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毒副反应与处理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86833c804d2b160a4ec014.png)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奋乃静:
l 适用于老年或伴有心、肝、肺、肾等躯 体疾病者。
l 常用剂量12-40mg/d,维持量10mg/d左右 l 主要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副反应,如急性
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氟奋乃静葵酸酯
l 肌内注射:12.5-25mg。以后根据病情需 要与耐受情况每2-4周重复一次。巩固治 疗时,可根据病情需要与耐受情况,每 3-4周肌内注射50mg。
2.常见典型抗精神病药
l 氯丙嗪:主要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 症及具有精神运动兴奋症状群的其他疾病。 对消除幻觉、妄想、思维、行为异常疗效 显著。
有效剂量300-600mg/d
主要不良反应:口干、直立性低血压、心
动过速、困倦、皮疹、震颤、肌强直静坐 不能及闭经。偶尔有药物肝功能异常及粒 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副反应。
舒必利(止吐灵):
l 小剂量(400-600mg/d)有抗抑郁作用,治 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需较高 剂量(600-1200mg/d)。
l 剂型包括口服片剂和针剂。 l 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五氟利多:
l 长效口服抗精神病药。
l 首次20mg,间隔7天,酌情加量,常用 治疗量40-60mg/w,好转后20mg/w 维 持。
l 复合制剂,由氯普噻吨和美利曲辛组成; l 适用于各种焦虑,抗抑郁作用相对较轻; l 成人每天2片,早、午各一片; l 老年人晨服1片。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三、心境稳定剂
l 又称抗躁狂药,是指对于躁狂发作具有治 疗作用,并对躁狂或抑郁发作具有预防复 发的作用,且不会引起躁狂与抑郁相互转 相或导致频繁快速循环发作的药物。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a0e8d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b.png)
• 五.碳酸锂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 1、神经系统: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缺
乏主动性;手指细颤,粗大震颤提醒血锂浓度靠近中毒水 平;意识障碍。
• 2、肾:多尿、烦渴。 • 3、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 坚持服药意义:
•
精神疾病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疾病难以根治,长
久以来治疗经验告诉我们,这类疾病唯有坚持遵医嘱服药
,主动配合治疗,才能维持健康,不然极易造成疾病复发
,病情加重。所以坚持服药,含有至关主要意义。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16页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17页
• 1、惯用有氟伏沙明、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
乐特)、舍曲林(左洛复)、西肽普兰(西普妙)等。
• 2、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腹
泻。其它不良反应可能有失眠、焦虑、口干、头痛、多汗 等。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6页
• 九、常见由精神科药品引发锥体外系(EPS)副
• (4)勉励患者家眷监督患者服药,也勉励患者按计划服
药。
• (5)其余参考抗精神病药治疗护理。
• 抗抑郁药治疗护理
• (1)药品不良反应:与用量大小相关,全部抗抑郁药宜
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直到抑郁症状得到控制。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9页
• (2)慢性病人在用药同时,应注意社会心理康复,以提
排便。
• 怎样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 1通知病人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
抗生素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预防与处理
![抗生素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bc96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8.png)
抗生素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预防与处理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尽管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们也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因此,正确预防和处理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种类和表现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可能产生不同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一般而言,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过敏反应和药物相关反应。
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使用抗生素后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这类反应可以从轻微的皮疹、红肿和瘙痒开始,也可能进展为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过敏反应的症状,如皮肤变化、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并及时就医。
2. 药物相关反应除过敏反应外,抗生素的使用还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肝肾毒性反应等。
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失眠和焦虑等,肝肾毒性反应则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损害。
患者在用药期间若出现这些症状应予以重视,必要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二、预防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措施为了尽可能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患者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使用,切勿自行购买和使用,以免导致不必要的风险。
患者应根据医嘱的剂量和频次准确使用,不可随意增减用药,更不能中途停药。
2. 注意过敏史在接受抗生素治疗之前,患者应向医生详细提供过敏史,包括对哪些药物过敏,以及过敏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医生将结合患者的过敏史选择适合的抗生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若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应向医生详细告知,以避免可能的相互作用。
三、处理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方法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此情况下,应根据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1. 过敏反应处理对于轻微的过敏反应,患者可暂停使用抗生素,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进行治疗。
毒性反应及防治
![毒性反应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ec96f3a5f0e7cd185253600.png)
3.对荨麻疹累积范围较广者可给予:氢化可的松 2mg/kg静注,最大剂量为250mg;苯海拉明 0.5-1mg/kg静注,最大剂量50mg;10%葡萄糖 酸钙10-20ml静注,每5-15分钟监测生命体征 一次。
胸腔内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发热、剧烈 疼痛、胸闷、呼吸困难以及胸腔积液等, 有致死的个例报道
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处理原则及技巧
重在预防
选择合适的静脉 用头皮针建立静脉通道 用一次性注射器冲入8-10ml生理盐水,检查
注射器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及回血情况,确 认静脉回血良好 确保经脉通畅后,再接化疗药物 静注时缓慢注射,减少阻力 每注射1-2ml应检查有无回血
三、化疗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常引起过敏的化疗药物主要有:L-门冬 酰胺酶、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替尼泊 苷、金属铂类药物及吉西他滨
临床表现:支气管痉挛、气喘、躁动不 安、皮疹与血管性水肿、发热、皮疹、 呕吐、喘咳、呼吸困难。
过敏的处理原则及技巧
预处理 特异性脱敏治疗 局部过敏反应的处理 全身过敏反应的处理
腐蚀性: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疱甚至坏 死如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长春新 碱等
刺激性:足叶乙甙、紫杉醇、博来霉素、顺 铂、氟尿嘧啶 非刺激性
化疗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肿胀、硬结、焦 痂、疼痛
严重者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形成溃疡,甚 至可累积筋膜、肌肉、韧带 、骨骼神 经,导致局部组织大面积坏死,从而导 致功能丧失、挛缩致残
预处理
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9eb2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b.png)
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在医疗领域,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常见但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可能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以引导医护人员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一、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范围内,因用药造成的不良效应,包括药理作用不良、剂量相关、药物代谢过敏、药物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各种表现,且有可能危及生命,甚至造成死亡。
二、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应急预案制定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应急处理队伍和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处理的责任人员和各自的职责,保证在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2) 应急处理流程:明确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保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3) 应急处理设施和设备:保证医院内设施和设备的完备性,以应对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的急需。
(4) 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为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2. 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若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 第一时间停止用药: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停止给药。
(2) 确认药物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用药记录来确认是否是药物不良反应。
(3) 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报告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5) 相应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6) 监测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4e3271da8114431b90dd8f2.png)
(希罗达)
抗代谢药
口服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症(是手掌-足底感觉迟钝或化疗引起肢端红斑,是一种皮肤毒性)、口腔炎、疲乏、发热、
每日总剂量分早晚两次于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200ml吞服,使药物能尽快通过胃部到达肠腔,减少消化道反应,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
用药后不能接触冷水、金属物品,外出时戴口罩、手套,避免冷刺激引起喉头水肿,尽量穿长衣裤,避免阳光照射,同时使用防晒用品防护。
口服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
低温保存,每晚口服100~200mg/m2,单用2~3次,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
5-氟尿嘧啶
(5-Fu)
抗代谢药
0.9%NS或5%GS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腹痛、腹泻、骨髓抑制、脱发,严重者血便、肠穿孔
350ml~500ml/m2输注4~8小时,用药前予甲酰四氢叶酸静滴,开始用药42分钟内滴速240ml/h。
化疗前采用有效镇吐药治疗。
有听力减退、耳鸣、头晕等中毒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
避免接触铝金属。
奥沙利铂
(进口:乐沙定/国产:
艾恒)
杂类
5%GS
500ml
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腹泻、血液学毒性
本药必须在氟尿嘧啶前给药,静脉输注2~6小时。
不要与碱性药物或溶液或氯化物,包括任何浓度的氯化钠一起使用。
与铝接触后会降解,使用奥沙利铂时不能用铝制容器。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
小分子化合物
0.9%NS
主要是心脏反应,偶见腹泻、肝功能异常以及皮肤过敏反应
询问过敏史,过敏体质或对蛋白类生物制品有过敏史慎用。
有严重心脏病或病史者以及顽固性高血压者慎用。
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8bde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4.png)
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给药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正确、及时地处理药物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一、及时辨认药物不良反应在病人用药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特别是出现以下情况时要格外警惕,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1. 突然出现新的症状或症状加重;2. 病情反复波动或复发;3. 不可解释的器官功能异常;4. 心理行为异常或情绪波动;5. 其他病人个体差异引起的异常反应。
若存在以上情况,应考虑可能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
二、停药或减量在确认病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择停药或减量的方式来处理。
1. 停药:对于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中毒等,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2. 减量:对于轻度或可逆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考虑调整剂量,并观察是否有改善。
如果症状得到缓解,可继续使用较低剂量的药物。
三、寻求专业医师指导在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时,病人和其家属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指导。
医师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建议。
同时,医师还可以通过调整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方法等方式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
四、支持治疗措施除了停药或减量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支持治疗措施来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如:1. 对症处理: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症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对于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以给予抗胃酸药或胃肠道保护药物;对于皮肤过敏反应,可以给予抗过敏药物或外用药物等。
2. 药物相互作用管理: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所致。
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3. 营养支持:在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时,营养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饮食搭配、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可以帮助病人缓解药物不良反应,促进身体康复。
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
![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7b39e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1.png)
添加标题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与药物种类、用药途 径、用药剂量以及患 者的个体差异等多种
因素有关。
添加标题
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需要不断完善药品不良 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收集和分析,及时采取 应对措施,减少药品不 良反应的发生和危害。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药物引起的机体器质性损害 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器质性损害尚未恢复 过敏反应:个体差异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管与处罚: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 管,对违反药品不良反应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 处罚,维护药品市场秩序。
关联性评价:确定 药品与不良反应之 间的因果关系
严重性评价:评 估不良反应的严 重程度
普遍性评价:考虑 不良反应在同类药 品中的普遍性
风险效益评价:综 合考虑药品的治疗 效果与不良反应的 风险和效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挑战分析: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和临 床应用的广泛,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和评价标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应对策略:加强药品监管部门的监 管力度,提高医疗机构的监测能力, 加强公众用药安全意识教育
汇报人:
明确药品注册 申请书的目的
和意义
详细描述药品 的成分、剂型、 适应症等信息
阐述药品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结果
说明药品注册 申请书撰写过 程中的注意事
项
强调药品注册 申请书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严格遵守药品 生产法规和标
准操作规程
对原料、辅料、 确保生产设备、
包装材料等质 工艺和检验方
量进行严格把 法的准确性和
促进药品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 的监测、报告和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 并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药物副作用综述
![药物副作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5f39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7.png)
药物副作用综述药物治疗是许多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许多药物也会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药物副作用进行综述,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
常见的药物副作用1. 消化系统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些副作用往往是由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引起的,可以通过饭后服用、减少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来缓解。
2. 头痛和眩晕:某些药物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和眩晕感。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
3. 皮肤反应: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反应常见,如瘙痒、皮疹、荨麻疹等。
在出现皮肤不适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就医寻求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4. 免疫系统问题:某些药物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或过度激活。
这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或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5. 肝肾损害:某些药物对肝脏和肾脏有毒性,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这些器官产生损伤。
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如何应对药物副作用1. 咨询医生:在使用药物前或出现不适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根据个人病情和身体状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调整药物剂量或方案。
2. 遵循服用指导: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上的服用指导进行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3. 注意个人反应:不同人对同一药物的副作用反应可能不同,应密切关注个人的身体反应,及时沟通医生。
4. 不滥用药物:只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或长期过量使用药物,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5.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药物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
结论药物副作用是使用药物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副作用,积极与医生沟通,遵循医嘱,做到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在用药过程中注意个人身体反应,及时处理和调整用药方案,以期更好地治疗疾病。
简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简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04d3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9.png)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对于很多细菌感染的患者来说,其药效显著,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的概述:1.过敏反应抗菌药物的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使用药物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具体症状包括皮疹、瘙痒、呼吸急促、喘息等。
若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并及时进行脱敏治疗,通常可以选择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此外,对于有过敏史的病人更要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2.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为了降低胃肠道反应的严重性,可以在饭后或与食物同服药物。
3.肝脏和肾脏毒性抗菌药物也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长期或过量使用的情况下。
对于肝脏或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并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必要时可以选择毒副作用更小的抗菌药物。
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也会出现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例如眩晕、失眠、头痛、头晕等。
对于此类情况,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抗菌药物。
5.二重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使其更容易受到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导致二重感染。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并尽量避免与肾毒性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6.菌群失调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肠道健康。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地使用,以免引发菌群失调。
对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处理,并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对于任何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等,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同时,老年人、小儿和肾功能状况不佳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更应谨慎,按照剂量测算严格使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
![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d182e05727a5e9846a6178.png)
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在正常剂量和适应证下发生的,属于不可预料事件,不是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药品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客观现象,需要人去观察去分析去避免。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的反应,致畸胎等。
(1)副作用。
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时,伴随其治疗作用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如神经系统的头痛、头昏、眩晕、失眠等;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等;循环系统的乏力、心悸、心跳加快、心率缓慢等;呼吸系统的咳嗽。
药物副作用一般较轻微,机体可以忍受,停药后可消失。
但是,有些副作用对病人是非常有害的,应禁忌使用,如青光眼病人胃痛时,禁用阿托品,因为阿托品可使眼瞳孔扩大、眼压升高而加重青光眼病情,故要避免。
(2)毒性反应。
大多是由于用药剂量大或长期用药造成药量堆积,或滥用、联合用药所致。
药物的毒性反应出现的快慢及严重程度在各个病人身上不尽相同,有的病人受遗传基因影响,对某种药物特别敏感,即使应用很小剂量也会出现毒性反应,一旦出现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去医院检查治疗。
(3)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出现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但与个体体质差异有关。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反应及全身血管神经的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有皮肤骚庠、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可出现哮喘、胸闷心慌、口唇青紫,更有严重者会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如抢救不及时会造成死亡,如青霉素,破伤风,普鲁卡因等药物的过敏。
医学界认为,任何药物不论何种给药途径都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仅仅是概率多少而言。
(4)异质反应。
这与先天遗传有关,可发生溶血反应,多发性神经炎,遇到此类情况,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停药,立即到医院诊治。
(5)致畸胎。
孕妇服用某些药物后,可引起胎儿先天畸形。
致畸主要发生在怀孕初期3个月,尤其是前8周内,如某些抗肿瘤药、激素类、口服降糖药,抗抑郁药、抗组织胺药、镇静药等有致畸作用。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1]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1]](https://img.taocdn.com/s3/m/0b4780fb9e31433239689341.png)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及骨髓抑制或合并严重感染。
静滴30~90分钟,本药稀释后立即使用。
用药期间患者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腹泻的食物和饮料,禁用增加肠蠕动的药物。
VP-16)
抗肿瘤植物药
0.9%NS
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悸、头晕、低血压、脱发
缓慢滴注,不少于30分钟,以防低血压。
替尼泊苷
(威猛VM-26)
抗肿瘤植物药
0.9%NS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
缓慢滴注,时间30~60分钟,以防低血压。
伊力替康
(开普拓/艾力)
抗肿瘤植物药
0.9%NS或5%GS
胃肠道反应:延迟性腹泻(用药24h后发生)
烷化剂
口服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
低温保存,每晚口服100~200mg/m2,单用2~3次,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
5-氟尿嘧啶
(5-Fu)
抗代谢药
0.9%NS或5%GS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腹痛、腹泻、骨髓抑制、脱发,严重者血便、肠穿孔
350ml~500ml/m2输注4~8小时,用药前予甲酰四氢叶酸静滴,开始用药42分钟内滴速240ml/h。
静滴3小时,了解过敏史,给药期间尤其输液开始的15分钟内应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给药前予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预防过敏反应(用药前12h、6h口服地塞米松20mg,用药前30~60分钟肌注非那根25mg、静注西米替丁0.3mg)。
心电监测4小时,测量心率、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观察神经毒性反应。
请列举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请列举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b234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a.png)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1.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时,发生的不良的、与用药有关的反应,包括有害反应和意外反应。
2.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根据发生的机制和临床表现,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预期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时,预料到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2) 意外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时,出现未预料到的不良反应,例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3) 药物滥用或误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指因过量使用药物或错误使用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的免疫性不良反应:是指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药物过敏、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1) 药物过敏: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药物热、药物过敏性休克等。
处理方法包括停药、采取抗过敏措施、及时就医。
(2) 药物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可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药、洗胃、吸收剂治疗等。
慢性中毒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肾损害等,需进行肝肾功能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3) 药物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乏力、视力模糊等。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用药方案、注意饮食调节、休息等。
(4) 药物相互作用:当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增加或疗效减弱。
处理方法包括避免同时使用有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调整用药时间等。
4.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策略(1) 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2)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3)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异常反应,及时就医或交流医生。
5. 结语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对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的了解,能够引起大家对用药安全的重视,避免因不良反应导致的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常用化疗药物主要副作用及处理原则(附WHO分级标准)
![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常用化疗药物主要副作用及处理原则(附WHO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12c6ba87c24028905fc312.png)
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常用化疗药物主要副作用及处理原则(附WHO 分级标准)由于近年来肿瘤化疗的患者急剧增多,各种化疗药物均对生长活跃的组织有毒性作用,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
为了临床医师能及时准确的发现、处理这些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笔者概况出下表需要特别注意的副作用及防治方法(附WHO分级标准),仅供同行参考。
2、博莱霉素BLM;•毒副作用:肺毒性:肺炎样症状、肺纤维化,皮肤反应:指趾关节皮肤肥厚,色素沉着。
发热:38度左右,可自行消退。
3、新一代铂类,包括:奥沙利铂、络铂、奈达铂高发生率不良反应有: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腹泻经对症处理、减量、停药,基本可控制4、长春瑞宾NVB:从外周静脉给药时,刺激大,静脉炎发生率高,切勿外渗。
周围神经毒性:腱反射消失、指、趾麻木、四肢疼痛、肌肉震颤。
骨髓抑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无剂量累积毒性。
5、依立替康:1)急性反应:乙酰胆碱综合征,表现为多汗、多泪、唾液分泌增多、视物模糊、痉挛性腹痛、“早期”腹泻;在用药24小时内出现,多可自行缓解,严重者给阿托品治疗;恶心呕吐常见。
2)亚急性反应:延迟性腹泻,剂量限制毒性,用药24小时后出现,水样便,可带血,发生率80%~90%,严重者占39%;大剂量易蒙停有效;骨髓抑制明显,亦为剂量限制毒性。
6、托泊替康:骨髓抑制明显;4度血小板降低发生率达26%,中位持续时间为5天,血小板降低至最低中位发生时间为15天。
7、草酸铂L-OHP:外周神经毒性:感觉迟钝、异常,遇冷加重,偶见可逆性急性咽喉感觉异常。
与依立替康合用可发生胆碱能综合征(腹痛、唾液分泌过多等)危险,阿托品可以预防。
护理措施:------四禁•禁止用N.S稀释•禁止用冰水漱口和冷食•禁止与碱性药物或溶液配伍输注•制备药液及输注时避免接触铝制品、避开离子8、掌握化疗药物的正确溶酶,保证药物有效性用N.S稀释的药物:氮芥、CTX、VDS、BLM、喜树碱、VP-16、DDP用G.S稀释的药物:MTX、CBP、草酸铂、秋水酰碱、THP、光辉霉素、抗癌锑等。
常见化疗药毒副反应及应对
![常见化疗药毒副反应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0f724aab51e79b8968022633.png)
骨髓抑制-血小板
(一)、头(脑)内出血的预防: 1、养成1 每日大便的习惯,避免用力解便,可 配合软便剂使用。 2、避免感冒,因用力咳嗽会引起脑出血。 3、有头痛、呕吐情形,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必要时,应绝对卧床,在床上使用便器。 5、改变姿势应缓慢,采渐进式活动,如:由 躺→坐,坐→站。
骨髓抑制-血小板
常见化疗毒副反应及应对
1
1.恶心、呕吐
2
2. 口腔炎
3
3.骨髓抑制
4
4. 便秘、腹泻
5
5. 掉发
掉发
掉发只是短暂的 1您可能渐渐地或突然地掉落一地或甚
至全部的头发。短时间内可能自觉会影响外 观,使自己感到很沮丧,不过别担心,一旦 停止化疗后,您的头发又会渐渐地长回来。
掉发
处理方式
预先剪1短您的头发,可使掉发不那么明显、突 然。 准备假发、丝巾、帽子、围巾或适当发饰,在 掉发前先改变装扮,慢慢适应。 整理头发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使用染发剂、 发胶或烫发。 选择较温和的洗发精。
骨髓抑制-血小板
(四)、皮肤出血的预防: 1、避免1 碰撞、割伤及重压。 2、穿着宽松衣物。 3、使用电动刮胡刀,避免用剃刀以预防刮伤 出血(胡子若太长先用剪刀修短)。 4、抽血或打针后,在穿刺部位加压5-10分钟, 直到不再出血,才可放开。 5、抽骨髓后,在穿刺部位加压或平躺一小时 以利止血。 6、观察皮肤变化:是否有出血点,或瘀斑扩 大,若有应通知医护人员。
2
2. 口腔炎
3
3.骨髓抑制
4
4. 便秘、腹泻
5
5. 掉发
口腔炎
4、口3腔、棉可伤棒进口口擦食腔的2食 避干、冰清盐 免疼进,冷水 使洁食( 1痛或 用、在食后二后依 含。或,依进)物医 酒,局立食医嘱 精,破部溃即前使 成损嘱麻以清,疡用 分时醉洁可处减漱 的的处剂口依口漱方自轻。腔先医水口我。使嘱漱水以照可使口。顾使用,用止痛剂 用药物涂于患部。 78、若多嘴摄唇取干水燥分,,
医学常用化学药物及其毒副作用
![医学常用化学药物及其毒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3c11a94afe04a1b071deb3.png)
腹
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饮食;避免进食产气性食
泻
物如糖类、豆类、碳酸饮料等;
的
●严重腹泻时,应先进流质,待腹泻停止后逐渐
护 理
改为半流质直至普食。
措
●肛门护理:排便后用温水及软性肥皂清洗肛门
施
,并保持肛门部干燥;表面涂氧化锌软膏,防止
局部皮肤受损;严重者可用高锰酸钾液坐浴。
●注意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如有异常留标本送检
的
机
呕吐中枢(孤束核、小细胞性网状结构、
制
内脏躯体运动核)
恶心呕吐
抗肿瘤药物
肠粘膜萎缩、变短
肠绒毛受损或剥脱
小肠吸收面积减少
粘膜完整性破坏
消化功能障碍
吸收障碍
化
疗
引
糖类等食物肠内发酵
肠内渗透压增加
起
腹
肠胀气
肠痉挛
细胞间质外液体渗透至肠腔
泻
的
机
发生率75%
腹泻
制
●饮食调整: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少渣食物,
分
生物反应调节剂
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胸腺肽
类
单克隆抗体类
美罗华、赫赛汀
抗新生血管生成剂
其它
酪氨酸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格列卫
细胞分化诱导剂:维甲酸
细胞凋亡诱导剂
化学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
化疗药物的作用
• 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 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 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超过3个月的毒副作用
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毒性消失,机体可恢复正常 毒性发生后持续存在,机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受损可能导致死亡
停药或经对症治疗后能够恢复的各种毒性反应 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低垂,足不 能背屈;近侧上 肢无力;完成日 常动作困难;行 走困难
肌肉无力,只能 卧床
手指或脚趾感觉 到脚踝感觉缺失; 到膝或者腕部感 四肢和躯体感觉
缺失或者减弱
关节定位觉消失 觉缺失;
缺失
感觉异常:烧 灼或者麻木
轻度不适
痛觉消失
严重不适
能力丧重的 3-4级 的外周 神经炎
肝功能异常
皮疹
恶心呕吐
骨髓抑制
外周神经炎
来自国家免费治疗数据库2007年
患者常见肝功能异常原因分析
酒精肝 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 (HBV/HCV/HAV )
严重感染 (结核、细菌、)
自身免疫性肝病
其他
(肝内外胆道梗阻、 肝脏占位、中毒、本
身等)
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物、抗真菌 药、药物等)
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分级:
第三级 (严重)
第四级 (有生命危险)
不影响活 动,不需 要任何医 疗措施或 治疗
日常活动 可能受影 响。可能 需要治疗
日常活动明 显减少,通 常需要治疗、 住院
日常生活严 重受到限制, 非常需要紧 急治疗和住 院
抗病毒药物
常见毒副反应
替换药物
疲乏,头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胀,肾功能 不全,综合征,骨软化,骨密度降低, 合并感染患者突然停用时有可能出现严重 的肝炎加剧
750- 999/μl
500-749/μl
<500/μl
血小板
100000- 124999/μl 50000- 99999/μl 25000-49999/μl <25000/μl
白细胞
2000- 2500/μl
1500- 1999/μl
1000- 1499/μl
<1000/μl
密切监 测患者 血常规
肝功能异常分级
肝功能异常 分级
或(正常值上限 的倍数)
1级
2级
(轻度) (中度)
1~2.5
2.5~5
3级 (重度)
5~10
4级 (潜在生命 威胁度)
>10
(正常值上限的 1~1.5 1.5~2.5 2.5~3.5
>5
倍数)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肝毒性
警惕
安全
RAL
Intergrase inhibitors
常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药物毒副反应和处理
0252
前言
1 2
抗艾滋病药物并不完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普遍存在
是治疗成功的一大重要障碍,也是不能坚持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部分副作用都很轻微而且容易解决
3
不是所有吃同样药物的人会产生同样的或同等程度的副作用
4
有时侯副作用在几周或是几个月后就改善许多,有时则不会
5
药物毒副作用的分类
即刻威胁生命的毒副作用
? 潜在的 致命性毒副作用
急性或短暂副作用
? 在开始治疗的 前几个月内 ? 可以影响抗病毒治疗的 依从性
慢性或长期副作用
? 治疗过程中的 任何阶段都可发生 ? 在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容易出现 ? 也可影响抗病毒治疗的 依从性
副作用的等级
第一级 (轻微)
第二级 (中度)
引发外周神经炎的药物:D4T>>> 其 他药物
维生素B12缺乏 酗酒 糖尿病
其他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
应用其他神经毒 性药物如异烟肼
外周神经损害分级
肌力 感觉
1级 (轻度)
2级 (中度)
3级
4级
(重度) (威胁生命)
下肢轻度无力, 但是可以行走; 腱反射减弱或者 亢进
无法以脚踝或者 脚趾行走;轻度 上肢无力,但是 可完成大多数动 作;反射减弱或 者亢进
抗病毒治疗时代,患 者的肝功能异常很常 见,原因众多
治疗前基线评估治疗 中严密监病因分析适 当处理
浮肿
全身荨麻疹, 血管性浮肿, 轻度支气管痉
挛
局部斑疹
广泛斑、丘 疹
广泛斑、丘 疹伴水疱, 少量粘膜受 累
过敏性休克,喉部 水肿,严重气道痉
挛
广泛水疱,或粘膜 受累, 综合症
过敏反应的处理原则
01
02
03
04
1-2 级细:化可成以本在核给 予抗过算敏,的提基供础真上 观察皮实疹准的确变的化成, 有无增本多报和表进展。 一旦发展到 3-4级,
骨髓抑制,巨细胞贫血,中性粒细胞,胃肠道反应 ,头痛,失眠,疲乏,皮肤和指甲色素沉着,乳酸 酸中毒
高敏反应,综合征,皮疹,肝毒 性,持续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抑郁,神志不 清),高脂血症,男性乳房增大,胎儿致畸
高敏反应,综合征,皮疹,肝毒 性,高脂血症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疲乏,高脂血症 (尤其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转氨酶升高,高血 糖,脂肪分布异常,血友病患者出血倾向,间 期延长,间期延长
血便,或>7 次/天,需要
补液
危及生命(如造成 低血压)
危及生命(如造成 低血压)
危及生命(如造成 低血压)
注:几乎所有的早期都有出现消化道症状,但大多数轻微,或对症治疗后缓解。
过敏反应及处理
过过敏敏性性皮皮疹疹
过敏反应分级
症状
1级
2级
3级
4级
过敏反 应
皮疹
局部荨麻疹
局部荨麻疹, 轻度血管性
严重 病例
所致骨髓抑制的处理
血红蛋白<75 或比基础值减少25%以上
? 出现严重贫血的病人 ? 粒细胞细胞减少的病人
要及时停用
粒细胞细胞计数< 0.75×109 或比基础值减少50%以上
? 输注悬浮红细胞 ? 注射促红素 ? 补充叶酸铁剂 ? 注射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外周神经炎及处理
外周神经炎
远端对称分布的感觉运动障碍 ,治疗 数月后逐渐出现
马上停用引起过敏
的可疑药物, >>
其他药物。
3-4 级皮疹: 可以短期使用 激素 1周
皮疹的局部治 疗:紫草油、 鱼肝油、维生 素E,激素类药 膏等
择期调整方案 重新启动
骨髓抑制及处理
骨髓抑制分级
血红蛋白
1级
8.5-10.0
2级
7.5-8.4
3级
6.5-7.4
4级
<6.5
中性粒细 胞计数
1000- 1300/μl
大量的维生素(B12 ) 神经生长激素
请神经科医生会诊,协助诊治
肝功能损害及处理
肝功能异常 是导致我国患者停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50
45
40
% 35
, 30
率 25
生 发
20
15
10
5
0
43.88714734
导致停药的不良反应
31.97492163 24.76489028
7.210031348 6.896551724
胃肠道副反应的分级
症状
1级
2级
3级
4级
恶心 呕吐 腹泻
<24小时, 间断,不影
响进食
连续,影响 进食,24-
48小时
<24小时, 间断,不影
响进食
频繁,但无 脱水或轻度
脱水
暂时,间断, <4-5次/天
持续稀便或 水样便,5-
7次/天
严重影响进食 >48小时,需 要静脉补液
持续,有体 位性低血压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