭菜品种有限、大锅的饭菜味道也不能满足学生口感需求,最重要的是不能保证营养平衡,这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学生食欲和营养,而晚餐一般也不考虑学生的午餐状况,多数家长认为让孩子吃些好的贵的就是营养,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热量、脂肪的摄入量过多,形成不合理的餐饮习惯。这样的餐饮习惯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肥胖、贫血接踵而来,甚至引起慢性病。
3.3.3 生活方式的转变
现代人出门去什么地方基本上是以车代步,上楼乘电梯,大大减少了活动量;电视、电脑进入普通家庭,使得大部分学生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过长,有一项资料表明,电脑、网络占了学生业余时间的36.2%,活动不足造成学生体质下降。
3.3.4 学生意志品质下降
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学校对他们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有所忽视,致使他们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在体力劳动明显减少的同时,体育活动时间在减少,体育活动的强度也不够。学生在体育课上,天气稍热不愿意动,天气稍冷便怕出去,以各种理由请假。
3.3.5 学校体育教学方面问题
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教法单一、陈旧,缺乏创新精神,难以调动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锻炼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导致综合身体素质下滑,而且还相对弱化了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会妨碍学生们的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增长和心理心态的健康发育。
3.4 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3.4.1 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身心压力和不健康因素,教育部门应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彻底转变,转变专注智育的教育思想,树立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观念,政府部门应该在制度上给予保障,确保关于学校体育、课余体育锻炼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确保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
3.4.2 培养学生饮食健康意识,注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目前我国学生糖、肉类、奶产品等高营养食品摄入量普遍偏高,膳食纤维严重不足,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使得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量偏低。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要注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防止肥胖、贫血和龋齿病等。
3.4.3减轻学生的压力,加强体育锻炼
学生体能素质下降,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可是,当前学生升学与考试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用眼过度、睡眠不足并缺乏体育锻炼,学生从小就没有时间享受运动的乐趣。因此,学校应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锻炼身体的时间,并且体育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4.4加强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应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考试内容应加大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可根据学生参加俱乐部(兴趣组)活动的项目、比赛、培训等进行综合评价,不单一地进行技术、技能测试,体质测试,还可以进行比赛实践测试,技、战术理论测试等多种形式。也可采取学生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