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第三条职业卫生管理原则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持续改进。
第四条职业卫生管理目标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目标是全面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二章职业卫生责任第五条职业卫生责任体系本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岗位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领导责任本单位负责人对职业卫生工作负有主体责任,应当制定并贯彻相关的职业卫生政策和目标。
第七条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责任本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八条岗位责任人责任本单位应当指定职业卫生岗位责任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九条员工责任员工对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负有参与、配合和支持的责任。
第十条培训责任本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三章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第十一条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目的本单位应当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了解职业卫生的危害因素及其对员工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二条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内容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应当包括危害因素的鉴定、风险的评估、控制措施的建议等内容。
第十三条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方法本单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包括实地调查、采样检测、数据分析等。
第十四条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周期本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至少每年一次。
第四章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第十五条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教育、职业病防护等。
第十六条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本单位应当确定并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卫生检查、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等情况。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篇)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厂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经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制定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一、各部门、各车间在厂长、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并以标志、公告等形式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意识。
四、依法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审查,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等程序。
五、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各车间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八、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九、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十、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想劳动者公布。
十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分队,落实职责,以利急需,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厂年月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依法建立和实施的一套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卫生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1. 用人单位应当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卫生工作。
2.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治计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指导、检查和督促各部门、各岗位的职业卫生工作。
3.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的职业卫生职责。
二、职业健康管理1. 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指导、督促员工正确使用。
2.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报告职业病事故,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三、职业病防治1.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和标准,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评价和控制工作。
2.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检测和评价。
3.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对已发生的职业病,应当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
4.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在有毒、有害、危险和对身体有害的岗位上工作。
四、职业卫生监督1. 用人单位应当接受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2.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防治计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接受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3. 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五、职业卫生宣传教育1.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
2.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2篇)
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职业卫生管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在职人员、合同工以及实习生。
第二条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到职业危害的危害。
第三条职业卫生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全员参与,逐级负责。
第四条职业卫生管理的要求是制定适当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健康监测,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
第二章职业危害识别和评估第五条本单位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职业危害识别和评估。
第六条职业危害识别和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工作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检测和评估;2. 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3. 岗位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七条职业危害识别和评估应当定期进行,每年至少一次。
第三章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第八条本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并落实到位。
第九条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员工的个人防护;2.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的通风设备,保证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3. 推行合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
第四章职业卫生培训和健康监测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第十二条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方面:1. 职业病的基本知识;2.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正确使用方法;3. 发现职业危害事故和职业病症状的应对方法。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测,包括职业病体检和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
第五章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第十四条职业卫生档案是对员工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的重要文件。
第十五条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员工的个人信息和岗位情况;2. 员工的职业病体检记录;3. 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记录。
职业卫生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XXX有限公司职业健康管理。
3 定义3.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2法定职业病构成的四个条件(缺一不可):(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3.3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4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确定。
3.5职业病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
3.6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可以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说明以及组合使用的标识等。
3.7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3.8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三篇)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一)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主要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
第三条职业卫生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法执法、公开透明的原则。
(二)监督管理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职业卫生的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的领导,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第五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主要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要具备相应的人员、经费、设备和场所,应有足够的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七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开展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制定职业卫生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第八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对未履行职业卫生管理职责的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依法对其进行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措施。
(三)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第十条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是保护职业健康和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
第十一条职业卫生管理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第十二条职业卫生管理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监管措施和管理要求。
(四)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第十三条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是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十四条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的内容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环境的评价、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等。
第十五条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应由具备职业卫生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应按照相应的职业卫生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六条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责令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进行跟踪监测。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总则为了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二、职业卫生管理体制1.设立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担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组成委员会成员。
2.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监督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工作。
3.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落实职业卫生相关工作,并定期向委员会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三、职业卫生评价与监测1.每年定期组织职业卫生评价活动,评估工作岗位的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状况。
2.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声、灰尘等因素的监测。
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1.根据职业卫生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作流程。
2.提供员工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3.对于特殊高风险岗位,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进行相关疾病防治工作。
五、危险品管理1.对于涉及危险品的岗位,应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要求使用危险品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效的操作证书。
六、职业卫生培训1.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括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2.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3.组织员工参加相关职业卫生知识竞赛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主动参与度。
七、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1.建立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创造一个安全报告的环境,鼓励员工及时上报职业卫生事故。
3.发生职业卫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救治,并备案相关信息,进行事后调查及处理。
八、职业卫生监督检查1.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接受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3.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职业卫生问题。
以上为本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公司全体员工应切实遵守,并积极落实相关要求。
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精选5篇)
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精选5篇)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精选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1)第一条为创造舒适、卫生、整洁的工作环境,加强公司卫生管理,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区域划分为办公区域、公共区域、职工宿舍、食堂和其它区域,具体分工为:1、经理室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打扫;2、各部室的卫生由本部室人员负责打扫;3、办公区公共区域卫生由各部室按照划分的卫生区域进行打扫;4、职工宿舍、厕所卫生按照制定的值日表执行。
5、食堂卫生由厨师负责打扫。
6、其它区域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安排。
第三条办公区域、职工宿舍和食堂区域卫生工作要做到以下方面:1、门窗(玻璃、窗台、窗棂)无灰尘;2、地面清洁干净,无污染、污水;3、楼道、办公室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灰尘;4、书橱上无灰尘、污渍、书橱档案橱内书籍资料排列整齐,无灰尘,橱顶无乱堆乱放现象;5、桌椅摆放端正;6、办公桌上无灰尘,物品摆放整齐;7、微机打印机等设备保养良好干净,暖气管道、照明灯、电风扇、空调等电器干净,无灰尘;8、室内、楼道墙壁干净无涂抹痕迹;9、办公楼前及院门周围卫生要定期打扫,保持卫生,无纸屑、无垃圾等废弃物品;10、厕所无异味、无蝇蛆、无尿碱,无积水,无污物。
第四条各部室要按照划分的区域,认真搞好卫生工作。
第五条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因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宿舍或其他卫生区域在抽查或检查时连续两次得分倒数最后一名,宿舍卫生有问题者扣除该宿舍所有居住人员每人10元工资,其它卫生区域卫生有问题,扣除责任部室负责人20元工资。
第七条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卫生区域进行抽查、检查、评比。
第八条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2024年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本单位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本单位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三条本单位的决策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事机构、劳资机构、工会组织;分厂、车间决策机构、分厂、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事机构、劳资机构、工会组织等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分厂厂长、主管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副厂长、分厂安全生产的机构的负责人、车间主任、主管车间安全生产工作副主任、车间安全生产机构的负责人、班组长、职业卫生安全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第四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并负责向本单位决策机构报告工作;分厂、车间、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向分厂、车间决策机构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工作。
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由本单位的决策机构任免;分厂、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或人员由分厂、车间决策机构任免,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审批。
第二章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和应急救援制定和修改第五条年初根据上一年度的职业病防治评估报告,制定本年度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六条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根据职业病危害种类的变化和新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及时修订。
第三章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和修改第七条组织制定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及时根据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材料、工艺、技术的变化和新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出台及时修订和公布。
第四章建设项目第八条设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时,从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招标,由中标者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出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国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障职工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从事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第三条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明确职业卫生管理责任,确保各项职业卫生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章职业卫生管理组织与职责第五条企业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职责:(一)组织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负责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职工职业卫生意识;(三)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对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四)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五)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六)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七)定期向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职业卫生工作情况。
第七条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一)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卫生工作负总责;(二)各岗位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三)发现职业卫生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章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第八条企业应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程度。
第九条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时间;(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人群。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第四章职业健康检查与防护第十一条企业应按规定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档案。
第十二条职业健康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职工健康状况;(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程度;(四)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职工,包括在职员工、实习人员及临时用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员参与、部门协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单位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综合协调。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卫生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七条各岗位职工应按照本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程,自觉遵守职业卫生规定,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三章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第八条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等。
第九条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第十条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一条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第十二条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施有效运行。
第十三条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更换。
第十四条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
第十五条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第四章职业卫生监督与检查第十六条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八条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 设立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职业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三、职业卫生管理范围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控制。
2.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使用和维护。
3.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4. 职业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5. 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
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1)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如通风、除尘、降噪等。
(3)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设置警示标志,告知员工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2.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1)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配备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2)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3)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正常使用。
3.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1)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2)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3)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巩固其职业病防治知识。
4. 职业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1)为疑似职业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2)关注职业病患者的康复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康复服务。
(3)对职业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其康复效果。
5.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包括员工健康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档案等。
(2)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和备份。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办法范本
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遵守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第五条国家鼓励企业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互动交流的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日常管理。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作业场所等进行安全评估和评审,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并运行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工艺、场所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分析安全事故和隐患排查情况,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章职业卫生管理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并运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卫生责任体系、职业卫生目标和职业卫生组织管理体系。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全面负责。
2.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
3. 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卫生工作负责。
4. 企业员工应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自身健康。
三、职业卫生管理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1)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
(2)对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危害程度。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1)企业应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危害。
(2)对无法降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并确保防护用品的符合性。
3. 职业健康监护(1)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2)对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应及时治疗,并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
4. 职业病防治培训(1)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2)新入职员工应接受职业病防治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5. 职业病防治设施与设备(1)企业应配备必要的职业病防治设施与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对职业病防治设施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有效运行。
6. 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1)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等。
(2)对职业病防治档案进行定期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监督检查1.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企业应接受相关部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并积极配合。
五、奖惩1. 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企业事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管理办法
(1)负责公司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协助项目部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2)教育劳动者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遵守职业病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3)对各项目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4)负责监督和检查各项目部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情况。
(1)自觉遵守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佩戴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危害健康体检;
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
(5)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九条 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管理
1.各单位、项目部应按照国家申报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工作场所,并接受公司工会、安全环保部的监督管理。
1)公司级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
2)项目部、班组级培训
a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b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c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d本班线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堆积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注意事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48号令);
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包括以下内容:
1. 职业卫生责任:明确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责任,包括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2.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对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卫生危害因素。
3.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职业卫生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以减少职业卫生危害。
4. 职业健康监测:建立职业健康监测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技术监护和职业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
5.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教育,使员工了解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卫生意识和能力。
6.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立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健康监测和职业病防治相关资料等。
7.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落实和效果。
8. 职业卫生事故应急管理:制定应对职业卫生事故的应急预案,及时处置职业卫生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损失。
以上是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具体的制度内容和细节应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项目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岗前,在岗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8.项目部应公布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员工要履行下列义务:
(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实施方案,并定期检查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协调和解决各部门、单位的关系及专项资金的落实等问题。
(3)负责聘请有资质的部门或专家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的评价工作;并负责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公司总经理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6)做好在施工过程中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要迅速处置,及时上报。
第八条职业危害警示告知管理
1.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人力资源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工中写明。
(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参加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对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4. 公司总工程师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第七条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 组织机构:
(1)成立公司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司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环保部,具体负责有关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2. 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府和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
(1)认真贯彻国家、集团公司、上级政府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各级职业健康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说明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相关部门对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及时加以整改。
2.作业场所危害申报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第五条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六条职业危害种类
根据我司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确定我司的职业危害为五大类:
1.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井下掘进施工中,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可导致矽肺病。
1)公司级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
2)项目部、班组级培训
a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b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c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d本班线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堆积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注意事项。
(5)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6)负责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以及对从事职业危害人员个人健康体检档案的管理工作。
(7)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与公司主管领导、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8)对公司、项目部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49号令);
《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的通知》等。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噪音、电气焊、高温等有毒有害作业。
第四条 名词释
1.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参与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职业病防治措施等。
(4)严格控制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材料;提供技术、设备、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资料及数据。
2. 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井下(深部、天溜井和老旧巷道)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和环境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使用机械作业,油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 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产生锰尘外,还可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作业人员尘肺及慢性中毒。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48号令);
(2)各项目部要通过墙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3)施工班组要利用班前班后会、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安全报阅读、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示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2.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1)入厂新员工的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员工、实习人员,由公司工会、项目部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5. 工会组织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1)负责公司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协助项目部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2)教育劳动者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遵守职业病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3)对各项目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4)负责监督和检查各项目部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情况。
(2)掌握员工职业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
(3)对公司、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8. 安全环保部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1)负责项目部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资料的收集。
(2)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项目部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3)定期对施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1)自觉遵守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佩戴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危害健康体检;
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
(5)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九条 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管理
1.各单位、项目部应按照国家申报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工作场所,并接受公司工会、安全环保部的监督管理。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部,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事故救援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针对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因素,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如测尘仪、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等),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工作,检测人员要将检测危害因素浓度变化情况记录存档,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采样、布点要符合国家标准。
(1)定期或不定期配合公司工会对各项目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制度的落实。
(2)对公司、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7. 人力资源部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1)定期或不定期配合公司工会对各项目部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工作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及职业危害的防治。
(4)负责对项目部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督促施工单位对劳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各项目部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预防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
(6)遇到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配合公司工会、地方职能部门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4. 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5. 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内,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时,公司人力资源部或所在项目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