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合集下载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实际桩基荷载测试结果和工程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估算方法。

它通过考虑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来确定单桩的承载力。

其中,侧摩阻力是指桩身在土中受到的水平支撑力,桩端承载力是指桩端在土中所受到的垂直承载力。

常用的经验公式包括贝尔传统公式、奥古斯丁公式和桩侧阻力计算公式等。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桩基承载力经验公式:1.贝尔传统公式:Qs=α*Ap*σp其中,Qs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身的有效横截面积,σp为土的有效侧压力,α为桩的减载系数。

2.奥古斯丁公式:Qb=α*Ap*Nc*Sc+γ*Ap*Dp*ScQs = α * Ap * qb其中,Qb为桩端的承载力,Nc为静力触探指数,Sc为静力触探标贯击数校正系数,γ为土的体积重量,Dp为桩端直径,qb为桩侧阻力。

3.桩侧阻力计算公式:qb = α1 * β * γ * Ap * Ls其中,qb为桩侧阻力,α1为桩侧阻力系数,β为桩侧土的活动土压力系数,γ为土的体积重量,Ap为桩身的有效横截面积,Ls为桩身的长度。

以上是经验公式法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它们都能够根据桩基的参数来估算单桩的承载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经验公式法是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估算方法,仅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工程情况。

对于特殊情况或精确计算,静力触探法是更为准确可靠的方法。

静力触探法是一种利用静力触探试验结果来计算单桩承载力的方法。

静力触探试验是指通过将一定载荷施加到桩上,并测量沉桩深度和反力来判断桩基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常用的计算单桩承载力的静力触探法有挑剔集合法、剖分桩身法和直接计算法等。

1.挑剔集合法:挑剔集合法是通过触探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将不同位置处的桩体分为若干剖分段,然后根据静力触探曲线力和沉桩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桩身各剖分段的承载力。

最后,将各剖分段承载力相加得到单桩整体的承载力。

2.剖分桩身法:剖分桩身法是将桩身分为若干剖分段,通过触探数据和剖分段的长度来确定各剖分段的承载力。

桩基承载力计算

桩基承载力计算

第2土层为:粉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30Kpa
层面深度为:1.5m; 层底深度为:.0m
土层厚度h= 1.5 m
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
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4× 1.5 ×30×1= 63 KN
第3土层为:粉质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4Kpa
层面深度为:5.3m; 层底深度为:.0m
土层厚度h= 5.3 m
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
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4× 5.3 ×24×1= 178.08 KN
第4土层为:粉质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50Kpa
层面深度为:11.9m; 层底深度为:.0m
截面积As=.1225m
周长L=1.4m
第1土层为:粉质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30Kpa
层面深度为:1.3m; 层底深度为:.0m
土层厚度h= 1.3 m
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
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4× 1.3 ×30×1= 54.6 KN
总侧阻力设计值QsR=Qsk/γs= 684 KN
端阻力设计值QpR=Qpk/γp= 668 KN
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Qsk/γs+Qpk/γp= 1128.68 /1.65+ 1102.5 /1.65= 1352 KN
──────────────────────────────────────────
★钻孔编号:ZK1
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本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计算过程:
桩型:预制桩、钢管桩

3 桩基承载力计算

3 桩基承载力计算

0.4 -0.01067 -0.00213 0.99974 0.39998 1.190
0.5 -0.02083 -0.00521 0.99922 0.49991 1.487
0.6 -0.03600 -0.01080 0.99806 0.59974 1.784
0.7 -0.05716 -0.02001 0.99580 0.69935 2.082
桩基计算 1、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1.0.8条,地基进行竖向承载力验算时,传 至桩顶面的作用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采用,其中可变作用的频遇值系数均为1.0,且 汽车荷载应计入冲击系数。
单桩桩顶竖向力 桩径
P0 = 12285 kN
d=
2
m
主筋直径
25 mm
主筋根数
45 根
桩基主筋中心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0.075 m
桥台桩基础采用嵌岩桩计算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第5.3.4条,支承、嵌岩桩的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为
式中:
[Ra] = c1Apfrk+u∑c2ihifrki+0.5ζsu∑liqik
岩层的端阻发挥系数 桩端截面面积 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 总端阻力 桩身周长
φ0
=
−(H0
1 α2E
I
×
A2D1 A2B1
− −
A1D2 A1B2
+
M0
1× αEI
A2C1 A2B1
− −
A1C2 ) A1B2
取αh=4.0,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P.0.8查得
桩顶水平位移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问答1、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使用?答1、f=fk+ηbγ(b-3)+ηdγο(d-0.5)式中: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答2 、你想直接用标贯计算承载力,是可行的,承载力有很多很多的计算方法,标贯是其中的一种,但目前规范都逐渐取消了,老版本的工程地质手册记录了很多的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标贯锤击数N确定承载力的公式,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适合你所在地方条件的公式来计算。

答3、根据土的强度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fa=Mb*γ*b+Md*γm*d+Mc*Ck其中Ck为粘聚力标准值,由勘察单位实地勘察、实验确定,在勘察报告上按土层列表显示。

2、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d如何取值?d是地基的埋置深度还是基底到该层土层底的深度?答、d就是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3、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何推导答、你可以到百度文库里面下载一个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里面有详细的给你介绍的!4、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具体符号代表什么?怎样计算?答、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9309.7957)(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0b W d W I E EI d W I c ===⨯=≤式中 α-水平变形系数;Rha——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EI-桩身抗弯刚度,对钢筋混凝土桩EI=0.85E C I 0;ft—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Vx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查表可知;W 0-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 0;d 0-扣除保护层后桩的直径;αE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ρg-桩的配筋率;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m=20MN/m4;b0—桩身的计算宽度(m);Ec—桩身砼的弹性模量(N/mm2);X0a—桩顶允许水平位移(一般取6mm)。

配筋计算()[]5020201232EImb d d d W g E =-+=αραπ)(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 0b W d W I E EI d W I c ===⨯=≤a x ha EIR 0375.0χνα=N3000kn f y '300n/mm2As'10000.00mm2式中 N-单桩抗拔力设计值(N);1.1 桩身只受轴向压力且符合下公式2 轴心受拉a 按承载力计算pc A f N ≤0γ''Sy A f N ≤γ00.9d1.2N0fc9520kN/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766.866H10kn γ00.9 αH60Kn d1.2m NG0Kn ft1270kN/m2γ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5.851145式中 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桩身截面面积(m2)。

1.2桩顶横向力符合下列公式式中H1-桩顶横向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αH-综合系数(kN );d-桩身设计直径(m );NG-按桩顶永久荷载效应计算的轴向力设计值(kN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γm-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A-桩身截面面积(m2);由于上两式不同时成立,不采用构造配筋方法,又因本建筑物属一级建筑物,对抗拔和抗水平载荷能力要求较高,需按下式计算配筋率:1、轴心受压522105.05.15.01d d A f N d H t m G H +∙⎪⎪⎭⎫ ⎝⎛+≤γαγ)(9.0''S y cor c A f A f N +⨯⨯≤ϕdcor380mm l/d17.75φ1Acor113411.49mm2fy'300n/mm2N0kn fc11.9n/mm2As'-4498.656主筋直筋32mm 主筋根数20主筋的截面面积As 16076.8配筋率ρ0.0142222469.92481式中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Acor-核心混凝土的面积; dcor-核心混凝土的内直径;fy'-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值为300N/mm2。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扩展资料: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k≤fa(地基);Qk≤Ra(桩基)。

此时特征值fa、R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板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即γ0S≤R计算,此时地基反力p、桩顶下反力Ni和主动土压力Ea等相应为荷载设计值,要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1.斯托克斯公式(Q=σπd^2/4):
斯托克斯公式是最简单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均质、饱和、饱和度高于85%的细砂土和粉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σ为当地有效应力,d为桩的直径。

2. 牛顿-拉福森公式(Q = 2πNR/ln(R/r)):
牛顿-拉福森公式适用于泥质土、细砂土和砾石土等非饱和土壤。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N为土的可逆孔隙比,R为桩的侧摩擦力,r为桩的顶端摩擦力。

3. 迈士公式(Q = Ap + πNar + Qu):
迈士公式适用于粘土、粉土和砾石土等非完全饱和土壤。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尖端摩擦力,Na为桩周侧摩擦力的修正系数,r为桩的半径,Qu为桩基的无约束压缩强度。

4. 布勒特公式(Q = Ap + Qu + 0.5πNar):
布勒特公式适用于饱和黏土和泥质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尖端摩擦力,Qu为桩基的无约束压缩强度,Na为桩周侧摩擦力的修正系数,r为桩的半径。

5.声衰减公式(Q=σA+πp(Qr)):
声衰减公式适用于黏土和充满水分的砂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σ为当地有效应力,A为桩尖部承载力分量,p为声衰减系数,Qr为桩身表面的剪切摩擦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不同土体和工程条件下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公式。

在实际工程设计和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结合现场勘察和试验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和校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A—桩底横截面面积(m2);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c2=;钻孔桩取c1=,c2=。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pAUlPστ+=21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的周长(m);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A —桩底横截面面积(m2),用设计直径(取计算;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 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查取;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 {[]()}322200-+=h k m R γσλσ[]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查取; 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 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取为;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 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取为;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钻孔灌注桩取为,人工挖孔桩取为。

混凝土桩基承载力计算标准

混凝土桩基承载力计算标准

混凝土桩基承载力计算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其承载力的计算标准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标准。

混凝土桩基承载力计算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桩基承载力计算标准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建设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混凝土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混凝土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是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难点。

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摩擦阻力法该方法主要是依据桩身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来计算混凝土桩基的承载力。

具体计算公式为:Q=KfAfNc,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Kf为土与桩之间的摩擦系数,Af为桩的截面积,Nc为土的承载力系数。

2、端阻力法该方法主要是依据桩底端与土壤之间的压力来计算混凝土桩基的承载力。

具体计算公式为:Q=KpAp,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Kp为桩底端与土壤之间的摩擦系数,Ap为桩底端的面积。

3、综合法该方法主要是结合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考虑桩身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桩底端与土壤之间的压力来计算混凝土桩基的承载力。

具体计算公式为:Q=KfAfNc+KpAp。

三、混凝土桩基承载力计算标准混凝土桩基承载力计算标准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标准。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桩身承载力计算桩身承载力主要是指桩身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其计算应该根据桩身的截面形状、土壤的类型、桩身的长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计算中应该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和适当的参数,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桩底承载力计算桩底承载力主要是指桩底端与土壤之间的压力,其计算应该根据桩底的形状、土壤的类型、桩底的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计算中应该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和适当的参数,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桩身和桩底承载力的综合计算桩身和桩底承载力的综合计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综合计算中应该同时考虑桩身和桩底的承载力,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1.00m,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4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4.2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A—桩底横截面面积(m2);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0.5,c2=0.04;钻孔桩取c1=0.4,c2=0.03。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2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pAUlPστ+=21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的周长(m);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A — 桩底横截面面积(m 2),用设计直径(取1.2m)计算; 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3.1查取;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322200-+=h k m R γσλσ []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3.1查取;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2.1.4取为0.0;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4.3.2-2,取为0.65;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4.3.2-3,钻孔灌注桩取为0.80,人工挖孔桩取为1.00。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1.承载力计算公式:桩基承载力是指桩基能够承受的荷载大小。

常用的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硬黏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黏土的压缩强度,Ac为桩侧部面积,σcd为黏土侧压缩强度。

b.砂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 + As × σcs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砂土的抗压强度,Ac为桩侧面积,σcd为砂土侧压缩强度,As为桩顶面积,σcs为砂土顶面抗拔强度。

c.软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 + Aa × σca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软土的抗压强度,Ac为桩侧面积,σcd为软土侧压缩强度,Aa为桩底面积,σca为软土底面抗拔强度。

2.侧阻力计算公式:桩基侧阻力是指桩基在侧面土体与桩身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常用的桩基侧阻力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锥形桩侧阻力计算公式:Fs=π×L×D×τ其中,Fs为桩的侧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τ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b.圆柱桩侧阻力计算公式:Fs=π×L×D×τ其中,Fs为桩的侧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τ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c.单桩顶阻力计算公式:Fv = d × L × qc其中,Fv为桩的顶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顶板的直径,qc为土的静力锥尖抗力。

d.桩身摩阻力计算公式:Fr=π×L【D^2-(D-2t)^2】×γ×µ其中,Fr为桩的摩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t为桩壁厚度,γ为土的单位重,µ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桩基的承载力计算.doc

桩基的承载力计算.doc

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桩基的承载力计算?以下带来关于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如无当地经验可按下式计算,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Quk=Qsk+Qpk=u∑qsik·li+α·psk·Ap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qsik——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psk——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平均值);Ap——桩端面积。

(2)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Quk=u∑liβifsi+αqcAp式中:fsi——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qc——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桩的直径或边长)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粘性土、粉土取2/3,饱和砂土取1/2;βi——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二)土的物理指标法确定单桩承载力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Quk=Qsk+Qpk=u∑qsikli+qpkAp式中: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规范。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

以上是下面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桩基的承载力计算”等建筑相关的知识可以登入建设通进行查询。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承载力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结构或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或压力。

要计算承载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用上一系列的公式和方法。

咱先来说说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要是不牢固,房子可就危险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或室内土工试验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fa=fak+ηbγ(b-3)+ηdγm(d-0.5) 。

这里的“fak”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是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γ”是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b”是基础底面宽度,“d”是基础埋置深度,“γm”是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举个例子吧,我之前参与过一个乡村小学的建设项目。

那地方的土质条件不太好,所以在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时候,我们可费了不少心思。

当时,我们对土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量各种参数,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数据代入公式里。

那几天,整个团队都紧张得不行,就怕算错了一点儿,影响到学校的安全。

好在最后计算结果还算理想,我们也顺利完成了地基的施工。

再说说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中经常用到。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静载试验确定,也可以按下面的公式估算:Ra=Quk/K ,其中“Ra”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uk”是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是安全系数。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桥梁工程中,为了确定桩基础的承载力,我们在施工现场进行了长时间的静载试验。

那试验的设备可复杂了,一堆仪器连着桩,时刻监测着数据的变化。

大家都守在旁边,眼睛紧紧盯着那些数据,心里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对于梁的承载力计算,那也有不少门道。

比如说,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M≤α1fcbx(h0-x/2) 。

这里面,“M”是弯矩设计值,“α1”是系数,“fc”是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是梁的截面宽度,“h0”是梁截面有效高度,“x”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曾经在一个厂房的建设中,因为梁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计算出来的承载力不够。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标准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标准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类型,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码头、水利等领域。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是混凝土桩设计的基础,在桩基础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标准,以供相关工程师参考。

二、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一)极限承载力法极限承载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计算,来确定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

1.桩的侧阻力计算桩的侧阻力主要是由土与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s=As×fs,其中,Qs为桩的侧阻力,As为桩的侧面积,fs为单位面积的侧阻力。

2.桩的端阻力计算桩的端阻力是由桩底部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b=Ab×qb,其中,Qb为桩的端阻力,Ab为桩底面积,qb为单位面积的端阻力。

3.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是由侧阻力和端阻力共同作用产生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c=Qs+Qb,其中,Qc为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

(二)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一种精确的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通常需要在实际工程中进行试验来确定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

试验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两种。

1.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通过施加静载荷来测试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的一种试验方法。

静载试验通常分为单桩静载试验和桩群静载试验两种。

2.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通过施加动载荷来测试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的一种试验方法。

动载试验通常分为单桩动载试验和桩群动载试验两种。

三、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标准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是我国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其中第五章第5.8节详细规定了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桩基计算公式范文

桩基计算公式范文

桩基计算公式范文桩基计算公式作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计算手段,用于临时和永久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能够分析和确定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桩基计算公式涉及到土壤力学、结构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设计师合理选择桩基型式和设计参数的必要工具。

本文将对桩基计算公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承载力计算公式1.摩擦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摩擦桩的承载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Qf=Af*σf其中,Qf为摩擦桩的承载力,Af为摩擦桩侧摩擦力的有效面积,σf为土体的平均有效应力。

2.立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立桩的承载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Qb=Ab*σb+Ah*σh其中,Qb为立桩的承载力,Ab为立桩底部的摩擦力的有效面积,σb为土体的平均有效应力,Ah为立桩底端的侧阻力的有效面积,σh为土体的平均水平应力。

3.动力触探法计算公式针对没有静力触探数据的情况,可以通过动力触探法估算桩基承载力。

动力触探法计算公式如下:Qd=Cs*Es其中,Qd为动力触探法估算得到的桩基承载力,Cs为触探击数与摩擦桩承载力的关系系数,Es为触探点击能。

二、变形计算公式1.弯矩和曲率计算公式弯矩和曲率是桩基设计中重要的变形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M=F*eK=F*e/I其中,M为桩基的弯矩,F为桩基所受的力,e为距桩顶的距离,K为桩基的曲率,I为桩基的惯性矩。

2.沉降量计算公式沉降量是桩基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变形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s=(Q1-Q2)/Es其中,s为桩基的沉降量,Q1为荷载作用于桩顶时的承载力,Q2为荷载作用于桩底时的承载力,Es为土体的弹性模量。

3.水平位移计算公式当桩基受到水平力时,会产生水平位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x=F*L/Kh其中,Δx为桩基的水平位移,F为桩基所受的水平力,L为桩基的长度,Kh为桩的水平刚度。

以上所述仅为部分桩基计算公式的范例,实际工程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在进行桩基计算时,还需对土壤和桩的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输入,同时需要考虑地表荷载、水平力、腐蚀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端承桩承载力验算手算编公式

端承桩承载力验算手算编公式

端承桩承载力验算一、规范: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二、计算公式:[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C1---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端阻发挥系数,按表5.3.4采用Ap---桩端截面面积底桩,取扩底截面面积f rk---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黏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当frk小于2MPa时按摩擦桩计算(frki为第i层的frk值)C2i---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第i层岩石的侧阻发挥系数,按表5.3.4采用u---各土层或各岩层部分的桩身周长(m)hi---桩嵌入各岩层部分的厚度(m),不包括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m---岩层的层数,不包括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ξs---覆盖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根据桩端frk确定:当2MPa≤frk<15MPa时,ξs=0.8当15MPa≤frk<30MPa时,ξs=0.5当frk>30MPa 时,ξs=0.2li---各土层厚度(m)qik---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试验值,当无试验条件时,对于钻(挖)孔桩按5.3.3-1选用,对于沉桩按5.3.3-4选用n---土层的层数,强风化和全风化岩层按土层考虑三、计算过程1、原始数据桩顶力:上部结构7040.8KN(一孔)盖梁1287KN墩柱648.3870246KN(一根)系梁0KN桩基根数2根桩顶力4812.287025KN2、参数C10.375Ap 1.5393804frk4500kpau 4.398229715mm1ξs0.8n23、地质[Ra]=6545.555418kpa结论:基底岩层单轴极限抗压强度4.5Mpa满足要求表5.3.3-1桩基直径 1.4m搭板358.8表5.3.4注:1、当入岩深度小于或等于0.5m时,C1乘以0.75的折减系数,c2=02、对于钻孔桩,系数C1、C2应降低20%采用桩端沉渣厚度t应满足以下要求:d≤1.5m时,t≤50mmd>1.5m时,t≤100mm3、对于中风化层作为持力层的情况,C1、C2应分别乘以0.75的折减系数桩轴向受压承载力的抗力系数使用阶段 1.25施工阶段 1.25。

最全面的桩基计算总结..

最全面的桩基计算总结..

最全面的桩基计算总结桩基础计算一。

桩基竖向承载力《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2。

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按下式确定:Ra=Quk/K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5.2.3对于端承型桩基、桩数少于4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或由于地层土性、使用条件等因素不宜考虑承台效应时,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2.4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 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2 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3 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4 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当承台底为可液化土、湿陷性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时,沉桩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隆起时,不考虑承台效应,取η=0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方法一:原位测试1。

单桥探头静力触探(仅能测量探头的端阻力,再换算成探头的侧阻力)计算公式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3.3 2.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能测量探头的端阻力和侧阻力)计算公式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3。

4方法二:经验参数法1.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3.52。

当确定大直径桩(d〉800mm)时,应考虑侧阻、端阻效应系数,参见5。

3.6钢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

侧阻、端阻同混凝土桩阻力,需考虑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参见5。

3。

7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侧阻、端阻同混凝土桩阻力,需考虑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参见5。

3.8嵌岩桩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

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

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承载力由后注浆非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后注浆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特殊条件下的考虑液化效应: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当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 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时,可将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桩基承载力计算书

桩基承载力计算书

桩基承载力计算书摩擦桩桩基承载力计算运用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第十二章第四节桩基础规定打入单桩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P】=1/2(U∑l i q sui+A p q pu)【P】-单桩容许承载力U-桩身截面周长l i-桩周第i层土层厚度q sui、q pu-分别为桩周第i层土极限侧阻力和端桩持力层极限端阻力,可查表。

A p-桩端底面积桩的极限端阻力q pu ,Kpa(tf/m2)一、计算参数的选取主要是对q sui、q pu的选取,其他的参数都是已知的。

考虑到安全作保守处理:亚粘土极限侧阻力取15kpa 、中粗砂极限侧阻力取75 kpa 、花岗岩极限端阻力取4000 kpa。

二、进行计算1.亚粘土层桩侧阻力的计算:【P】1=1/2U∑l i q sui=1/2*2*3.14*6*15*1000=282600N2.中粗砂桩侧阻力的计算:【P】2=1/2U∑l i q sui=1/2*2*3.14*10.5*75*1000=2472750N3.花岗岩桩端阻力的计算:【P】3=1/2A p q pu=1/2*3.14*12*4000*1000=6280000N【P】=【P】1+【P】2+【P】3=9035350N=903.535t钻孔桩基础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20),挖孔灌注摩擦桩桩的容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临时结构采用1.5系数)[][]011.5i i P U f l m A σ=+∑ 式中 [P]——桩的容许承载力(kN );U ——桩身截面周长(m ); l i ——各土层厚度(m ); A ——桩底支承面积(m 2); m 0——桩底支承力折减系数; [σ]——桩底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桩基周长: 3.14(1.20.05) 3.925U m =⨯+=; 桩底支撑面积:223.140.6 1.13A m =⨯= 桩底支撑力折减系数:00.3m =各土层的极限摩阻力i f 根据现场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取值;地基容许承载力:[]'02222(43)(6)k d k d σσγγ=+-+,其中:地基的基本承载力:0150KPa σ=(②1#土层);0100KPa σ=(②2#土层);0210KPa σ=(②3#土层) 深度修正系数:2 2.5k =,2'2 1.252k k ==(②1#土层); 22k =,2'212k k ==(②2#土层) 23k =,2'2 1.52kk ==(②3#土层)基底以上土的天然容重平均值(采用浮重度):328.9/KN m γ= 桩径: 1.2d m =[]150 2.58.9(4 1.23) 1.258.9(6 1.2)270KPa σ=+⨯⨯⨯-+⨯⨯⨯= (②1#岩层)[]10028.9(4 1.23)18.9(6 1.2)196KPa σ=+⨯⨯⨯-+⨯⨯⨯= (②2#岩层)[]21038.9(4 1.23) 1.58.9(6 1.2)354KPa σ=+⨯⨯⨯-+⨯⨯⨯= (②3#岩层)钻孔桩P2基本容许承载力:213.93(4.615012.8135 4.9535)1.50.3 1.13196229()196P t t =⨯⨯⨯+⨯+⨯+⨯⨯=> 钻孔桩P3基本容许承载力:313.93(4.945012.8235 4.6935)1.50.3 1.13196231()196P t t =⨯⨯⨯+⨯+⨯+⨯⨯=> 钻孔桩P4基本容许承载力:413.93(5.14509.6835)0.3 1.13270165()1411.5P t t =⨯⨯⨯+⨯+⨯⨯=> 钻孔桩P5基本容许承载力:513.93(5.44509.3535)0.3 1.13270166()1411.5P t t =⨯⨯⨯+⨯+⨯⨯=> 钻孔桩P6基本容许承载力:613.93(3.8450 5.775012.86357.67354.5440)1.50.3 1.13354373()325P t t =⨯⨯⨯+⨯+⨯+⨯+⨯+⨯⨯=> 钻孔桩P7基本容许承载力:713.93(3.3350 6.345012.89359.0335 2.5140)1.50.3 1.13354366()325P t t =⨯⨯⨯+⨯+⨯+⨯+⨯+⨯⨯=> 钻孔桩P8基本容许承载力:813.93(6.33508.1935)0.3 1.13270167()1411.5P t t =⨯⨯⨯+⨯+⨯⨯=> 钻孔桩P9基本容许承载力:913.93(6.03508.2535)0.3 1.13270163()1411.5P t t =⨯⨯⨯+⨯+⨯⨯=> 钻孔桩P10基本容许承载力:1013.93(5.825012.3535 3.5435)1.50.3 1.13196228()196P t t =⨯⨯⨯+⨯+⨯+⨯⨯=> 钻孔桩P11基本容许承载力:1113.93(5.485012.0735 3.8835)1.50.3 1.13196224()196P t t =⨯⨯⨯+⨯+⨯+⨯⨯=> 由上述计算可知,所有钻孔桩基础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
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1.00m,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4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
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
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4.2
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
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
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
A—桩底横截面面积(m2);
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0.5,c2=0.04;钻孔桩取c1=0.4,c2=0.03。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
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2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
p
A
Ul

τ+
=
2
1
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
U —桩的周长(m);
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
A —桩底横截面面积(m2),用设计直径(取1.2m)计算;
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
∑==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 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
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
3.1查取;
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
{[]()}322200-+=h k m R γσλσ []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3.1查取;
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 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
2.1.4取为0.0;
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
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4.3.2-2,取为0.65;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4.3.2-3,钻孔灌注桩取为
0.80,人工挖孔桩取为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