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建筑设计共56页文档
综合行政办公楼的设计
特殊结构设计
1 2 3
电梯井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设计电梯井的位置、形 状和尺寸,以满足电梯的运行和安全要求。
屋顶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造型,设计屋顶的结构形式 和材料,以满足建筑物的防水、保温和隔热要求 。
地下室设计
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设计地下室的形状、尺寸 和结构形式,以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和使用要求。
通风系统设计
包括排风、排烟系统的设计,确保大楼内的空气 质量。
采暖系统设计
根据当地气候和建筑需求,设计合理的采暖系统 。
给排水设计
给水系统设计
满足大楼的用水需求,确保供水安全、稳定。
排水系统设计
包括污水、废水、雨水等废水的排放设计。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确保大楼的消防安全。
05
室内设计
办公室设计
开放式办公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 术语,以便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理解设计方 案。
THANKS。
政府战略规划
政府将综合行政办公楼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中,旨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 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
项目需求
01
02
03
功能需求
综合行政办公楼需要满足 行政办公、会议、接待和 公共空间等多种功能需求 。
面积需求
根据使用单位的需求,合 理分配各功能区域的面积 ,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环保节能需求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排 放。
智能办公系统
采用智能办公系统,实现自动化办公和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08
设计方案展示与汇报
设计方案展示
图纸和模型
展示设计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以及比例模型,让观众对建筑外形 和结构有直观了解。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是指为行政官员和政府部门提供办公和管理服务的建筑物。
它通常是一个政府机构的总部,包含了办公室、会议厅、接待区、各种办公设施等。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结合美学和环境考虑,打造一个符合现代行政管理需要的建筑。
首先,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要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
行政中心是政府机构的总部,需要满足各种办公和管理活动的需求,因此建筑内部的布局要合理,各个功能区域能够相互连接,并且方便人员流动和协作。
充足的办公空间、舒适的办公环境、先进的办公设施等都是必备的。
其次,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还要重视美学和环境考虑。
作为一个政府机构的代表,行政中心建筑应该体现尊严和权力,同时也应该反映政府的开放和透明。
建筑外观可以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以简洁、大气的风格展现其功能定位。
同时,建筑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周围的环境和社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还应该注重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机构是重要的公共场所,安全性非常重要。
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的设置,并确保紧急撤离通道畅通无阻。
此外,建筑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采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等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还可以考虑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
政府机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因此建筑设计可以考虑设置开放式的公共空间,方便市民参与和交流。
同时,建筑设计还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展现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实用性、美学、环境、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合理平衡,才能建造出一座满足行政需要、符合美学要求、并且有益于社会的行政中心建筑。
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政中⼼办公楼⽅案设计说明1.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1.1有关批⽂及⽂件(1)甲⽅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有关地形图。
(2)建设⽤地红线图1.1.2建筑设计规范(1)民⽤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3)民⽤建筑热⼯设计规范 GB 50176-93(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J114-2001(5)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16-2006(6)⾼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范 GB50067-97(8)其它设计规范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书1.2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1.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3.1 建筑(1)设计中严格贯彻执⾏国家和地⽅现⾏的有关⽅针和法规,结合城市环境及城市规划的构想,协调项⽬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总平⾯规划设计强调建筑布局的整体性,景观完整性和视觉上的动态性等原则。
(2)按照国家及武⽳市规范要求进⾏节能设计。
(3)按防⽕规范要求,本⼯程为⼀类⾼层建筑,耐⽕极限均为⼀级。
(4)屋⾯防⽔等级为⼀级,卫⽣间防⽔等级为⼀级,建筑外墙防⽔等级为⼀级。
(5)建筑物使⽤年限为50年。
2 总平⾯设计说明2.1 设计依据2.1.1 《武⽳市城市总体规划》2.1.2 武⽳市规划局城市设计指引2.1.3 《武⽳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1.4 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2.1.5现⾏的国家、⾏业、湖北省及武汉市的设计规范、规程、标准、措施2.1.6 本⼯程采⽤武⽳市城市坐标系,标⾼采⽤黄海⾼程。
2.2 场地概述:本项⽬⼯程地块坐落在武⽳市城东新区集会⼴场以北。
位于城东新区南北主轴线的正中位置。
集会⼴场占地⾯积52659平⽅⽶,本项⽬⽤地⾯积为15751平⽅⽶。
2.3 总平⾯布置2.3.1基本构思及指导思想(1)通过对项⽬的全⽅位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四个⽅⾯的设计理念:1).总体规划上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特点,遵循轴线布局,体现出⾏政建筑的理性与秩序。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项目在鄢陵新区人民西路以北,花园路以东锦绣路以西,基地周围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紧邻鄢陵绿博园。
行政中心是一幢集行政办公、商务展示、会务接待、后勤服务为一体的新时代大楼。
古往今来,行政中心给人传递的感觉一直是肃穆庄严,不可靠近。
在功能布局上,过去都是封闭大庭院式的政府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行政中心应该趋向于开放型建筑布局,对外公开,体现政府“亲民”意识。
所以此次设计在建筑周围利用城市绿化带和基地景观绿化相结合,代替原来冷冰冰的金属栅栏,并且在行政建筑正前方设计有行政广场,方便市民活动,将市民活动和行政功能完美结合,使其既是行政中心,也是市民中心,使广场成为真正富有文化含义的城市公共空间,符合政府的亲民原则。
基地主入口选在了正南方,与行政广场相连接,在整个建筑布局的中轴线上,而且紧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方便基地内与外界联系。
在整个建筑造型上,行政中心的基础形态均为长方形体块,每栋楼根据功能的不同做了一些不同的体块穿插切割。
呆板的石质长方体块,得到改善,使整个建筑得到柔化,建筑整体庄严雄伟,却一改以往行政中心的“堡垒”形象。
“面对群众,贴近群众,打开心扉,一清二白”拉近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体现行政中心最初的设计中心思想--“亲民”。
在功能上,政府县委、人大行政、政协信访在一条东西轴线上,县委政府办公大楼在中心轴线上与行政广场相连接,政协信访办公办公大楼和人大行政大楼分别为主楼东西两侧,且两侧各有连廊与主楼相连接,既相互分离,又方便交流。
主楼顶层为公共娱乐区,为职员休闲娱乐处,并布置可上人屋面和活动室,可供来宾游玩观赏,于此可俯瞰生态广场,内外结合,环境由此得到升华。
主楼前方,礼仪广场东西两侧分别为后勤服务和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有八百人阶梯会议室,并配有200人小会议室,满足日常开会需求。
后勤服务不仅设置有日常员工餐厅,还设有大小包厢和宴会厅,用以招待外来贵宾。
在建筑轴线东西两侧各设计有一个市民广场,不仅可以隔断外界的噪音干扰,也为市民活动提供了场所,拉近了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
某行政办公楼建设设计说明
目录第1章建筑设计说明31.1 平面设计3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4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41.1.3 平面组合设计41.2 剖面设计51.3 立面设计51.4 楼板层和地面61.5 基础和地基71.6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81.6.1 楼梯设计81.6.2 门厅的设计81.6.3 室外台阶91.6.4 门和窗的设计91.7 其它设计101.7.1 散水设计101.7.2 勒脚的设计101.7.3 女儿墙设计10第2章结构设计说明102.1 材料要求112.2 填充墙要求112.3 截面尺寸要求122.4 结构布置要求122.5 计算过程122.5.1 计算简图122.5.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132.5.3 地震作用计算132.5.4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D值法142.5.5 在截面设计时,主要有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14第3章结构计算书153.1 工程概况153.2设计原始资料153.3 材料选用153.4 结构选型163.5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163.5.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163.5.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163.6 竖向荷载计算173.6.1 恒载标准值计算173.6.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93.6.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力计算193.6.3 使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弯矩23第4章抗震计算25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254.2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26横梁线刚度ib和柱线刚度ic计算分别见下表:26 4.3横向水平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和侧移计算294.3.1 横向框架自振周期计算:294.3.2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29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位移计算:30梁柱线刚度见图〔130各柱剪力值:304.3.6 计算柱的反弯点高度yh31柱端及梁端弯矩的计算314.3.8 梁端剪力计算324.3.9 各柱轴力计算334.3.10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力计算334.3.11 各柱边缘处轴力计算33第5章力组合35第6章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386.1框架梁配筋计算:396.2框架柱配筋计算:426.3 现浇板的配筋计算:446.4 连续梁的配筋计算:476.4.1 荷载计算486.4.2 计算简图的确定48截面承载力计算49第7章楼梯设计507.1建筑设计:507.2结构设计:507.3梯段板设计50第8章基础设计与配筋计算538.1荷载计算53.由柱传至基顶的荷载538.1.2.由基础梁传到基顶的荷载538.2基础尺寸的确定538.2.1. 确定l和b53确定基础的高度548.3基底配筋:54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设计总说明
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3)一、工程概况 (3)二、设计依据 (3)三、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3)四、设计指导思想 (3)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7)一、场地概述 (7)二、规划布局结构 (7)三、场地竖向设计 (9)四、交通组织 (9)第三章建筑设计 (10)一、设计概况与要求 (10)二、建筑构思 (11)三、建筑平面设计 (12)四、建筑立面设计 (14)五、室内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运输设施 (14)六、建筑与装修用料 (15)七、卫生间的设置 (16)八、无障碍设计 (17)九、建筑消防 (17)十、建筑节能设计 (17)第四章结构设计 (18)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 (20)一、设计依据 (20)二、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 (20)三、给水系统 (20)四、生活排水系统 (22)五、雨水系统 (22)第六章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 (24)一、设计依据 (24)二、设计范围 (24)三、建筑概况 (24)四、室外气象参数 (24)五. 建筑围护结构对土建热工的要求 (25)六、空调系统设计 (25)七、通风系统设计 (28)八、消声隔振措施 (30)第七章强电设计 (31)一、设计依据 (31)二、设计内容 (31)三、负荷等级 (32)四、负荷统计指标考虑如下: (32)五、供电电源 (32)六、变配电设备选型: (32)七、计量方式及功率因数补偿 (33)八、电力、照明系统: (33)九、防雷及电气保护接地 (35)十、电气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6)第八章弱电设计 (37)一、设计依据 (37)二、设计范围 (37)三、有线电视系统 (37)四、综合布线系统 (38)五、闭路电视监控及安保系统 (38)六、公共广播(兼背景音乐)系统: (39)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详见消防专篇): (39)八、无线覆盖: (39)九、其它 (40)第九章消防设计专篇 (41)一、建筑专业消防设计 (41)二、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 (43)三、暖通专业消防设计 (46)四、电气专业消防设计 (49)第十章环境保护设计 (51)一、设计依据 (51)二、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因素 (51)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51)四、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52)五、劳动保护 (52)六、卫生防疫 (53)七、电气环保设计 (53)第十一章节能设计 (55)一、设计依据 (55)二、建筑节能设计 (55)三、给排水节能设计 (55)四、暖通节能设计 (55)五、电气节能设计 (56)第十二章人防设计 (57)投资估算 (61)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2.建设单位:*市政府3.建设地点:新城二路北侧(见总平面图)二、设计依据1. 项目选址意见<选字第2012-001号>和项目用地选址意见(广土资函[2011]4号)2. 规划意见书<2012规意字---号>及附图3.已确认的建筑设计方案4.工程设计任务5. 新建办公楼功能需求6. 设计合同三、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3.1 设计规模*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主要功能包括:地上办公及地下层停车库、设备用房等。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节点处理技术措施
节点连接设计
针对不同结构类型和节点形式,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和构 造措施,确保节点传力明确、变形协调、安全可靠。
节点抗震性能提升
通过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设置阻尼器等措施,提高节点的 抗震性能,减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节点施工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和验收管理,确保节点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舒适室内环境营造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绿化设计,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 环境。
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创新技术展示
太阳能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 太阳能的利用,如采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 能光伏发电等。
地源热泵技术
利用地下恒温特性,采 用地源热泵技术为建筑 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 实现高效节能。
创新技术展示
07
景观设计与室外环境营造
景观规划布局思路
强调整体性与协调性
景观规划应与建筑风格、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突出主题与特色
根据行政中心的定位和特点,设计具有独特性和识别度的景观,展现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 。
注重空间层次与序列
通过景观元素的组合和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和序列,引导人们感知和体验环境 。
功能布局优化
合理规划了办公、会议、接待等功能区域,提 高了空间利用效率。
绿色建筑理念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了建筑能耗和运营成本。
经验教训分享
深入调研需求
在项目前期应充分调研业主和使用者的需求, 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
强化团队协作
建筑设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应强化团队协 作,确保各专业之间的顺畅沟通。
行政办公楼设计
内墙粉刷
玻璃幕墙自重
女儿墙自重
窗洞重量
门洞重量
铝合金窗自重
铝合金门自重
木门自重
恒载代表值1区3300kN2区 1000kN
3.1.2标准层恒载计算
楼面恒载计算
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
木质地板0.4
100厚现浇楼板
“V”型轻龙骨吊顶0.25
楼面恒载3.55
走廊卫生间3.4
梁自重计算:
1区A、F轴线梁自重
3)楼面做法:20厚水泥砂浆找平,硬木地面。走廊、楼梯、卫生间用水磨石面层,采用“V”型轻钢龙骨吊顶。
4)屋面做法:现浇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 ,2﹪自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 ,两毡三油防水层,撒绿豆砂保护。
5)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他均为木门,铝合金窗。
横向共有6榀框架,由于每榀框架总刚度不同,可先计算每层总地震力,再分配至各框架。因 故可以不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每榀框架承受作用力可按下式分配之各层节点处。 ,计算见表1。
地震力分配1 表 1
层次
1
5
5879
29395
199.12
33.186
2
8.9
5879
52323.1
354.43
59.072
3
20281.6
37.637
4
16.1
1105.4
17796.94
33.027
框架侧移计算用D值法,按下式进行计算: , 。计算结果见表5
框架侧移计算 表 5
(mm)
2.257813
0.647706
0.397951
15.32
371.5
如何做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第一章:项目背景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行政中心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为更好地体现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我们有机会为一个全新的行政中心建筑进行设计,并将其打造成城市的新地标。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背景、需求、设计理念以及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1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区域,包括政府办公区、文化活动区、商业服务区等。
现有的行政中心建筑年代久远,功能不足,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这次设计是基于对城市规划的调研以及对行政办公建筑的深入了解,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绿色节能的行政中心建筑,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展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1.2 设计需求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背景,我们的设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功能需求- 行政办公区:提供政府部门办公的场所,包括办公楼、会议室、接待厅等功能。
- 文化活动区:展示城市文化、历史等信息的地方,包括展览馆、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
- 商业服务区:提供商务服务和便民设施的场所,如商场、餐饮、商务会议中心等功能。
1.2.2 建筑风格需求- 现代化风格:建筑风格现代、简洁、大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符。
- 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要求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 智能化设计:建筑内部设备和系统要求智能化,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1.2.3 城市形象需求- 作为城市的新地标,建筑外观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体现城市的活力和繁荣。
-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文化活动。
第二章:设计理念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前,我们首先对项目的背景和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实现设计效果打下了基础。
在设计理念上,我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1 界面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性和界面性,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满足了不同部门的需求,同时建筑外观设计简洁大气,展现了城市的现代化风貌。
行政中心主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7)第1节建设概况 (7)第2节建筑特征 (7)第3节结构特征 (8)第4节场地特征 (9)第5节施工条件 (9)第二章施工部署 (10)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13)第1节技术准备工作 (13)第2节现场准备工作 (14)第四章土建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5)第1节施工测量控制 (15)第2节土方工程 (21)第3节模板工程 (22)第4节钢筋工程 (28)第5节混凝土工程 (42)第6节脚手架工程 (55)第7节砌体工程 (62)1、施工操作工艺 (63)2、质量标准 (63)3、成品保护 (64)第8节楼地面工程 (65)第9节地下防水工程 (67)第10节屋面工程 (68)1、水泥砂浆找平层 (68)2、保温层施工 (69)3、 PVC防水层 (69)第11节抹灰工程 (71)1、内墙抹灰 (71)2、柱和顶棚抹灰 (74)3、抹灰质量要求 (74)第12节门窗工程 (76)1、木门安装 (76)2、铝合金、塑钢门窗安装 (77)3、填缝: (80)第13节涂料工程 (80)第14节吊顶工程 (81)1、吊顶类型 (81)2、施工操作步骤 (81)第15节外墙干挂花岗岩 (84)1、材料要求 (84)2、作业条件 (85)3、施工操作工艺 (85)4、质量标准 (86)第16节金属饰面板安装 (86)1、放线 (87)2、安装固定连接件 (87)3、安装固定骨架 (87)4、细部处理 (87)5、质量要求 (88)第17节玻璃幕墙工程 (89)1、幕墙安装程序 (89)2、安装控制 (91)3、安装的允许偏差 (95)第18节预应力工程 (95)1、预应力专项施工准备 (95)2、预应力施工 (96)3、张拉质量控制 (101)4、技术措施 (101)第19节后浇带工程 (102)第五章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03)第1节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103)第2节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04)第3节治理质量通病措施 (109)第4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0)第5节安装与土建专业配合措施 (116)第6节冬雨期施工措施 (117)1、冬期施工措施 (117)2、雨期施工措施 (118)第7节降低工程造价措施 (119)第8节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121)第9节施工用水、电计划 (121)第10节临时设施及用地 (127)第六章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应用 (131)第1节现代化管理方法 (131)第2节新技术应用 (131)第七章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配合措施 (134)第八章成品保护措施 (135)第1节成品保护技术措施 (135)第2节各分部成品保护措施 (136)1、框架施工过程成品保护 (136)2、砌筑工程 (138)3、楼地面成品保护 (138)4、装饰成品保护 (138)5、门窗工程成品保护 (139)6、外墙保护 (139)7、交工前楼层成品保护 (140)第九章附表 (140)第十章附图 (146)第一章工程概况第1节建设概况建设单位:xx市行政中心筹建办公室;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xx 市新世纪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第四建安分公司。
某行政办公楼建设设计
目录第1章建筑设计说明31.1 平面设计4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5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51.1.3 平面组合设计61.2 剖面设计61.3 立面设计61.4 楼板层和地面81.5 基础和地基101.6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101.6.1 楼梯设计101.6.2 门厅的设计111.6.3 室外台阶111.6.4 门和窗的设计121.7 其它设计131.7.1 散水设计131.7.2 勒脚的设计131.7.3 女儿墙设计13第2章结构设计说明142.1 材料要求152.2 填充墙要求152.3 截面尺寸要求152.4 结构布置要求152.5 计算过程162.5.1 计算简图162.5.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172.5.3 地震作用计算182.5.4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D值法192.5.5 在截面设计时,主要有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19第3章结构计算书203.1 工程概况203.2设计原始资料203.3 材料选用203.4 结构选型213.5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213.5.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213.5.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223.6 竖向荷载计算233.6.1 恒载标准值计算233.6.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263.6.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力计算263.6.3 使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弯矩32第4章抗震计算51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514.2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534.2.1横梁线刚度ib和柱线刚度ic计算分别见下表:53 4.3横向水平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和侧移计算574.3.1 横向框架自振周期计算:574.3.2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574.3.3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位移计算:604.3.4梁柱线刚度见图(1)604.3.5各柱剪力值:604.3.6 计算柱的反弯点高度yh614.3.7柱端及梁端弯矩的计算624.3.8梁端剪力计算664.3.9 各柱轴力计算674.3.10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力计算684.3.11 各柱边缘处轴力计算74第5章力组合77第6章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826.1框架梁配筋计算:846.2框架柱配筋计算:886.3 现浇板的配筋计算:906.4 连续梁的配筋计算:946.4.1 荷载计算946.4.2 计算简图的确定946.4.3截面承载力计算95第7章楼梯设计977.1建筑设计:977.2结构设计:977.3梯段板设计98第8章基础设计与配筋计算1038.1荷载计算1038.1.1.由柱传至基顶的荷载1038.1.2.由基础梁传到基顶的荷载1048.2基础尺寸的确定1048.2.1. 确定l和b1048.2.2确定基础的高度1058.3基底配筋:107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浦东民乐大居社区2013年公建项目设计方案招标书》2.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设计任务书3.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包括民乐总图则、规划道路河流、性质编号范围等)4.本项目设计时参照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条例和规定: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018—200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l02—200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二、工程概况:1.项目所处社区概况民乐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南部的惠南镇,南侧隔拱极路毗邻惠南老镇,社区南部规划有轨道交通21号线,并在社区东南侧设有轨道交通站点,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规划范围东至城东路,南至拱极路,西到西乐路,北至下盐公路,总用地面积约5.99平方公里。
2.基地范围与现状B05-05地块社区行政管理中心项目位于民乐大型居住社区的北部居中,西临通济路(红线宽度40米),南临拱商路(红线宽度24米),基地北侧为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南侧为商住综合用地,东侧西侧为三类住宅组团用地。
基地为近似长方形的街角地块,东西最长约80米,南北最长约33.6米。
3.自然条件浦东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较足,温度适中。
三、建设内容和设计范围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B10-06地块建设用地面积2670㎡,总建筑面积约2336㎡,包括办公区域1354㎡,对外业务区982㎡。
本次设计范围为建筑物的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包含建筑设计图纸,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等各工种的设计说明。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
特点。盲目选用人工调节,经济费用高。因而,不同气候区—— 如湿热地区与干冷地区的建筑有不同的特征。)
5.现有建筑环境对平面及形体有一定的影响,有时还是决定 性的。
(五)另外,结构、材料、技术、建筑师的创意,社会人士对建 筑的平面和形体均有着重大的影响。
(2) 对称集中式 对称集中式是将核体置于标准层平面中部,两端布置有效使
用空间,构成左右对称的功能格局。 特点是:核体不影响房间采光、通风,横向刚度好,交通方
便。(如日本大阪阪急豪华大楼标准层——图)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
(3) 偏心集中式 将核体集中布置在标准层的一端或一侧,形成偏心集中式布
置。 当核体位于一端时,则另一端为使用空间,使用空间很集中、
空敞,且自由性强。能较好地适应局促、不规则用地,或对建筑 平面和空间有特殊设计要求的情况。
当建筑基地较小,总平面布置中人流、车流受到一定限制时, 常采用核体偏于一侧的布置方式。
(图:一端——可为任意多边形;美国纽约共和银行——场地 限制,立面需采用竖向线条;一侧——香港爱群大厦)
图)因此,选址、布局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给高层 之北侧建筑、环境造成日照问题;尤其地,应避免东西向街的南 侧街道终日阴冷。
另外,现代高层建筑常使用大片玻璃幕墙,会给城市环境造 成眩光;并且,处于高反射玻璃的反射区内,气温会升高10~15℃。 对周围小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
能将两种甚至三种方式融为一体。 它常兼有各种布局的优点,但若处理不好,也会给使用和管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共56页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