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初中语文框架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2.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3.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4.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6.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7.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8.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9.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子》《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10.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1.古代部分:(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翻译技巧B.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2.现代部分:(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B.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法)(2).记叙文阅读:A.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B.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理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C.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D.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E.记叙文“六步”阅读法(3).说明文阅读:A.说明文的特点B.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C.说明文的种类D.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弄清说明顺序把握结构形式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法(4).议论文阅读:A.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B. 议论文的三要素C.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D. 议论文的种类E. 议论文阅读步骤:阅读全文,明确论点精读文章,分析论据分析论证方法,理解论证的严密性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作用F. 议论文“五步”阅读法(5). 文学作品的鉴赏:A. 文学鉴赏的概论(文学鉴赏概念、范畴、能力要求)B. 小说阅读(问题特点、从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挖掘小说的主题、领会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的含义揣摩作品的写作技巧、小说“四步”阅读法)C. 散文的阅读(散文的文体特点、阅读散文的要点、散文“六步”阅读法)D. 现代诗歌的阅读(诗歌的文体知识、诗歌的分类、诗歌阅读的步骤和方法、诗歌“四步阅读法”、现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E. 剧本的阅读(戏剧的分类、阅读剧本的要点、剧本“三步”阅读法、电影文学与电影文学剧本)F. 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传说等文学作品的阅读1.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形式2.综合性学习方略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活动 3.活动设计:这就是我、细心倾听、祝福赠言、与父母沟通、展示真我风采、漫游语文世界、走进图书馆、怎样搜集资料、自编手抄报、e网情深、亲近昆虫世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到民间采风去、寻找家乡的名人、古诗苑漫步。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3、汉字1、字音2、字形4、含义5、XXX彩9、词语6、近义词辨析7、熟语8、关联词语12、标点符号10、点号11、误用辨析27、基础知识15、修辞13、常见修辞格14、辞格辨16、词类20、语法17、短语47 18、复句初19、辨析修改病句中21、作家作品语24、文学文化常识22、名篇名句文23、文化常识 26、语言表达——25、简明、连贯、得体28、常见实词45、知识体系31、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29、常见虚词34、古代诗文阅读32、实词、虚词30、一词多义33、文章内容的明白(翻译、断句)35、文体知识36、依据作品内容举行的合理判断37、作文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38、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44、现代文阅读39、重要句子的明白和解释40、重点词语的明白41、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42、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43、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46、中考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1、有理数(正数与负数)2、数轴6、有理数的概念3、相反数4、绝对值5、有理数从大到小的比较7、有理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律17、有理数8、有理数的减法9、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0、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16、有理数的运算11、有理数的除法、倒数12、有理数的乘方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代数式14、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2、列代数式15、用计算器举行简单的数的运算23、代数式的值18、单项式27、整式的加减20、整式的概念19、多项式24、合并同类项25、去括号与添括号26、整式的加减法28、等式及其基本性质29、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198 32、一元一次方程30、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初3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3、代入(消元)法中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4、加减(消元)法数193 36、相关概念及性质学数39、二元一次方程组37、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举例与38、一元方程组的应用40、一元一次别等式及其解法代45、一元一次别等式43、一元一次别等式41、别等式的解集数和一元一次别等式组44、一元一次别等式组42、别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46、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47、幂的乘方、积的乘方51、整式的乘法4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49、多项式的乘法56、整式的乘除50、平方差与彻底平方公式5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55、整式的除法5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54、同底数幂的除法57、提取公因式法61、办法58、运用公式法63、因式分解59、分组分解法62、意义60、其他分解法66、含字母系数的一元65、分式的乘除法——64、分式的乘除运算一次方程72、分式69、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67、分式方程解法、70、分式的意义和性质增根71、分式的加减法68、分式方程的应用75、数的开方73、平方根与立方根74、实数86、二次根式的意义76、最简二次根式79、二次根式的乘除法77、二次根式的除法78、二次根式的乘法87、二次根式8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80、二次根式的加减法81、同类二次根式85、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8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84、有理化因式88、直截了当开平办法89、配办法193 9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90、公式法198 数98、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91、因式分解法初与100、二元二次方程组92、一元二次方式根的判不法中代102、一元二次方程99、*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数数94、分式方程的解法学97、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95、*无理方程的意义、解法的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96、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应用10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0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别等式106、一次函数104、一次函数图象的图象和性质105、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8、二次函数——107、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113、函数及其图象109、平面直角坐标系110、函数111、函数的图象112、反比例函数116、线段、角114、线段115、角117、相交线、对顶角、邻角、补角120、相交线118、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119、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6、相交、平行123、平行线121、平行线概念及性质122、平行线的判定124、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25、命题、公理、定理127、三角形三边关系129128、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分类、134、全等三角形角平分、中线、高135、等腰三角形133、直角三角形——132、勾股定理131、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30、三角形的内角136、轴对称139、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138、三角形137、基本作图140、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44、平行四边形141、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149、多边形142、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151、四边形150、中心对称143、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145、梯形的相关概念148、梯形146、等腰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194 147、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空156、比例线段间158、相似图形157、相似多边形152、相似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98 与155、相似三角形15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初图15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中形161、解直角三角形159、解直角三角形数163、解直角三角形160、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公式学162、锐角三角形164、圆的有关概念及对称性165、点和圆的位置关系166、过别在同向来线上三点的圆172、圆的有关性质167、三角形的外接圆168、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169、圆心角、弧、弦、弦心距185、圆170、圆周角定理171、圆内接四边形及其性质17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74、切线的判定和性质175、三角形的内切圆176、切线长定理179、正多边形和圆——178、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180、圆周长、弧长183、弧长和扇形面积181、圆、扇形、弓形的面积182、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侧面积184、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86、几何体、几何图形187、平均数191、统计初步188、众数和中位数195、统计与概率189、级差、方差、标准差190、频数、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192、概率初步———概率计算196、中考复习197、总复习初中英语知识结构图3、名词1、名词的数2、名词的格4、人称代词5、物主代词10、代词6、反身代词7、指示代词8、别定代词9、疑咨询代词11、位置14、形容词12、形容词的用法13、比较级和最高级17、副词15、副词的用法16、比较级和最高级18、别定冠词41、词类21、冠词19、定冠词22、普通如今时 20、零冠词23、普通过去时24、普通未来时29、动词的时态25、如今举行时26、过去举行时27、如今完成时28、过去完成时31、动词的语态—— 30、被动语态73 32、别定试初56、41、动词35、非谓语动词33、分词中语法34、动名词英结构36、联系动词语37、助动词42、数词38、情态动词43、介词39、短语动词44、连词40、行为动词的及物行和别及物行45、疑咨询句---反意疑咨询句49、句子的种类46、祈使句47、感叹句50、句子的成分48、There be结构59、句子51、主谓一致52、名词性从句---宾语从句55、复合句53、定语从句56、简单句54、状语从句60、咨询候57、it的用法61、谢谢和承诺58、倒装结构62、祝福、祝贺和应答63、道歉、遗憾和应答64、提供(帮助等)和应答 65、请求、允许和应答66、劝说和建议70、交际67、咨询路和应答68、咨询时刻、日期和应答69、打电话71、语音72、拼写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4、测量的初步知识1、长度的测量2、误差3、时刻和测量7、简单的运动5、机械运动6、匀速直线运动8、声音的发生、传播12、声现象9、声音的特性10、噪音的危害和操纵11、超声和次声13、温度温度计17、物态变14、溶化和凝固15、汽化和液化16、升华和凝华18、光源光的直线传播19、光的反射反射定律24、光现象20、光的XXX散颜群103 21、平面镜、平面镜成像22、光的折射现象23、看别见的光初25、透镜29、透镜及其应用26、凸透镜成像规律 27、双眼和眼镜中28、显微镜和望远镜30、天平与质量31、密度物35、质量和密度32、物质和概述33、测量物质的密度34、密度的应用理36、重力37、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41、力38、摩擦力39、弹力40、力的概述及力的测量44、力和运动42、牛顿第一定律43、二力平衡45、浮力的产生48、浮力46、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47、浮力的应用51、简单机械49、杠杆50、滑轮(其他简单机械)52、功55、功、功率与机械效率53、机械效率 54、功率56、势能57、机械能及其转化58、动能59、机械能60、分子热运动64、分子动理论、内能61、内能62、能量守恒定律63、热量的计算比热容67、电路65、电学的基本概念66、电路的连接串联和并联70、电流68、电流电流表69、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73、电压71、电压电压表103 7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初76、电阻74、变阻器75、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中77、电功80、电功电功率电热78、电功率物79、电和热81、电生磁理82、电磁继电器86、电与磁83、磁现象8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85、磁生电87、电话91、信息传递88、电磁波89、电磁波的发射和同意90、信息之路92、能源家族(核能太阳能)95、能源与可持续进展93、能源XXX能源与可持续进展 94、能源的开辟和利用96、液体的压强97、压强和压力98、大气压强99、内能利用、热机100、欧姆定律101、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102、液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初中化学知识结构图1、元素-----元素的概念和分类2、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3、相对分子量6、有关化学式的计算4、计算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5、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14、物质构成的奥妙9、化合价7、常见元素化合价 8、化合价与化学式互推10、原子11、分子的概念和性质12、物质的分类13、化学式的书写、读法、意义15、溶液、溶质、溶剂19、溶液16、饱和溶液和别饱和溶液17、溶解度18、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22、氧气2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21、氧气的制取25、水23、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24、爱护水资源、节省用水28、二氧化碳26、二氧化碳的制取中47、周围的化学物质27、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29、PH----溶液酸碱度的表30、几种常见的碱35、二氧化碳31、几种常见的酸32、几种常见的盐化33、中和反应及其应用34、化学胖料(特性、种类)38、空气36、空气的要紧成分37、防治空气污染39、金属活动顺序43、金属40、生铁和钢学41、常见金属、金属材料、合金42、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4、氢气45、碳46、一氧化碳50、物质的变化48、物理变化、化学变化49、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1、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57、物质的化学变化52、催化剂与催化剂作用53、质量守恒定律5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书写及其配平5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6、综合计算题。

初一到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一到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一到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

1. 字音。

- 初一阶段注重对汉语拼音的巩固,如多音字(“行”有xíng和háng两种读音)、易错字读音(如“忏悔”的“忏”读chàn)。

- 初三则要掌握一些在文学作品中容易读错的字,例如“狡黠”(jiǎoxiá)。

2. 字形。

- 初一要学会辨析形似字(如“辩”“辨”“辫”),正确书写常见汉字。

- 初二在文言文学习中注意通假字的字形,像“具”通“俱”。

- 初三重点掌握一些易错的成语字形,如“再接再厉”(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3. 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 初一学习词语的基本意义并能正确搭配使用,如“美丽”和“漂亮”的细微差别。

- 初二要理解古文中字词的古今异义,例如“妻子”在古文中指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妻子。

- 初三能够辨析近义词在语境中的准确使用,如“必须”和“必需”。

(二)语法。

1. 词性。

- 初一初步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词性。

例如“花朵”是名词,“跑”是动词,“美丽”是形容词。

- 初二在阅读和写作中进一步掌握副词、介词等词性的用法,像“很”是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在”是介词,常用来表示方位或时间。

- 初三对词性的掌握要更加熟练,能准确判断句子成分的词性,如在复杂句子中分辨出主语的词性等。

2. 句子成分与结构。

- 初一学习简单句子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如“我吃饭”)。

- 初二开始分析复杂句子的成分,包括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和作用。

例如“美丽的花朵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美丽的”是定语,修饰“花朵”;“在风中”“轻轻地”是状语,修饰“摇曳”。

- 初三能够准确分析长难句的结构,找出句子的主干,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对于阅读理解和文言文翻译都很有帮助。

3. 病句类型与修改。

- 初一认识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搭配不当(“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中“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

- 初二学会多种病句修改方法,包括增、删、调、换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框架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框架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框架知识点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框架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掌握。

这些知识点包括文言文中的基本句式、现代文的主要文体、诗歌的韵律特征、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一、文言文中的基本句式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在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同学们需要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句式,例如“主谓宾”、“六句联成一篇文章”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言文中动词、名词、形容词的用法及修辞方法,例如“比喻”、“夸张”等。

二、现代文的主要文体现代文是指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文学作品,是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现代文主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

同学们需要学习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注意事项,例如记叙文要有情节、人物和环境的描写,说明文要有清楚的逻辑结构和简明的语言表达,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充分的论据支持。

三、诗歌的韵律特征诗歌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同学们需要学习诗歌的韵律特征,例如押韵、平仄、律诗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诗歌的意象、节奏和语言美感等方面,在欣赏和创作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整体效果。

四、语言文字的表现力语言文字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同学们需要注意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和表现力,例如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达到表达意思和情感的目的。

总之,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这些框架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加强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框架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框架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框架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其
中包括了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
些困难。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整理一下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点框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阅读理解
1、短文阅读:通过阅读短文来获取信息、把握主题、理解细
节等。

2、长篇连续阅读:阅读长篇文章或小说,理解文本大意并体
会作者意图。

二、写作
1、写作规范:学习写作语言、格式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

2、写人作文:了解描写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3、写景作文:了解描写风景和环境的技巧和方法。

4、议论文: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三、语言知识
1、词汇:学习词语的拼音、词义、造句等方面的知识。

2、语法:学习句子结构、成分、语序、时态等方面的知识。

3、修辞手法: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四、古代文化
1、诗词文化:学习唐诗宋词等经典诗词的背景与作者的故事。

2、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规范和翻译方式,尝试阅读古
代文章。

五、修养教育
1、学作人:学习优秀文章,模仿优秀的文风和用语。

2、礼仪修养:学习礼仪知识,了解社交礼仪和家庭礼仪。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框架,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知识点,结合习题和实践,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加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部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字音:- 多音字:如“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读音:例如“狭隘(ài)”不能误读为“yì”。

平时要多积累课本后的字词表以及常见易错字读音。

- 字形:- 同音字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形似字区别:如“戊(wù)、戌(xū)、戍(shù)”,通过笔画、部首等特征进行区分。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 从词义轻重方面:如“请求”和“恳求”,“恳求”的程度比“请求”更重。

- 从适用范围方面:“时期”和“时代”,“时期”范围相对较小,“时代”范围更宽泛。

- 词语感情色彩:- 褒义词:如“英勇”,带有赞扬的感情。

- 贬义词:像“狡猾”,表示负面的评价。

- 中性词:“结果”,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3. 成语运用。

- 正确理解成语含义:例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4. 标点符号。

-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如“你吃饭了吗?”- 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感情,如“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逗号: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如“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画画。

”-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

”-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他说:‘我明天要去旅行。

’”-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的名言。

”- 表示特定称谓,如“‘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 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这个‘聪明人’,总是办傻事。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框架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框架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框架一、文学常识1. 文学基本概念文学的定义、文学的作用、文学的分类等。

2. 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古代文学流派(如诗、词、曲、赋、散文)及代表作品;现代文学流派(如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及代表作品。

3. 文学创作技巧比喻、夸张、设问、对比、拟人等。

4. 古代文学名篇古代名家的作品及其特点(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二、阅读与鉴赏1. 阅读表达理解文本分析、主旨概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情感态度等。

2. 阅读策略与方法预测、略读、精读、扩展阅读等。

3. 文学作品鉴赏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运用、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

三、修辞与修辞手法1. 修辞基础知识修辞的定义、修辞的作用、修辞手法分类等。

2.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对比、排比、设问等。

3. 修辞手法的效果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的表达和感染力的影响。

4. 修辞手法的鉴赏分析作品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其效果。

四、写作与表达1. 作文基础知识作文的定义、作文的要素、作文的类型等。

2. 作文写作技巧具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写人、写景、描写细节等。

3. 作文写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提纲、展开写作、修改润饰等。

4. 作文常见问题表达不清、逻辑混乱、语法错误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古代文学史1. 先秦时期文学《诗经》、《楚辞》等的概述与鉴赏。

2. 魏晋南北朝文学《文选》、《世说新语》等的概述与鉴赏。

3. 唐代文学《全唐文》、《唐诗三百首》等的概述与鉴赏。

4. 宋元明清文学《宋词三百首》、《红楼梦》等的概述与鉴赏。

以上是九年级语文的知识点框架,包括文学常识、阅读与鉴赏、修辞与修辞手法、写作与表达以及古代文学史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语文水平,丰富阅读体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初中常见语文知识点

初中常见语文知识点

初中常见语文知识点一、汉字知识1.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由笔画组成,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笔画顺序和构成方式。

2.汉字的读音:汉字的读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通过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可以确定汉字的发音。

3.汉字的部首:汉字的部首是汉字字形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部首通常是汉字的分类标志。

4.汉字的偏旁:汉字的偏旁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偏旁可以帮助理解汉字的意义和结构。

5.汉字的组词规律:汉字可以通过组合形成词语,汉字的组词规律包括意符合体、形符合体和音符合体等。

二、词语辨析1.同音异义词: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2.同义词和反义词: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的词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其含义。

3.近义词和异义词: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但有细微差异的词语,异义词是指同形异义或同音异义的词语,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具体含义。

三、诗词鉴赏1.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朴素、含蓄、形象生动的特点。

2.古诗词的体裁:古诗词包括诗歌、词、曲等多种体裁,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格律和表现形式。

3.古诗词的韵律:古诗词的韵律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音韵和节奏的运用使诗词更具美感。

4.古诗词的语言:古诗词采用简练、具有意境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

四、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或现象来暗示另一个事物或现象,使表达更加生动丰富。

2.拟人:拟人是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人类的特征和行为,增加文采和感染力。

3.夸张:夸张是指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大或缩小事物或现象的表现手法,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4.对比:对比是指根据对立或比较的关系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形成反差,增加文章的层次和辨析性。

五、修辞格1.对仗:对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近的语段进行相互呼应或对照,增加文采和音律感。

2.押韵:押韵是指诗歌中的韵脚部分相同或相近,使诗歌更加优美和流畅。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1. 文学常识1.1 文学基本概念•文学的定义、性质、特点•文学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文学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意义1.2 文学史和文化常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特点及其文学代表作品•世界文学小史及代表作品•文学与文化的关系1.3 文学和艺术•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关系,如绘画、音乐、电影等•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 诗歌鉴赏2.1 诗歌基础知识•诗的定义、形式、类型•诗歌的意象、意境、意义解读•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韵律表现及其作用2.2 诗歌鉴赏案例•唐诗•宋词•近现代诗歌3. 散文鉴赏3.1 散文基础知识•散文的定义、形式、类型及其特点•描写、叙述、议论等散文表达手法•散文语言和修辞3.2 散文鉴赏案例•古代散文•现代散文4. 小说阅读与鉴赏4.1 小说基础知识•小说的定义、流派、类型及其特点•小说叙事的基本手法•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4.2 小说鉴赏案例•古典小说•现代小说5. 古籍阅读与鉴赏5.1 古籍的基本介绍•古籍的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古籍的文化背景及其影响•古籍的保护和传承5.2 古籍鉴赏案例•《论语》•《道德经》•《红楼梦》6.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6.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定义、特点、流派•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及其难点6.2 文言文鉴赏案例•文言文作品阅读和文化解读•文言文名言警句及其意义7. 阅读方法与修养•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的意义和修养•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以上是对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大家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学习和磨砺,更要注重对文字和文化的感受和体验。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分类(古诗、近现代诗)、诗歌的基本形式(五言、七言、绝句、律诗)。

2.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分类(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散文的结构(开头、发展、转折、结尾)。

3. 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4. 戏剧的基本结构:序幕、幕、场、尾声。

二、语言知识1. 词语的构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成语。

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 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

三、阅读理解1. 文章主旨的把握:通过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大意。

2. 段落大意的理解:分析段落结构,抓住段落中心句。

3. 作者态度和观点的识别:通过文中的用词、句式和结构,判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4.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对文章中未明确表述的信息做出合理推断。

四、写作技巧1. 记叙文写作: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事件叙述。

2. 议论文写作: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择、论证的过程。

3. 描写文写作:如何进行景物描写、情感表达。

4. 应用文写作:书信、日记、报告等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五、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 古诗文的基本知识:诗歌的节奏、韵律、对仗。

2. 古诗文的鉴赏方法:意象的理解、情感的体会、语言的品味。

3. 重要古诗文作品的阅读:精选的古诗文作品阅读和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现代文的语言特点、文体特征。

2. 现代文的鉴赏方法:主题的把握、结构的分析、语言的鉴赏。

3. 重要现代文作品的阅读:精选的现代文作品阅读和解析。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实际教材进行详细整理和扩展。

您可以根据这个结构在Word文档中添加具体的例句、练习题和解析,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归纳文档。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框架【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框架】一、阅读理解A. 文学类阅读理解1. 小说类阅读理解要点总结2. 散文类阅读理解要点总结3. 诗歌类阅读理解要点总结B. 非文学类阅读理解1. 报道类阅读理解要点总结2. 议论类阅读理解要点总结二、写作技巧A. 记叙文写作技巧1. 故事情节的安排和表达2. 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3. 环境描写和写景的表达B. 议论文写作技巧1. 议论文的结构和组织2. 论证方法和逻辑推理3. 反驳论证和找出论据的技巧C. 说明文写作技巧1. 简明、准确地说明事物2. 分类说明和比较说明3. 用图表和数据展示事物D. 应用文写作技巧1. 书信、传真和邮件的写作格式2. 广告、通知和启事的写作要点3. 建议信、申请书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三、修辞手法A. 比喻手法B. 拟人手法C. 夸张手法D. 对比手法E. 排比手法F. 反问手法G. 省略手法H. 修辞问答I. 描述手法四、词语运用A. 词义辨析1. 同义词辨析2. 反义词辨析3. 近义词辨析B. 词语搭配1. 动宾搭配2. 主谓搭配3. 名形搭配C. 词汇积累1. 常用词汇的分类和应用2. 高级词汇的学习和运用五、名句背诵A. 古诗词名句背诵1. 唐诗名句背诵2. 宋词名句背诵3. 元曲名句背诵B. 现代名句背诵1. 现代诗名句背诵2. 散文名句背诵六、修辞与修辞效果分析A. 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B. 修辞手法对作品情感的增强C. 修辞手法对作品意境的塑造D. 修辞手法对读者的感染和启迪七、古代文学常识A. 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B. 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和内容简介C.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和差异八、现代文学作品解析A. 现代小说作品解析B. 现代散文作品解析C. 现代诗歌作品解析总结:以上为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框架,包括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名句背诵、修辞与修辞效果分析、古代文学常识和现代文学作品解析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2.词汇的构成和分类3.词义的辨析和引申4.句子的构成和成分5.基本语法知识6.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7.基本标点符号的使用二、阅读与鉴赏1.文学作品的解读与理解2.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3.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构5.文学作品与社会时代的关系6.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7.文学作品的评价与欣赏三、写作与作文1.写作的目的和要求2.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写作中的文体特点和风格要求4.散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的写作技巧5.写作中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6.作文评分标准和改进方法7.文言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四、文化常识和素养2.文学作品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的关联3.语言文字的多元文化特点5.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智慧6.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与人性关怀7.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五、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比喻的用法和效果2.夸张的表现形式和作用3.拟人的手法和艺术效果4.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5.象征和隐喻的运用6.剪裁和补充的修辞技巧7.意象的创造和运用方法六、修辞方法鉴赏1.揣摩作者的视角和语气2.理解并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3.把握作品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手法4.辨析并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表现6.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7.欣赏作品中的感人情感和生动形象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框架,包含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写作与作文、文化常识和素养、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在阅读、写作和鉴赏中。

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知识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框架

考题类型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3.概括文意。 4.比较阅读。 5.拓展迁移。 6.写法分析。

作文
作文 明确作文中心,明晰作文线索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作文技巧掌握,提升作文深度
(六)、说明文题目的作用 (七)、说明文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的作用 (八)、认识感悟类 (九)、列举分析 (十)、探究归纳
议论文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1.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2.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
②.对比论证:
结尾的句子:
【答题公式】 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材料阅读 主要考察学生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句子排序
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 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

现代文阅读
60%
记阅读 (2选1)
40%
议论阅读 (2选1)
记叙文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一、文章内容要点概括 二、理清文章结构 (1)补充故事情节 (2)思想感情的事变化 三、把握记叙的线索和顺序 (1)线索 线索类型: (2)记叙顺序及作用 四、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五、人物形象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
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起到吸引读者往下读的作
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

1. 字音字形。

- 常考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处(chǔ、chù)”等。

要根据不同的词语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形,如“眼花缭乱”的“缭”容易写成“潦”,要注意字形的准确书写,多通过练习和记忆易错字表来加强。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的正确使用,要注意成语的本义、引申义以及适用对象等。

例如“莘莘学子”中的“莘莘”不能误写,且该词用来形容众多的学生。

(二)语法知识。

1. 词性。

-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的区分。

例如“美丽”是形容词,“在”是介词。

2. 句子成分。

-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小明(主语)高兴地(状语)吃(谓语)苹果(宾语)”。

3. 病句类型及修改。

- 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应将“改进”改为“提高”。

- 语序不当,例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 成分残缺,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应删去“通过”或者“使”。

- 语义重复,如“大约”和“左右”不能同时使用。

(三)标点符号。

1. 句号、问号、叹号。

-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叹号用于感叹句、祈使句表示强烈感情的末尾。

2. 逗号、顿号、分号。

-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红的、白的、蓝的花朵”;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比分号停顿时间长,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 冒号、引号。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着重指出、讽刺或否定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学常识1.文学概念: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形式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意志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

2.文学的分类:史诗、传说、寓言、戏剧、小说、诗歌等。

3.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

4.文学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幻想题材等。

二、语言文字1.语言的特点:语言具有交际功能、符号性、规范性、可变性。

2.语言文字的关系:语言是以口头方式表达的,而文字是以书面形式表达的。

3.语言文字的发明:母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早掌握的语言,是人类最早的语言形式。

三、修辞手法1.比喻:写作中通过明喻、暗喻等方式用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现力。

2.夸张:写作中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达到夸张的效果。

3.对偶:写作中使用类似词句或句子结构进行对称处理,以产生对比、平衡的效果。

4.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形象、性格和行为。

四、语法1.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等。

2.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3.时态语态: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4.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定语、补语等。

5.修饰成分:定语和状语是修饰词和修饰短语的成分,它们用来对名词或动词进行修饰和限制。

五、阅读技巧1.字词理解: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测字词的意义。

2.语句理解: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3.段落理解: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段落的中心思想和结构。

六、写作技巧1.材料收集:收集、整理文章所需的材料和素材。

2.构思写作:根据材料和素材,进行构思和写作计划的制定。

3.写作素材: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

4.语言规范: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楚。

5.文体掌握:根据不同的写作题材和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最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最全)

记叙文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一)成语错误使用
1.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
3.褒贬颠倒
4.修饰失当
5.不合习惯
6.敬谦错位
7.理解片面
8.形近混淆
9.轻重适当
10.功能混乱
(二)病句修改
1.语序不当
①多层定语排序不当
②多层状语排序不当
③定语、状语混淆
④虚词位置不当
⑤主客颠倒
⑥词语或分句逻辑顺序不当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②动宾搭配不当
③主宾搭配不当
④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⑤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⑥关联词搭配不当
⑦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④必要附加成分残缺
⑤介词残缺
⑥关联词残缺
2)成分赘余
4.结构混乱
①句式杂糅
②暗换主语
5.表意不明
①有歧义
②指代不明
6.不合逻辑
①自相矛盾
②分类不当
③不合事理
④否定不当
⑤滥用数词
(三)句子排序
1.排除法
确定首尾句,排除错误选项
2.对应法
与原文的句子进行一一对应
3.方位法
依照事物的观察方为顺序,例如:正面——侧面——背面
4.语感法
依照上文语境进行选择
5.逻辑顺序法
依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例如: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6.顺藤摸瓜法
依照句子之间有相互连接对应的词语进行排序
(四)信息提炼
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
新闻从狭义上讲就是消息。

一句话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

一句话新闻一般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其中“何时”“何人(何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
一句话新闻材料有的提供导语和主体。

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3.理解新闻内容,注意句式特点
有的新闻类考题考句子的仿写,答题时,既需理解新闻内容,又要注意句式特点。

4.领会新闻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概括事实不能过于笼统,要领会新闻的真正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5.拓宽知识领域,捕捉时代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理解
1.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①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②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③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2.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①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②词: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③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3.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4.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①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②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1.表达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

◆选材方面的反衬。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

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伏笔与照应、对比、设问与悬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2.语言风格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

3.修辞手法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

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三、文言文阅读
(一)实词、虚词与句式
1.实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2.虚词
◆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
◆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
◆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

3.句式
①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②被动句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③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
◆省略主语
◆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省略量词
④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宾结构后置
(二)断句
1.两个原则
①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如:
②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如:
2.五个规律
①主谓之间要停顿
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

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

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

(三)翻译
1.对,即对译法。

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2.增,即增添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
语中的双音词。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需把省略部分补齐
3.删,即删减法。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4.移,即移位法。

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文言文的倒装句需将其调整成正确语序
5.留,即保留法。

◆古今意思相同的词,
◆专有名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
中,不必另作翻译。

6.换,即替换法。

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四、现代文阅读
1、说明文
2、议论文
3、记叙文
五、写作
1、审题立意
2、结构布局
3、选材加工
4、润色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