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白鹭的课堂教学设计3篇

open your eyes and see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白鹭的课堂教学设计3篇白鹭的课堂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鹭》。
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首精巧的诗)2、引读第二节:是啊,颜色的配合--,引读第五节:那雪白的蓑毛......正因为白鹭的外形那样和谐、素雅,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和谐素雅)二、引入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请大家把课文拿出来,自己读6-8节,看看能从这几节中找到几幅优美的画?请用简洁的词给它们起个名字。
(板书:钓鱼、瞭望、低飞)2、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
默读6-8小节,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三、学习课文6-8节(一)学习第6节1、(出示第六节)2、教师引导:(1)”钓鱼“,白鹭也成了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请你读第一句好吗?(指导读好:清水田里,悠闲的白鹭伫立着,正在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呢,再读)(2)指导:普通的水田被白鹭一点缀,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画了。
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清水、白鹭、绿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幅画。
(3)(第二句话)鸟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这就叫--和谐,和谐就是美。
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指名再读。
(4)是啊,正如白鹭的身形一样,是恰倒好处,增一点儿则......(生背)而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而设计的“,同样,这也是恰倒好处的。
那么你是否也能照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这一”恰倒好处“呢?(出示句子训练)(5)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和谐的画吧。
《白鹭》教学设计

《白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及其栖息地特点;
(2)掌握白鹭的外貌特征;
(3)掌握白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野外考察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料了解白鹭的生态习性并进行单项探究。
三、课堂教学
1.前导活动
(1)渲染现场采访,让学生看到真实环境中的白鹭。
(2)用图片或PPT给学生展示白鹭的外貌特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引导
(1)以读物、视频或图片等为基础,详细介绍白鹭的生态习性,包括其习性、栖息地及繁殖等方面,使学生对白鹭有更深入的认识。
(2)通过实验或野外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白鹭的生活习性,
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观察报告。
(3)通过课堂讨论或项目研究,引导学生在保护栖息地、防止
破坏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
3.自主学习
(1)在班内或课上分班,让学生合作完成调查白鹭的分布、栖
息地等相关信息。
(2)让学生自愿参加野外考察白鹭。
(3)在课后,鼓励学生针对白鹭进行拓展研究,如制作海报、PPT或汇编故事等。
四、教学资源
(1)图书、视听教材等。
(2)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创意材料。
(3)实地探究、自主野外考察等。
五、教学评价
1.参加课堂活动,合作完成项目研究等。
2.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检验学
生掌握白鹭生态知识的程度。
3.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发现及改正错误,提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语文要素】5、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词句,了解白鹭的形体美,初步感知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重点)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谁能猜出它是谁。
(出示白鹭的图片,生回答)没错,这是白鹭。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过白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白鹭)2、简介作者和白鹭。
(课件依次出示)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学生汇报:白鹭的颜色、精巧的身段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齐读生字词。
(教师重点指导“喙、嗜、铿锵”的读音)(2)指名读课文。
3、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
(重点指导“嫌、嵌”的写法)(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三、赏读第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1、教师范读或让学生自读,让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在作者眼中白鹭是怎样的形象?预设:(1)课文开头写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课文结尾写道:“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篇1教材理解《白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材的精致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到处都表现了郭沫若先生对它的宠爱。
针对对这堂课的教学,旨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教给学生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写作中能敏捷运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白鹭的美,感受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设计理念统编教材注意不仅仅是学问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驾驭,以及看法、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用,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练习说话,并让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运用多种手段切实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感悟美、观赏美、表达美,最重要的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让学生驾驭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能敏捷运用。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 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4.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出示白鹭图片)同学们,你们喜爱鸟吗?喜爱哪种鸟呢?为什么?2. 图片上的鸟你们相识吗?它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
叫白鹭,你们看到它的第一感觉是什么?3.这节课我们一起观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专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板书课题)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致美”1.白鹭这种很常见的鸟,在郭沫若眼中却是一首----“精致的诗”。
《白鹭》教案

《白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 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白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形和姿态,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白鹭》。
2.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及作品。
3.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
- 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对白鹭喜爱和赞美的语句。
4. 深入研读
- 分析作者描写白鹭的美,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美的。
-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义。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6.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
- 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美。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白鹭》是《丁东草》三章(丁东、白鹭、石榴)中的一章,最初发表于1943年2月《文艺生活》第三、第四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过程】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1)听写(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教学设计

《白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作品《白鹭》;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3.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4.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和表达感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2.理解诗歌传达的情感;
3.感受诗歌的美感。
教学准备:
1.《白鹭》的诗歌原文;
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3.诗歌欣赏的音乐或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与白鹭相关的美丽景色的视频或展示白鹭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导入:出示《白鹭》的诗歌原文,让学生先自主阅读。
展示:分段展示诗歌原文,逐句逐段解读,并让学生跟读。
讨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2.为什么诗人选择以白鹭为主题?白鹭象征着什么?
3.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诗歌中的意象给你什么感受?你觉得这幅画面美吗?为什么?
5.诗歌中的情感是什么?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6.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欣赏:播放背景音乐或音乐朗诵《白鹭》,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和诗歌给他们带来的美感和情感。
表达:让学生写一篇感受诗歌的作文,表达他们对《白鹭》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回顾课堂讨论的内容,总结诗歌《白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表达。
巩固拓展:分组让学生选择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赏析和讨论。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精选11篇)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 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宜、鹤” 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出示课件2)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1914年赴日本留学。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
《白鹭》也作《鹭鸶》。
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白鹭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白鹭教案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感受白鹭美丽高洁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抒发感情时所用的方法。
【教材准备】制作简易课件【教学过程】一、读美文1.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一读课文,重在整体感受,注意文章层次。
再读课文,重在体会情感,注意语速。
三读课文,重在读出画面,注意语气。
尤其是注意几个问句的朗读。
2.集体演读。
(女领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女生合)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男生合)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男领诵)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全班合)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女生合)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女领诵)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男生合)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男领诵)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女生合)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女领诵)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全班合)具有生命了。
(男领诵)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全班合)——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女领诵)白鹭实在是一首诗,(全班合)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需要读,美文学习更需要读。
开篇就读起来,层层递进,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越好。
演读的方式,很适合这篇文章,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说形象1.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在作者笔下,白鹭是。
白鹭教学设计 3篇

白鹭(báilù)教学设计 3篇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没有(méi yǒu)见过白鹭,有必要让学生先欣赏一些白鹭的图片,对白鹭有个直观的认识。
本篇课文的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这将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
对于白鹭的美,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shēnkè),有必要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1、有感情(gǎnqíng)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悟(gǎnwù)作者情感的根底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白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这是大文豪郭沫假设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
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
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着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美。
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理解。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件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
2、白鹭的相关视频资料、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背景及白鹭相关资料。
使用教材设想:对于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课文阅读。
《白鹭》教学设计

《白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
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白鹭1、出示古诗张志和的《渔歌子》,杜甫的《绝句》让学生诵读感知。
2.图片欣赏,让学生观看后老师介绍: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
(板书白鹭)2、作者简介: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郭沫(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尝试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多种形式的读)。
白鹤嫌弃嵌入长喙蓑毛清澄框架镜匣恩惠韵味铿锵嗜好适宜望哨朱鹭(2)结合文中句子,理解词语蓑毛:鹭和鹤的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形若蓑衣,所以被称为“蓑羽”,即蓑毛。
镜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其中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
黛:青黑色。
嗜好:特殊的爱好。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白鹭看似很平常,然而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2、作者是怎么描写白鹭的样子的?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己去读一读(读出声音来,自由地读)3.教师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听读并思考:(1)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直接的句子吗?预设:作者喜爱、赞美白鹭。
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有:“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作者围绕白鹭都描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课文说一说。
白鹭教案教学设计

白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并背诵课文《白鹭》。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1.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进行描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2.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2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1.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进行描绘的方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白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白鹭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自主学习(1)课文描绘了白鹭哪些方面的特点?(2)作者为什么喜欢白鹭?3.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
4.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鹭》,谁来说说课文描绘了白鹭哪些方面的特点?2.合作探究(1)课文中的白鹭有哪些特点?(2)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描绘白鹭?3.课堂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合作探究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仿写练习教师给出一个动物,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描绘这个动物的特点。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白鹭》,谁能说说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是如何表达的呢?2.拓展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关于动物的课文,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绘?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白鹭》,谁能背一背课文呢?2.课堂检测教师进行课堂检测,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白鹭》的教学设计

《白鹭》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白鹭》,使学生了解白鹭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白鹭的意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写、表演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物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白鹭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演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白鹭的表演和故事的演绎。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白鹭的图片、课件、故事演绎道具等。
2.教材准备:准备《白鹭》的相关课文和图片。
3.学具准备:学生的绘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a.教师出示一张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貌特征,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白鹭的身体是什么颜色?它的样子像什么?”b.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描写,如“白鹭身体白色,长长的脖子,尖尖的喙…”。
c.教师介绍白鹭的生活习性,与学生一起探讨白鹭是如何捕食、栖息等。
2.整体阅读课文及讲解(约15分钟):a.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白鹭》,并重点讲解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b.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白鹭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小组合作绘画(约2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张白鹭的大图片。
b.要求学生观察和描绘图片中的白鹭,然后用绘画工具展现在纸上。
c.学生互相欣赏和点评,展示各自的作品。
4.小组合作表演(约20分钟):a.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给一段关于白鹭的故事或情境。
b.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工,准备表演。
c.各小组轮流表演,其他组进行观察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5.小结和延伸(约15分钟):a.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白鹭的特点和意义。
b.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描述白鹭时要注意的关键词和描写方法。
c.教师提出延伸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白鹭和其他鸟类的区别与联系。
《白鹭》教学设计9篇

《白鹭》教学设计9篇《白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2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9个词语。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3、能想像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状写中的。
教学重点:目标4。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白鹭的图片。
课前预习:学生能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通过,了解“精巧、适宜、嫌、嵌、镜匣、悠然、嗜好、恩惠”的含义;提前搜集介绍“白鹭”的资料,了解白鹭外形和生活习性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了解古代计量单位“分、忽”,直观感受大小;理解“精巧、适宜、嫌、嵌、镜匣、悠然、嗜好、恩惠、铿锵”等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白鹭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与大自然组成的画面特点,能简要表述这些特点,初步了解作者对白鹭的情感态度。
3、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4、练习记忆并书写“鹤、嫌、澄、韵”等要求会写的汉字。
教学重点:读懂难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并能白鹭的生活特点,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流关于“白鹭”的资料。
要求:能够了解到文中的“白鹭”原指“白鹭”这一类鸟儿中的“小白鹭”,了解“小白鹭”的生活习性特征。
1、板书课题,学生交流资料中对白鹭的介绍。
2、结合预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思考:文中的白鹭具体指的是资料中的哪一类,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并熟读词语。
2、交流理解词语字面意思的情况,对一个词语多个意义学生交流有分歧的,将词语放到句子中,来体会词语在这里应该选择的意义。
其中,学生理解“嗜好”,时结合“嗜”的字形演变历程(嗜,“耆”是“嗜”的本字。
耆,金文(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名词,保持一生的口味。
)造字本义,体会“嗜好”的意思及“喜好”的程度。
白鹭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白鹭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白鹭的生态分类和分布情况。
(3)学习白鹭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白鹭的形态特征:羽毛、嘴、脚等。
2. 白鹭的生活习性:栖息地、食物、繁殖等。
3. 白鹭的生态分类和分布情况。
4. 白鹭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白鹭的形态特征,如羽毛、嘴、脚等,并结合图片、视频进行展示。
(2)讲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如栖息地、食物、繁殖等,引导学生思考白鹭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介绍白鹭的生态分类和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广泛分布。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白鹭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白鹭》、《白鹭洲》等,讨论以下问题:(1)白鹭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选择白鹭作为象征?(3)通过阅读作品,你对白鹭有了哪些新的认识?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白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白鹭的文学作品,拓宽知识面。
5. 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阅读一篇关于白鹭的文学作品,撰写读后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沟通、表达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鹭》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美——诗意导入
1.同学们,人若有情,一云一石皆生命,心若有爱,一花一鸟总关情。
我们来看几幅图,猜到这是什么鸟了吗?
2.像精灵一样的白鹭,美轮美奂。
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写白鹭的诗吧。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美丽的荷塘边,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多么美的画面的啊!
今天我们跟随作家郭沫若先生,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白鹭的优美。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寻美——印象白鹭
1.白鹭留给作者怎样的印象?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一起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作者的喜爱与惊叹之情)
3.作者一落笔,就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诗有什么特点?精巧又怎么理解?(板书:精巧)
三、悟美——传神白鹭(一)借助关键语句,品味“精巧”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看一看,哪些句子写了白鹭的精巧呢?请同学们1.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圈画出体现“精巧”的词
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把自己的感受放到片段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生汇报交流。
我们来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预设: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鹭身段的“适宜”表现在哪儿?
预设: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段话里都提到了哪些鸟?(白鹤朱鹭苍鹭)这些鸟都有些——大,而且——不常见,在作者看来,最美的还是——白鹭。
读一读,看谁能发现作者描写的妙招?(发现“对比”写法。
)(齐读)是的,越是寻常,越是常见,反而让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这种用对比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在本单元下面几篇课文中,我们还会读到。
白鹭的适宜还表现在哪儿?(还有哪些句子写出来白鹭的精巧?)生: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的颜色是怎么搭配的?(雪白、铁色、青色等)这些颜色是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是——増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段。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所以作者开篇落笔就赞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这段话写得妙极了!我们合作来读一读,看能否再次发现作者的写作妙招?(师生合作读)发现了吗?这段话运用了(排比、夸
张)的修辞,传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其实呀,作者是化用了战国时期文学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范读。
齐读。
这段话在写宋玉邻居家的女孩长相如何?排比的句式,夸张的手法,传神地写出来女孩的绝代风华,白鹭的精巧如诗。
孩子们,如果我们饱读诗书,也会下笔如有神哦。
是啊,白鹭的色素、身段如此精巧,只有用诗一般精巧的语言才最适合描写它。
配乐引读。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我们借助关键语句领略了白鹭的精巧如诗的外形美。
(板书:关键语句外形美)(二)想象画面,品读“韵味”
白鹭那韵在骨子里的诗意又在哪里呢?让我们继续品味文字,继续感受。
(板书:韵味)
1.阅读提示。
一读:默读课文6—8自然段。
二品:哪些词句能让你感受到白鹭的韵味,在文字旁圈画批注。
三讨论:同桌合作试着给这几幅画起个名字。
2.交流展示。
◎片段一: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指名读。
(2)短短的文字,却有无限的韵味,这段话中哪些词句特别妙?(钓嵌镜匣等词)(3)在作者眼里,白鹭
像是一位悠然自得的渔翁,它在怎样的环境里,如何悠闲地钓鱼的?你眼前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4)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水田垂钓图)(5)作者用线条勾勒的方法展现了白鹭水田垂钓如诗一般美好的意境,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先请女生读,男孩子,在清水田里……
◎片段二: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白鹭?(悠然)(2)人们说白鹭是在望哨,作者觉得呢?你赞同吗?(3)你眼中的白鹭在干什么呢?想象白鹭看似不安稳,却又十分悠然的样子,说一段话:它是一位“姑娘”,正______,你瞧它,_________;它是一位“妈妈”,正______,你瞧它,_________;它是一位“小伙子”,正______,你瞧它,_________;……(4)白鹭不仅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那悠然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给这幅画取个什么名字呢?(枝头闲立图)(5)白鹭闲立枝头,品性高洁,一起来读。
注意把孤独、悠然、嗜好几个关键词强调出来。
白鹭的韵味还体现在哪儿?
◎片段三: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指名读。
播放图片。
(2)想想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黄昏,乡间的人们在干什么?白鹭飞过的乡间即景又是怎样的呢?出示:黄昏时分—
—(3)理解“清澄”。
清澄一词会让你想到哪些事物呢?(冰,雪,水)如果说大熊猫是憨厚的形象化,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的形象化,那么白鹭冰清玉洁,清莹剔透,这就是清澄的形象化了。
(4)你会给这幅画取什么名字呢?(黄昏低飞图)(5)这翩然若仙的白鹭给娴静的乡居生活增添了几分生趣,几许诗意。
一起读:黄昏的空中——小结:孩子们,我们通过想象画面,领略了白鹭水田垂钓,枝头闲立,黄昏低飞这些不同场景中那韵在骨子里的意境美。
(板书:想象画面意境美)优美的文字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请你选择一段试着背一背。
(三)朗读全文,对话作者情感
(1)如诗如画的白鹭让人回味无穷,可有人还感到美中不足,因为白鹭不会唱歌。
作者怎么看?你怎么看?(2)铿锵的歌声无法与之相匹配,白鹭浑身上下透着精巧,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悠然恬淡的诗意。
它实在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郭沫若先生深受感染,因此写下了这样一篇如诗如画的美文。
让我们和着音乐再读课文,感受这份悠然诗意。
(3)古往今来。
白鹭受到了许多诗人、作家的偏爱。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诗句。
四、移美——拓展阅读
(一)整合阅读《生灵有情》第15页《白蝴蝶之恋》,边读边思考:1.关注第2、6、9自然段,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为这些画面起个名字把。
2.作者借白蝴蝶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与积累
1.背诵课文,摘抄喜欢的段落。
2.带着一颗敏感的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发现寻常事物中触动你心灵的东西,学着作者的样子写一写它。
3.推荐阅读《生灵有情》,进一步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