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和检查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测量管理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监测与测量的内容、方法、监测记录及监测仪器的计量校正。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监测与测量的管理。
3 定义无4 工作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总体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4.2 综合业务处对各部门负责制定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污染物排放情况及体系运行总体情况进行监控。
4.3 运行保障处负责委托有资格的监测机构对环境进行监测。
4.4 运行保障处负责对日常运行的监督。
4.5 各部门负责对体系的自我监控。
5 工作程序5.1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协调和处理有关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维护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
5.2 综合业务处负责对各部门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法律法规符合情况、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及体系的运行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体系运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5.3 污染物排放监测5.3.1 运行保障处应确定科技馆污水/噪声/油烟/废气等的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及监测标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委托有资格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5.3.2 综合业务处编制和更新“XX科技馆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对照表”,并及时发放至科技馆各部门或登录 OA 内部办公网。
5.3.3 各部门应参照“XX科技馆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对照表”检查本部门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符合性。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4 监测结果的分析对所有监测的报告应进行分析。
运行保障处对照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对监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对超标现象要寻找原因,积极进行纠正。
对满足标准要求的,应分析其违规的风险,对接近排放标准的应做好预防工作。
5.5 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价综合业务处应结合体系运行的检查情况,每年编制一份“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5.5.1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环境监测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管理程序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监测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为了高效、准确地进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管理程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管理程序的作用、流程和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和维护。
二、作用与流程1. 作用环境监测管理程序的主要作用是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程序,可以使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环境保护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 流程(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内容。
(2)采样与分析:按照监测计划进行采样和分析,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与评估:对采样和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估,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及结果的解读和评价。
(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对监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5)报告编制与发布: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并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三、管理与维护1. 管理(1)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管理文件和工作指导,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2)培训与考核:对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对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奖惩,激励其积极性和责任心。
(3)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定期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维护(1)校准与验证: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样品,对监测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
(3)数据存档与备份:建立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四、优势与展望1. 优势(1)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环境保护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环境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1.0目的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和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关键活动进行例行监督、监测,以便判断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并对环境体系的策划、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0范围适用于有计划的对本公司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环境目标和指标等的监视和测量过程。
3.0职责3.1管理者代表监督监视和测量过程,确认监测数据及汇总报告,指示、确认进行不符合时的纠正措施。
3.2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公司环境绩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完成情况的监控、测量及结果的评价,并负责外部监测机构的联络。
3.3行政人事部负责定期对各部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改善要求。
3.4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绩效、环境运行控制、环境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的检查和改善工作。
4.0工作程序4.1监测与测量内容4.1.1环境绩效:判断环境绩效的提高程度,反映持续改进的效果,重点是对环境因素(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和水、电、气、资源等的消耗)的监测(包括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以及控制重大环境因素的效果。
4.1.2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控制: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废弃物收集和处理、重要的耗能设备、危险气体管理、压力容器、消防设施、化学品泄漏控制、车间内有毒气体的控制及火灾、爆炸隐患预防等。
4.1.3目标、指标实现程度监控依据《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或完成程度进行监控。
4.1.4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a.行政人事部每年组织各单位、部门对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污染物排放指标,建设项目、技改项目符合性,消防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有害废弃物的处理,隐患治理等方面。
b.当出现新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时,则按新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监测,旧版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作废。
c.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依据《环境法律法规合规性控制程序》执行。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是一个组织用来评估和监测工作场所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状况的系统。
该程序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环境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和活动:
1.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目标: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和安全指标,例如噪音、空气质量、化学物质浓度、职业病发病率等。
2. 确定监测方法和频率:根据监测目标,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仪器,并确定监测频率和持续时间。
3. 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使用选择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进行监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评估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
4. 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比较:将监测数据与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进行比较,评估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5.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制定适当的改进计划,包括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改善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
6. 实施改进计划:执行制定的改进计划,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7. 定期审查和评估:定期审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程序的有效性,评估改进计划的结果和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8. 培训和意识提高: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意识提高活动,以加强他们对工作场所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的认识,培养安全意识和行为。
以上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活动,通过有效地实施和管理这个程序,组织可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降低职业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环境卫生管理处程序文件
环境卫生管理处程序文件一、引言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城市的环境卫生,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管理处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
这些程序文件涵盖了环境卫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公共区域清洁,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等。
二、垃圾收集程序(一)垃圾收集点的设置根据城市规划和居民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
收集点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景观的地方,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二)垃圾收集时间确定固定的垃圾收集时间,一般分为早晚两次。
早上的收集时间应在居民上班前完成,晚上的收集时间应在居民休息后进行,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三)垃圾收集方式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收集。
收集人员应配备专用的收集工具和车辆,确保垃圾收集的安全和卫生。
(四)垃圾收集记录收集人员在每次收集垃圾时,应记录收集的时间、地点、垃圾量等信息,以便后续统计和分析。
三、垃圾运输程序(一)运输车辆的配置根据垃圾收集量和运输距离,合理配置运输车辆。
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漏性能,确保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和造成二次污染。
(二)运输路线的规划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避开交通拥堵路段和居民密集区。
运输路线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运输过程中的管理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的清洁和卫生。
垃圾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垃圾飞扬和散落。
(四)垃圾运输记录运输人员应记录运输的时间、路线、垃圾量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和管理。
四、垃圾处理程序(一)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根据垃圾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堆肥等。
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充分考虑环保、资源利用和成本等因素。
(二)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处理设施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ISO14001-2015监测和测量程序
环境监测和测量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进行例行监控与管理,以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控制。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等的监控与管理。
3.0定义:(无)4.0职责:4.1相关部门负责对废弃物进行区分,并分类放置。
4.2财务部门负责统计水、电的使用。
4.3行政部负责统计废弃物的处置情况,并负责对废弃物进行处置,目标和指标的统计。
4.4管理者代表负责联系法定监测单位,对公司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与测量,并负责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4.5仓库负责原材料消耗统计。
5.0作业程序:5.1监测与测量的项目及计划公司确定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测,由行政部负责制定《环境监测与测量计划》(附件一),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监测与测量的项目及监测计划并经总经理审核。
监测与测量的项目和频次可按以下方式进行:5.1.1噪声的污染(1次/年)5.1.2一般废弃物处理(一般1次/季度)5.1.3危险废弃物处理(一般1次/12个月)5.2监测、测量项目的实施5.2.1噪声的监测和测量委托由管理者代表与外部法定监测机构联系,并确定其具有足够资格和能力实施测量项目,待监测和测量后,管理者代表要求其提供书面报告,同时对其监测报告进行评估,对超标项目提出纠正措施并进行整改;5.2.2公司内废弃物的处理情况由行政部负责每月进行分类统计,并安排特定的位置统一存放废弃物,集中后定期联络有资质的专业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并将其处理结果用《废弃物处理记录表》进行记录;普通生活垃圾依据厂房租赁合同,由工业区统一处理;5.2.3公司生活污水按工业区规划由工业区统一处理达标排放,本公司对工业区作为相关方处理,对其环境施加影响。
5.2.4仓库负责对供应商回收的一般废弃物进行登记,由采购部对供应方施加环境影响。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0目的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以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所有区域和所有活动的环境、健康安全绩效监测过程的控制。
3.0职责3.1品训部归口管理本程序。
3.2各部门负责相关监测活动的具体实施并将结果报送到品训部。
3.3管理者代表监督、指导本程序的实施。
4.0工作程序4.1主动性监视和测量4.1.1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的监视和测量品训部每年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填写《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记录表》,管理方案完成后一个月内,由品训部进行验收,记录验收结果。
4.1.2运行控制情况的监视和测量(1)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规定的专项活动和专门区域的运行控制情况进行综合检查;①品训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司各部门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②各部门每周至少一次对本部门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
(2)检查可分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检查等。
检查人员应将检查结果计入《运行控制绩效检查表》中或形成书面报告。
4.1.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的监视和测量品训部按《合规性评价程序》中的有关规定,每年对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评价,形成合规性评价记录。
4.1.4人力资源部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4.1.5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关键特性监测当前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监测重点为:①废水:员工食堂污水处理站出口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②电梯年检。
③消防设施设备的年检。
4.2被动性监视和测量4.2.1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伤亡事故、事件、职业病或其他不良绩效后,按《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规定,及时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和报告。
4.2.2被动性监视和测量的内容包括:①伤亡事故、事件以及职业病对员工健康的危害状况;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不良绩效和体系失效情况,如相关方投诉、财产损失或执法机关的批评与处罚等;③员工的健康情况等。
QP-29 环境监测管理程序(FSSC22000 V6.0)
1.目的确保工厂内部环境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保障食品生产的安全、卫生与质量。
通过实施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采取针对性的纠正措施提供依据,以达到优化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过程和所有区域的全面环境监测,具体包括:1) 车间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噪声、粉尘、细菌数等指标。
2) 原材料与添加剂:对用于食品生产的原材料和添加剂进行质量检测。
3) 工艺用水: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用水进行水质检测。
4) 设备与工具:对生产设备、工具和包装材料进行卫生和质量检测。
5) 人员卫生:对员工的手部、衣物以及操作习惯进行卫生监督。
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3.1.1 负责确定环境监测组成员及环境监测组长,批准环境监测计划。
3.1.2 负责评审环境监测结果,并向总经理汇报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任何改进的机会及变更的需要。
3..3 负责审批纠正措施产品,监督各部门实行纠正措施。
3.2 HACCP小组:3.2.1 负责组织开展环境监测与实施工作,整理、保存环境监测记录。
3.3 各部门:3.3.1 负责配合环境监测与实施工作的实施,纠正环境监测发现的不合格。
4.工作流程4.1 环境监测指标:需制订各类环境需要监测的计划,并定期对监测计划进行评估和修订,至少保证每半年对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根据评估结果,对监测计划进行修订,以提高环境监测的效果。
必要时对监测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以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环境监测和涉及的内容,建立相应的测量指标:1. 化学指标:包括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中的化学成分、工艺用水的有害物质等。
2. 物理指标:如温度、湿度、噪声、光照等。
3. 生物指标:如空气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员工手部的微生物数量等。
4.2环境监测方法1. 化学指标监测:通过空气采样器、水质分析仪等设备进行现场采样,再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对人体的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建立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相关内容。
环境监测的类型和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测需对工作场所的气态、液态、固态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对噪声、光照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测量。
具体的监测项目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气体检测气体检测是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有甲醛、氨气、硫化氢、氰化物等。
气体检测的方法包括空气取样、吸附管检测、传感器检测等。
其中,传感器检测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实时监测气体的浓度并报警。
粉尘检测粉尘检测是对环境中的粉尘、烟尘等微小颗粒物的监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飘尘计法、静电称重法、过滤重量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出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和粒径,从而评估环境的安全性。
噪声检测是对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
通过测量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可以评估员工是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光照度检测光照度检测是对环境的光照程度进行监测。
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需要,可测量不同的光照度。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光度计、照度计等。
温湿度检测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对于无法控制的温湿度,需要对其进行监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温湿度计、温度计、湿度计等。
监测数据的管理对于上述监测项目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管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报告等环节。
下面将就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对各个监测项目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可以使用手动或自动记录方法进行采集。
手动记录方法包括使用纸质记录表、电子表格等方式。
自动记录方法是通过传感器等自动采集数据。
对于各个监测项目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以备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数据存储包括硬件存储、网络存储、云存储等方式。
选择存储方式需要考虑数据量、机密性等因素。
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制度范本
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规范环境监测工作,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环境监测工作,包括环境空气、水质、土壤等的监测工作。
第三条环境监测工作组织1.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有相关的资质和能力。
2.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建立全面、连续、规范的监测体系。
3.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的质控体系,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四条环境监测工作程序1. 环境监测工作程序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环境监测工作程序应当包括监测计划编制、监测设备采购、监测点设置、监测数据处理等内容。
3. 环境监测工作程序应当建立监测数据快速反馈和应急响应机制。
第五条环境监测工作设备1. 环境监测工作设备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检定证书,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
2. 环境监测工作设备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3. 环境监测工作设备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储和保护。
第六条环境监测工作数据处理1. 环境监测工作数据应当及时、准确地采集和记录。
2. 环境监测工作数据应当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3. 环境监测工作数据应当进行安全的存储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和篡改。
第七条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控制1.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现场质控、实验室质控和数据质控等。
2.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第八条环境监测工作报告1.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公开。
2. 环境监测工作报告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预警。
3. 环境监测工作报告应当建立反馈机制,接受相关部门和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第九条环境监测工作责任追究1.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监测数据出现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追究。
2.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建立激励机制,对出色完成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奖励。
三体系认证之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THS/QESM-02-21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安全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测与测量,以反映实施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环境/安全绩效,包括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有关运行控制的有效程度,本程序适用于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监测与测量的管理。
2. 职责2.1质安部负责污染物排放及生产活动有关的环境/安全监测与测试管理。
2.2财务部负责能源资源的监测与测量管理。
2.3 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的运行控制的日常监测。
3. 工作程序3.1监测与测量的关键特性与参数的确定3.1.1 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的监测的类型与因子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a) 生活污水COD cr、NH3-N。
b) 噪声。
c) 废水。
3.1.2 能源的监测与测量,主要包括水耗、电耗等。
3.1.3其他运行控制的监测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据运行与活动的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的参数,所选择的参数能反映出运行控制的要求。
3.2监测内容、方法和频次3.2.1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的外部监测。
a) 生活污水排放口污染因子由县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监测因子为:COD cr、NH3-N,监测频次为不定期监测。
b) 噪声每二年监测一次,委托市(区)监测站测试。
3.2.2 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情况的测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与频次执行《能源资源管理程序》规定并由财务行政部每月进行测量结果的分析,以指导各部门的节能降耗工作。
3.2.3 质安部负责组织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完好、正常情况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3.2.4 管理者代表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和方案实现程度,以及运行控制状况进行例行环境/安全巡查和监控,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纠正与预防。
3.3 评价污染物排放的标准3.3.1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为上海市《污水排入合流管道的水质标准》。
3.3.2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环保检测管理制度
环保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规范环境检测行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环境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环保检测机构、环境监测站等。
第三条环境检测工作应当遵循真实、准确、科学、公正的原则,切实保障环境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四条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检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环保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第五条环境检测工作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各项工作按照程序规范进行。
第二章环保检测管理体系第六条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建立环境检测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检测计划、样品采集、检测分析、数据处理等环节,并规定各项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第七条环保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内部审核、数据验证等环节,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环保检测机构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环境检测工作的进行。
第九条对于环境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环保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抽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环境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十条环保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等环节,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
第三章环保检测流程第十一条环境检测包括采样、分析、测量等环节,各项工作应当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第十二条环境检测的采样工作应当选择合适的样品点和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第十三条采样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包括现场标识、包装、保存、运输等环节。
第十四条环境检测的分析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分析时应当遵循正确的分析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比性。
第十六条环境检测的测量工作应当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和检查管理程序
XXX公司环境监测和检查管理程序XXX/NH/ Q3—CX—04(A)拟稿:能源环保部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6年5月日XXX公司环境监测和检查管理程序XXX/SA/ Q3—CX—12—01(A)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确定的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监测和测量。
第二章第三条能源环保部负责组织对本公司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测量工作。
第四条负责配合生产安全部做好本部门环境管理体系的监测和测量工作。
第三章第五条环境监测(一)监测目的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要求的符合情况;2、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3、检查程序作业文件的执行情况;4、环保设备的维护、使用、情况。
(二)实施监测1、生产安全部针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所列的重要环境因素,编制《环境监测计划》对重要环境因素(噪声、空气质量、水质等)外委市环境监测站等有资格的部门进行检测。
2、检测频率:确保每年度不低于1次,每次间隔时间大于4个月。
3、生产安全部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后,将意见转告相关部门,以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4、生产安全部日常应对相关部门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查。
检查频次:每月度检查≥2个单位/部门, 确保每年度各单位或部门至少被检查≥1次。
5、动力厂按照水、电、气等类,每月统计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公司的能耗,填写《能源使用统计表》,动力厂部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第六条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出现的存在或潜在的环境不合格项时,各单位或部门负责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出现的存在或潜在的环境不合格项时,各单位或部门负责及时上报能源环保部组织处理, 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公司有关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
环境绩效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修订履历※※1.0 目的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的方法进行规定,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0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0职责3.1品保部:负责对公司总体环境目标、指标达成情况及法律法规符合性进行监控与评价;3.2管理部负责联系有关机构或部门对本公司废水、噪声、废气等的监测。
3.3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重大环境因素实施运行控制以及日常监督与检查,并对环境目标、指标达成情况及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4.0程序4.1 制定《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
4.1.1每年年初,品保部根据本公司目标、指标和相关运行控制程序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制定或更新《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
4.1.2品保部负责对所列的环境因素确定测量点、测量周期、测量负责部门或人员和记录的表单样式,填入《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
4.1.2.1记录的表单样式可以是外单位提供的数据记录或其他文件中已有的表单。
4.1.2.2如果是新设计的表单,则作为《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的附件发放到相应部门或人员。
4.1.3品保部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目标、指标确定需监测的环境因素的基准。
4.2 实施《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
4.2.1对于需委外测量的环境因素,由管理部根据计划安排授权的国家监测单位进行定期测量。
4.2.1.1检测结果由监测单位提供。
4.2.1.2 品保部将结果与基准比较,判断合格与否。
a 有关结论记录于《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上;b 不合格的则按《矫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4.2.2 对于公司自己进行监测的环境因素。
4.2.2.1品保部将《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发放给相关部门,由其安排人员进行日常监测或定期监测,并对结果记录。
4.2.2.2 记录表单的形式按《环境绩效监测计划一览表》中的规定。
4.2.2.3 完成的记录定期交于品保部。
4.2.3品保部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如有不符合法律、法规、环境目标的情况发生,则须采取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处理。
环境监测管理规定
环境监测管理规定一、总则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了解环境状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权威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_____行政区域内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三、监测机构与人员(一)从事环境监测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监测工作。
(二)监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三)环境监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四、监测计划与方案(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二)监测机构应当根据监测计划和相关技术规范,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三)监测方案应当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五、监测点位的设置(一)监测点位的设置应当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真实状况。
(二)监测点位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并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批准。
(三)监测点位的变更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六、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一)监测人员应当按照监测方案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
(二)采集的监测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记录。
(三)监测数据的处理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七、监测数据的审核与上报(一)监测机构应当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质量。
(二)审核合格的监测数据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三)上报的监测数据应当加盖监测机构的公章,并由负责人签字。
八、监测数据的使用与发布(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数据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擅自修改、伪造或者篡改监测数据。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对公司内重大环境因素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公司内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运行状况及环境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并为质量环境平安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供应依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的废气、污水、噪声、固体废物、粉尘的检测活动,对环境运行状况,环境绩效及环境目标完成状况的监视和测量。
3.1平安部负责对环境的管理方案、目标和指标的完成状况的检查、环境运行掌握、重要环境因素、负责联系有资质监测单位,对废气、废水、噪音的排放,环境设施的监测、药品使用检查。
3.2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状况,环境绩效及环境目标完成状况的监视和测量。
4.环境的监视和测量工作程序4.1监测依据a.相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平安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标准;
c.管理体系文件规定;
d.环境和职业健康平安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4.2环境的监视和测量项目和内容4.2.1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的运行掌握状况;4.2.2环境设施的运行掌握状况;
4.2.3公司主要能源水、电、油的消耗状况;4.2.4公司环境噪音检测;4.2.5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的完成状况;4.2.6环境目标、指标的完成状况;4.2.7公司的环境行为表现及环境活动。
4.2.8环境和职业健康关键特性和平安绩效的测量4.3环境的监视和测量4.3.1内部监测
- 1 -。
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
4.6其他部门:负责对各自应用的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即时监视与测量,并对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寻求改善。
5、作业流程:
5.2.2两化融合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1)新型能力目标的完成情况;
2)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过程;
3)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匹配调整后的制度规范执行过程。
5.3监视和测量计划的制订
5.3.1品质部每年年末依照《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汇总出公司下一年度两化融合目标、公司KPI关键绩效目标、信息组报送的两化融合信息化项目实施计划、以及根据两化融合策划出的公司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信息化技术改进、数据开发利用改进的节点等资讯编制公司年度《两化融合监视和测量计划》,与各相关部门确认后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6.2《废气、噪声污染管理办法》
6.3《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管理程序》
6.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5《绩效考核标准和计算方式》
6.6《两化融合考核管理程序》
7、附件:
附件一:[环境监测一览表]
类别
项 目
要求
频率
记录表单
检测地点
责任部门/人员
环境特性
焊接废气排放
锡及化合物排放浓度
≤8.5mg/m3
4.2.3负责自部门应用的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即时监视与测量,并对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寻求改善;
4.3 财务部:统计本公司水电等能源的使用、消耗情况。
4.4品质部:负责对两化融合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与整改追踪;负责对两化融合策划实施过程的执行和进展状况进行监视并对偏离方向者提出纠正要求;负责对四要素的匹配、改进与提升进行监视测量与整改追踪。
环境、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对公司重大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以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监测和测量的管理。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监测的主管领导。
3.2企管部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监测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组织环境、职业病健康安全管理中具体绩效的监测和测量。
3.3企管部负责监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监测和测量。
3.4设备部负责能源的使用控制和统计。
3.5质量部负责监视和测量用设备的校准和检验。
3.6企管部保安队负责消防管理实施的自查及上报。
3.7各部门、车间对本部门、车间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
4工作程序4.1监测和测量的内容a)管理体系指标与管理方案实施测量。
b)污染物排放作业场所危害卫生监测。
c)事故、事件和职业危害的证据。
d)使用的运行控制监测设备。
e)对于公司涉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的仪器的校准和验证。
4.2企管部每年联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公司污染物排放现状、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进行定量检测,收集保管监测报告。
每季度检查、汇总安全、环境管理体制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记录于《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见附录B)。
4.3质量部按季度检查、落实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管理方案的实施绩效,记录于《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中。
4.4设备部按月检查、统计水、电、汽的使用,并报财务部考核。
4.5生产部组织公司日常、专项(节假日、特种设备、季节性)安全检查,将日常安全检4.6企管部保安队负责按《消防管理制度》中规定对消防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记录,上报。
4.7各部门、车间对涉及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指标与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大风险活动的控制状况进行监控。
4.8企管部每年据绩效监测结果,评估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提交管理评审。
最新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doc
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涉及本公司生产、产品及服务的各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测量和监测,确保公司
的环境方针的承诺、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各项活动。
3 权责
3.1品质部负责测量和监测的活动。
3.2各相关部门执行相应的管理程序。
4工作程序
4.1品质部对公司活动的环境表现(行为)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能资源、化学品、消防设施等管理状况,并记录于“体系运行检查记录”中,适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改进。
4.2公司委托使环保局每年对各排放口予以监测,监测结果将予以记录。
记录由品质部保存,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予以改进,见《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4.3当设备设施、工程、工艺、厂址等各种变更可能引起重大环境因素变化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4.4品质部对公司环境目标和指标及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予以监督,见《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管理程序》。
4.5定期评价相关法律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管理程序》。
5相关文件
5.1《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5.2《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管理程序》5.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管理程序》
6 相关记录
6.1《体系运行检查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公司环境监测和检查管理程序
XXX/NH/ Q3—CX—04(A)
拟稿:能源环保部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6年5月日
XXX公司环境监测和检查管理程序
XXX/SA/ Q3—CX—12—01(A)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确定的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监测和测量。
第二章
第三条能源环保部负责组织对本公司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测量工作。
第四条负责配合生产安全部做好本部门环境管理体系的监测和测量工作。
第三章
第五条环境监测
(一)监测目的
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要求的符合情况;
2、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3、检查程序作业文件的执行情况;
4、环保设备的维护、使用、情况。
(二)实施监测
1、生产安全部针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所列的重要环境因素,编制《环境监测计划》对重要环境因素(噪声、空气质量、水质等)外委市环境监测站等有资格的部门进行检测。
2、检测频率:确保每年度不低于1次,每次间隔时间大于4个月。
3、生产安全部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后,将意见转告相关部门,以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4、生产安全部日常应对相关部门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查。
检查频次:每月度检查≥2个单位/部门, 确保每年度各单位或部门至少被检查≥1次。
5、动力厂按照水、电、气等类,每月统计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公司的能耗,填写《能源使用统计表》,动力厂部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第六条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出现的存在或潜在的环境不合格项时,各单位或部门负责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出现的存在或潜在的环境不合格项时,各单位或部门负责及时上报能源环保部组织处理, 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公司有关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各单位或部门负责按照各自实际列出的《环境因素清单》,根据控制措施要求进行日常监测和测量工作,保持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