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代数教案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世代数教案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张广祥

学时数:80(每周4学时)

使用教材:抽象代数——理论、问题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5

教材使用说明:该教材共10章,本课程学习前6章,覆盖通用的传统教材(例如: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的所有内容,但本教材更强调抽象代数理论的应用和方法特点。本教材的后4章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可作为本科近世代数(二)续用。如果不再开设近世代数(二),则可以供有兴趣的学生自学、自读,进一步了解现代代数学更加前沿的内容,拓宽知识面。

教学方法:由于该教材首次在全年级使用,采用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方式,每2周一次参加

教学的教师集体研讨备课。

每节配有3—5题常规练习作业。每章提供适量的(3—4题)思考问题供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完成的思考题成绩可记入平时成绩。

整学期可安排1—2次相关讲座,介绍现代代数学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成果。本学期已经准备讲座内容:群与Goldbach猜想。

教学手段:黑板板书与Powerpoint 课件相结合。

主要参考书:

1.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1952第一版,1978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绍学, 近世代数基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石生明, 近世代数初步,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B.L.Van der Waerden,代数学,丁石孙,曾肯成,郝鈵新,曹锡华译,1964卷1,1976卷2,科学出版社

5. M.Kline, 古今数学思想,卷1-4,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第二章数环与数域

本章教学目标:

1. 熟悉整数剩余类环的运算,了解整数剩余类环在数论研究中的作用。

2. 数环就是数系,熟悉各种不同形态的数环与数域;有限的、无限的;交换的、不交换的。

3. 学习整环的分式域、素域与扩域的理论。

4. 综合应用数环与数域的初等方法证明欧拉二平方和定理、Lagrange四平方和定理。

5. 本章通过若干数论定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环论的初等方法,为第3章与第5章学习系统的扩域理论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共6节,8学时

2.1 整数剩余类环

复习引入:通过整数的整除性问题,了解引入整数剩余类环的必要性,一方面使学生知道

同余类方法是数论的基本工具,另一方面整数剩余类环也是一类重要的数环。

内容要点:

1.整数剩余类环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环同态定义、理想定义、环同态基本定理。

3.整数剩余类环是整数环的同态像。

讲授内容:

整数的整除性是整数最重要的性质,它是数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整除性问题常常是数论中的困难问

题。法国数学家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曾经认为形如22n+1的数都是素数,直到大约100年之后

5

2

2+1的一个非平凡因子641才被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发现,欧拉得到分解232+1=4294967297=641×6700417,可见整数的整除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研究整数整除性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带余除法。对于两个整数a,b(b>0)存在整数q,r使a=qb+r 且0≢r <b。式中q称为商,r称为余数。在整除性问题中我们主要关心余数,而不关心商。因此有下面的同余概念。

定义1 假定m是一个正整数,两个整数a与b如果满足条件m︱a-b,则称a与b模m的同余,记为a ≡b(m)。

由1.2节知模m同余是整数集Z上的一个等价关系,其商集记为Z m,其元素记为[a],称之为模m的一个剩余类。定义Z m上的加法与乘法运算:

[a]+[b]=[ a+b]

[a]·[b]=[ab]

容易知道上面的加、乘运算的定义与剩余类中代表元的选法无关,即当[a]=[a1],[ b]=[b1]时[a]+[b]=[ a1] + [b1],[a]·[b]=[ a1]·[b1]。

定理2.1.1 Z m成为一个环。

该定理证明没有太多困难,仅仅是按定义作常规验证。证明留给读者作为练习。

Z m称为模m剩余类环,这是一个包含m个元素的有限环。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有限数系。借助环Z m 常常可以简化整数中的计算问题,特别是整除性问题。

例Z2仅含两个元[0]与[1],每个偶数与0同余,每个奇数与1同余。如果我们用[0]代表偶,[1]代表奇,则剩余类环Z2中的运算实际上表示了整数运算的奇偶性法则:

奇+奇=偶,奇+偶=奇,偶+偶=偶

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

定义2 设R与S是两个环,映射ƒ:R→S若满足条件:对每a,b∈R有ƒ(a+b)=ƒ(a)+ƒ(b),ƒ(ab)=ƒ(a)ƒ(b),则ƒ称为环同态。若ƒ是满映射,则ƒ称为满同态;若ƒ是单映射,则ƒ称为单同态;若ƒ是既单又满的环同态,则称ƒ为环同构。

满同态记为ƒ:R ~ S

环同构记为ƒ:R ≅ S

定义3 两个域同态或同构是指它们作为环同态或同构。

定理2.1.2 定义映射ƒ:Z→Z m使ƒ(a)=[a],则ƒ是环同态。

证证明十分简单,略去。

为了进一步讨论整数剩余类环的性质,我们先证明一个整数方面的定理。

定理2.1.3 两个整数a、b互素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整数s、t使sa+tb=1。

证如果条件sa+tb=1成立,则a、b互素,因为这时a,b的公因子d∣sa+tb=1,d=±1。

反过来假定a、b互素,不妨设a与b都是正整数。对a+b作归纳。由带余除法,存在整数q、r使a=qb+r 且0≢r<b。

如果r=0,则b|a,但因a、b互素,故b=1,当然存在整数s、t使sa+tb=1。如果r≠0,则b,r互素。由归纳存在整数s1,t1使s1b+t1r =1,于是t1a=t1qb+t1r =t1qb+1-s1b。因此t1a+(s1-t1q)b=1,定理得证。

定理2.1.4 若p是素数,则Zp是域。

证只要证明Zp中的非零元素集成为一个乘法群。设[a]≠[0],由定理2.1.3存在整数s,t使sa+tp=1,于是[s][a]=[1],说明[s]是[a]在Zp中的逆元素,因而Zp中的全体非零元素集组成一个乘法群。

注:Zp是我们过去在代数中未遇到过的有限域。

像整数模n剩余类环一样,对于一般的环也可以作剩余类环。为此我们引入一个在环论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定义,这个定义称为“理想”。

定义4 设R是一个环,A是R的一个子环,如果A满足下面条件:对每r∈R 有rA,Ar ⊆ A,其中rA={ ra | a∈A },Ar={ ar | a∈A },则称A是R的理想。

如果A是R的理想,定义R上的一个二元关系a~b 当且仅当a-b∈A。容易检验~是R上的一个等价关系,商集合记为R= R/A。R的元记为[r]=r+A,定义R上的运算[a]+[b]=[a+b],[a][b]=[ab]。这样R成为一个环,称之为模A剩余类环。

我们有下面的同态基本定理

定理2.1.5 (1)假定R与R是两个环,并有环同态ϕ:R~R,则A={ r∈R | r=o}是R的理想,且有环同构R≅R/A。

上面的ϕ称为自然同态,记A=kerϕ,称之为同态ϕ的核。

(2)反之,若A是R的理想,则有环同态R~R/A=R。

证(1)对每a、b∈A,ϕ(a-b)=a-b=0,故a-b∈A,说明A是一个加群。进一步若r∈R,a∈A,则ϕ(ra)=ra=0,ra∈A,同样ar∈A。因此A是R的理想。容易验证ψ:r→r+A是环同构R≅R/A。

(2)容易知道映射ϕ:R→R/A使ϕ(r)=r是环同态。

思考问题4问定理2.1.2中环同态ƒ:Z→Z m的同态核A=?

解答:同态核A=(m)={am | a∈Z},因此由定理2.1.5 Z m≌Z/(m)。

练习作业

1. 设m是一个正整数,证明同余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