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陕西省中考作文解析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f94fcc9b6648d7c1c746d4.png)
机密★启用前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瞭望(liào)歼灭(qin)娉婷(png)前仆后继(fù)B.绢本(juàn)着落(zhuó)侦缉(j)深恶痛绝(wù)C.愧怍(zuò)腈纶(qíng)羁绊(pàn)名副其实(fù)D.悄然(qio)孱头(càn)瘦削(xio)强词夺理(qing)【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解答】A.有误,“歼灭”中的“歼”应读作“jin”,“前仆后继”中的“仆”应读作“p”;B.正确;C.有误,“腈纶”中的“腈”应读作“jng”,“羁绊”中的“绊”应读作“bàn”;D.有误,“悄然”中的“悄”应读作“qio”,“瘦削”中的“削”应读作“xu”;故选:B。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旁骛掺合锋芒必露殚精竭虑B.伫立维幕大相径庭振耳欲聋C.殉职抉择人情世故李代桃僵D.慧星练达相辅相承珊珊来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
近几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近几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845bc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1.png)
近几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一、2021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
1. 题目。
题目一:这,是我的节奏。
题目二:______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要求:①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 解析。
题目一:这,是我的节奏。
立意方面:“节奏”本义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在这里可以引申为个人生活、学习、成长等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或者独特的状态。
考生可以写自己在学习上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节奏,比如每天早起背诵课文、晚上复习知识点等;也可以写自己在兴趣爱好发展方面的节奏,如练习书法时先从笔画练起,再到结构等;还可以写自己面对生活压力时调整心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节奏应对等。
选材方面:可以选取自己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经历,像学习数学时从基础公式的掌握到难题的攻克,这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就是一种节奏;也可以写自己参加体育运动,如长跑时调整呼吸、步伐的节奏;还能写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节奏,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家务事等。
题目二:______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立意方面:这个题目强调的是深入了解或体验后的感悟。
引导考生去发现事物背后不为人知或者容易被忽视的趣味。
比如可以是某种传统手工艺,看上去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手工制作,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比表面上看到的更有意思;或者是某个人,表面上可能平凡无奇,但当你深入接触后会发现他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选材方面:如果选择写事,可以写参加一次科技实验,最初觉得只是按照步骤操作,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其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团队合作等比单纯看到的实验器具和操作步骤更有意思;如果写人,可以写身边的老师,表面上老师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老师在课后精心备课、关心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3. 范文(以题目一为例)生活就像一首优美的乐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f218da52ea551811a687c4.png)
•
瘦削(XiaO)
■
强词夺理(qιang)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
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旁莺
掺合
锋芒必需
婵精竭虑
B.伫立
维幕
大相径庭
振耳欲聋
C.殉职
抉择
人情世故
李代桃僵
D.彗星
练达
相辅相承
珊珊来迟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白衣天使们的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阐释阐明诠释)
2020
1.
下列各组词语中,
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瞭望
■
(Iiao)
歼灭(qian>
•
)娉婷(Plng)
•
前仆后继(ft!)
•
B.绢本
■
(juħn)
着落(ZhU6)
■
侦缉(JI)
•
深恶痛绝(Wtl)
•
C.愧柞
•
(zuδ)
睛纶(qfng)
■
羁绊(pħn)
■
名副其实(ftι)
•
D.悄然
•
(qιao)
C.我国空间站将采用在轨组装方式完成建造,建成后为实现空间站正常运营,将发射4般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D.我国空间站具有内部空间大、方便居住等优点,适于在轨进行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 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它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
9.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泄,大家陆续跳下 车来。还未及看淸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 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眾,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 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河景。我也 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宜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而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廉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而不算很阔,最 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而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勾不到 边。漠漠的天穹,下而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上黄,河水是上黄里带一点赭, 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 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埋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龙 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上和枯草上,就探身要 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价分析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8112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e.png)
,富有感染力。
评分标准与得分情况
评分标准
本次中考作文评分采用“基础等级+发展等级”的评分方式。基础等级主要考察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 表达等方面;发展等级则是考察文章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性等方面。
得分情况
从整体来看,大部分考生的作文得分在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立意深刻、选材新颖、语言表达优美的文章得分较 高;而立意浅显、选材陈旧、语言表达平淡的文章得分较低。同时,部分考生在写作中存在抄袭、套作等违规行 为,导致得分受到严重影响。
VS
失分原因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知识点 掌握不够熟练、审题不清、表达不准确等 原因导致失分。因此,学生需要在平时的 学习中加强练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语言 运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05
古诗文阅读部分评价
古诗词鉴赏题目设置及要求
题目类型
陕西省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目通常采用 主观题形式,要求学生结合诗人的其 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
区分度明显
试题在难度设置上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使得不同水平的学 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实际能力。优秀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 的优势,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在试题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 向。
考查内容与目标
语言知识
试题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通过选择题和非 选择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 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在古 诗词鉴赏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诗歌 作品,帮助他们积累诗歌鉴赏的经验;在文言文方面 ,可以加强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 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文学素 养和表达能力。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合唱(含范文及点评)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合唱(含范文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d8ad358b0066f5335b81211f.png)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合唱(含范文及点评)四、作文(50分)23.作文(50分)题目:合唱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
“合唱”是一个范围相当宽泛的话题,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不仅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他人)之间、人与时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和谐,就连物与物的配合、光与影的衬托、声音的协调、色彩的搭配、动静的结合、诗画的融合、音乐的交响……没有一个不与“和谐”相关联的。
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我们要善于选择写作角度,找到生活中对应的人和事,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以叙述感人的故事、描绘优美的图景、倾听真挚的情感、阐述精深的哲理。
【解答】和唱因为和唱,所以美好;因为和唱,所以永恒。
--题记和唱的声音悦耳,和唱的画面爽目;和谐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唱的社会使人们舒心愉悦,使人类文明得以进步。
身心和唱,人际和谐,群己和谐,以及生态和谐,都需要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去守望,守望这美丽的永恒,守望这精神的家园。
季羡林老先生说过:“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是人内心的和唱,心的和唱。
只有和唱的心,才能够处理好同他人的和谐,同社会的和谐,以及同自然的和谐。
”所以,让我们从身心和唱开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可以将真诚缔结成梯。
你拥有诚信的资本,你就可以为世界增添一份和谐。
因为诚信是社会的基石,守望身心和谐,点亮美丽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无一不体现着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画面,人际和唱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合作也应当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在真诚的微笑中,互帮互助、互相提高,让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让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彼此都获益,都携手并进,何乐而不为?守望人际和唱,丰富美丽人生。
花开,有绿叶扶持;月圆,与群星辉映;日出,被红霞映衬。
天地万物的关爱超然于一切事物之上。
2020学年陕西省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解析
![2020学年陕西省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5468b1f01dc281e43af06b.png)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试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星宿(xiù)伫立(chù)慰藉(jí)退避三舍(shè)B.拂晓(fú)收敛(liǎn)自诩(yǔ)期期艾艾(ài)C.揩油(kāi)裨益(bì)明眸(móu)鞭辟入里(pì)D.蓦然(mù)旌旗(jīng)媲美(bì)面面相觑(xù)解析:A项,伫立(zhù);慰藉(jiè)。
B项,自诩(xǔ)。
D项,蓦然(mò);媲美(p ì);面面相觑(qù)。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解析:A项,通宵达旦、顾名思义。
C项,诸侯、莫衷一是、来势汹汹。
D项,白璧无瑕。
答案:B3.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______(制裁扼制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______(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柳暗花明)。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搭配。
首先理解词语的含义,再结合上下文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答案:(1)扼制(2)柳暗花明4.经典诗文补写。
(6分)(1)蒹葭萋萋,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4)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
陕西中考近十年作文题目
![陕西中考近十年作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924174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7.png)
陕西省2014-2024年中考作文一、2014年(一)题目:《答卷》(二)要求:以“答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三)解析:“答卷”既可以指学习中的知识答卷,也可以指人生中的各种经历与考验,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
这个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成长、生活等方面的经历和收获,以及如何面对各种挑战和选择,交出满意的人生答卷。
比如可以写自己在学习上努力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的经历,这是一份知识的答卷;也可以写自己在面对道德抉择时坚守原则,这是一份道德的答卷等。
(四)高分技巧:1.立意深刻: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事件描述上,要深入挖掘“答卷”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如通过一次考试的答卷联想到人生的态度和选择等。
2.选材新颖:避免千篇一律的学习考试类选材,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社会实践、家庭生活等方面选取独特的经历作为“答卷”的内容。
3.结构清晰:可以采用总分总、递进式等结构,开头引出“答卷”的主题,中间详细叙述相关经历,结尾总结升华,强调自己对“答卷”的理解和感悟。
二、2015年(一)题目:《我的老师》(二)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三)解析: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命题作文,以“我的老师”为主题,让学生写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和情感。
既可以写学校里的任课老师,也可以写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其他人,如长辈、教练等。
重点是要突出老师的特点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四)高分技巧:人物刻画生动: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地展现老师的形象和个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独特之处。
事例具体感人:选取典型的事例来体现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关爱或启发,事例要具体详细,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情感真挚:在叙述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情感,如尊敬、感激、怀念等,让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三、2016年(一)题目:《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二)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展示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6ff5f70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c.png)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展示作者:张小军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0年第28期【考场真题】题目:合唱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文题解读】就“合唱”这个独词式命题作文,首先要理解词语内涵。
“合唱”本是音乐术语,属声乐艺术范畴,是以群体歌唱为本体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
“合”有“团结、聚拢、合作、配合、和谐”之意,“唱”有“歌唱、歌颂、赞美”之意。
概而言之,命题就是要考生叙写讴歌真、善、美。
就本次考题,可从“合唱”一词的本意和引申义两个层面入手。
着眼于本意入手。
可以叙写自己参加或欣赏合唱节目,从而由此带来的见闻或感受,进而获得个性化体验或人生启迪。
着眼于引申义入手。
可以通过具体故事,以小见大,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集体、人与国家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彼此相得益彰。
比如,今年“抗击疫情”时,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普通老百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克时艰,“歌唱”了中国实力、中国精神。
此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具体选择哪个文体,需要根据自己的擅长来决定立意角度写作和构思可以参考下面几方面:1.生活感悟角度:一家人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合唱”一首积极奋斗的、迎难而上的阳光之歌。
2.自我成长角度:彼此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成就自我。
3.疫情角度:今年“抗击疫情”时,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歌唱”了中国实力、中国精神,表现了国家富强。
4.传统文化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合唱,戏曲、皮影、剪纸、书法、泥塑……合唱中国文化的赞歌。
【考场佳作一】合唱◎陕西一考生你们都是中国的国粹,一起合唱着中国文化的赞歌!唱不完你的神韵“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唱大戏。
”童年,就知道了你。
那时,我经常跟着奶奶走街串巷去看你,哪里有你,哪里就有我和奶奶的身影。
激动起来了,我也会吼出几句“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随着年龄一天天长大,知识一天天增多,我知道,你有个丰厚的名字叫戏曲。
陕西省2020年中考作文题《合唱》解读分析
![陕西省2020年中考作文题《合唱》解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d162ac7fd5360cbb1adb4b.png)
陕西省2020年中考作文题《合唱》解读分析发表时间:2020-11-13T11:07:28.8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作者:温若谷[导读] 怎样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考场作文温若谷(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怎样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考场作文,一直是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本文以陕西省2020年中考作文《合唱》为例,从破题入手,试图找到快速提高考生应对考场作文的方法。
关键词:陕西省;中考作文;《合唱》;解读;分析考场作文,每位考生面对的题目都是一样的,但写出的文章却千差万别,这其中有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个人阅历的原因,但最直接也最具体的原因则是审题能力的差异。
一、造成考生不会审题的原因写作考场作文,每个语文老师都会在考前叮嘱考生要认真审题、仔细看清题意、注意千万不能出现脱题、偏题等现象云云。
尽管说了这么多,但说实话,收效不大。
大部分考生虽然守住了底线——没有脱题,但这只能算是解决了“温饱”——但求无过,不求有功——顶大只能算是一篇平庸的作文。
原则上来说,这个不能看作是学会了审题。
老师付出了很多,但结果却是“事倍而功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老师虽然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教给学生可具操作性的方法。
结果就是:熟悉的题目会审了,遇到陌生的题目便又犯难了。
在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从来不给考生讲脱题与偏题的问题,因为我知道讲这些除了会束缚住考生的手脚,让考生变得谨小慎微,不敢临场大胆发挥,此外,什么作用也起不到。
我更愿意花时间从正面给考生讲如何审题;也就是说,只要你真正掌握了审题的方法,文章压根就不会出现脱题与偏题,身正还怕影子歪吗?具体到审题,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在题目之中。
这儿所说的“一切”,既包括文章的主题,也包括文章的思路;题目不仅告诉了你应该写什么,甚至还告诉了你应该怎么写。
当然,你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练就这样一双“火眼金睛”,也才能看到这“一切”。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_作文1900字_中考作文指导_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_作文1900字_中考作文指导_](https://img.taocdn.com/s3/m/54fadb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f.png)
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审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题目。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妈妈笑着对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命题解读】通过材料,我们不难提取到以下关键词:成长、坚持、回望、生活、苟且、诗、远方的田野、那片海。
观察这几个关键词,我们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题目。
许多同学应该可以联想到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过的《在山的那边》这首诗。
在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也提到了海的概念,诗歌中所说的“海”是“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也就是说,此诗中“海”指的是理想,指的是成功。
类比材料里的“那片海”,少年的成长、坚持以及母亲的话语都是为了凸显出对“那片海”的追求和向往。
题目中的“海”同样可以象征着梦想、理想。
从引题到题目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引导学生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梦想或信念的追求,并且一个“ 为”字更需要学生写出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
【材料分析】材料前四句: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少年有坚持,有回望。
坚持的可能是追寻;回望的可能是对家,对安稳,对当下的生活的眷恋。
材料中间两段:妈妈笑着对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妈妈的鼓励充满了哲理和希冀,她以一个成年的人角度,告诉即将远去的孩子,生活不只是当下,不只是眼前,也不只是苟且,生活还可以是一种诗意的行走,还可以在远方,还可以是灵魂的深处对生命存在的思考。
材料最后两句:你赤手空拳来到人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2020年陕西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答卷
![2020年陕西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答卷](https://img.taocdn.com/s3/m/796a292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6.png)
2020年陕西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答卷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张纸,初来人世,这是一张白纸,一张人人都有的白纸,而要离开这人世的时候,每个人的纸上就都画满写满了不同的东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答卷满分,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按要求作文。
(50分)题目:我的老师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①文中如需涉及所在区(县)名,一律用“秦岭区(县)”代替;②文中如需涉及学校名称,一律用“陕西三秦中学”代替;③文中如需涉及老师姓名,一律用“姓+老师”代替,如“王老师”。
【解读】20xx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仍然是一道全命题作文试题,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形式上,20xx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相对于20xx年中考作文试题来说少了一段“导引”文字,但却加上了一个“【特别提示】”。
不给考生以“导引”文字的写作暗示,可以给考生“自由发挥”的最大空间,有利于考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出能代表自己最高作文水平的考场佳作。
而新加的“【特别提示】”,则是对写作“要求”中的第“④”条“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的具体的、统一的规定,避免了因“要求”笼统而造成的操作性不强的弊端,也使命题显得更加完美无缺。
其次,在内容上,20xx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延续了往年的“高扩展性”,即命题均能给考生以多种角度入题的可能,有利于考生超常发挥,写好作文。
具体来说,“我的老师”的这道全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狭义的“老师”,即专指给自己带课的教师;二是广义的“老师”,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某个人“有所长”,无论男女长幼,无论身份地位,均可以是“我的老师”;三是比喻义的“老师”,可以是能教给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感悟、引导我们成长的所有事物,如前将一本好书当做“老师”;四是引申义的“老师”,即凡是能对“我”有启迪意义的所有的现象、情境、场景等,都可以理解为“我的老师”。
2020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篇
![2020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e422d401f69e314232948c.png)
2020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篇2020年陕西省语文中考题“稳”中求变,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良好习惯,考察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整套试卷体现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板块,难度不是很大。
字音、字形题不设过多障碍;语段题涉及“提取主干”“关联词”和“词语排序”,是比较常见的考察内容。
名著考察的是《西游记》,这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部名著。
只不过,在阅读这部名著的时候,学生可能更多的关注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几个角色。
本次考察的对象是白龙马,要求学生写出白龙马的品质,选出与白龙马相关的情节。
对有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阅读板块小阅读选取的是与我国新一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相关的前沿科技材料。
选材注重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在题型设计上,2019年非连主观题重点考察的是概括能力, 2020年非连主观题重点考察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两年的非连选择题,都注重了学生“读准”和“读懂”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读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大阅读选取的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黄河一掬》,与2019年的《小铁锤》相比,在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上稍有难度。
尤其是余光中先生把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深沉的历史感融在了细致的情节描述和诗一般的语言中,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从大阅读的设题来看,“环境描写的作用”“加点词语的理解”“结尾段落的作用”等题,都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能力。
只要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情感,有扎实的阅读基本功,就能够灵活应对。
古诗文板块古文选择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属于史传类文章。
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学生比较容易读懂。
虚词用法的考察与以往不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十四个文言虚词,只考察了“以”的用法。
古诗鉴赏考察的是《诗经》里的《关雎》。
2018年的《山行》,2019年的《忆江南》,都相对比较短小,此次考察的古诗文字量比以前有所增加,同时,第二个题目涉及《诗经》“赋比兴”中“兴”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陕西省中考作文解析
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曹公奇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那个地点,跃动着鲜活的生命;那个地点,演绎着动人的故事;那个地点,展现着多彩的生活……
请以〝在那个地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许多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命题意图】
这是一那么〝材料+题目〞式的新型命题作文试题。
题目〝在那个地点〞平实纯朴,简明扼要,〝那个地点〞那个指代方位的代词,能够是实指的,也能够是虚指的;能够是专门大的地点,也能够是专门小的地点。
比如,〝那个地点〞能够是实际中的家乡、校园,也能够是虚拟的理想之地、世外桃源等;能够大到神州、地球,中到陕西、某地,也能够小到家中、教室等。
如此的题目,要紧是为考生提供一个宽敞的平台,让考生依照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去自由选择,自由写作,具有专门大的灵活性。
为了让考生更好的明白得题目,审清题意,试题还在题目前加了一段简要的提示材料:〝那个地点,跃动着鲜活的生命;那个地点,演绎着动人的故事;那个地点,展现着多彩的生活……〞为考生明白得〝在那个地点〞做些参考。
材料提示中能够写〝鲜活的生命〞〝动人的故事〞和〝多彩的生活〞,确实是人、事、物、景等一切都能够作为这篇文章写作的内容。
因此,这那么试题,看似一般平淡,但作为一个地域宽敞、考生状况多样的大型省级考试来讲,恰好显示了它的奇巧特点,它适合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每个人都能有话可讲,有文可写,而且能够突出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专门强的时代性、文化性、开放性等特点。
事实上,我们综观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全卷的话能够看出,作文命题〝在那个地点〞,是与全卷的主题、风格完全一致的。
陕西全卷突出了陕西地域文化特点,从现代文阅读«秦岭»和«秦腔吼起来»,到古代诗文的«战国策»〔节选〕和«农家望晴»,无不突出的是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而作文〝在那个地点〞,实际也是暗扣了陕西地域文化那个特色,考生是陕西全省的,〝在那个地点〞,也差不多上是陕西这片热土,是在陕西这片热土上所发生的故事,因此讲,作文试题与全卷的主题基调是一样的。
如此的命题,既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故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宽敞空间,减少了学生写作的束缚,能够鼓舞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精神。
【构思方略】
这那么试题,是一个具有专门大的写作空间、开放性较强的作文试题,适合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考生。
不管身处繁华的都市,依旧清静的农村、偏远的山区;不管是家庭贫困,没有文化背景,依旧家庭富裕,书香门第;不管是学习程度好,依旧学习较差些……〝在那个地点〞那个命题,对每个考生来讲,差不多上平等,公平的,审题上没有多大的障碍,所有考生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来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
第一,要确定自己作文中的〝那个地点〞具体指代的是什么,是祖国大地,是家乡故土,是学校,是教室,是社区,是街道,是村庄,是田野,是家庭,是房子,是书本,是语文,
是梦境,是理想,是心中……〝那个地点〞具体指代的地点,就限定了你作文的取材。
能够选择大的地点,也能够选择专门小的地点。
因此,有些作文也可能不具体点明〝那个地点〞是什么,但读者仍旧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那个地点〞。
只要能够确切讲明〝那个地点〞,写〝在那个地点〞的内容,贴合题意就行。
其次,确定了〝在那个地点〞的具体所指,关键依旧要选择写作的内容,写〝那个地点〞的事、人、物等,试题的材料给了我们专门好的提示:〝那个地点,跃动着鲜活的生命;那个地点,演绎着动人的故事;那个地点,展现着多彩的生活……〞这对考生的审题、选材有着极为有利的关心,原先,〝在那个地点〞那个题目,能够写〝鲜活的生命〞,能够写〝动人的故事〞,能够写〝多彩的生活〞等等,只要考生能够把所写的这些内容放在〝那个地点〞即可。
第三,立意的角度能够自由确定。
因为那个命题作文具有庞大的写作空间,因此,立意的角度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能够讴歌〝那个地点〞鲜活的生命,能够表达〝那个地点〞动人的故事,能够描写〝那个地点〞多彩的生活;能够赞颂〝那个地点〞的美好,能够鞭挞〝那个地点〞的丑恶,能够讽刺〝那个地点〞的虚假;能够抒写〝在那个地点〞的思想情感,能够表达〝在那个地点〞的情绪态度,能够展现〝在那个地点〞的美好经历;能够刻画〝在那个地点〞的人,能够记录〝在那个地点〞的事,能够记录〝在那个地点〞的物……依照〝那个地点〞的具体指代和所写内容来立意,立意的角度尽量小些、具体些,如此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更充实些,更丰富些,更生动些。
第四,精心构思自己的作文。
考场作文时刻有限,要有亮点,精心构思是关键。
许多高分作文确实是因为构思巧妙、新奇,因而触动了阅卷者,才获得了高分。
比如,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前面有题记,中间内容充实丰富,后面又有尾声,使得文章结构专门完整;为了表现比较复杂宏大的或者时刻跨度较长的事件,往往只在整个事件的大海中撷取几朵精美的小浪花,通过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表现事件的整体,这时候往往用小标题的形式,通过几个并列的段落达到目的,使得结构整齐美观;还有用倒叙式、双线式等方法结构文章的,同样是文章结构显得不出心裁。
第五,在文体上,考生也能够依照自己的特长,写成记叙文、散文,甚至小小讲、诗歌等都能够,试题对文体并没有过多要求,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充分发挥。
然而不管写成什么文体,一定要是自己熟悉的、擅长的、能够把握的文体,不要为了所谓的〝创新〞,写自己不擅长的文体。
再者确实是文体特点要突出,不能写成记叙不像记叙、议论不像议论、散文不想散文的〝四不像〞文体,记叙文就突出记叙文的要素,散文就突出散文的特点,议论文就突出议论文的要求,不管写成什么文体都要符合那个文体的要求,突出该文体的特点。
第六,在表达上,要做到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
语言表达是衡量作文好否的重要标准。
再新的立意,再巧的构思,再好的素材,假如语言平淡无味,或者拖沓累赘,行文缺乏文采,没有好的语言来表达,那也无法成为优秀的作文。
凡是考场上能获得高分的作文,无不是语言表达好的作文。
因此,语言一定要准确、生动、形象,句子要通畅流利,要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表达富有文采。
第七,要想在考场中取得高成绩,写作时的一些超常突破也能是你的作文获得青睐。
这些超常突破,确实是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要专门突出,因那个特突出的特点而获得高分。
能够是立意的角度新颖专门,像把〝那个地点〞定位为〝心中的隐秘花园〞〝语文殿堂〞等;能够是结构专门巧妙突出,如小标题的结构形式;能够是内容素材专门专门,如写古人项羽、俞伯牙和钟子期等;能够是语言专门杰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等;也能够是文体专门专门,像小讲、诗歌等等。
某一方面的超常突破,往往就能赢的考场作文的高分。
总之,关于像〝在那个地点〞如此一个较为开放的作文试题,要写好它,就需要细心审题,巧妙构思,精心选材,准确表达,只有如此,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